日前,我市新華中學高三年級學生唐家輝、卞雯收到了《化學教與學》雜誌社寄來的樣刊。兩位同學的研究成果《鐵碳球處理燃料廢水模擬實驗研究》被這一省級期刊正式刊發。普通高中生的研究論文為何能在專業期刊發表?記者進行了採訪。
高中生化學研究成果登上省級專業期刊
據介紹,《化學教與學》雜誌是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唐家輝、卞雯同學的研究成果《鐵碳球處理燃料廢水模擬實驗研究》就發表在該雜誌10月下半月的一期上。
唐家輝、卞雯現在讀高三,這個研究成果是他們歷經一個學期時間取得的。「我們兩人都是學校化學社團的成員,一直對化學有著濃厚興趣。」唐家輝、卞雯表示,「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省級期刊上,心裡很激動,這是對自己努力的認可。」
在學校化學社團陳雲老師指導下,兩位同學藉助學校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基於現代分析技術的高中化學拓展課程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經過多次討論研究,並不斷實驗驗證,歷時一個學期,終於實現了利用實際工業使用的鐵碳球材料,對剛果紅、亞甲基藍和靛藍三種印染材料進行模擬廢水處理,並成功解析回收再利用。
「這一研究成果同時獲得第30屆揚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和第30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獎。」陳雲老師介紹。
對化學的濃厚興趣是兩人取得成績的關鍵
在陳雲眼中,唐家輝、卞雯都是對化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兩人的化學學習投入度很高,也肯吃苦,暑期社團活動常常從早上八點忙到傍晚五點,除去中午1小時休息,其餘時間都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
唐家輝介紹,「鐵碳球處理燃料廢水模擬實驗研究」簡單說來就是將鐵碳球用細線懸掛到燃料廢水中,長時間放置後將鐵碳球取出,用試劑將鐵碳球吸附的燃料還原出來。「在鐵碳球處理燃料廢水模擬實驗中,我們遇到苯酚材料在空氣中容易氧化的情況。實驗中一次次失敗,再一次次重新再來,最終取得了成功。」
在唐家輝看來,化學並不是純理科,而是文理綜合性的學科。「化學基本公式以及一些原理需要記憶準確,卻又不是死記硬背。同時,化學學科非常重視綜合運用,需要較強的動手能力。」
「高一的時候進入化學社團,特別喜歡化學反應的過程,覺得很奇妙,對化學實驗操作也有著濃厚興趣。」卞雯告訴記者,作為女生,她喜歡色彩豔麗的化學反應,經常在化學實驗室一泡就是大半天。
據了解,新華中學一直注重學生社團建設,並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養。2019年,學校在原有33個學生社團基礎上又增加了舞獅、瑜伽、古琴數學建模、化學應用等社團,形成了包括學科拓展、文學欣賞、藝術欣賞、表演藝術、智能藝術、民間藝術等在內的9大類36個學生社團。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為不同潛能的學生發展創造了寬闊的平臺,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記者劉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