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字花科蔬菜 菜籃子裡裝滿新嘗試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11月初,一批農科專家來到山東濟南的一個農耕示範園,之前,這些以研究十字花科蔬菜見長的專家們將自己的380餘份新品種栽種到了這個示範園中。如今,到了結果的時候了。

這些專家來到濟南,不光是看看自己栽種的新品種,也是參加由中國園藝學會十字花科蔬菜分會、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主辦的全國十字花科蔬菜學術研討會暨新品種展示會。這場十字花科蔬菜界的盛會保持著兩年一屆的頻率。

十字花科蔬菜的種植面積約佔全國蔬菜面積的30%,而我國蔬菜總產量約佔世界的50%以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餐桌上的多數蔬菜均為十字花科,比如大白菜、甘藍、芥菜、蘿蔔等。

當下,國內蔬菜已經從過去的「缺品種」進入到「品種多」的繁榮時代,從注重「量」轉變為關注「質」的時代。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節水、節藥、節肥、省工的綠色蔬菜生產模式成為主流,這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優勢。

「生產規模大,栽培管理水平高,育種水平整體處於第一梯隊。」在山東省農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員趙智中心目中,這是中國十字花科蔬菜研發群體的現狀。

我國是白菜的原產地,也是蘿蔔的故鄉,無論在育種上,還是生產上,我們在這兩個領域都處於第一方陣。但相比較而言,春白菜的育種水平,韓國、日本更勝一籌。但我國的此類研究也在加速。

兩年前,山東省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高建偉「十年磨一劍」的3個春白菜新品種——高春黃、勝夏01、桔紅62,是中國春白菜品種實現突破的例證。而最近,他的大白菜品種桔紅65經營權更是賣出了195萬元的高價。

此次學術研討會及新品種展示會選在山東召開,是因為山東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戰場,很多新品種都選擇在齊魯大地上首次嘗試種植。從事大白菜育種多年的趙智中研究員,研發了不少好品種。對北方大白菜的主產區來說,病毒病、軟腐病、霜黴病是白菜的「三大痛」,而趙智中團隊研發的「魯秋白3號」,對三大病都具有獨特免疫力,受到市場歡迎。在山東省農科院舉辦的首屆科技成果秋季拍賣會上,這一品種拍出50萬元的高價,溢價率達到了125%。

本報記者 王延斌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新研究發現食用十字花科蔬菜有益維護血管健康
    新研究發現食用十字花科蔬菜有益維護血管健康 近日一項由澳大利亞伊迪斯考恩大學主導的研究發現,經常食用花菜、捲心菜和抱子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的老年婦女主動脈上鈣大量積累的可能性更低,這也意味著她們患上中風、心臟病的風險更低。
  • 得了甲狀腺疾病,還能不能吃十字花科蔬菜了?
    亦正亦邪的十字花科蔬菜   坊間有傳言稱,患甲狀腺疾病的人不能吃十字花科蔬菜……   然而,你知道十字花科蔬菜這個家族有多龐大嗎?   十字花科蔬菜可以算是蔬菜中的第一大家族,西蘭花、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圓白菜、青菜、油菜、芥菜、薺菜、捲心菜、芥蘭、各種甘藍、西洋菜、雪裡紅、大頭菜、蕪菁、諸葛菜、芝麻菜、各種蘿蔔等等(胡蘿蔔除外,它是傘形科),甚至包括了調味料中的辣根、芥末(沒錯,就是你吃三文魚時蘸的那款)!大家看,這是不是幾乎包括了絕大部分的常見蔬菜了?
  • 視頻|刺骨寒風中 他們為裝滿菜籃子「戰天鬥地」
    在淄博,就有這樣一群人,刺骨寒風中,他們表現出了「戰天鬥地」的豪氣,只為裝滿老百姓的菜籃子。1月6日下午1點多,淄博中心城區寒風乍起,體感溫度直線走低。在魯中蔬菜批發市場蔬菜區最西側,一間「穿」著防凍膜的棚子,門口的薄膜被卷到了一邊,一名男子正在裡頭忙碌。記者摘下手套,僅僅幾十秒鐘,雙手就被風吹得生疼,幾乎要失去知覺。
  • 民生實事暖民心丨幸福裝滿「菜籃子」
    作為2020年全市37件民生實事之一,「菜籃子」工程建設順應廣大市民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消費轉變,將工作重點放在產品種類豐富、綠色質量管控、市場流通能力建設等方面,推動了我市「菜籃子」工作步入生產穩定發展、產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價格波動可控、農民穩定增收、市民得實惠的可持續發展軌道。
  • 十字花科蔬菜不僅抗癌還有獨特功效
    提到十字花科蔬菜,多數人想到的關鍵詞是「西蘭花」和「防癌」。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十字花科蔬菜能降低一些癌症發生風險,如肺癌、結腸癌、乳腺癌等。其中抗癌作用較突出(研究較多)的十字花科蔬菜有西蘭花(綠菜花)、蘿蔔、甘藍、捲心菜等。
  • 江蘇南通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江蘇南通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王錫娥十字花科蔬菜是南通市崇川區常見的一類蔬菜,種植品種有西蘭花、大白菜、甘藍、青菜和蘿蔔等,常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黑腐病、霜黴病、菜粉蝶、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蚜蟲和煙粉蝨等。
  • 裝滿菜籃子丨 藍山花開蜂勤採 花蜜甘甜送笑來
    技術合作確保家家戶戶的菜籃子裝滿,讓老百姓的日子繼續向好。春暖花開時節,藍山縣各大小蜂場的蜂農們開始追花採蜜,他們隨著花期轉場,把一箱箱蜂箱搬到花海附近「安營紮寨」,傾巢而出的小蜜蜂循著花香撲入花海,採集花朵裡的新鮮花蜜。
  • 「菜園子」有效對接「菜籃子」
    新冠肺炎疫情對如何拎穩百姓「菜籃子」提出了嚴峻考驗,山東、河北、海南、貴州等地作為我國北方設施蔬菜生產大省和南菜北運大省多招齊出,穩定農副產品生產,全力保障「菜籃子」供應,為穩定市場提供了堅強支撐。山東:蔬菜市場不脫銷不斷檔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鄧美平當前,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也是設施蔬菜生產管理和春季蔬菜備播的緊要關頭。山東能不能守好「菜籃子」?一組數據讓人心安:截至3月3日,山東省春播面積約3000多萬畝,其中早春蔬菜1400萬畝,已播春季作物230萬畝,春播進展順利。
  • 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的蘿蔔硫素可減緩乳腺癌細胞生長
    原標題:十字花科蔬菜可減緩乳腺癌細胞生長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的一種化合物可以減緩乳腺癌細胞生長,對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效果尤為明顯。   這種名為蘿蔔硫素的化合物是一種抗氧化劑,先前也有研究顯示其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 建好「菜園子」保障「菜籃子」 江蘇促進綠色蔬菜產業發展
    前三季度,全省蔬菜面積、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和1.5%,其中新認定綠色蔬菜基地298個,綠色蔬菜播種面積達701萬畝、產值606億元。綠色高效技術加快推廣。各地切實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廣應用科技創新成果,綠色蔬菜產業的成色和質量不斷提高。認定首批54家省級蔬菜種苗中心,全省規模工廠化育苗基地數量超過100個,年育苗量約15.4億株。
  • 3190畝溫室投入生產,每天上市蔬菜32.7噸 長春市全力保障「菜籃子...
    九臺區善學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溫室裡,葉類菜長勢喜人。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長春市多措並舉抓好冬季棚室蔬菜生產,全力提升「菜籃子」產品供給能力。目前,各地正在進行蔬菜生產的溫室面積有3190畝,日上市蔬菜32.7噸。
  • 「十三五」期間百姓的「菜籃子」越拎越幸福
    本地的紅莧菜、四川的蓮花白、甘肅的小土豆……在湖北武漢江漢區賀家墩集貿市場,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種蔬菜水靈靈地擺滿貨架,來這裡採購的主婦蔡萍感慨:「過去買菜總是那老幾樣,現在品種太豐富了,買上一周都可以不重樣!」小小菜籃子,關乎大民生。蔡阿姨的感受印證著我國「菜籃子」的變化。
  • 大白菜、西藍花 這些十字花科蔬菜能抗衰老?通過影響腸道菌群發揮作用
    蘿蔔硫素,也稱萊菔硫烷(Sulforaphane,SFN),是一種天然物質,在十字花科蔬菜中較為豐富人們常吃的蔬菜中,捲心菜、西藍花、大白菜、油菜、甘藍、蘿蔔等都屬於十字花科。腸道菌群是一個極其多樣和複雜的生態系統,由細菌、病毒和真菌組成。
  • 聚焦「菜經濟」 江蘇打造千億級綠色蔬菜產業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頂住疫情汛情「兩個考驗」,全省綠色蔬菜產業實現逆勢增長,呈現蔬菜生產保持穩定增長、綠色高效技術加快推廣、農機農藝融合加快突破、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的特點。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蔬菜面積、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和1.5%,其中新認定綠色蔬菜基地298個,綠色蔬菜播種面積達701萬畝、產值606億元。
  • 今日科技話題:風雲四號B衛星、「產油能手」、新型人造皮膚、食用十字花科蔬菜、人工光合作用、腫瘤代謝物
    針對這一難題,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院、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陳蘇教授與東部戰區總醫院王革非教授合作,探索出一種新策略,即利用微流控氣噴紡絲法製備大面積高強度的人造皮膚,在腹壁缺損修復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國際刊物《先進材料》。
  • 永泰紮實推進春耕備耕 拿出好法子穩住菜籃子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通訊員 林麗霞 黃玲釩在永泰縣同安鎮同安村九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倉庫裡,化肥等農資整整齊齊地擺放著,門前的田地已翻耕、平整,等待播種。縣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農業生產服務組工作人員正在向九和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連書盛宣傳全市應對新冠肺炎支持「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相關措施。近日,為幫助企業、個體經營戶儘快恢復生產經營,永泰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21個工作小組深入21個鄉鎮,了解涉農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宣傳「菜籃子」工程優惠措施,實時跟蹤涉農企業復工動態,協助企業做好健康管理。
  • 披星戴月的勞作只為讓「菜籃子」更新鮮丨謝謝,有你的冬天很暖心
    這份饕餮背後,少不了蔬菜經營者們披星戴月的勞動。寒冷的冬日裡,因為有了他們,群眾的「菜籃子」更加豐富而新鮮了。凌晨三點多,家住南京銀龍花園的蔬菜攤位經營者王蘭英早早地起了床,帶上早飯,便騎著電動三輪車趕往了香鋪營菜場,她要在市場開市之前,完成今天的備貨選貨工作。王蘭英說:「我們沒有休息時間,忙起來沒日沒夜,每天都是三點半起床。
  • 建好「菜園子」 保障「菜籃子」——訪市政協委員楊敏華
    「菜籃子」一頭連著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兩頭都是大民生。市政協委員、河南開物律師事務所主任楊敏華帶來了《建議政府重視我市蔬菜種植和直供問題》的提案,建議加大蔬菜基地建設力度,以「菜園子」建設穩住群眾的「菜籃子」。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周年成績秀——「一個平臺八大體系...
    便民惠民:像買飲料一樣買肉菜說起「菜籃子」,廣東人都不會陌生。作為「菜籃子」工程批發市場體系建設的首批試點城市,廣州市自1989年開始實施的「菜籃子」工程,結束了廣州市蔬菜副食品供應長期短缺的歷史。如今,「菜籃子」工程改革再出發,滿足的是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內地居民的消費升級新需求,提供的是更加安全、綠色的「菜籃子」產品,助推了粵港澳乃至各地優質生活圈的建設,全方位發揮大灣區輻射帶動能力,也是落實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舉措。
  • 河北農業農村廳摸底「菜籃子」 1至2月蔬菜肉類可滿足省內需求
    記者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河北省農業農村廳近日迅速開展摸底調查,切實掌握各地「菜籃子」產品總體生產情況,配合做好應急調運準備。同時密切關注市場變化,準確掌握市場供求,做好產銷銜接,全力以赴滿足人民群眾日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