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石墨「透視」超導體

2020-08-29 今日科學

多層菱形石墨中的電子相分離。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

近日,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開發一種新納米材料,它能反射最初在複雜人造結構——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發現的「魔幻角度」效應。扭曲雙層石墨烯是近年來物理學研究的一個關鍵領域。相關論文8月12日刊登於《自然》。

新的研究表明,菱形石墨的特殊拓撲結構有效地提供了一種內在的「扭曲」,因此提供了一種替代介質來研究超導性的改變等效應。「這是一種有趣的替代方法,可以替代目前非常流行的關於『魔角』石墨烯的研究。」該研究作者之一Andre Geim說。

曼徹斯特大學凝聚態物理教授Artem Mishchenko說:「菱形石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對強電子相關性很重要的材料,比如重費米子化合物和高溫超導體。」

科學家將一片石墨烯疊在另一片之上,並將其扭曲成一個「神奇的角度」,使其變成了超導體。雙扭曲層石墨烯中的相互作用對扭曲角度異常敏感,因此要製造出具有所需精度的裝置極其困難,人們必須找到足夠均勻的裝置研究其所涉及的物理學。該新研究利用菱形石墨烯打開了精確製造超導設備的一扇新大門。Mishchenko團隊現在已經觀察到,在弱穩定的菱形石墨中出現了強電子—電子相互作用——這種石墨烯層堆疊的形式與穩定的六邊形略有不同。

曼徹斯特大學團隊多年來一直在研究菱形石墨薄膜,並開發出了能生產高質量樣品的先進技術。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修改了他們的技術保護脆弱、不穩定的石墨堆疊形式。研究人員對含有50層石墨烯的樣品進行了成像,利用拉曼光譜證實了材料的堆積順序保持完整。然後,他們用傳統方法測量了樣品的電子輸運特性——通過記錄材料在改變溫度和施加於其上的磁場強度時的電阻。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施加電場可以打開菱形石墨的表面態中的能隙。這種間隙打開伴隨著材料電阻的滯後行為,這意味著不同的電子缺口相被分割成域——這是強相關材料的典型特徵。(來源:中國科學報 魯亦)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568-2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自然》:曼徹斯特大學團隊發現菱形石墨「透視」超導體,太牛了
    曼大團隊發現菱形石墨『透視』超導體新的研究表明,菱形石墨的特殊拓撲結構有效地提供了一種內在的「扭曲」,因此提供了一種替代介質來研究超導性的改變等效應曼徹斯特大學凝聚態物理教授Artem Mishchenko說:「菱形石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對強電子相關性很重要的材料,比如重費米子化合物和高溫超導體。」
  • PRL:「類五角石墨烯狀」結構的高溫超導體
    崔田課題組於2014年首次報導了共價金屬性氫化物H3S在200萬大氣壓下的超導轉變溫度高達200 K,隨後被實驗證實,激發了人們在富氫材料中尋找室溫超導體探究的熱情。Kresin教授等人合作,在高壓下氫基高溫超導體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成果發表於Physical Review Letters 雜誌上。
  • PRL: 「類五角石墨烯狀」結構的高溫超導體
    富氫化合物可以在實驗室壓力下實現金屬化,是潛在的高溫超導體,備受關注。崔田課題組於2014年首次報導了共價金屬性氫化物H3S在200萬大氣壓下的超導轉變溫度高達200 K,隨後被實驗證實,激發了人們在富氫材料中尋找室溫超導體探究的熱情。
  • 超導體超導原理大解密
         日常生活經驗告訴中我們:金屬比非金屬具有更強的導電性,那為什麼用具有更強導電性的『多金屬融合法』生產出來的超導體,在超導性能上遠不如用『非金屬與單金屬融合法』生產出來的超導體呢?這主要是由『晶體結構』自身的特性決定的,金屬類晶體多呈『立體結構』,如『四方體、六方體、菱形體、球型體、面心立方體、體心立方體』等等。
  • 室溫超導體——Munbrabilla鐵隕石
    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到星石空間站,本次星際知識之旅將為您簡單介紹來自太空的天然室溫超導體——Munbrabilla鐵隕石。Munbrabilla鐵隕石或許對收藏隕石的朋友並不陌生,是國內隕石市場中常見但稀有的鐵隕石。那麼它又能為人類提供了哪些更有科學價值的信息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 石墨烯夾雜在超導體之間的奇異變化
    這是首次證明在較大的碳化矽晶片上使用一小塊石墨烯實現非局部光電探測,因此光不必擊中石墨烯本身。當石墨烯夾在超導體之間時,即使是在中心區域,其電子狀態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上圖為實驗原理和裝置示意圖。   在常規的導電材料(例如銀和銅)中,電流的流動程度隨著電阻的不同而發生變化,以帶有像桌球樣缺陷的單個電子的形式,一邊流動,一邊消耗著能量。相比之下,超導體材料中的電流則是通過電子配對和移動的方式通過材料,在此過程中不會產生摩擦,因此超導體能夠以無阻力的方式來傳導電子。
  • 室溫超導體,科幻還是現實?
    為什麼科學家對室溫超導體的發現,會反映如此冷淡呢? 超導到底是個啥 要說室溫超導是啥,先得回答什麼是超導。從字面意思上,超導就是超級導電之意。 超導體導電能力有多強?在一定溫度(定義為超導臨界溫度)之下,超導體電阻為零。
  • 科學家測量石墨的室溫超導相變
    (原標題:科學家測量石墨的室溫超導相變)
  • 碳元素單質中的絕緣體,導體和超導體
    金剛石,石墨、碳60等都是碳元素的單質,它們互為同素異形體。金剛石晶體,又稱鑽石。石墨是碳質元素礦物,它的結晶格架為六邊形層狀結構。屬六方晶系,具完整的層狀解理。解理面以分子鍵為主,對分子吸引力較弱,故其天然可浮性很好。加工成電極是良好的導體。碳60簡稱為C60,分子是由60個碳原子結合形成的穩定分子。
  • 石墨烯與普通石墨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石墨烯與普通石墨的物理化學性質有著很大的區別?是因為派電子共軛嘛?際上石墨烯就是普通石墨中的一層,都具有pi電子共軛。之所以與普通石墨的物理化學性質差別較大,主要是因為單層的石墨即石墨烯,失去了與其他石墨層的層間耦合,從而導致兩者的能帶結構尤其是影響物理和化學性質的費米面附近的電子結構出現顯著不同,表現在宏觀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上出現較大的差別。此外,單層石墨烯具有極大的比表面積,這也是與普通石墨化學性質差別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 使石墨烯成為超導體的「魔法角度」可能比先前想像的要寬鬆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與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科學家和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合作,發現石墨烯更有可能成為超導體。「石墨本身就能傳導能量,因為普通金屬是導電的,但直到最近,我們才知道它也可以是超導體,通過製造一個所謂的『魔法角』-在第一層之上扭曲第二層石墨烯,」俄亥俄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該論文的合著者珍妮·劉(Jeanie Liu)說。「這為更多的研究打開了可能性,看看我們是否能讓這種材料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
  • 美國化學會本周分子檔案:二硫化鉬,潤滑劑,超導體,還有什麼?
    其晶體具有類似於石墨的六邊形分層結構(如下圖所示)。1957年,密西根州現已解散的Climax鉬公司(安娜堡)的Ronald E. Bell和Robert E. Herfert製備了當時新的MoS 2 菱面體結晶形式。隨後在自然界中發現了菱面體晶體。
  • 神奇的超導——超導體的前世今生
    這種由氫、碳和硫組成的化合物在287.7±1.2K(約15℃)的室溫和267±10千兆帕的大氣壓下表現出了超導性,這也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室溫超導體。什麼是超導體?超導體的發展又經歷了什麼呢?將兩層石墨烯組成的材料以1.1º的角度扭曲(右圖)(圖源:nature.com)除了零電阻效應外,超導體還有兩個特點:完全抗磁性和磁通量量子化。
  • 超導效應是什麼,絕緣體如何轉變為超導體?一位帶你了解
    超導體得天獨厚的特性,使它可能在各種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由於早期的超導體存在於液氦極低溫度條件下,極大地限制了超導材料的應用。比如於20世紀80年代最早被發現的銅氧化物——釔鋇銅氧,以及後來發現的鉈-鋇-鈣-銅-氧系材料,除了銅氧化物超導體之外,還有氫基超導體、鐵基超導體、金屬低溫超導體等。而來自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化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Mikhail Eremets更是氫化鑭(LaH)利用在-23℃(250K)的條件下實現超導。
  • 華人科學家發明一個新技術,產生神秘的超導體
    引述外媒報導,在辦公用品中,鉛筆芯-一種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其中不包含任何鉛-在其繪製黑線的能力之外似乎無可挑剔。但是15年前,科學家發現單片石墨-以蜂窩狀排列的單原子厚的碳原子層-是一個奇蹟。這種稱為石墨烯的超薄碳,比紙柔和輕,但比鋼強200倍。它也是熱和電流的良好導體。
  • 石墨烯超晶格:既成為絕緣體,也可成為超導體!
    他們通過調諧石墨烯,使之表現為超導體或者絕緣體。背景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海姆教授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從石墨薄片中剝離出了石墨烯。這種由單層碳原子組成六角形蜂巢結構的薄片,迅速受到了科學家們的高度重視。它不僅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薄的材料,而且重量也非常輕。
  • 石墨烯(帶有扭曲)正在幫助科學家理解超導體
    超導體,除了其他功能外,還能產生極高的磁場而不會因為電阻而損失能量,已經被廣泛應用。引人注目的例子包括ITER的磁鐵,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目前正在建設中。然而,儘管超導在越來越多不同的材料被發現,但石墨烯仍有許多令人著迷的未解之謎。非常規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有一天可能會發現室溫超導體。
  • g波超導體 或是一種新型超導體
    【每日科技網】  根據美國康奈爾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一項研究,一種新的g波超導體,或者說一種新型的超導體,根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的消息。有關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物理學》上。
  • 初中化學方程式反應現象講解:金剛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單質     碳的單質包括金剛石、石墨和C60,這三者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     三者的物理性質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金剛石:     1)物性:a、無色透明、正八面體形的固體 b、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 c
  • 「魔力角度」:讓石墨烯超晶格既可成為絕緣體,也可成為超導體!
    他們通過調諧石墨烯,使之表現為超導體或者絕緣體。背景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海姆教授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從石墨薄片中剝離出了石墨烯)合成石墨烯超導體。原因是,大多數高溫超導體的母體化合物就是莫特絕緣體。」換句話說,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方法,在相對較高的溫度下(100開爾文)操控模特絕緣體的特性,將它們轉化為超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