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謝曉亮就美國學界排華撰文:疾病沒有國界,科研亦應如是!

2021-02-25 北京大學

2. Zong, Chenghang; Lu, Sijia; Chapman, Alec R.; Xie, X. Sunney. "Genome-WideDetection of Single-Nucleotide and Copy-Number Variations of a Single HumanCell," Science 338, 1622-1626 (2012).

3. Yan, Liying; Huang, Lei; Xu, Liya; Huang, Jin; Ma, Fei; Zhu, Xiaohui; Tang, Yaqiong; Liu, Mingshan; Lian, Ying; Liu, Ping; Li, Rong; Lu, Sijia; Tang, Fuchou; Qiao, Jie; Xie, X Sunney "Live births aftersimultaneous avoidance of monogenic diseases and chromosome abnormality by next-generationsequencing with linkage analys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2(52), 15964-15969, (2015).

4. Huang, Lei; Bogale, Berhan; Tang, Yaqiong; Lu, Sijia; Xie, X. Sunney; Racowsky, Catherine "Non-invasive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y (niPGT-A) in Spent Medium May be More Reliable than Trophectoderm Biops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online. DOI:10.1073/pnas.1907472116 (2019).

生物物理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62年生於北京,1984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獲博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後到美國太平洋西北實驗室工作。

1998年被哈佛大學聘為化學和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2009-2018年任哈佛Mallinckrodt講席教授。

2010年至2018年在北大任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2016年起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2018年7月起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56歲哈佛大學講席教授謝曉亮正式全職回母校北大任教
    2018年7月1日起,56歲的謝曉亮將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京大學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此時,距離他第一次離開北大已33年。1985年,23歲的謝曉亮在北大本科畢業做了一年碩士研究生後,離開北大奔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攻讀博士學位。
  • 謝曉亮教授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此前,謝曉亮曾於2011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科學院由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美國國家工程院(NAE)以及美國國家醫學院(IOM)三院組成,美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醫學院院士,代表了這三個領域的最高榮譽。此前華人學者錢煦是唯一一位華人三院院士。謝曉亮此次成為美國「兩院院士」,在華人學者中亦屬少有。
  • 北大校長林建華和回國的哈佛終身教授謝曉亮的交集,北大榮耀之光
    謝曉亮並不是因為他美國四大科學院院士的身份,也不是因為他是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身份而特殊,而是謝曉亮從小在北京大學大院長大的身份而特殊,從北大幼兒園、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學本科研究生,謝曉亮就是北京大學從小培養的學子,在北京大學120周年後回歸北京大學,意義非凡,首先是代表了海外高水平的科研教授,其次代表著北大學子們回報母校的北大榮耀。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全職回北大任教
    他就是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榮獲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的謝曉亮。或許很多人會說,又是國外的科學家。然而,謝曉亮卻與其他出國的科學家不太一樣,因為他給中國帶來了許多新技術。
  • 專訪謝曉亮:回國不是簡單的決定,這裡的研究機會比哈佛更好
    謝曉亮「這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談及去年的全職回國,謝曉亮如是表示。他在為北大120周年校慶撰寫的紀念文章中提到,北大是他的人生啟蒙之地,也是他的科研回歸之地。而正式回歸這一刻,距離他第一次離開北大已經33年。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如今為何突然回國?
    此人就是36歲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的謝曉亮。他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加入美國國籍之後為何突然回國?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謝曉亮出生於1962年的北京,父母都是北大化學系的知名教授。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謝曉亮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數學和化學天賦,被稱為「神童」。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成美國「三院院士」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成美國「三院院士」北京大學作為中國頂尖學府,為祖國培養了很多人才。不過這其中,有一部分人才流失到了國外,最大的對象就是美國。因為美國有眾多世界名校,很多北大學子出國深造的首選地就是這裡,他們在美國學有所成後,一部分回國支援祖國建設,還有一部分留在美國繼續自己的科研生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世界頂級科學家,就來自中國北大,他加入美國籍並在美國獲得極高的榮譽,更是成為美國「三院院士」。
  • 哈佛教授謝曉亮為什麼突然回國了?
    2018年7月,哈佛講席教授謝曉亮正式全職回歸北大,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是世界公認的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是什麼原因吸引謝曉亮教授回國呢?;1992年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工作,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1999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是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謝曉亮擔任哈佛大學Mallinckrodt講席教授,是改革開放後大陸學者獲得哈佛大學冠名講席教授的第一人。
  • 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父母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後入美國籍
    但是,其中就有一個人比較特別,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如今又是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人送外號「四院士」學者,並且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他一個實現了這個成就。他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後來才加入的美國國籍的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謝曉亮。
  • 北大學霸謝曉亮: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拒絕高官厚祿回國效力
    北大天才學霸的人生1962年6月,謝曉亮出生在北京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當中,是個名副其實的、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他的父母都是北京大學的教授,在那個年代,讀書識字的都寥寥無幾,而他的父母在學習上為謝曉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為謝曉亮儘自己所能,小學和初中謝曉亮都在北京大學的附屬小學和附屬中學當中讀書
  • 他出身北大化學世家,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當選美國三院院士
    10月17日,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謝曉亮, 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他由此養成了深入思考問題的習慣, 「後來從事科研後體會到,科研中最重要的是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地方。」他如是說。 大四的時候, 謝曉亮跟隨蔡生民教授做畢業論文。
  • 他北大畢業,加入美國國籍,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回國發展引熱議
    他身上擁有諸多頭銜:生物物理化學領域的行業專家;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外號「四院士」學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他一個人實現了這個成就;美國生命醫學大獎——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的第一位華人。
  • 北大饒毅:謝曉亮的回歸是北京大學理科改革和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
    謝曉亮全職回國前就代表北大出席活動 未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時,北大就開始努力爭取謝曉亮回國發展近日,北京大學饒毅在《知識分子》發表一篇《北大的理科改革》社論文章,其中總結了北京大學20年理科的發展歷程,還披露了最近引爆中國科研圈的哈佛終身教授謝曉亮全職回國的細節,謝曉亮是改革開放後大陸第一位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的化學家,最初爭取謝曉亮回國的時候,他還沒有當選美國院士,北京大學只是看中了他的學術水平高,年富力強,而且作為從北大附小、附中和北大化學院畢業的學子,謝曉亮工作認真負責,潛力巨大,所以北大多年來多個學院,多個職能部門,幾任領導都在堅持不懈地爭取他,凸顯了北京大學任人唯能,
  • 科學網—專訪:謝曉亮的科學人生
    從北京大學的本科生到留學美國的博士生;從美國國家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到哈佛大學的講席教授;從回到北大兼職到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謝曉亮百折不撓,一步步向科學高峰攀登,在不斷追求中締造出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在北京大學成長的歲月 1962年,謝曉亮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書香之家,父親謝有暢和母親楊駿英均為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他一路在北大的校園裡長大。 謝曉亮說:「父母對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他們為人正直,生活簡樸,工作上精益求精。
  • 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科學無國界
    美國商務部更是採取實際行動,不斷擴充制裁清單的成員名額,這種行為完全是以損人又害己的方式去幹預中國的強大之路。同時很多人看到名單後不免發出疑問: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也給出了答案:科學無國界。
  • 留學33載,擁有四頂院士桂冠,北大校友任母校理學部主任
    30多年後,2018年7月,謝曉亮放棄了在美的優渥科研條件,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 謝曉亮曾接受澎湃新聞專訪,「這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談及去年的全職回國,謝曉亮如是表示。 他在為北大120周年校慶撰寫的紀念文章中提到,北大是他的人生啟蒙之地,也是他的科研回歸之地。
  • 他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回到北大
    1962年,謝曉亮出生於北京;1980年,謝曉亮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他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畢業後進入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年,他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工作,他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1998年,36歲的謝曉亮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聘為終身教授。
  • 父母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後入美籍,如今突然回國引熱議
    謝曉亮常常都能夠聽到國外的一些科研條件有多好多好之類的,他也是十分羨慕,他努力攻讀學業,在北大拿到碩士學位後,就遠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攻讀博士,師從研究超快雷射研究化學動力學的約翰·西蒙。1999年受聘為哈佛終身教授之後,謝曉亮選擇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這一舉動讓身在北大的父母十分痛心,兩人多次勸他回國,但謝曉亮似乎並打算放棄優厚的科研條件。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哈佛終身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回國發展AR技術
    哈佛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他用AR技術報效祖國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哈佛終身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回國發展AR技術他名叫謝曉亮,他被稱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如今又是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人送外號「四院士」學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他一個實現了這個成就。
  •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毅然歸國,發展AR技術,讓祖國科研教育更進一步
    、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職稱的學者;他是在舉世聞名的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被稱為是&34;,他就是今天我們分享故事的主人公——科學家謝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