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曼徹斯特大學團隊發現菱形石墨「透視」超導體,太牛了

2020-08-18 留學鳥LXBIRD


曼大團隊發現

菱形石墨『透視』超導體


近日,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開發一種新納米材料,它能反射最初在複雜人造結構——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發現的「魔幻角度」效應。扭曲雙層石墨烯是近年來物理學研究的一個關鍵領域。

相關論文8月12日刊登於《自然》。


新聞背景:2004年,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物理學家首次從層狀結構的石墨中用膠帶剝離出了單個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兩人因為相關工作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自此之後,幾個實驗組迅速投身到了對於扭轉雙層石墨烯性質的研究當中。


近日,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開發一種新納米材料,它能反射最初在複雜人造結構——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發現的「魔幻角度」效應。扭曲雙層石墨烯是近年來物理學研究的一個關鍵領域。相關論文8月12日刊登於《自然》。

新的研究表明,菱形石墨的特殊拓撲結構有效地提供了一種內在的「扭曲」,因此提供了一種替代介質來研究超導性的改變等效應。「這是一種有趣的替代方法,可以替代目前非常流行的關於『魔角』石墨烯的研究。」該研究作者之一Andre Geim說。


曼徹斯特大學凝聚態物理教授Artem Mishchenko說:「菱形石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對強電子相關性很重要的材料,比如重費米子化合物和高溫超導體。」



科學家將一片石墨烯疊在另一片之上,並將其扭曲成一個「神奇的角度」,使其變成了超導體。雙扭曲層石墨烯中的相互作用對扭曲角度異常敏感,因此要製造出具有所需精度的裝置極其困難,人們必須找到足夠均勻的裝置研究其所涉及的物理學。該新研究利用菱形石墨烯打開了精確製造超導設備的一扇新大門。Mishchenko團隊現在已經觀察到,在弱穩定的菱形石墨中出現了強電子—電子相互作用——這種石墨烯層堆疊的形式與穩定的六邊形略有不同。


曼徹斯特大學團隊多年來一直在研究菱形石墨薄膜,並開發出了能生產高質量樣品的先進技術。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修改了他們的技術保護脆弱、不穩定的石墨堆疊形式。研究人員對含有50層石墨烯的樣品進行了成像,利用拉曼光譜證實了材料的堆積順序保持完整。然後,他們用傳統方法測量了樣品的電子輸運特性——通過記錄材料在改變溫度和施加於其上的磁場強度時的電阻。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施加電場可以打開菱形石墨的表面態中的能隙。這種間隙打開伴隨著材料電阻的滯後行為,這意味著不同的電子缺口相被分割成域——這是強相關材料的典型特徵。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568-2

國際辦公室綜合新聞中心、中國科學報、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

相關焦點

  • 菱形石墨「透視」超導體
    多層菱形石墨中的電子相分離。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近日,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開發一種新納米材料,它能反射最初在複雜人造結構——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發現的「魔幻角度」效應。相關論文8月12日刊登於《自然》。新的研究表明,菱形石墨的特殊拓撲結構有效地提供了一種內在的「扭曲」,因此提供了一種替代介質來研究超導性的改變等效應。「這是一種有趣的替代方法,可以替代目前非常流行的關於『魔角』石墨烯的研究。」該研究作者之一Andre Geim說。
  • 首個室溫超導體問世,為了發現它,科學家用廢了幾十顆鑽石
    」下,無任何電阻地導電。除了「零電阻」外,它還具有「完全抗磁性」和「磁通量量子化」的特點。然而,要讓金屬氫變成超導體需要的壓力實在太大了,以現有實驗室條件難以達到,倒是木星內部有可能滿足這樣的條件。2018年,同樣是Eremets的團隊發現了冰箱溫度下的超導體氫化鑭,這種物質在-23℃、170萬個大氣壓下變成超導體。
  • PRL:「類五角石墨烯狀」結構的高溫超導體
    2017-2019年,理論預測和實驗研究相繼發現「籠狀」氫化物LaH10的超導溫度達到250~260 K,堅定了尋找室溫超導體的信心。近日實驗上在高壓下合成了碳質硫氫化物,在288 K的室溫條件下實現了零電阻,讓人們看到了室溫超導的曙光。
  • PRL: 「類五角石墨烯狀」結構的高溫超導體
    2017-2019年,理論預測和實驗研究相繼發現「籠狀」氫化物LaH10的超導溫度達到250~260 K,堅定了尋找室溫超導體的信心。近日實驗上在高壓下合成了碳質硫氫化物,在288 K的室溫條件下實現了零電阻,讓人們看到了室溫超導的曙光。近日,寧波大學崔田教授、吉林大學段德芳教授與劍橋大學Chris J. Pickard教授、薩斯喀徹溫大學姚延蓀教授、南洋理工大學Simon A.
  • 發現電子古柏對新狀態,處於超導體與絕緣體的中間地帶
    當溫度冷卻至接近絕對零度時,有些金屬會變成完美超導體,其中秘密就在於電子形成「古柏對」。過去科學家已發現古柏對能導致金屬變成超導體、也能變成絕緣體,現在,科學家在發現古柏對的第3 種全新狀態:不是超導體也不是絕緣體,而是像普通金屬一樣能在有電阻的情況下導電。
  • Nature雜誌封面:世界上首個室溫超導體問世
    這就是來自羅切斯特大學的最新研究,他們設計出了一種新型氫化物,可以在這般「高溫」下,無任何電阻地導電。 科學家發現,這種由氫-硫-碳組成的材料,在巨大的壓力(大約是地球核心的75%)下,室溫時就能轉變成超導體。
  • 魔角石墨烯先驅曹原非常規超導體發現後
    2018年3月5日,他將論文整理後,投給了世界頂級科刊《自然》。緊接著, 一個重磅消息瞬間引爆全球,讓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Nature》,竟然一天之內連續刊登了兩篇,關於石墨烯超導的論文!此時距離發現超導體,已過去足足107年了,世界終於迎來了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而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就是中國人,曹原!
  • 首個室溫超導體問世,為它廢了數十顆金剛石
    這就是來自羅切斯特大學的最新研究,他們設計出了一種新型氫化物,可以在這般「高溫」下,無任何電阻地導電。 科學家發現,這種由氫-硫-碳組成的材料,在巨大的壓力(大約是地球核心的75%)下,室溫時就能轉變成超導體。
  • 康奈爾大學科學家發現新型超導體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了可能是第三種類型g波的新型超導體。超導體中的電子以一種稱為「庫珀對」的方式一起移動。這種 &34;賦予了超導體最著名的特性:零電阻,原因是為了產生電阻,庫珀對必須被分解,而這需要能量。
  • 室溫超導體即將問世,人類可能不再需要使用到電池?
    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報導,這是幾十年以來物理學家們的最想達到的目標,也一直被大家認為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但現在卻有一種超濃縮材料能夠在華氏58度也就是攝氏15℃下作為超導體的材料。根據該團隊在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中表示,這種超導體是碳、硫和氫的混合物,羅徹斯特大學物理與機械工程學助理教授Ranga Dias 領導的團隊,將氫與碳、硫結合在一起、於鑽石鑽(diamond anvil cell)上合成簡單的碳氫化硫,發現該材料在溫度15℃ 、壓力39,000,000
  • 首個室溫超導體登上 Nature 封面!15°C 刷新紀錄,超高壓下展現超導特性
    近年來,儘管已經陸續有不少科學家聲稱實現了「室溫超導體」,但國內外絕大多數的超導科研者往往都持如上態度。但如今,這種態度應該要轉變了——美國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氫化物材料,它竟然能在 15°C 的溫度下無電阻地導電!
  • 「石墨烯 過濾」曼徹斯特大學石墨烯新過濾技術建立原子級毛細管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製造了一個原子尺寸的人造通道。新的毛細管人造通道非常像天然蛋白質通道,如水通道蛋白,小到足以阻止Na +和Cl-等最小離子的流動,但允許水自由流動。除了提高我們對原子級分子運輸的基本理解,特別是在生物系統中,這些結構在脫鹽和過濾技術中也是理想的。
  • 超導效應是什麼,絕緣體如何轉變為超導體?一位帶你了解
    比如於20世紀80年代最早被發現的銅氧化物——釔鋇銅氧,以及後來發現的鉈-鋇-鈣-銅-氧系材料,除了銅氧化物超導體之外,還有氫基超導體、鐵基超導體、金屬低溫超導體等。而來自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化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Mikhail Eremets更是氫化鑭(LaH)利用在-23℃(250K)的條件下實現超導。
  • 石墨烯超晶格:既成為絕緣體,也可成為超導體!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們發現,石墨烯能夠具有更加奇妙的電子特性。他們通過調諧石墨烯,使之表現為超導體或者絕緣體。背景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海姆教授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從石墨薄片中剝離出了石墨烯。這種由單層碳原子組成六角形蜂巢結構的薄片,迅速受到了科學家們的高度重視。
  • 「李玉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石墨炔碳納米材料的人
    1988.3—1989.10,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有機化學實驗室訪問學者。1998.10—1999.3,香港大學化學系配位化學,訪問教授。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石墨炔碳納米材料的人2004年,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發明的石墨烯問世。
  • 石墨烯:這個改變世界的材料竟然是這麼被發現的
    石墨烯的發現2004年,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進行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實驗,實際上被稱為改變世界的諸多實驗又多了一個,那這兩位科學家幹了什麼他們發現了石墨烯。話說在04年的某一天,曼徹斯特大學實驗室裡的科學家們過著和平常一樣枯燥乏味的生活,其中就有兩位科學家有個叫蓋姆一個叫諾沃塞洛夫,他們在把玩鉛筆,然後他們就起了研究石墨的念頭。
  • 這家出版社是怎麼用石墨文檔做出爆款紅寶書的?(文內有福利)
    由於存在異地辦公場景,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藉助石墨文檔協同辦公,不僅打破了信息傳遞壁壘,而且依靠石墨表單功能高效收集讀者反饋,大大提升了辦公效率。6 周年之際,我們請到了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和他們一起聊了聊高效辦公的心得體會,文末更有聯名福利等著你~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簡稱「華理社」)成立於 1986 年,是由教育部主管、華東理工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大學出版社。
  • 「魔力角度」:讓石墨烯超晶格既可成為絕緣體,也可成為超導體!
    導讀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們發現,石墨烯能夠具有更加奇妙的電子特性。他們通過調諧石墨烯,使之表現為超導體或者絕緣體。背景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海姆教授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從石墨薄片中剝離出了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