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後感-心中的旗幟

2021-01-17 熙越書屋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了第一槍,此次戰役最終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激發了全民族抗戰的決心。而這份決心就像一面旗幟,永遠飄揚在人民的心中。電影《八佰》講述的就是其中的縮影之一: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次戰鬥是國民黨政府軍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第一營的全體官兵(共計411人,對外稱800人)掩護大部隊撤退後,為保住閘北的最後一塊陣地,奉命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擊退敵人多次進攻,威震敵膽,譽滿中外,被譽為「八百壯士」。

男孩「端午」

戰士「端午」原本是一名鄉下娃。從逃跑到犧牲,這個男孩的思想從貪生怕死轉變到了捨生忘死的境界。隨後參加了多次戰鬥,直至在保衛旗幟的戰鬥中被戰鬥機槍打穿腹部犧牲。長達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戰爭,湧現了無數個像「端午」一樣的男孩,他們經歷了槍炮洗禮,戰爭歷練,而成長為真正的戰士。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真正的強大,正需要像「端午」這種不怕犧牲,勇於拼搏的年輕人,放到現如今的和平年代也一樣適用。

陳樹生驚天一跳

如果說戰士「端午」是在戰鬥中成長了,那戰士陳樹生顯然就是一名成熟的愛國主義英雄。在日軍拼命挖掘牆洞,企圖在牆洞內安裝炸藥,進行爆破之際,陳樹生驚天一跳,與十幾個日軍同歸於盡,英勇犧牲,慷慨赴義,成功粉碎了日軍這一陰謀。同時也令後續的日軍膽寒,不敢再採取類似的行動,從而保住了倉庫外牆。陳樹生留下的遺書上寫道「捨生取義,兒所願也」。義,精神之柱石也,是支撐英雄們為之犧牲的信念,它是樹立在人們心中的那面旗幟。旗在人就在,人在陣地就在;陣地不丟,國家不亡。「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國家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每個人都必須站起來攜手並進。

飛馳的白馬

有一匹白馬始終貫穿於影片始終。有人說它是常山趙子龍的馬,為了保衛家園,與戰士們並肩作戰,誓死守衛上海最後一塊陣地;有人說它象徵著人們對於勝利的渴望,長長的鬃毛隨風飛舞,就像一名戰士拿著旗幟,繞著四行倉庫在跑,在向日軍宣示著我們的主權。蘇州河對岸的人們看著白馬,就仿佛看到了抗戰勝利的那一天,這匹馬經歷了槍林彈雨卻依然屹立不倒,也體現了人們對取得抗戰勝利的決心和不怕犧牲的意志。白色意味著和平,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也許這就是影片導演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吧。

山河破碎,家國仍在。捨生取義,浩氣長存。捍衛正義是旗幟;守護國土是旗幟;保衛家園是旗幟。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血肉織就而成的,更是他們所希望看到的樣子。今天的中國正在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大踏步前進!

四行倉庫的守軍誓死護旗

相關焦點

  • 投稿|《八佰》觀後感
    青春正當年,心中激情無限,熱血激蕩不熄。好男兒當投身於軍旅,如八百壯士一般,豪情萬丈,精神昂揚不滅,心中有國家,有大愛,方能為人民心中之英雄。觀完八佰,心中無限悽涼,更是怒吼連連。如電影之中何香凝那句話一般:「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心中感慨良多,可恨!可悲!可嘆!
  • 《八佰》觀後感:我所看到的人性
    《八佰》已經上映三個月了,我錯過了在電影院觀影的機會,昨天閒來無事,突然想看看《八佰》。我不得不承認,隨著電影的情節,心潮澎拜。突然就有了如果自己是八百壯士的一員,也能奮勇殺敵的勇氣。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人性的醜陋。
  • 全校大會上校長借用電影《八佰》向教師分享3句話,很有教育意義
    這個暑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電影院看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八佰》,我第一次戴著口罩走進影院,觀影過程中不時聽到觀眾啜泣的聲音,我坐在第一排,回望漆黑的影院,看到了很多人目光中的點點淚光,晶瑩而熱烈。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
  • 築牢歷史記憶,開創美好未來——《八佰》觀後感
    截至目前,今年的票房冠軍屬於一部戰爭片——《八佰》。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電影市場迫切需要一部能夠吸引觀眾走進影院、提振市場信心的電影,《八佰》適時登陸院線,而在中美貿易摩擦更為頻繁的特殊時期,這樣一部以「抗戰」為主題的電影顯得更為特別。
  • 八佰否認下發發行通知,電影《八佰》演員表及上映時間曝光
    近日,電影《八佰》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電影《八佰》並沒有下發任何的發行通知,否認之前的發行通知消息,一時間該話題登上了熱搜榜。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電影《八佰》演員表都有誰呢?電影《八佰》上映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看一下。
  • 《八佰》:難以用「好看」形容的好電影
    管虎導演的《八佰》給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動,它喚起了每個人心中的英雄情結和愛國情懷。這部好電影拉近了我和英雄之間的距離,我看到了他們在艱難歲月中的革命信仰,看到了他們為了新中國的美好明天而浴血奮戰,看到了他們在天堂的微笑和生命的永垂不朽。我不願用「好看」一詞去形容《八佰》,因為它對我而言不只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更是一次不忘歷史,不忘先烈的生命教育和愛國教育。
  • 《八佰》:意義,感性,銀幕內外的觀看疊加
    文丨聆雨子編輯丨穀雨從提前點映到正式公映,這一周的院線,因為《八佰》,收穫到久違的票房和熱議。大眾能為《八佰》找出諸多裡程碑式的興奮點: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片,第六代導演第一次嘗試大場面戰爭題材。
  • 血性與人性交織 魏晨:幸得《八佰》收穫頗豐
    電影《八佰》無疑成為影院正式復工的一劑強心針,累計票房已突破21億元,成為中國影史第20部超過20億元票房的電影。電影《八佰》極大程度上助力了中國電影復甦,其視聽節奏的打造、對於戰爭場面複雜的鏡頭調度等等都達到了頗高的製作水準,對人物群像的塑造更是精益求精。跟影片中所有的角色一樣,魏晨飾演的「朱勝忠」是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的一名普通中國人。他擁有捨生取義的氣節,也心懷對安定和平的渴望。
  • 北電劉德瀕老師對話《八佰》製片人梁靜老師|《八佰》嘉賓分享會
    由文學系劉德瀕老師作為活動主持者、文學系精品課程《影視策劃經典案例分析》於2020年11月20日圖書館報告廳,邀請了電影《八佰》總製片人梁靜老師。劉老師與梁靜老師一起面向文學系2018、2019、2020級劇作、策劃方向的本科與研究生及第25期文學系進修班的學員,針對電影《八佰》的前期策劃、幕後創作以及定檔發行的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入而多元的分享、交流與互動。
  • 寫點觀後感吧,《八佰》讓我印象深刻的幾個場景,他們是英雄
    首先,我承認欠了《八佰》一張電影票,因為疫情加上找工作的緣故很少關心電影院上映的電影,本來計劃著跟朋友一起看一下姜子牙和《八佰》的,結果剛想起來八佰已經在網上放映了,當然了,小編也是第一時間去看的。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的淞滬會戰,這場戰役大家在歷史書上都學過,大概就是寫了時間地點,然後意義是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不過說到底這場戰役我們還是輸了,充其量就是輸得比較體面一點而已,電影中也沒有過分誇大中國軍人的戰鬥力,整部電影無論從人性的刻畫還是情節的安排個人認為還是很合理的,其中有幾個場景我印象特別深刻。
  • 二刷之後多說幾句《八佰》
    說電影的全畫幅其實是有倆概念,一個指不同比例銀幕的全畫幅鋪滿沒有,一個是指攝影機畫幅是否開到最大,八佰是指後者。下面影迷的這張圖可以比較直觀的解釋不同比例八佰的畫幅區別。IMAX版2.1比例畫面上下的不寬的黑邊,實際觀影體驗是無限接近鋪滿的感覺。
  • 胡歌:電影《八佰》喚醒了國人的民族凝聚力,照亮著民族的心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不過最近熱映的 《八佰》裡面也有胡歌的身影。八佰電影《八佰》的開始,一隊雜牌軍從湖北過來上海支援,沒弄清楚上海的形勢,遇到日本敵軍即被四下衝散八佰電影八佰的戰爭場面很戲劇化,蘇州河北岸戰火紛飛,南岸燈火輝煌,隔岸觀火說的應該就是這樣吧
  • 遲到一年多的《八佰》,它回來了!
    《八佰》回來了!作為復工後首部華語商業大片,《八佰》吹響了鼓舞人心的號角。但這部影片的命運可謂是命運多舛,原定要為剛剛落幕的上海電影節揭幕,但隨後出品方華誼宣布「因技術原因取消」。《八佰》正式宣布撤檔,並且將不在暑期檔7月5日上映,現在正式定檔8月21日。
  • 數據|《八佰》正式上映,數據告訴你看不看
    《八佰》值不值得看?這些數據告訴你。票房刷新歷史據貓眼專業版數據,作為影院復工以來上映的首部華語影片,《八佰》點映票房在8月19日突破1.8億,打破此前2018年2月14日情人節點映的《西遊記女兒國》1.79億,創下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8月21日10時20分,《八佰》累計票房2.67億,遠超同期上映、重映的多部電影。
  • 《八佰》誕生記:不刻意歌頌英雄,但人性熠熠閃光
    《八佰》劇照:希望之光——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比如楊慧敏送旗那一段,不同版本的資料,對送旗方式、旗幟大小等均有不同的記錄。劇本打磨長達4年時間。起初,劇本叫《八百壯士》,敘事方式傳統,視角落在英雄層面,隨著創作深入,劇本逐漸變為一部非類型片,以多重視角講述故事。「我們沒有男主角,女主角,就是一個清明上河圖式的,散點的群像,想呈現一種芸芸眾生的感覺。」管虎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
  • 《八佰》一部讓硬漢落淚的牛片
    斥資5.5億打造的國產戰爭片,《八佰》一經上映,口碑炸裂,點映票房破記錄1.8億,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記錄,點映評分9.2分。本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 飛翔雲組織《八佰》觀影會:向歷史與英雄致敬!
    8月30日晚,廣東飛翔雲計算有限公司聯合梅州市新階聯共同舉辦了《八佰》觀影會,共有60名員工及市新階聯會員攜家屬參加了觀影會。「八佰」是什麼?1937年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孤軍,以寡迎眾,血戰4天4夜「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八佰」,是一河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爭史奇觀,「八佰」,更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英雄縮影。
  • 《八佰》美化國民黨?還能感動臺灣人嗎
    在新冠疫情、南方水災、中美新冷戰的陰霾下,大陸輿論似乎對這個話題提不起多大興趣,直到抗戰題材電影《八佰》的驚豔亮相。雖然影片公映一波三折,爭議鋪天蓋地,但一路高歌猛進的票房,證明成功打動了大陸觀眾的愛國心。抗戰曾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情感紐帶,只是《八佰》還能感動今天的臺灣人嗎?
  • 與《八佰》同為7.6分,這部「死裡逃生」的電影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2020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上映了很多優秀影片,其中最為震撼觀眾的莫過於戰爭片《八佰》,影片在去年暑期檔上映後,《八佰》不僅不負眾望地擔起了救市的重任,並且最終以31億元票房的驚人成績問鼎2020年度中國電影票房榜冠軍以及該年度全球票房冠軍。在市場上的巨大成功之外,《八佰》的電影品質也廣受業內和普通觀眾的認同。
  • 《老炮兒》後管虎又出新作,《八佰》預告片首發,演員陣容公開!
    電影《八佰》第一支預告片公布了,當看到這支預告片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震撼,等看到導演是誰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是《老炮兒》之後,管虎的又一部力作。之所以說是力作,是因為2014年《老炮兒》上映之後,管虎就將盡力放在這部《八佰》電影上,其實要說什麼時候開始,用華誼兄弟王中磊的話來說,他和管虎什麼時候認識的,管虎就什麼時候開始籌備的。用管虎自己的話來說,這部電影雖然只拍攝了八個月的時間,但是準備拍攝這部電影,他準備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