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看《流浪地球》【經濟學人精講】第216期

2021-02-20 英文雜誌精選

   戳上方藍色字「英文雜誌精選」關注我們喲

第216期精講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2019年2月14日文章。《流浪地球》相信很多讀者都看過,劇情在此就不作介紹,用ScienceFiction.com在推特上發表的一段評論概括這部電影最合適不過:The Wandering Earth is not without faults, but it is a solid tension-building story that will keep you on the edge of yourseat. 

本文從另一視角——中國的外交政策來點評這部電影,雖然一如既往的充滿酸腐的抨擊語調,但就文筆而言,可以說本文是《經濟學人》文章的典範,這篇文章也是我看過的眾多點評《流浪地球》的外刊文章中寫的最好的,全文短小精悍,語句流暢出眾,用詞準確多樣,節奏緊湊明快。

由於篇幅較長,今天對本文標題和第一段進行精講,明天會繼續精講後續段落,幫助大家提高英語閱讀、翻譯和寫作能力。

英文原文

Lights! Camera! Win-win outcomes!

China’s first sci-fi blockbuster is also a foreign-policy primer

Feb 14th 2019 | HONG KONG

EARTH MUST be moved away from the expanding sun, which threatens to engulf it. As it is propelled across the solar system by gargantuan thrusters it gets trapped in Jupiter’s gravitational pull. The apocalypse looms. There is only one hope for the human race: China.

選文精讀

Lights! Camera! Win-win outcomes! 燈光!攝像!雙贏!

這句話來自導演在開機前的口令「Lights! Camera! Action!」

China’s first sci-fi blockbuster is also a foreign-policy primer

中國首部科幻大片也是其外交政策的入門讀物

[NPR例句]:That kid was Joel Silver, the Hollywood producer who's better known for his work on blockbuster movies like 48 Hours, Lethal Weapon and Die Hard. 這個孩子就是好萊塢製片人喬爾·西爾弗,他更出名的作品是大片《48小時》、《致命武器》和《虎膽龍威》。

primer: 入門讀本;該詞還有「底漆;底層塗料」的意思(a substance used as a preparatory coat on previously unpainted wood, metal, or canvas, especially to prevent the absorption of subsequent layers of paint or the development of rust.);化妝用的打底霜也可以用該詞,eg. it's best to apply primer around the eye to help the makeup blend properly. 最好在眼睛周圍塗上打底,以幫助妝品恰當地混合。primer來源於「prime」: adj. 主要的,最好的,基本的;n. 初期;青年;精華;全盛時期;外刊或生活中常用的含「prime」的短語有:Amazon Prime: 亞馬遜金牌會員;prime location: 黃金地段;prime minister: 首相;sub-prime: 次貸債權人。

EARTH MUST be moved away from the expanding sun, which threatens to engulf it. As it is propelled across the solar system by gargantuan thrusters it gets trapped in Jupiter’s gravitational pull. The apocalypse looms. There is only one hope for the human race: China.

[經濟學人濃咖啡例句]:With depressing timing, the country is in the grip of an African Swine Fever epidemic that threatens to ruin millions of pig-rearing smallholders. 令人沮喪的是,中國正處於非洲豬瘟疫情的籠罩之下,這一疫情有可能毀掉數百萬養豬小農的生計。

[金融時報例句]:The biggest impediment to a deal by March 1, when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s threatened to double the tariff assessed on about half of all Chinese imports, is disagreement over the backing Chinese companies enjoy from government subsidies,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state-owned banks. 達成協議的最大障礙是:中美雙方在中國企業享受政府補貼、產業政策和國有銀行支持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如果雙方在3月1日之前不能達成協議,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威脅將對大約一半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雙倍關稅。

gravitational pull: 萬有引力; graviate: 被吸引,傾向於「受自然的力量產生」的被吸引,而非「人為的」,eg. Whether blood related or not, people tend to gravitate to others, and eventually form a family unit. 不管是否有血緣關係,人們都趨向於相互吸引,並逐漸形成一個家族單元。這裡「gravitate to others」 如果換成「attract each other」,意思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大家細細體味下。

apocalypse: 天啟、大災難,該詞來自《聖經》「Apocalypse」:世界末日。

loom: vi. 可怕地出現;朦朧地出現;隱約可見;該詞在外刊中經常出現,例如:

太陽不斷膨脹,即將吞噬地球,地球必須遠離。當地球被巨型推進器推動穿越太陽系時,被木星引力所困,世界末日迫在眉睫,此時人類只有一個希望:中國。

本文可以與本公眾號之前發布的《衛報》中介紹《流浪地球》的一篇文章(點擊連結閱讀:《流浪地球》引領中國科幻電影飛速發展【衛報】)作對比閱讀,你就會體味到本文在文筆上的優勝之處。

 

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發送截圖至本公眾號,小編會將英文原文閱讀連結發給大家。因需求人數較多,請耐心等待,感謝閱讀!  

 

英語學習交流,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加主編東籬君微信,備註「英文雜誌精選」

註:如涉侵權或違規,請發送信息至本公眾號後臺,聯繫小編刪帖。

相關焦點

  • 「Fathoms」一本探索集強力與悲劇於一身的鯨魚的書 | 經濟學人精講第829期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11月28日刊文章。這篇文章是「Fathoms」這本書的介紹,這本書描述地球最大的生物——鯨魚的探索。
  • 沙漠附近的小麥進化出從灰塵中吸收磷的能力 | 經濟學人精講第854期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12月19日刊文章。
  • T細胞將是人類對付新冠病毒的關鍵 | 經濟學人精講第809期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11月7日刊文章。
  • 加拿大最後一塊完整冰架無法熬過這個夏天 | 經濟學人精講第732期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8月15日刊文章。又到一年一度的炎熱夏季,不僅人類在遭受熱浪侵襲,南北極的冰架也深受氣候變暖的影響,融化或斷裂。
  • T細胞將是人類對付新冠病毒的關鍵(二)| 經濟學人精講第810期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11月7日刊文章。
  • 微觀世界的智慧:病毒搭乘細菌的便車來攻擊其它細菌菌種 |經濟學人精講第868期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1月16日刊文章。微觀世界奧妙無窮,再小的細菌都是一個宇宙,充滿無限智慧,有眾多無解之謎。
  • 「超自然」鹼基對成功生效【經濟學人精講】第208期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2019年1月17日文章。在過去的數十億年中,自然界只存在 4 種鹼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鳥嘌呤。
  • 精讀英文第51天: 經濟學人如何看待《流浪地球》?
    ——《神秘博士》貓眼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電影《流浪地球》累計票房達36.51億元,不僅成為2019年賀歲檔最大贏家,而且超越了《紅海行動》穩居內地電影票房亞軍。在各路媒體、業內外人士紛紛示好、大加讚揚時,《經濟學人》卻從中國外交的角度出發,對影片進行了新的闡釋。
  • 怎樣快速入門讀懂經濟學人?| 附最新經濟學人電子版+音頻
    原標題:怎樣快速入門讀懂經濟學人?我手頭有從2013到2015的兩年多一共90多期經濟學人,樣本數量足夠代表雜誌的總體用詞分布了(經濟學人的文章雖然沒有署名,但其作者數量並不多,且每個人的寫作風格,用詞風格也比較固定,因此這也為統計高頻詞提供了可能)。
  • 經濟學人 | 中國科幻正在走向世界
    《流浪地球》正式上線 Netflix,也讓該片成為首部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幻電影。此前,上映於大年初一的《流浪地球》拿下了46億的票房。為了讓地球成為一個能夠遠航的方舟,必須讓其停止自轉,數十億人為此而獻身。停止自轉所引發的海嘯吞噬了整個大陸,所有生命只得生存在並不安全的地下。
  • 經濟學人 | 為什麼學漢語的人越來越少了?
    經濟學人 | 為什麼學漢語的人越來越少了?精彩回顧:經濟學人 | 高考是擋在窮人面前的一堵牆嗎?
  • 我們帶著地球去流浪 | 我抒我讀第43期
    沒事,我們還能帶著地球去流浪~今天的節目,嘉賓帶來最近大火的《流浪地球》。2月23日在廣州電臺播出的《我抒我讀》第43期節目,我們請來廣州廣播電視臺的新聞資訊主播梁俊飛,與大家分享《流浪地球》的讀書心得。
  • 從《流浪地球》,看《老子》的「道"
    劉慈欣在《流浪地球》中,講述了由於太陽死亡,地球沒有太陽照耀而變成地獄。引發地球人為逃離太陽系列努力而未果。地球人命運堪憂!太陽死亡這個事件,很正常。任何事物,都有「生老病死」,太陽也不例外。電影《流浪地球》序幕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當太陽與恐懼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3「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利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擁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從離開太陽繫到抵達新的家園,地球流浪的時間將長達一百五十代。像「我」一樣參與流浪的第一代人,是看不到希望的。他們每天活在沒有盡頭的絕望與恐懼之中,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 從《流浪地球》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太空表達
    來源:《視聽》2019年第7期 摘要:國運盛,文化興。《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工業辛勤耕耘的收成,是中國科幻文學厚積薄發的碩果,更是走過改革開放四十年曆程的中國社會經濟繁榮昌盛的藝術反映,它成功開啟了中國科幻片的新紀元,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信。
  • 有人說《星際穿越》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漏洞百出,你怎麼看?
    實話說,我不是槓精,雖然我承認《流浪地球》比起《星際穿越》是有一些不足,比如說特效、情節設置啥的,但是《流浪地球》也沒有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漏洞百出啊。如果說非要抱著找漏洞的心情去看《流浪地球》,那我就覺得太沒有必要了,因為畢竟《流浪地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視覺上的震撼以及關於未來中國科幻電影該走向何方的一種思考。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標杆毫不為過,畢竟比起以往的一些電影,《流浪地球》的進步的確是很大的。
  • 讀《流浪地球》有感
    在短暫的寒假裡我看了一部小說,叫《流浪地球》。  這個故事講述了太陽不斷地膨脹,即將吞沒地球,人類不得不離開太陽系,這個計劃被稱為「流浪地球」計劃。這個過程中人類遭到了各種危機,但通過全人類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利用木星爆炸的衝擊力,把地球推向一個新的文明。  看完之後我想到了海明威先生的小說《老人與海》,他在文中講道「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覺得這部片子想傳達的,不僅是中國式的鄉土情懷,更重要的就在於此。
  • 能看到希望就不是流浪——《流浪地球》觀後感
    過年在家呆著心裡癢得很,我知道劉慈欣的作品《流浪地球》已經被拍成了電影,而且網絡宣傳造勢兇猛 ,導演郭帆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吳京的名號那是家喻戶曉的,加上他從加入演出到最後索性成了投資人的轉變成了最大的宣傳噱頭,著實讓人期待的很。
  • 流浪地球 觀後感
    除夕夜早早睡覺,就為大年初一大早去看流浪地球,沒看過原著的人一定為好萊塢大片般的特效和緊張刺激的劇情叫好,但看過原著的我要挑幾個毛病:1,影片沒利用原著老師給飛船派學生講小生態系統和地球流浪的五個步驟,不容易看懂。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 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26日,《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2023大年初一,前作主要角色劉培強的扮演者吳京發來VCR,暗示自己會回歸續集!那麼,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