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宇航牛旼:國內商業航天投資仍以早期為主

2020-11-09 西安創業網xiandream

11月5日,2020年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航天基地召開,未來宇航研究院創始人牛旼現場發布了《2019中國商業航天產業投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近幾年,在政策與資本的助力下,中國商業航天企業發展迅猛。據未來宇航研究院數據統計,截止2019年年底,國內已註冊的商業航天領域企業已達到194家,較2018年增加37.6%。其中,衛星製造企業50家,衛星發射企業33家,衛星運營企業46家,衛星應用企業65家。

從分布區域來看,北京位居第一,聚集了近一半的商業航天企業;廣東以其優越的技術、資本、市場條件和開放的政策環境吸引了10%的企業落戶,位居第二;傳統航天大省陝西以9%位居第三。

在投融資方面,《報告》指出,從2015年至今國內商業航天領域發生投融資事件累計一百餘起,參與的投資機構多達兩百餘家。據統計,2019年國內商業航天領域早期投資次數不少於46次,融資總額達22.35億元,加上上市公司數據,年度融資次數不少於50次,融資總額達50.64億元,基本與2018年持平。

從輪次上看,在2019年發生的46次早期投資事件中,大部分集中在B輪之前,共39次,這表明,目前國內商業航天產業投資整體依然以早期為主。

《報告》分析,一方面,由於大量商業航天企業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規模較小;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隨著這些商業航天企業估值上升,融資難度也相對更大。航天產業與其它行業相比,前期需要更多積累,這一階段企業獲得訂單和收入的能力較差。這一特徵導致企業在急速發展和擴張、估值飛速增長的同時,創造收入和盈利能力不足,這一矛盾使很多投資機構望而止步。

隨著我國商業航天企業逐漸成熟、獲取訂單能力和盈利能力提高、商業航天產業實現整體突破,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將參與投資,未來我國商業航天產業仍然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發布現場,牛旼說道,2020年中國商業航天迎來了新機遇,北鬥三號組網成功、探火探月順利開展、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商業航天正式成為了國家的發展大計。同時,隨著吉利、阿里巴巴、華為等巨頭在商業航天領域的布局,也將給整個產業帶來更多新的變化,催生新的增長。未來,將有更多的資本進入商業航天領域,助力產業發展。

相關焦點

  • 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西安航天基地舉辦
    、中國宇航學會、西安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西安航天基地管委會主辦,中共西安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西安市投資合作局、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聯合主辦的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西安航天基地召開。
  • 2020年國際宇航大會(IAC)中國分會場在京舉行
    由中國宇航學會主辦,未來宇航研究院承辦的2020年國際宇航大會(IAC)中國分會場在北京成功舉行。IAC是由國際宇航聯合會(IAF)舉辦的年度航天盛會,迄今已舉辦70屆,因規模大,層次高,影響廣,享有"航天界的奧林匹克"的美譽。受疫情影響,今年IAC以網絡直播方式召開,舉辦全體大會、亮點報告、專題論壇等學術活動,同時還舉辦線上展覽,在線將世界航天人連在一起。
  • 2020未來宇航論壇暨商業航天供應鏈展
    活動快訊:未來宇航論壇暨商業航天供應鏈展將於2021年1月中旬在北京市海澱區舉辦。
  • 經開區商業航天加速起飛
    而在北京經開區,就有眾多民營航天企業扎堆發展。「國內知名的商業火箭公司大部分都聚集在北京經開區,這也是推進北京市『南箭北星』布局的重要內容。」業內專家說。  「看到這樣的表述,充分肯定了以藍箭為代表的民營航天企業在經開區的發展成果,也為我們實現新發展提供了指引。」
  • 中國民營航天企業已達123家 佔國內商業航天公司近九成
    5月14日,北京未來宇航空間技術研究院(下稱「未來宇航研究院」)公布《2018中國商業航天產業投資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國內已註冊的商業航天領域公司有141家,其中民營航天企業123家,佔比87.2%。
  • 國星宇航蟬聯「2020中國商業航天TOP30」榜單
    11月5日,由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宇航學會、西安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西安航天基地管委會主辦的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陝西西安召開。大會重磅發布了「中國商業航天30強」榜單,國星宇航作為西南區域唯一入選的商業航天企業,再次榮登榜單。
  • 起航星辰大海,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即將開幕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為進一步探索商業航天的應用需求,聚焦融合國內外商業航天先進技術理念和優質資源,推動商業航天產業繁榮發展: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將於2020年11月5日-6日在西安航天基地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 宇航產業化基地將助力廣東省建立商業航天聚集高地
    北京呼風喚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據悉,混合所有制商業火箭企業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宇航」)即將在廣州市南沙區開工建設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總規劃佔地面積約600畝,主要用於開展系列化固體、液體運載火箭的研製、生產、試驗、總裝及測試工作,並以此為基礎牽引上下遊相關的宇航企業落地,形成廣東省商業航天的聚集高地。
  • 航天科技與太空飛行器研發商中科宇航完成戰略融資
    11月21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航天科技與太空飛行器研發商中科宇航完成戰略融資,投資方為越秀產業基金。  據了解,中科宇航是一家航天科技與太空飛行器研發商,由中國科學院以及國內航天領域領軍團隊共同發起設立,致力於構建宇航科技探索和宇航運載飛行器研發集成平臺,打造中國一流、國際領先的軍民融合商業航天企業。公司核心團隊均來自中國運載火箭國家隊,團隊平均擁有超過20年的運載火箭研製經驗。據不完全統計,中科宇航所屬領域新工業本年度共有216筆融資。
  • 從衛星研發到應用,「國星宇航」如何探索民營商業航天「軌道」?
    2014年,國務院出臺的60號文件為商業航天的發展提供了明晰的機遇導向。文件提出,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航天領域,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服務,鼓勵民間資本研製、發射、運營商業遙感衛星等。在政策的扶持下,2018年,由原衛星及應用領域的高校、科研院所、行業應用及部隊領軍人才創辦了國星宇航。成立伊始的國星宇航,很快就在商業航天領域裡展現出了自己的技術實力和優勢。
  • 航天領域專家及企業看好海南航天事業發展: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自貿...
    11月25日,2020新形勢下的商業航天暨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年會在海口舉行。記者 李昊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5日消息(記者 王子遙)隨著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24日在文昌國際航天城成功發射,25日,在商業航天產業聯盟第一次年度會議期間,航天領域專家及眾多商業航天領域企業負責人也紛紛表達了對海南發展航天事業的看好以及與海南加強合作的期待。
  • GNSS掩星探測載荷成功發射,「雲遙宇航」背後是兩千億商業衛星氣象...
    相比於歐美、日本較為成熟、健康的氣象經濟,國內的氣象經濟仍處在不斷發展之中並逐漸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2016年氣象服務產業收入規模已突破400億元,據中國氣象協會估算,2025年中國氣象服務產業規模可達300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成立於2019年的天津「雲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國內首個發射商業GNSS掩星系統的民營公司。
  • 國星宇航發起設立國內首個AI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
    參與互動    2月28日上午,民營商業航天領軍企業國星宇航聯合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外一流學術機構與產業實體發起成立了國內首個商業航天
  • 航天海鷹攜手騰訊雲發起「衛星即服務產業聯盟」聯合多家企業建設...
    、北京天鏈測控技術有限公司、賽德雷特(珠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東方至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未來宇航空間技術研究院(排名不分先後)等重點企業、重點機構和專家團隊等本著「生態賦能、聚鏈共贏」的宗旨,共同倡議發起成立的公益性組織。
  • 以測控系統切入,「宇航智科」想成為航天領域的「阿里雲」
    隨著航天應用的飛速發展,衛星星座系統部署增多,衛星在軌運行不僅是數量大幅增加,星座協同工作模式更是衛星的常規工作狀態,測控系統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商業航天發展和應用同樣離不開測控系統的支持。人民日報在2016年8月15日發布標題《別讓衛星在天上「空轉」》文章,特別指出「地面管理和應用系統技術的創新也同樣不可忽視,它關係著衛星的作用能否最大程度地發揮。
  • 航天產業發展概述
    包括以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為主的軍工集團,軍隊科研院所,中科院及高等院校等科研機構以及民營企業在內的多個力量全力協同,有力地保證航天持續快速發展;堅持「走出去」戰略,拓展形成了商業發射、搭載服務、整星出口等多種國際商業服務模式;為 21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實施了 49 次商業發射服務,已出口整星 14 顆;各類宇航產品也出口到各大洲,成為我國高端裝備「走出去」的新名片。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受邀參加「商業發射用戶大會」
    2017年7月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辦長徵商業發射用戶大會,本次大會吸引了政府主管部門、航天系統內衛星研製單位、多家民營航天企業、研究所、大學和金融投資機構等參加,200餘位業內及相關人士齊聚北京,共商商業航天的未來發展之路。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連續三年上榜「中國商業航天30強」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5日,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西安航天基地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發布了「中國商業航天30強」榜單,航天馭星連續三年上榜。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由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宇航學會、西安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西安航天基地管委會主辦,中共西安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西安市投資合作局、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聯合主辦。秉航天之夢,問未來之旅。航天馭星將持續發揮馭星力量,探索航天測控的無限可能,助力中國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 商業航天高光譜衛星數據首發布 歐比特獲多機構現場籤約
    歐比特總經理顏志宇表示,歐比特已具備衛星研製發射應用全產業鏈發展能力,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業務整合力度,拓展產業鏈,把公司打造成融合宇航電子衛星大數據人工智慧大系統航空航天飛行器等新興高科技產業為一體的世界一流商用宇航公司。
  • 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衛星數據對外首發 對農作物分類精確度達90%以上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12月17日,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衛星數據首次對外發布,這標誌著高光譜衛星大數據的產業化應用迎來標誌性進展,將開啟中國定量遙感應用的新時代。  商業遙感是商業航天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