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趣事:芝諾的烏龜和微積分

2021-01-15 Alevel與AP及IB輔導中心


上一期推文中咱們解析到了薛丁格的貓,這隻游離在生死之間的貓咪,今天咱們繼續解析物理學中另一個萌神,芝諾的烏龜。


物理學四個萌神


薛丁格的貓,製造宇宙,超越生死

麥克斯韋妖,操控萬物,逆轉陰陽

拉普拉斯獸,明察大道,推演萬物

芝士諾烏龜,時空雙修,伸縮尺寸。

這四位分別代表著量子物理,熱力學第二定律,經典力學,微積分



公元前464年,芝諾提出了一種悖論,那就是,一隻烏龜和阿基裡斯(希臘神話中非常擅長跑步的人)進行跑步比賽,烏龜和阿基裡斯的速度相差很大,那芝諾認為由於烏龜的速度存在劣勢,所以可以讓烏龜提前出發100米,隨後阿基裡斯開始追逐烏龜。

比賽開始。

當阿基裡斯追到100米時,烏龜已經向前爬了10米;

阿基裡斯繼續追,而當他追完烏龜爬的10米時,烏龜又已經向前爬了1米;

阿基裡斯只能再追向前面的1米,可烏龜又已經向前爬了1/10米;

就這樣,芝諾之龜總能與阿基裡斯保持一個距離,不管這個距離有多小,但只要烏龜不停地奮力向前爬,阿基裡斯就永遠也追不上烏龜!

這就是芝諾之龜的悖論,其實類似古希臘的基倫,在東方也有這樣的討論

《莊子·天下篇》中提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和芝諾之龜有相同的理論

利用現代物理,我們可以很輕鬆的解決這個問題,既是一個奔跑很慢的小孩也可以追上一隻烏龜,但是為什麼在古代是很難解釋的呢?


芝諾悖論實際上是反映時空並不是無限可分的,運動也不是練習的,即空間的無限分割性,而他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理論是為了支持他的導師巴門尼德的「存在」即不動,為一的哲學理論。

而這個悖論可以用微積分的概念來解釋,兩千年後的微積分學說中利用的「極限」的概念攻破了時空連續性,才使得阿基裡斯追上了這隻烏龜。

所以現在我們物理和數學所研究的追擊問題,都是在接受了微積分中的極限理論後,才能列式計算,感謝這隻龜,讓我們從新認識了物理,也讓現代物理數學進入到了一個新紀元。



校區電話:010-53666608   

教學微信18600755026

官方網址:www.ajiaguojiedu.com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蘇州街長遠天地大廈A2座912 


相關焦點

  • 從「微積分」發明之爭看科學巨匠,原來牛頓也是個小心眼的人
    在以往的節目中,我們聊了很多歷史和軍事的故事,今天,我們換換口味,來聊一聊科技圈,曾經發生的有趣事——「微積分」發明之爭、我們先來介紹一下
  • 大師寫的行雲流水的微積分教材:《微積分及其應用》
    ·特雷爾合著的單變量微積分教材,內容覆蓋了一元微積分的基礎,包括:數列的極限、函數的連續性、函數的微分、可微函數的基本理論、導數的應用、函數的積分、積分的方法、積分的近似計算,以及微分方程。《微積分及其應用(中譯本)》與拉克斯的另一著名教材《線性代數及其應用》簡明清晰、行雲流水的風格一致,通過引入許多背景自然的應用實例,兩位作者致力於引導讀者對微積分這一重要的基礎課題獲得理解。《微積分及其應用(中譯本)》末尾還提供了部分習題的答案。
  • 微積分初步
    建議以高中數理→微積分→物競知識→積分進階這樣的流程來學習。
  • 到底是誰創立了微積分?牛頓和萊布尼茨都說是自己
    提到微積分,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它不僅與數學相關的研究工作密不可分,更是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礎學科知識之一。特別是隨著現代數學的發展,微積分已經成為數學王國當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如數學或物理學等重要學科要想獲得發展,取得成就,或多或少都需要用到微積分相關的知識內容。
  • 牛頓和萊布尼茨,誰才是真正的微積分之父?
    ​微積分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它涉及變化率的研究。在發明微積分之前,所有的計算都是靜態的,它只能計算靜止不動的物體。但是,整個宇宙都處於變化之中,從宏觀上的天體到微觀上的粒子,沒有任何東西總是處於靜止狀態。而微積分就是應用在這些需要動態計算的領域,包括物理學、工程學、經濟學等學科。
  • 牛頓和萊布尼茨,誰才是真正的微積分之父?
    微積分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它涉及變化率的研究。在發明微積分之前,所有的計算都是靜態的,它只能計算靜止不動的物體。但是,整個宇宙都處於變化之中,從宏觀上的天體到微觀上的粒子,沒有任何東西總是處於靜止狀態。而微積分就是應用在這些需要動態計算的領域,包括物理學、工程學、經濟學等學科。
  • 微積分的力量
  • 簡易微積分教程(一)
    原因並不是出在物理學本身,而在於學生們入門時沒有趁手的工具——數學!這在學過物理的人眼中根本不是什麼秘密,但對於一個剛進入高中的孩子來說,數學與物理就是兩門分立的學科,除了物理計算中用到一點點數學知識以外,便毫無瓜葛。這怪不得孩子,也怪不了初中的物理課程。因為初中階段對孩子們的培養就是要在充分的感性基礎上提取些許理性成分而已。
  • 「微積分中值定理」與電壓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淵源
    微積分中值定理是微積分學中最簡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定理,它在電子學,物理學,無線電領域應用廣泛,本篇就來談談中值定理的一些有趣的結論和應用,如下就是f(x)在連續的(a,b)上存在某點c的中值定理。在從數學的角度,即微積分中值定理來驗證我們的猜測,如下得到f在(a,b)上存在某個點c,這個c=0那麼你很容易想到符合上述結論的有正弦函數,餘弦函數。
  • 微積分發明史
    有一個很典型的故事,一個物理系的學生問他的老師:「為什麼近一百年來物理學都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建樹?」老師想都沒想直接回答道:「因為數學沒有發展。」這雖然只是一個則故事,真偽難辨,但已經能說明數學的重要性。而數學當中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微積分。    微積分的出現解決了一直困惑人們的兩個問題:第一是如何計算曲線上任意點的切線,即微分;第二是如何計算任意一塊區域的面積,即積分。
  • 微積分發展史,充滿爭端的過程,到底是誰最先發明了微積分?
    像量子力學一樣,微積分理論在創建過程中,也是明星璀璨,像牛頓、萊布尼茨、柯西、笛卡爾、巴羅、瓦裡斯、維爾斯特拉斯、伯努利兄弟、歐拉、拉格朗日等,他們都在定義、計算微分和定積分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量子力學的出現衝破了經典物理,開啟了微觀物理學,而微積分理論的創建,則衝破了佔統治地位的常量數學,開啟了變量數學,掀起了數學乃至科學史上的巨大變革,它們都成為了近現代科學發展的基石
  • 微積分發展史,充滿爭端的過程,到底是誰最先發明了微積分?
    萊布尼茨、柯西、笛卡爾、巴羅、瓦裡斯、維爾斯特拉斯、伯努利兄弟、歐拉、拉格朗日等,他們都在定義、計算微分和定積分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量子力學的出現衝破了經典物理,開啟了微觀物理學,而微積分理論的創建,則衝破了佔統治地位的常量數學,開啟了變量數學,掀起了數學乃至科學史上的巨大變革,它們都成為了近現代科學發展的基石。
  • 如何給小學生講一點微積分?
    徹底嚴格地講清楚不太現實,但是從思想上做一些啟蒙還是可以的,如一些微元法和極限的思想
  • 用Python學微積分(微積分應用)
    微積分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分析」思想(方法),在許多領域中都有應用,比如:計算平面面積、曲線長度、空間圖形的體積、旋轉曲面面積和物理學中的「微元法
  • 牛頓與萊布尼茨——誰是微積分的「剽竊者」?
    自從17世紀微積分問世以來,數學家和科學家在討論連續變化的數量時便有了科學依據,微積分基本定理為解決這類數量的問題提供了實用工具。沒有微積分,我們將無法理解現代科學,特別是物理學與工程學。那麼,微積分最早是由誰發明的呢?
  • 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之爭,牛頓到底做了什麼?
    後人在萊布尼茨的手稿中發現他曾經抄錄牛頓關於流數術的論文的段落,並將其內容改用他發明的微積分符號表示。這個發現似乎對萊布尼茨不利。但是,我們無法確定的是,萊布尼茨是什麼時候抄錄的?如果是在他創建微積分之前,從某位英國數學家那裡看到牛頓的手稿時抄錄的,那當然可以做為萊布尼茨剽竊的鐵證。但是他也可能是在牛頓在1704年發表該論文時才抄錄的,此時他本人的有關論文早已發表多年了。
  • 微積分是用來幹什麼的
    不上大學,就一直不知道微積分能做什麼用,上了大學才發現,原來微積分還是用來考試做題用。這是數學教育的無奈,不止我國,世界各國的公立學校大都如此。李奧納多·達·文西 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公立學校為什麼會這樣?
  • 人類為何要發明微積分?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微積分作為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的分水嶺,在現代科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微積分的發明也絕對堪稱人類智慧的結晶。隨著物理學方面的發展,很多物理問題的研究遇到了困難,比如:行星橢圓軌道的推導過程、最速降曲線問題、 曲線的切線問題、函數極值問題、複雜球體的體積問題等等。這時候科學家們對以上問題的解決,有著非常迫切的需求,期間很多數學家對微積分的誕生做了鋪墊,比如笛卡爾發明坐標系、費馬、克卜勒、伽利略、哈雷等人也有貢獻。
  • 微積分的歷程:什麼是微積分?所要解決的 4 個主要問題是哪些?
    微積分是以數學方式深刻理解連續變化的重要工具,也是透過對"無窮"的理解與掌握髮展出來的一套計算方法。微積分要解決的 4 個主要問題微積分最初是為解決自遠古以來人類感興趣的四個主要問題而誕生發的。古希臘人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後來中國和中東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 - 微積分大廈基石之一
    400多年前,牛頓與萊布尼茨各自獨立創立了微積分,現代數學從此奠基。很多朋友在大學的高數課程上,也都學習過微積分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