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細胞將是人類對付新冠病毒的關鍵(二)| 經濟學人精講第810期

2021-02-24 英文雜誌精選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11月7日刊文章。當人體感染病毒後,不僅會產生抗體對抗病毒,T細胞在對抗病毒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只不過T細胞攻擊的是被感染的細胞,以阻止病毒繁殖。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表明,當人體從疾病中恢復後,抗體水平會急劇下降,但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性卻持續存在。這對疫苗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最新研製的疫苗優先考慮了T細胞的產生,同時刺激產生抗體。寒冬臨近,雖然人類並沒有堵住新冠病毒的出口,但是在疫苗研製中,已經看到了曙光。

由於篇幅較長,本文節選全文重點段落進行精講,譯文僅供參考。如需閱讀英文全文,請掃描文末二維碼,加我微信,查看朋友圈,或加入《365天精選外刊精讀》課程,每天和我們一起精讀外刊,課程介紹見文末。


選文精講

The T-cell immune response to covid lasts at least six monthsYet antibodies tell only part of the story. Another important actor is the T-cell (pictured above). Rather than attacking viruses directly, T-cells attack infected cells, to stop the virus reproducing. The balance of importance of the antibody and T-cell arms of the immune system varies with the illness in question. And, as far as this particular infection is concerned, although almost all patients who catch SARS-CoV-2 are thought to create T-cells in respons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ignificance has been elusive.as far as is concerned:  就...而言、對於然而,抗體只能說明問題的一部分,另一個重要的角色是T細胞(見上圖)。T細胞不是直接攻擊病毒,而是攻擊被感染的細胞,以阻止病毒的繁殖。免疫系統的抗體和T細胞的重要性平衡隨疾病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就這種特殊的感染而言,儘管幾乎所有感染SARS-CoV-2的患者都被認為產生了T細胞來應對病毒,但對T細胞意義的理解一直很模糊。This is largely because T-cells are harder to measure than antibodies, and so are less often studied. Shamez Ladhani, a consultant epidemiologist with Public Health England, a government health-protection agency, who has worked on a new, long-term investigation of these cells, says it took nearly three weeks to count them in the 100 patients his study looked at. The effort was worthwhile, though, because it has shed new light on how long-lasting this form of immunity to SARS-CoV-2 might be.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T細胞比抗體更難測量,因此很少被研究。政府衛生防護機構英國公共衛生的流行病顧問專家Shamez Ladhani對這些細胞進行了一項新的長期研究,他花了將近三周的時間來計算他研究的100名患者的(T細胞)數量。不過,這一努力是值得的,因為它讓我們更清楚T細胞對SARS-CoV-2的免疫能持續多久。掃描文末二維碼加我微信(ID: madandan2020),將分享截圖發我即可。

1. 每天一篇精選最新外刊文章的英文原文(主要選自《經濟學人》雜誌)

2. 課程筆記講義(PDF格式),包括

全文中文譯文

詞彙、短語解析

長難句解析

文章導讀

重點講解高頻詞彙、熟詞生義、優秀表達等

3. 全文逐句詳細講解視頻

4. 微信學習群,用於答疑解惑、學習交流

5. 不定期分享優質英文外刊文章,作為泛讀材料

課程費用:

3個月:149元;6個月269元;一年449元

報課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我微信(madandan2020),直接轉帳即可

愛我,請給我「在看

用英語看世界

相關焦點

  • T細胞將是人類對付新冠病毒的關鍵 | 經濟學人精講第809期
    當人體感染病毒後,不僅會產生抗體對抗病毒,T細胞在對抗病毒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只不過T細胞攻擊的是被感染的細胞,以阻止病毒繁殖。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表明,當人體從疾病中恢復後,抗體水平會急劇下降,但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性卻持續存在。這對疫苗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最新研製的疫苗優先考慮了T細胞的產生,同時刺激產生抗體。寒冬臨近,雖然人類並沒有堵住新冠病毒的出口,但是在疫苗研製中,已經看到了曙光。
  • 《細胞》:圍堵新冠病毒!科學家發現可以用人重組ACE2蛋白封閉新冠...
    Penninger等研究證明,使用重組人ACE2蛋白(hrsACE2),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細胞和人源的血管、腎臟類器官。這一研究已經過同行評審,準備在Cell上發表[1]。ACE2蛋白就是新冠病毒感染人體,進入細胞的重要靶點。用它來預防新冠,與癌細胞分泌PD-L1片段,擊落PD-L1抗體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 深網觀察 第112期|「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在世界衛生組織為「新冠病毒」命名COVID-19、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為「新冠病毒」命名SARS-CoV-2之後,以川普為代表的美國政客緣何放棄以上科學命名,直呼「中國病毒」?其一,在「新冠病毒」成為全球流行病之際,美國政客再次將其與中國掛鈎,是美國總統有意識地將輿論引向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的深淵,是處心積慮的種族歧視;其二,因貿易戰和「新冠病毒」帶來的連鎖反應,全球經濟出現動蕩,美股多次熔斷,川普為了轉嫁國民指責,急切將「罪名」推到中國的頭上。
  • 溶酶體是新冠病毒「逃離」細胞的關鍵
    退出細胞的生物途徑,即病毒可通過溶酶體從受感染的細胞中分離出來。更好地了解這一途徑可能為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提供重要研究視角。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10月28日的《細胞》期刊。此前,科學家們已經知道,病毒進入細胞並感染細胞,在逃離之前利用細胞的蛋白質進行自我複製。然而,研究人員對病毒到底是如何離開細胞的了解有限。
  • 對付新冠病毒,新藥研發走到哪一步了
    「戰疫」是一場人類與病毒的較量,也是一場科研與時間的賽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廣大科研工作者全力以赴進行攻關,廣大醫務工作者科學用藥,挽救了更多的生命。截至3月4日,我國治癒人數已超過49000人。同時,民眾強烈期盼特效藥能夠早日問世。
  • 《經濟學人》看《流浪地球》【經濟學人精講】第216期
    戳上方藍色字「英文雜誌精選」關注我們喲第216期精講
  • 未感染人群體內竟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SARS康復者也...
    就在7月14日人們被一篇稱部分康復患者血漿中的抗體60天就衰減到「免疫無能」的英國研究震驚之餘,新加坡的一項最新研究帶來了一個反轉性的好消息:從COVID-19和SARS中康復的人以及從未感染過這兩種病毒的健康研究對象體內,竟然也發現了存在病毒特異性T細胞免疫!這為人體維持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提出了一種希望。
  • 新冠病毒與HIV一樣:損害T細胞!
    免疫系統有許多成分,共同作用保護身體免受外來病毒的入侵。免疫細胞中最重要的一種是T淋巴細胞(T細胞),作為一種白細胞,T細胞是適應性免疫的核心,可以調節免疫系統對特定病原體的反應。 現在,美國和中國的科學家都發現:新冠病毒會攻擊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
  • 抗體沒了,記憶細胞還在!新冠疫苗至少可以保護5個月|新冠病毒|免疫...
    要抗擊新冠病毒,疫苗絕對是人類能夠掌握的最有力的武器。所以,當輝瑞宣布其開發的mRNA疫苗對新冠的保護力超過90%的時候才會引起國內外的一片歡騰。新冠病毒的特異性免疫應答由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CD4+T細胞,CD8+T細胞產生,先前的研究表明,T細胞對於控制初次感染的嚴重程度至關重要,而抗體則是保護機體免受二次感染的關鍵所在
  • 2020年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危機
    高層公寓就是一座人造鋼筋水泥的山,「大山」人為改變環境,使得周遭氣流變得詭秘狂妄,這就是我時時痛感著的身邊的人類破壞環境的典型例子。其實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這樣的例子。新冠病毒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告,人類與大自然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問題,於是來了一個強勢又狡猾的病毒來警告人類。
  • ...第57期:科學家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 瑞士團隊利用已知基因序列構建
    人類首次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瑞士團隊利用已知基因序列構建近日,瑞士一個科研團隊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礎上,通過反向遺傳學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構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該技術能高效合成新冠病毒,尤其在新暴發病毒尚未被成功分離出之前,可以幫助科學家儘快向衛生部門和實驗室提供傳染性病毒毒株,且該替代方案更為高效、安全。
  • 以營養學抵禦新冠病毒入侵,新冠病毒症狀自查表單
    抵禦新冠病毒,至少還可以做些什麼?(一) 作為一種回到未來的預防策略:如果我們終究無法阻擋新冠感染發生,有沒有可能最大化無症狀感染者?除了可能會在半年後失效的疫苗方案,還有沒有人類第二重防線? 如何布置對抗病毒的三級預防?
  • 用CRISPR技術殺死新冠病毒?《細胞》刊登斯坦福亓磊團隊最新研究
    最近,史丹福大學的亓磊教授與其合作者,提出了一種基於CRISPR系統對抗新冠病毒的新策略。他們日前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的論文表明,這種新策略可以在實驗中識別並瓦解人體細胞內的新冠病毒核酸分子,起到抑制病毒複製的作用。
  • 研究: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和CD147兩種蛋白結合來感染人類細胞的,阻止這種相互作用就會阻止病毒感染細胞,所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新冠病毒殺死腫瘤細胞,這波「神操作」能複製嗎?
    科學家們最關心的:  「神操作」可能的原因  在論文中,來自英國康沃爾皇家醫院血液科的作者推測,可能的作用機理有兩種可能:  一是病原體特異性t細胞與腫瘤抗原的反應;  二是炎症細胞因子對自然殺傷細胞的激活。  論文語言不太好懂,其實是提供了兩種可能,一是激發了特異性的免疫,二是激發了廣泛的免疫。
  • 外媒: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的新路徑是什麼?
    參考消息網9月28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27日發表記者胡安·迪利翁的一篇文章,題為《新冠病毒感染我們的新路徑是什麼?》,內容摘要如下:兩個由歐洲神經生理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組成的團隊一致認為,新冠病毒可能打開了人類的另一把鎖,可以在包括大腦在內的眾多身體組織內繁殖。這項旨在了解新冠病毒如何進入人體並在器官內蔓延的研究已公布在美國生物學論文檔案網上。分別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團隊的論文共同得出如上結論。
  • 新冠病毒有 「72 變」 T 細胞疫苗有 「火眼金睛」
    在這樣的背景下,薩其蘭生物所研發的 T 細胞疫苗更可加速抗疫的成功。作為美國矽谷生物製藥企業 Flow Pharma 的中國合資子公司,薩其蘭生物基於母公司強有力的基礎技術和經驗。可在最前沿的平臺開發,這一先天條件也促成了針對新冠病毒疫苗的新解決方案。該公司針對新冠病毒,提出了名為 「FlowVAX-COVID19」 的 T 細胞疫苗解決方案。
  • 「科學要聞」|羊駝體內的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圖片來源:wikipedia一項在大羊駝(llama)的研究中發現了兩種納米抗體,有望與人體ACE2受體作用,中和新冠病毒。研究人員發現,大羊駝體內的兩種納米抗體(H11-H4和H11-D4)可以在細胞培養中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與ACE2受體的結合,從而阻止病毒感染細胞。其中H11-H4的效價尤其高,與人源抗體聯用還能增強中和能力。註:大羊駝(llama)屬於羊駝屬,而大家更熟悉的羊駝形象(羊駝,Alpaca)屬於小羊駝屬。
  • 新冠病毒會攻擊鼻子關鍵細胞,影響我們嗅覺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會攻擊鼻子裡的關鍵細胞,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專家則在28日刊發的一篇最新論文中指出,新冠病毒會攻擊鼻子裡的關鍵細胞,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新冠肺炎患者會失去嗅覺和味覺。
  • ...由於該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的細胞,故村上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
    【研究:日本菊頭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0%】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在日本固有的菊頭蝙蝠身上也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