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樂清市紅霞路,一段長約百米的路面呈3段階梯式坍塌,不少住戶踩著廢墟向外搬運生活用品。
昨天凌晨2時20分許,溫州樂清市城東街道紅霞路發生大面積坍塌,約20戶人家受到影響,所幸無人受傷。樂清市城東街道辦事處主任葉小劍表示,此次坍塌主要是因為河道清淤引起的,道路的修補計劃以及受災人員的安置都在加緊處理中。
路面3段階梯式斷裂,呈60度傾斜
昨天上午11時許,記者趕到樂清市紅霞路看到,整個坍塌路面長近100米,呈3段階梯式斷裂,最大落差約3米,傾斜角有60度左右。橋邊的立柱有20來根倒塌入河道中,碎石塊、木板、碎花盆等散滿地。
說起事發情形,家住樂清市城東街道紅霞路198號的謝女士還心有餘悸。她說,當天凌晨2時許,她正在家中睡覺,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嚇了一跳。出門一看,家門口的路面發生了坍塌,隨後還有兩聲巨響,「孩子嚇得哭了,我趕緊報警求救。」
由於不敢從房子正門出去,怕會再次發生坍塌,而屋後是一堵高牆,無法出去,附近居民只能待在家裡。當天凌晨2時40分許,在消防雲梯的幫助下,謝女士和附近居民順利離開坍塌點。
居民陳先生的家雖然沒有受到損傷,但他還是很擔心。「我兩天前就看到地上有3、4釐米的裂縫,還有『嗡嗡』的聲響,當時我就有點害怕,車子都不敢停在家門口了。」陳先生說整個斷裂分三次,最先坍塌的是最低的橋欄處,隨後是中間的路面,最後是橋附近發生坍塌。
事發後,不少受災住戶趕來把自家的生活用品搬出,由於路面高低差較大,在上面行走很危險。
樂清市城東街道辦事處主任葉小劍說,接下來他們將搭一座木質便橋,解決居民出行問題。「我們會儘快修復河堤,並安置好受災的群眾,使受損最小化。」截至昨晚6時許,工作人員已經將木樁打入河堤加固,同時將水放入河中。
後續清淤會採取分段措施,降低風險
「這次坍塌主要是因為河道清淤造成的。河水幹了,水的張力沒了,老化的河堤因為受力不均導致路面坍塌。」葉小劍介紹,河道清淤是由各村獨立招投標處理的,紅霞路旁的東運河有1000米左右歸後所村負責。
「這也是個經驗,清淤時把整條河全放幹,風險會比較大,後續我們清淤會採取分段的措施,100米至200米分段處理,這樣坍塌風險就會大大降低。」葉小劍說,河堤老化坍塌有很多歷史原因,「問題暴露不是壞事,我們會正面去解決。河堤坍塌其實有一部分還和村民違建有關,但也要看具體問題。」
為什麼清淤時沒有先在河堤布樁加固?葉小劍稱,「確實是應該加樁加固,但如果所有地方都加固,施工方是難以承受這個成本的。」樂清清淤採用的是「幹清」方法,就是將河水徹底放幹,這個方法有利於河道徹底清理,同時也會加大河堤的承重風險,「我們能做的是儘量避免坍塌發生,但清淤是必須做的,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
專家告訴你
河道「幹清」時,做到兩點可防範坍塌
「幹清」其相對效率和可控性確實會更高,但坍塌風險增加,這個比較難以避免。
這個矛盾在工程上是眾所周知的,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真的要採取「幹清」,一要加強前期調研,找出河堤以及駁坎薄弱的地點做好加固。二是清淤時,不要用高壓水槍直接衝刷兩側的駁坎,以中央清淤為主,保護兩岸駁坎。這兩點有利於防範河堤坍塌。
另外,在清淤疏浚過程中,既要保證清淤工程量的完成,也要儘量避免超挖,尤其是靠駁坎處,具體還是要按工程設計為主,根據現場具體情況來安排,這樣是可以避免河提坍塌的。
延伸閱讀
這些路面也曾坍塌 或與河道清淤有關
■2014年12月28日上午9時許,樂清市柳市鎮荷岙村荷岙橋旁一幢二層民房突然發生傾斜下陷。據現場目擊者介紹,整個傾斜下陷過程持續了5秒鐘左右,所幸沒有人員傷亡。據附近村民介紹,該民房倒塌前,房前的古運河正在清淤。
■2014年12月17日凌晨4時許,樂清市北白象鎮金爐村一處臨河路面發生坍塌,10餘間民房出現牆壁倒塌或開裂,成為危房,所幸無人員傷亡。樂清市北白象鎮才頭社區主任包旭光稱,經過初步調查,此次路面坍塌可能由河道清淤引起,河水抽乾後引發的駁岸壓力變化,導致路面坍塌。
■2014年11月29日凌晨2時29分許,平陽縣昆陽鎮新湖銀園發生路面坍塌,據記者目測,出現塌陷的路面長約50米、寬約5米。新湖銀園小區的西邊有一條河,當地老百姓叫它「細龍河」。據當地居民介紹,事發前一個月,河道開始清淤,河水被抽走。有群眾認為,路面塌陷是因為河道清淤造成的。
■2014年11月20日下午1時,樂清市樂成街道雙雁路一處在建工程施工現場附近發生路基坍塌,出現大坑。一輛停在路邊的奧迪轎車陷了進去,周邊住戶被緊急疏散,所幸未有人員傷亡,事發前,3輛工程車正在挖地下淤泥。
■2013年12月9日中午11時許,瑞安市南濱街道林南村宮直路路面發生坍塌,坍塌體積有1000多立方米,一人在事故中受輕微傷。坍塌讓河道邊5間民房的地基部分懸空。南濱街道辦事處相關人士表示,經初步調查,路面坍塌是由河道清淤引起的。目前該河段的清淤工作已暫時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