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教科書!「超自然」鹼基對成功生效【經濟學人精講】第208期

2021-01-20 英文雜誌精選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2019年1月17日文章。在過去的數十億年中,自然界只存在 4 種鹼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鳥嘌呤。現在,研究人員打破了這些規則,在 Floyd Romesberg 位於聖地牙哥的實驗室,科學家通過擴展基因編碼,在培養的細菌中增加了一對「超自然」的鹼基對:X 和 Y。更令人驚奇的是,細菌可以利用這對超自然鹼基對編碼新蛋白!這一突破一舉改變了大眾對於生命遺傳信息的認知,堪稱「顛覆遺傳密碼」的成果。

由於篇幅較長,本文節選原文標題和全文重點段落進行精講,幫助大家提高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

英文原文

Extending the genetic code

Adding new DNA letters make novel proteins possible

One such, a cancer drug, is now in development

Jan 17th 2019 | LA JOLLA, CALIFORNIA

THE FUZZY specks growing on discs of jelly in Floyd Romesberg’s lab at Scripps Research in La Jolla look much like any other culture of E. coli. But appearances deceive—for the DNA of these bacteria is written in an alphabet that has six chemical letters instead of the usual four.

Every other organism on Earth relies on a quartet of genetic bases: A (adenine), C (cytosine), T (thymine) and G (guanine). These fit together in pairs inside a double-stranded DNA molecule, A matching T and C, G. But in 2014 Dr Romesberg announced that he had synthesised a new, unnatural, base pair, dubbed X and Y, and slipped them into the genome of E. coli as well.

Kept supplied with sufficient quantities of X and Y, the new cells faithfully replicated the enhanced DNA—and, crucially, their descendants continued to do so, too. Since then, Dr Romesberg and his colleagues have been encouraging their new, 「semisynthetic」 cells to use the expanded alphabet to make proteins that could not previously have existed, and which might have properties that are both novel and useful. Now they think they have found one. In collaboration with a spin-off firm called Synthorx, they hope to create a less toxic and more effective version of a cancer drug called interleukin-2.

選文精讀

Extending the genetic code 擴展遺傳密碼

Adding new DNA letters make novel proteins possible 新增的DNA鹼基讓產生新的蛋白質成為可能

One such, a cancer drug, is now in development  其中一種抗癌藥物正在研發中

THE FUZZY specks growing on discs of jelly in Floyd Romesberg’s lab at Scripps Research in La Jolla look much like any other culture of E. coli. But appearances deceive—for the DNA of these bacteria is written in an alphabet that has six chemical letters instead of the usual four.

fuzzy: 模糊的(indistinct; blurred:),圖片模糊,可以說「the picture is fuzzy」,可與「vague」互換;此外,fuzzy還有毛茸茸的意思(of the nature of or resembling fuzz: a soft, fuzzy material.)。

speck: 汙點、小顆粒,與「blot, particle, stain」等詞同意。

E. coli: 大腸桿菌

deceive: 欺騙(to mislead by a false appearance or statement; delude: They deceived the enemy by disguising the destroyer as a freighter.)

在拉霍亞的斯克裡普斯研究中心的弗洛伊德·羅梅斯伯格的實驗室裡,膠盤上生長著的模糊的斑點看起來很像大腸桿菌培養物。不要被它的外表欺騙了,因為這些細菌的DNA是用6個鹼基字母組成,而不是通常的4個。

Every other organism on Earth relies on a quartet of genetic bases: A (adenine), C (cytosine), T (thymine) and G (guanine). These fit together in pairs inside a double-stranded DNA molecule, A matching T and C, G. But in 2014 Dr Romesberg announced that he had synthesised a new, unnatural, base pair, dubbed X and Y, and slipped them into the genome of E. coli as well.

quartet: 四重奏,這裡指四個鹼基。

adenine: 腺嘌呤;cytosine: 胞嘧啶;thymine: 胸腺嘧啶;guanine: 鳥嘌呤

double-stranded: 雙鏈

base pair: 鹼基對

dub: 把...稱為(to invest with any name, character, dignity, or title; style; name; call: He was dubbed a hero.);此外,這個詞還有「配音;打擊」的意思。

slip into: 注入

genome: 基因組

地球上的其他所有生物都是基於四種鹼基:A(腺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和G(鳥嘌呤)。它們成對地組合在一個雙鏈DNA分子中,A和T配對, C和G配對。但是2014年,Romesberg博士宣布他已經合成了一個新的,超自然的鹼基對,稱為X和Y,並將它們植入大腸桿菌的基因組中。

Kept supplied with sufficient quantities of X and Y, the new cells faithfully replicated the enhanced DNA—and, crucially, their descendants continued to do so, too. Since then, Dr Romesberg and his colleagues have been encouraging their new, 「semisynthetic」 cells to use the expanded alphabet to make proteins that could not previously have existed, and which might have properties that are both novel and useful. Now they think they have found one. In collaboration with a spin-off firm called Synthorx, they hope to create a less toxic and more effective version of a cancer drug called interleukin-2.

如果提供足夠數量的X和Y,新細胞會不停的複製強化的DNA——關鍵的是,它們的後代也會不停的複製。此後,Romesberg博士和他的同事們一直在嘗試用這種新的,「半合成」細胞使用新增的鹼基來製造以前不存在的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可能具有新的和有用的特性。現在他們認為自己到了一個。他們與一家名為Synthorx的分拆公司合作,希望開發出一種毒性更小、更有效的抗癌藥物——白介素-2。

 

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發送截圖至本公眾號,小編會將英文原文閱讀連結發給大家。因需求人數較多,請耐心等待,感謝閱讀!  


 

英語學習交流,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加主編東籬君微信,備註「英文雜誌精選」

相關焦點

  • 顛覆教科書!「超自然」鹼基對成功生效,已在半人造生命體中合成新蛋白
    現在,研究人員打破了這些規則,在 Floyd Romesberg 位於聖地牙哥的實驗室,科學家通過擴展基因編碼,在培養的細菌中增加了一對「超自然」的鹼基對:X 和 Y。更令人驚奇的是,細菌可以利用這對超自然鹼基對編碼新蛋白!這一突破一舉改變了大眾對於生命遺傳信息的認知,堪稱「顛覆遺傳密碼」的成果。
  • 「超自然」鹼基對成功生效,已在半人造生命體中合成新蛋白
    現在,研究人員打破了這些規則,在 Floyd Romesberg 位於聖地牙哥的實驗室,科學家通過擴展基因編碼,在培養的細菌中增加了一對「超自然」的鹼基對:X 和 Y。更令人驚奇的是,細菌可以利用這對超自然鹼基對編碼新蛋白!這一突破一舉改變了大眾對於生命遺傳信息的認知,堪稱「顛覆遺傳密碼」的成果。
  • 《經濟學人》看《流浪地球》【經濟學人精講】第216期
    戳上方藍色字「英文雜誌精選」關注我們喲第216期精講
  • 沙漠附近的小麥進化出從灰塵中吸收磷的能力 | 經濟學人精講第854期
    在過去的1.2萬年,如果說地球擴張最成功的物種是人類,沒人會質疑,但如果說地球擴張最成功的物種是小麥,可能大部分人都會驚訝,但是事實是在過去的1.2萬年,小麥從中東地區一株不起眼的雜草,擴張到現在全世界的播種面積達到225萬平方公裡,成為毋庸置疑的植物界霸主。人類更是為它澆水,施肥,除草,除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似是人類馴化的小麥,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實小麥也馴化了人類。
  • 「Fathoms」一本探索集強力與悲劇於一身的鯨魚的書 | 經濟學人精講第829期
    由於篇幅較長,本文節選全文重點段落進行精講,譯文僅供參考。如需閱讀英文全文,請掃描文末二維碼,加我微信,查看朋友圈,或加入《365天精選外刊精讀》課程,每天和我們一起精讀外刊,課程介紹見文末。選文精講thar she blows:這是一個俚語,當捕鯨人發現鯨魚噴出的水柱時,會說「Thar she blows」,意思是「看,鯨魚噴出的水柱,那裡一定有鯨魚」,"thar
  • T細胞將是人類對付新冠病毒的關鍵 | 經濟學人精講第809期
    由於篇幅較長,本文節選全文重點段落進行精講,譯文僅供參考。如需閱讀英文全文,請掃描文末二維碼,加我微信,查看朋友圈,或加入《365天精選外刊精讀》課程,每天和我們一起精讀外刊,課程介紹見文末。選文精講The T-cell immune response to covid lasts at least six monthsSINCE THE beginning of
  • 加拿大最後一塊完整冰架無法熬過這個夏天 | 經濟學人精講第732期
    由於篇幅較長,本文節選全文重點段落進行精講,譯文僅供參考。如需閱讀英文全文,請掃描文末二維碼,加我微信,查看朋友圈,或加入《365天精選外刊精讀》課程,每天和我們一起精讀外刊,課程介紹見文末。選文精講A shortened shelf life  縮短的冰架生命期Canada’s last intact ice shelf breaks upThe fate of a rare 「epishelf lake」 is unknownTHE LAST whole ice shelf in Canada’s Arctic
  • T細胞將是人類對付新冠病毒的關鍵(二)| 經濟學人精講第810期
    由於篇幅較長,本文節選全文重點段落進行精講,譯文僅供參考。如需閱讀英文全文,請掃描文末二維碼,加我微信,查看朋友圈,或加入《365天精選外刊精讀》課程,每天和我們一起精讀外刊,課程介紹見文末。選文精講The T-cell immune response to covid lasts at least six monthsYet antibodies tell only
  • 微觀世界的智慧:病毒搭乘細菌的便車來攻擊其它細菌菌種 |經濟學人精講第868期
    由於篇幅較長,本文節選全文重點段落進行精講,譯文僅供參考。如需閱讀英文全文,請掃描文末二維碼,加我微信,查看朋友圈,或加入《365天精選外刊精讀》課程,每天和我們一起精讀外刊,課程介紹見文末。選文精講Viruses hitch lifts on some bacteria, the better to kill others病毒會搭上一些細菌的便車,從而更好地殺死另一些細菌
  • 顛覆教科書,DNA複製方式或遭改寫
    每條單鏈都是由四種鹼基(A、T、C和G)組成,並按照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DNA雙鏈。   DNA開始複製時,解旋酶首先將DNA雙鏈解開為兩條單鏈。而後,引發酶將引物附著到每條單鏈上,令DNA複製得以進行。隨後,DNA聚合酶結合到引物上並沿著DNA單鏈移動,添加新的鹼基以形成新的DNA雙螺旋。複製體則是由解旋酶、引發酶和DNA聚合酶全酶組成的複合體。
  • 超越遺傳極限,人工合成出新鹼基對
    在我們傳統的學習中,自然界的DNA只有四種鹼基: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鳥嘌呤),而在RNA中還存在一種額外的鹼基U。而我們所有人的DNA都是由這四種鹼基構成,他們無規則的組合也自然構成了生命物種的多樣性。
  • 科學家首次拍攝到DNA複製視頻 顛覆教科書相關內容
    事實上,這部視頻顛覆了教科書相關內容。這標誌著科學家第一次捕獲單個DNA分子複製自己的近距離鏡頭。鏡頭是實時的,並表明這個特定的生活組成部分有意想不到的「隨機性」。當稱為解旋酶的酶解開DNA並將DNA的雙螺旋解開分成兩股時,DNA複製發生。稱為引物酶的第二種酶然後將引物引入未分解的鏈,然後稱為聚合酶的另一種酶伴隨該引物,並添加新的鹼基以形成DNA的另一雙螺旋,從而複製該鏈。
  • 超自然現象瓦解科學世界觀
    超自然現象:可以理解為超越現代自然科學常規和可知性範圍的一種極端現象。或者說,超越了當代自然科學知識的極限而被認為不可能產生或無法解釋的現象。超自然通常指超自然力量或者超自然現象,即在自然界無法見到同時無法用通常手段證實的力量或現象。一旦超自然能夠被證實,則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超自然超出科學的範疇,因為科學的研究對象必須是可證實的測量以及通過同行評審。
  • 顛覆教科書!誰說成年心肌細胞是不能再生
    成年心肌細胞是不能再生的細胞,這一被寫入醫學教科書的認知有望被徹底顛覆。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曾春雨的科研團隊,用最新的實驗結果直觀地顯示了成年心肌細胞不但具備再生能力,而且通過調控後其子代細胞還具備收縮功能。
  • 臺灣青年代表:不了解大陸,因教科書只講1979年以前歷史
    臺灣青年代表:不了解大陸,因教科書只講1979年以前歷史 澎湃新聞記者 姜麗鈞 2016-07-03 15:08 來源
  • 成功的終極奧義:成長型思維顛覆傳統成功學,讓你的人生積極向上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一下《終身成長》中的成長型思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辨別思維模式,初識「成長型思維」;顛覆傳統成功學,重視成長型思維;踐行終身成長,培養成長型思維。現在社會經濟、科技快速發展,簡單的欲望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人對成功的渴望近乎「魔化」。人對成功趨之若鶯但人生而不同。從出生開始因為遺傳基因不同,便決定每個人樣貌不同,環境不同,智力不同。有的人抱怨出身,故步自封,結果惶惶不可終日;有的人卻從不放棄自己,努力成長,勇於攀登人生巔峰。而那些不放棄自己的人便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者。
  • 六盤水市第24期涼都文學講習班講座預告
    如何講好故事——小說寫作的三個要素貴州省文聯文研室副主任 李晶主講人簡介:李晶,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貴州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行走的風景——採風散文創作漫談貴州省散文學會副會長 劉毅主講人簡介 劉 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貴州六枝人。
  • 趙秀茹:我的第一套教科書
    那會兒小學還是五年制,周六都在上課,只有周日休息一天,這是我教學生涯的第一輪,於是,我便擁有了我的第一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單冊是1987年10月第2版的,雙冊是1988年4月第2版的這一套,說是一套,可惜得很,當中就缺第一冊和第十冊,記不清是怎麼沒有的了。29年了,這八本教科書我一直珍藏到現在。
  • 人文經濟講座第2期
    搜狐財經評論部:  6月27日,人文經濟講座第二期在北京清華科技園成功舉行,人文經濟學會理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維迎做了題為「博弈與社會」的精彩演講。在一個半小時的講授中,張教授深入淺析地闡釋了博弈論的歷史地位和科學含義,並應用博弈論的方法對許多社會秩序和問題作出剖析。
  • 合同生效的時間
    《合同法》關於合同的生效時間的規定,主要有三個方面:  1.一般生效時間。《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合同法》第25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合同法》第26條規定:「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