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承認欠了《八佰》一張電影票,因為疫情加上找工作的緣故很少關心電影院上映的電影,本來計劃著跟朋友一起看一下姜子牙和《八佰》的,結果剛想起來八佰已經在網上放映了,當然了,小編也是第一時間去看的。
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的淞滬會戰,這場戰役大家在歷史書上都學過,大概就是寫了時間地點,然後意義是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不過說到底這場戰役我們還是輸了,充其量就是輸得比較體面一點而已,電影中也沒有過分誇大中國軍人的戰鬥力,整部電影無論從人性的刻畫還是情節的安排個人認為還是很合理的,其中有幾個場景我印象特別深刻。
電影中第一處震撼的場面應該就是兩岸的對比了,很難想像下面那張照片竟然描述了同一時期,同一地點的場景,但這確實是真的,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但在我看來兩邊都是地獄,中國人的地獄,四行倉庫的守軍固然悲慘,但是生活在租界裡的中國人同樣悲哀,因為他們也不過是在洋人的槍口下苟延殘喘。
第二處震撼的就是捨生跳樓那一段,簡直讓人熱血沸騰,恨不能衝進屏幕跟他們一起滅寇殺敵。我一直都說中國是不缺英雄的,一個偉大的民族也應該有英雄,應該崇拜英雄,有鍵盤俠說這段假,不,這段恰恰很真,為什麼明明可以偷偷地逃到租界裡面,他們卻沒去?因為他們骨髓裡面刻著兩個字,炎黃。
第三幕,不,應該不是場景,就是一句臺詞,就是對面捨生取義的時候,何香凝動容的說了一句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這句話讓我很感動,這跟那些租界裡的百姓事不關己的心態形成鮮明的對比,要是人人都能覺醒,都敢於與侵略者鬥爭,也不至於被人家欺負到頭上,這部電影還是比較真實的反應了當時百姓的心態的,很多人躲到租界自以為萬事大吉,後來日本全面侵華還是不能倖免。
第四幕就是升國旗那一幕,這一幕我原以為是假的,是電影調動觀眾情緒的橋段,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是真的,真的有人冒著危險跑到對岸送了國旗,他們也升了起來,送國旗的叫楊惠敏,女童軍,也因為這件事讓她名聲大噪,當然真實場景可能不會出現那麼多人誓死扛起那根旗杆,但是升旗這件事確實很鼓舞人心。
當然這部電影還有很多感動瞬間,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上面這幾幕大家應該都能感同身受,最後還是說一說這假的事,是個電影難免都有虛假的情節,但是這部電影我認為還是比較真實的,有人說日本為什麼遲遲攻不下四行倉庫,這顯得假,其實電影也說了四行倉庫對面就是租界,日本人也不敢隨意空炸,怕造成誤傷,而且四行倉庫本來就是四個銀行的金庫很穩固,尋常炸藥根本炸不開,其次那些守軍置之死地而後生,作戰也比較勇猛,遲遲攻不下也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