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開大學周其林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來自南開大學的周其林、謝建華、朱守非以及王立新團隊,憑藉「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項目,榮獲今年唯一一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周其林介紹,在自然界中,小到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大到宇宙星雲都存在手性現象。 「化學家關注分子層面的手性現象,在著名的《改變世界的分子》一書中,涉及300多個有機分子,其中70%以上是手性分子。在製藥領域,其應用更是廣泛,比如目前市售藥物中一半是手性藥,新研發的藥物中,手性藥更是高達70%。『左手』和『右手』看似只有方向不同,但表現出來的性質可能千差萬別。」
-
周其林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和團隊解決了困擾科學家半個多...
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技獎揭曉,被視為「原創性最強、科學價值最高」的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頒給了南開大學周其林團隊的「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周其林帶領的課題組發現了一類全新的手性螺環配體骨架結構,並在基礎上發展了一系列選擇性好、轉化效率高、適應性強的手性螺環催化劑,將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一個新高度。
-
周其林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二十載耕耘,催開「手性」之花
來源:經濟日報剛剛落幕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該項目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周其林領銜的研究團隊完成的。這種催化劑有何神奇之處?為何能獲得我國基礎科學領域的高等級獎項?請看經濟日報記者採寫回來的報導。周其林院士在實驗室接受記者採訪。
-
首屆南開大學科學研究獎重大成就獎獲得者周其林——以卓越科研...
63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周其林日前獲得南開大學首屆科學研究獎「重大成就獎」。在頒獎典禮上,憶及二十年多前選擇南開的原因時,周其林用八個字概括——學風紮實、學生勤奮。周其林院士 在旁人看來,這八個字與周其林的「氣質」頗為相符。
-
南開大學真的沒落了嗎?來看看這些年獲得的自然科學獎
南開大學建校於1919年,曾在抗日戰爭時期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組成西南聯大。近年來網上關於南開大學沒落的聲音不絕於耳,今天我們一起回顧南開大學曾經獲得的科學大獎,看看南開大學是否真的沒落了。國家自然科學獎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的獎項,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之一,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在1956年設立之初,有3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他們就是華羅庚、吳文俊和錢學森。
-
各高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情況!清華、復旦、南開獲一等獎
各高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各獲1項一等獎】 眾所周知,國家自然科學技術獎,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代表著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榮譽。 那麼在十三五期間,國內各個高校在國家自然科學獎方面的表現情況怎麼樣?
-
斬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所百年名校的2019年突破連連!
前幾天,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再次迎來了新得主。1月張曉丹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羅景山入選「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王曉晨獲首屆「科學探索獎」,朱守非獲FACS亞洲化學大會「Asian Rising Stars Lectureship Award」,谷恆東獲「陳子昂全國詩歌翻譯家獎」,王宏印獲「資深翻譯家」榮譽稱號,孫寧獲「吳文俊人工智慧優秀青年獎」。
-
周其林:堅持原創的「催化」大師
南開新聞網記者 馬超 一身深灰色西裝,一條以化學元素裝飾的領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周其林以這樣的裝束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憑藉「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項目,周其林院士帶領團隊一舉獲得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一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由於該獎項的評選嚴格性,在歷史上曾多次空缺。
-
李鴻忠張國清看望慰問周其林院士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南新宣)1月21日,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親切看望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周其林,向在津兩院院士和專家學者,向全市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致以新春問候。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毅,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校長曹雪濤,天津市政府秘書長孟慶松參加。
-
周其林:冷板凳上的「化學之歌」
南開大學供圖戴著一條以化學元素裝飾的領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周其林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憑藉「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項目,周其林帶領團隊一舉獲得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此獎項被認為是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歷史上曾多次出現空缺。
-
周其林: 勤奮催化學術人生
南開新聞網記者 張劍 韓誠 1973年,17歲的周其林從南京一所中學畢業後到農村下鄉,每天與農田和牧牛打交道。36年後,他作為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簡單、隨和,是周其林院士給人的第一感覺。
-
周其林院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曉然)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周其林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周其林院士多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取得累累碩果。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周其林院士實驗室,鼓勵在場師生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強基礎研究,力爭在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上出更多成果。
-
南開大學教授周其林:以化學「催化」育人之美
為 學「在大學裡主要學什麼?學習知識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科學精神。」9月4日,南開大學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上,作為教師代表,周其林寄語全體新生。這樣要求學生,周其林也這樣要求自己。
-
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南開大學12人次入選
其中,南開大學共12人次入選,表現亮眼。"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智能工業起重機關鍵技術與系統集成"成果入選"2019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南開團隊攻克鈮酸鋰材料微加工世界難題,研獲耐高溫抗極寒石墨烯"太空海綿",研製的超高容量鋰離子電池材料刷新該領域世界紀錄……此外,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發表Science期刊論文3篇;12人次入選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
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南開12人次入選
其中,南開大學共12人次入選,表現亮眼。"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根據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1年期間所發表的高被引論文數量,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21個領域以及跨學科中遴選出6000多名科學家。
-
歷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第一獲獎人本科院校統計!
「TOP大學來了」小編按,截止發稿前為止,國家自然科學技術獎至今,已累計有38人次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其中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的唐敖慶和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趙忠賢各有2次獲得一等獎「TOP大學來了」小編梳理後發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均有3位本科畢業生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位列全國第四!
-
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Nature Catalysis:雙烷基酮不對稱催化氫化
通訊單位:南開大學 論文DOI:10.1038/s41929-020-0474-5 手性醇是一類重要的化合物,在手性藥物、農藥、香料、液晶材料合成中被廣泛應用。周其林課題組通過設計新型手性螺環催化劑,攻克了這一難題。在不對稱催化中,獲得優異對映選擇性的關鍵在於手性催化劑。對於芳基烷基酮的不對稱氫化,很多手性催化劑都表現出高活性和高對映選擇性。
-
7位頂尖科學家獲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其中就有兩位是蘭大校友!
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獲得「生命科學獎」,馬大為、周其林、馮小明分獲物質科學大獎,林本堅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大獎。其中周其林、馮小明為蘭州大學校友。李家洋領銜的團隊經過十餘年的艱辛攻關,通過分子設計育種技術,精準選出高產與優質的控制基因「組裝」在一起,破解水稻了「高產不優質、優質不高產」的難題。該研究成果「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也榮獲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周總理:我是愛南開的!
周其林團隊,在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研究成果,為合成有機分子,特別是藥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徑。2019年,"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是三大獎中分量最重的一項,歷史上該獎項曾多次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