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淨水並不「純淨」 裡面的塑料顆粒可能有害健康

2021-01-09 一品手機網
純淨水並不「純淨」 裡面的塑料顆粒可能有害健康
2018.03.19 10:38:00來源:壹品健康作者:sharon

3月19日報導 文/sharon

據外媒報導,根據一份新的報告,微小的塑料顆粒往往太小而無法看到。從世界各地的製造商抽取的瓶裝水裡卻發現充滿了微型塑料顆粒。

對來自11個瓶裝水品牌的250瓶瓶裝水的測試顯示,93%的樣品中含有微量塑料,平均每1公升的水含有325個塑料顆粒微粒。

這是由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多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的,聽起來令人震驚。然而,這份報告並沒有在科學期刊上發表,這一過程涉及到廣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而科學家們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該公司網站稱,該調查是由一家名為Orb Media (OM)的非營利組織發起的,該公司利用新聞和數據科學研究全球環境問題。

OM代表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發現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是「未知的」。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微塑料的長度在5毫米以下,大約相當於芝麻大小或更小,它們的來源很廣泛,比如健康和美容產品中比較常見。

據報導,人類已經生產了大約90億噸的塑料。塑料是世界海洋中最常見的垃圾,而塑料微粒非常小,無法收集或過濾塑料垃圾來處理;據NOAA報導,研究表明,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環境中都存在微型塑料,而且在許多種類的海鳥和海洋生物的內臟中都能找到。

根據這份新報告,微塑料在瓶裝飲用水中也廣泛分布。專家說,無論研究結果是否得到了科學家的證實,微塑料的健康風險還遠未可知,這取決於攝入的量和在人體腸道中殘留的微小顆粒的長度。

一種名為「尼羅紅」的染料幫助研究人員找到了微型塑料。根據2016年10月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在1985年首次使用的時候,尼羅紅(Nile red)在藍色綠色波長下,通過一個橙色濾光鏡來吸附塑料和螢光,這使得科學家能夠區分塑料顆粒和沉積物。

研究人員隨後將水過濾到1.5微米(0.0015毫米),這是一個「比人類紅細胞還小」的區域,並通過一個名為「星系計數」的應用程式計算出被捕獲的螢光粒子。根據該報告,分子分析發現,在測試的水中,每1升水中含有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龍和聚丙烯等顆粒的含量最高可達10000粒。

然而,OM公司聯繫到的瓶裝水製造商聲稱,這些發現大大誇大了水中的微型塑料的數量,雀巢公司將他們自己的測試結果從六瓶中提取出來,這六瓶中每升含有「0到5個塑料顆粒」。

科學家們在2016年6月發表在《歐洲食品安全權威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稱,人們對食用微塑料的擔憂來自於自身積累高濃度汙染物的能力,如多氯聯苯和多環芳香烴(PAHs),這些物質可以被吸收到腸道組織中。

OM與10個國家的媒體機構合作,代表們在聲明中說,這些國家包括英國、加拿大、西班牙、芬蘭、孟加拉國、巴西、瑞典、德國、印度尼西亞和印度將公布研究結果。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在這項研究的結果公布後,世界衛生組織(WHO)正準備對微型塑料及其對公共衛生的影響進行「評估」。

然而,儘管世衛組織了解這項研究及其研究結果,但在微塑料對健康組織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方面,需要更多的數據來採取行動。

對於世衛組織進行風險評估,需要確定微塑料在水中的濃度是否會對人體健康有害。但是目前,關於飲用水中的微塑料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並且沒有任何信息表明它的存在對人們是危險的。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作為該組織正在進行的關於微型塑料的新證據的分析,世衛組織將監測和審查證據差距,以確定需要更多研究的地方。

世衛組織的首要任務是為目前使用和飲用受汙染水的20億人提供安全用水,該報告已提交同行審查;根據一份關於該項目的OM常見問題解答文件,該小組用來測試塑料顆粒的方法「很容易得到」。而且OM代表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鼓勵按照同樣嚴格的標準進行額外的測試。」

編說兩句:

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研究指出瓶裝水中的塑料微顆粒會對人體有傷害,但這些物質可以被吸收到腸道組織中。因此出門在外還是儘量少喝瓶裝水吧。(sharon)

相關焦點

  • ...WHO)刊發《飲用純淨水的健康風險》研究報告,解讀飲用純淨水危害
    WHO提出長期飲用純淨水對健康具有潛在負面影響WHO經過多年研究發現長期飲用純淨水對身體健康有潛在的負面影響,人們喝這類的水可能就無法吸收本應從礦化度更高的水中吸收的礦物質。一.對腸黏膜、代謝及礦物質平衡或其他身體機能有直接影響。
  • 你更喜歡的純淨水,可能並沒有想像中健康……
    說白了,純淨水就是將天然水經過多道工序處理、提純和淨化的水。經過多道工序後的純淨水除去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同時除去了細菌,因此可以直接飲用。可見,天然水屬於優質的地表飲用水;但與礦泉水相比,它在礦物質含量上並不具有優勢。礦物質水該類瓶裝水以自來水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 經過純浄化加工, 添加礦物質類食品添加劑製得。
  • 既不環保又不健康!一塑料茶包能釋放116億個塑料顆粒
    一袋重量不到5g的茶包可能在你的杯子裡留下數十億個微塑料顆粒,你還會購買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一個浸泡在95攝氏度水裡的塑料茶包可以在杯子中釋放大約116億個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比其他食品和飲料高出幾個數量級。
  • 純淨水喝多了有害?其實你根本就不懂怎么喝水!
    純淨水喝多了有害?其實你根本就不懂怎么喝水!獲得足夠的鈣啊什麼的水裡的礦物質對人的意義就比較大了所以認真勸你多喝水的男生真的很體貼不僅關心你渴不渴還關心你體內的礦物質夠不夠有種說法反覆燒開的水裡面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升高
  • 中國人一年從食鹽裡吃下多少小塑料顆粒?
    「微塑料」是指自然界中的微小塑料顆粒,一般定義為5毫米以下,可能小到幾微米甚至更小。這些顆粒都是來源於人類的活動,最重要的是丟棄到自然界的塑料。這些塑料會慢慢降解,從大塊塑料慢慢降解成小塊,最後成為「微塑料」。但這不是微塑料的唯一來源。人類合成塑料的單體,本身就是「微塑料」,因為種種原因也可能進入到環境中。
  • 純淨水與礦泉水的區別?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購買桶裝水和瓶裝水,無論外包裝多炫酷,它們都是由純淨水或礦泉水組成,那麼純淨水和礦泉水有什麼區別,到底喝哪一種水好?今天就分享一下純淨水和礦泉水的區別,喝哪一種水更好一些。純淨水從名字可以看出,應該指非常乾淨的水,純淨水的成分只有水,不含任何雜質,但絕對純淨的水是不存在的,因為水遇到空氣,就會被空氣中的細菌感染,所以現實生活不存在絕對的純淨水。水廠通過過濾機的ro膜,把水中的礦物質,重金屬,細菌,病毒等等全部隔離。
  • 純淨水適合長期飲用嗎?
    許多人認為水的純淨度是衡量水質的最終指標,然而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真正的純淨水,即使從最純淨的泉眼或湖泊中取水,分析樣本,你仍然會發現少量的溶解礦物質,如鈉、鈣、鉀、鎂和氯化物等。什麼是純淨水?純淨水指的是不含雜質的HO,簡稱淨水或純水,是純潔、乾淨,不含有雜質或細菌的水,如有機汙染物、無機鹽、任何添加劑和各類雜質。純淨水不能為身體提供電解質當礦物溶解在水中時,就會形成離子或電解質。電解質在人體中具有重要作用。
  • 長期喝純淨水一大危害,趕緊看.
    身體重金屬超標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就人體健康而言,重金屬超標主要是指汞、鎘、鉛、鉻、砷等金屬或類金屬,以及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銅、鋅、鎳、鈷、錫等,在人體中的含量超標的意思,其對健康的影響可從性質、毒性,活性和耐久性
  • 健康新知-為什麼老人兒童不宜常喝純淨水
    健康新知   為什麼老人兒童不宜常喝純淨水   早在2000年7月,新華社專電報導「專家提醒」:不宜將「純淨水」作為通常飲用水大量地長期飲用,嬰幼兒及少年兒童尤應慎重。純淨水(或稱超純水、蒸餾水)主要是用反滲透法技術處理製成。
  • 《科學》雜誌提醒:警惕微塑料顆粒對飲水安全造成的威脅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自來水中存在肉眼看不見的微塑料顆粒。據估計每天約有八萬億種微塑料通過廢水處理廠最終進入水生環境,因自來水廠不能去除這些微塑料顆粒,美國90%以上的自來水都含有肉眼看不見的微塑料顆粒。美國非營利新聞機構(Orb Media)調查研究的結果同樣顯示:全球五大洲多個城市進行了150多次自來水檢測,其中83%的自來水含有微塑料顆粒。
  • 小米RO反滲透淨水器上市 純淨水乾乾淨淨≠健健康康
    中國科學院水生理學家金日光教授說:「純淨水的水分子極度串聯和線團化結構,不易通過細胞膜,會導致身體內有益的生命相關元素向體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越喝越不解渴,越喝越想喝,降低了人體免疫力,甚至引發某種疾病。」我國心血管病專家、中科院院土王士雯教授指出:「長期飲用礦物質少的軟水,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CCTV13也曾做過「水質越純淨越不宜健康」的報導。
  • 純淨水的48種好處健康
    4、蒸出來的飯顆粒飽滿、油亮、香醇、不易餿。5、煲湯味道更鮮、更清亮。6、和麵包餃子,再用純淨水煮,不但口感好而且不粘。7、沏茶茶味更濃,色澤純正,不易起茶垢。8、醒酒解毒,增加小便量,能快速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預防脫水,從而防止醉後的頭痛和嘔吐症狀。9、調節血壓:降低血液粘稠度,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的彈性,高血壓患者常飲不易產生頭暈目眩。
  • 喝一紙杯熱水,同時喝下數百萬塑料顆粒?
    最近,印度的科學家團隊研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問題,在用一次性紙杯喝熱水的同時,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吞下了無數塑料微粒,同時還有微量的重金屬可能被一起飲下。,即塑料顆粒......研究表明,這些有害物質來自於一次性紙杯的疏水膜內襯,這些內襯大多數是由HDPE(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製成的。
  • 人類糞便中發現微塑料顆粒
    由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領銜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糞便中也存在微塑料。    研究人員在8名研究參與者的糞便樣本中發現了塑料顆粒,每一個糞便樣品中出現了多達9種不同類型的塑料,顆粒微小。專家認為,腸道內的塑料會抑制免疫系統,幫助毒素、有害細菌以及病毒的傳播。
  • 長期飲用純淨水不利於人體健康
    德國營養協會研究認為,疲勞、虛弱和頭痛、肌肉痙攣或者心律不齊等症狀,都可能是每天飲用大量純淨水、體內缺乏必要的電解質所致。他們曾把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了MED. MO. PHARM. (藥劑師醫學月刊)雜誌上。 眾所周知,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是水,水佔成人體重的60~70%。我們體內的水是以怎樣的一種狀態存在的呢?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 人類中出現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混合體
    儘管微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仍然未知,但科學家表示,微塑料顆粒可能攜帶對胎兒可能造成長期損害或破壞免疫系統發育的化學物質。因此,這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微塑料顆粒「入侵」胎盤 醫生:他們像「賽博朋克式」嬰兒據英國《衛報》報導,這項研究發表於《國際環境》雜誌上。
  • 人體內發現"微塑料":怎麼來的?對我們有害嗎?
    其實是洗衣服和車胎磨損】與「細顆粒物(PM2.5)」的定義相似,微塑料(Microplastics)是指所有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纖維、顆粒或薄膜,可被生物吸收積累,產生生態風險和健康風險。研究發現微塑料廣泛分布在海洋和陸地的各個環境介質中。
  • 人一生可能攝入20公斤微塑料顆粒 足以裝滿兩個回收箱
    這些塑料也足夠盛滿一個陶瓷湯勺。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研究,平均每個人每周可能會從水中攝入1769個塑料微粒,通過貝類攝入182個塑料顆粒,11個來自鹽,10個來自啤酒,總共1972個塑料顆粒。
  • 農作物吸收微塑料帶來潛在健康風險
    「土壤中的微塑料可能是一個更嚴重的環境問題。」論文通訊作者駱永明告訴《中國科學報》,「汙泥和塑料地膜是土壤微塑料的兩大來源,汙水處理廠收集的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和雨水也都含有塑料,水體中和大氣中的微塑料都能導致土壤中微塑料的積累。」
  • 「健康」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對健康有危害嗎?答案在這
    堆積的廢棄塑料瓶據估計,全球超過5億件,至少25萬噸的塑料目前浮在海洋中。微塑料是如何進入人體的?微塑料是如何進入人體內的,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按照常理,應該是經口進入人體的,我們食用海產品、飲用瓶裝水等,可能是人體內微塑料顆粒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