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最近有首歌很火,歌詞裡面有一句說:人的一生啊,就一堆堆坎坷!的確沒有完美的人生,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不如意,可能對有些人來說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見人生是充滿矛盾的,那矛盾的根源是什麼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並總結出一個理論。
人具有雙重的屬性
在社會上生存的人才可以叫做人,否則脫離人類社會的則被稱為野人,據說曾經印度就有一個狼孩,後來人類想讓他回歸社會,可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讓他回歸。所以人和社會是分不開的,即便所謂的荒島餘生,也是在人類社會中培養出來的人,後來才分離出去,因此除了自然屬性人還具有社會屬性,這就是人的雙重屬性。
人的雙重屬性
人為什麼會有自然屬性
自然屬性並不是簡單地說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說人的本能,無論人是否在社會中,他都會具有的本能,譬如人的一些欲望,即便是狼孩、猴孩這些與人類社會脫節的個體的人都具備的特性,最基本的兩點就是生存與繁衍,無論任何時候,人都要努力生存下去,並將自己的生命傳遞下去,這就是人最基本的欲望,也是人的本能,可以被稱作人的自然屬性。
人的自然屬性就是本我
人為什麼會有社會屬性
人為什麼會有社會屬性呢?社會屬性要和自然屬性進行劃分,那是因為即便人不生存在社會中,可也能堅持一段時間,也就是能夠存活下來,可是這種存活的可能性會變得很小,人沒有獠牙和利爪,行動又不是那麼敏捷,因此一個人生存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生存下來,於是大家就要抱團,即便沒有社會,那也要有部落,這樣人的生存下來的機率就會提升很多,所以人的社會屬性就是人共生的一種需求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屬性。
人需要共生,必須組成社會,具有社會屬性
自然屬性的需求
自然屬性的需求很廣泛,除去社會屬性需求的一面,那就是人自然屬性的需求,就像獨居性動物一樣,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這種表現就是人的各種欲望的盡情展現,之所以人有七情六慾,那就是人在自己欲望的驅使下產生的各種各樣的表現,貪婪、好色、好吃懶做等所有人想要滿足的欲望就是人的自然屬性中的一面。
自然屬性展現出來就是欲望
社會屬性的需求
社會是需要分工的,社會是有一定規則的,建立社會就是要能夠更好地共生,這就要對自己的欲望有所收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好色而不淫,滅人慾存天理,這都是說人在社會上要克制自己的種種欲望,從而能夠在社會中被別人所接受,被社會所接納,所以每個人都要遵守社會規則,否則會被社會淘汰。
社會屬性就是團體,必須要有遊戲規則
人性矛盾的根源
人性矛盾的根源就在於人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自然屬性就要伸展人的各種欲望,而社會屬性中又要對人的各種欲望進行約束,於是人的欲望就被道德規範所框起來了,有些事你可以做,有些事你不能做,可是我們的欲望是無止盡的,因此有些人慾望控制不住就違背了道德甚至違反了法律,更多時候我們在道德的框架裡不斷地在糾結,到底是伸展欲望呢還是遵守道德呢?
道德的力量
人性二元論可以解釋人的一切行為
如果從人的兩種屬性去分析人品的好壞,那些能夠克制自己欲望,遵守社會規則的人那就是人品好的人;反之無法控制自己欲望,從而違背社會規則的這些人,那就是人品差的人。我們可以通過人性二元論來解釋所有一切人類的行為,這時候就沒有什麼可以爭論的了,譬如人性的善惡,譬如我們為什麼追求中庸之道,何為天人合一,所有的一切就都迎刃而解。
人性二元論是關鍵
因此人性二元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德哲學的範疇,如果能將人性二元論理解透徹,那道德哲學這一塊就沒什麼好迷惑的。
註:圖片源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