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百寶箱」新添「寶貝」多 河南10年「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新...

2021-01-20 中國網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李運海)12月28日,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我省自2010年開展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成績斐然,發現探明了一批極具潛在經濟價值的重要礦產地,圓滿完成了既定的找礦目標,新發現礦產地269處,其中大型147處,中型70處。省內首次發現錫、稀土、頁巖氣,填補了礦產空白。鋁土礦、銻、鉬、釩、巖鹽、冶鎂白雲巖等重要礦產新增查明資源儲量持續保持全國前列。

  通過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我省礦產資源「百寶箱」增加很多新「寶貝」。我省已基本掌握了煤、鋁、鐵等礦產資源面貌,基本查明了全省1500米以淺煤炭資源狀況,累計新增煤炭資源儲量457億噸,其中新發現通柘大煤田資源量超過230億噸,成為我省最大煤田;基本查明了全省700米以淺鋁土礦資源面貌,探獲鋁土礦資源儲量超過10億噸,進一步鞏固了河南作為全國最大鋁工業基地的地位。

  金、銀、鉛鋅、鉬多金屬礦找礦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金礦大中型礦產地14處,新增金資源儲量350噸;欒川地區累計探獲鉬資源儲量392萬噸,鎢75萬噸,助推欒川鉬資源儲量躍居世界第一,邁向「世界鉬都」;崤山地區發現多處大型銀、鉛鋅礦,探獲銀資源儲量4058噸、鉛鋅107萬噸,終結了崤山地區地質找礦「只見星星,不見月亮」的歷史,使該區成為我省新的有色、貴金屬生產基地;嵩縣—欒川縣探獲螢石礦資源儲量超過2000萬噸,助推氟化工成為當地支柱產業;在淅川縣探獲多處大型石墨礦,資源儲量超過3000萬噸。

  我省是全國礦產資源較豐富的省份之一,但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消耗日益加劇,我省礦產資源「家底」越用越薄。為此,我省於2010年4月在全國率先全面啟動了地質找礦行動。當年11月,原國土資源部在鄭州組織召開會議,提出在全國開展「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構想。2011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明確提出:用3年時間,實現地質找礦重大進展;用5年時間,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用8—10年時間,重塑礦產勘查開發格局。

  10年來,中央、地方財政和社會資本累計投入勘查資金70多億元,數萬名地質工作者直接參與了找礦工作,共實施地質調查、勘查項目2325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規模最大的一次地質找礦行動。

  通過地質找礦實踐,我省探索了以「嵩縣模式」為代表的整裝勘查找礦新機制,採取企業出資60%—70%、省財政出資30%—40%的比例進行合作勘查。同時,採取股份制找礦、契約式找礦、訂單式找礦等多種找礦組織形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礦產勘查領域。累計開展合作勘查項目63個,累計投入社會資金15.70億元,為完成找礦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嵩縣模式」也被原國土資源部評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要制度成果之一,向全國推廣。

  在新發現的礦產地中,僅已出讓的非煤礦業權權益金已達37.85億元。其中,桐柏縣依託天然鹼礦資源建立了以鹼化工業為主的「中原化工城」,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舞陽市發現了我省最大的鐵礦田,開採後吸納就業人數數千人,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

  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興遼說,未來我省將以「瞄準重大需求、解決重大問題、聚焦重大目標、形成重大成果」為導向,優化調整礦產勘查布局,安排部署以金、銀、鉛鋅、鎢鉬、鋁土礦、「三稀」礦產、螢石以及重要非金屬礦產為主攻礦種的勘查工作。實施深部找礦,向地球深部進軍,組織實施好深部勘查項目,開展深地探測技術攻關,拓展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空間。進一步加大煤層氣、頁巖氣、乾熱巖、地熱等新能源的調查和勘查,努力實現潔淨能源找礦新突破。

相關焦點

  • 10年、70多億元、350噸,河南重塑礦產勘查開發格局
    10年、70多億元、350噸,河南重塑礦產勘查開發格局 2021-01-06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勉略構造帶研究取得新突破,探索地質找礦與綜合研究新模式
    前言勉略陽礦集區是陝西重要礦集區之一,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金屬礦產主要有金、銅、鐵、鉛、鋅、鎳、錳等。基礎地質研究取得新突破一是首次獲得勉略構造帶莊科、黑溝峽洋殼火山巖高精測年數據,為解決該地區長時間存在的構造演化爭議提供了直接證據;二是首次釐定水得溝金礦賦礦層位火山巖年齡與成因,為水得溝
  • 細數2019年下半年國內新發現的礦產資源
    1:山東發現三處鐵礦區,最高全鐵品位達66.46% 8月15日,山東富鐵礦深部找礦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在齊河-禹城地區李屯鐵礦區鑽獲礦石的檢測結果顯示,礦石全鐵品位達55.97%,磁鐵品位達49.32%,最高全鐵品位達66.46%,品位變化較均勻。
  • 中國找礦史的重大突破!探明首個獨立銣礦床,17噸礦產價值連城
    據新華社報導,在中國廣東地區探明了世界上首個獨立銣礦床,其儲量約達17.5萬噸,這是中國找礦史上的重大突破。加上絕大多數國家都還得從其他地方提取這種礦物質,因此這17.5萬噸的優勢礦產,可以說是「價值連城」的,如果研究順利,甚至可能會成為未來發電技術和能量利用領域的一場革命。
  • 藉助新技術新設備,山東地質勘查由陸地向海洋拓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阿鳳12月2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東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十年找礦成果新聞發布會。山東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李克強介紹,近年來,山東地質勘探領域新技術、新設備研發能力顯著增強,勘查工作由陸地向海洋拓展。產學研緊密結合促找礦。
  • 2019上半年國內外礦產新發現
    雲南發現新類型鋰礦床6月3日從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了解到, 我國新類型鋰礦找礦及成礦理論取得重大突破,並在雲南滇中發現一個世界級的鋰資源基地。據預測,這個基地鋰資源量超過500萬噸。 2月20日,該成果被中國地質學會評為2018年度「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相關專家表示,遼河油田發現松遼盆地首個特大型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首開中國石油系統綜合找鈾的先河,對提高我國鈾資源保障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據了解,錢家店鈾礦床發現後,遼河油田與中核集團進行合作開採,在國內首次引入國際先進的「無試劑」地浸鈾礦開採方法,對錢家店鈾礦床進行開發。
  • 科技創新人物 | 院士陳毓川:願為地質找礦奉獻一生
    成礦系列理論的礦床學家1988年9月 陳毓川在新疆阿舍勒銅礦從壯年組織號令全國地勘工作到晚年開展礦產資源戰略研究1995年5月 陳毓川在甘肅省地礦局三大隊大水金礦考察他將自己提出並發展成礦系列理論,為礦產勘查、成礦預測、區域成礦理論研究作出突出貢獻;他曾任原地質礦產部總工和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領導了一個時期的全國地質找礦工作。
  • 地質二隊踐行綠色勘查理念,取得找礦新突破
    地質二隊積極踐行綠色勘查理念,2020年底圓滿完成二項地質勘查項目,並取得找礦成效。其中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鴻溝山金錫多金屬礦普查項目於2018年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列入首批綠色勘查試點項目,經過三年的綠色勘查工作,基本做到了人與環境和諧共生;而廣東省惠來縣青南徑銀錫多金屬礦預查項目於2020年被列入第二批綠色勘查示範項目,並取得了較好效果。
  • 張國偉院士作序推薦,大比例尺構造巖相學填圖技術與找礦預測
    多年來,以方維萱研究員為首的技術團隊,以金屬礦產勘查和找礦預測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為導向,面向礦產資源和礦山可持續發展主戰場,以大比例尺構造巖相學填圖理論創新和新技術系列研發為核心,在金屬成礦盆地、沉積盆地與造山帶耦合轉換過程、熱液角礫巖構造系統、巖漿侵入構造系統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 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
    >處,新增礦產地和資源儲量規劃目標均超額完成,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取得重大進展。堅持開源節流並重,節約優先 完善礦產勘查新機制,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努力實現重點地區、主要礦種深部找礦工作的重大突破,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
  • 我國水合物、鋰等新能源礦產勘查取得系列新突破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王立彬)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15日說,為應對新能源產業國家戰略發展需要,我國水合物、鋰等新能源礦產及油頁巖等非常規能源礦產勘查取得一系列新突破。    汪民在2011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說,通過新一輪全國國土資源大調查,我國新能源資源調查評價取得一系列新突破。
  • 松桃錳礦礦集區礦調項目野外驗收穫優
    11月18至20日,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組織專家對貴州地礦103地質隊承擔的《貴州銅仁松桃錳礦礦集區礦產地質調查(大灣地區)》項目進行野外驗收。11月18日,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貴州省自然資源廳領導及野外驗收組專家一行在貴陽聽取了項目組的野外工作總結匯報,而後對項目原始資料及部分成果資料進行了詳細而認真的檢查,並與項目組成員進行交流與討論。
  • 金徽礦業榮獲第七屆中國有色金屬地質找礦成果一等獎
    11月19日,從第三屆全國礦山資源·環境·生態修復大會上傳來捷報,由金徽礦業組織實施的郭家溝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項目榮獲「第七屆中國有色金屬地質找礦成果一等獎」,這是繼獲得全國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獎後,金徽礦業榮獲的又一項行業權威大獎。中國工程院毛景文院士在大會上為金徽礦業頒發了獲獎證書。
  • 科技創新人物 | 院士裴榮富:為國家勾勒找礦藍圖
    作為一名礦床地質學家和礦產勘查學家,裴榮富踏入地質行業已70餘載,踏遍青山,為國家探明鐵、磷、錳等豐富礦藏,開創「雙控論」「合理域」等固體礦產勘查模型,提出特大型礦床「成礦偏在性」「異常成礦」等新概念,建立研究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的「四元」模型,為地質勘查、合理探礦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指導。
  • ...阿爾泰增生造山帶大宗礦產資源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項目啟動
    2018年10月16日,由新疆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簡稱「深地專項」)「天山-阿爾泰增生造山帶大宗礦產資源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2018YFC0604000
  • 10年,山東煙臺先後發現4個儲量百噸以上超大金礦!
    小編探秘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聽聽煙臺這10年金礦勘查開採的「前世今生」。  01  震驚!三個千噸級金礦田在煙臺  曾有新發現470噸「海下金山」的萊州新聞轟動一時。2016年度萊州市沙嶺礦區開採328噸!
  • 山東十年找礦工作取得重大戰略突破
    人民網濟南12月24日電(逄鑫珊)24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年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有關情況。記者獲悉,2011年至2020年,山東省累計投入地質勘查資金81.22億元,在重要礦產勘查、老礦山找礦、基礎地質調查、找礦關鍵理論與技術攻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礦產戰略資源爭奪及其上市公司
    稀有礦產原料的緊缺主要由三個方面的因素造成:    一是這些稀有礦產原料的供應主要來自少數幾個國家;    二是這些稀有礦產原料難以替代,也不易循環使用,這進一步加劇了其供應的安全問題;    三是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導致對這些原料需求的快速增長。    預估對這些原材料的需求預計在未來20年內將翻三番。
  • 地處南嶺形成礦帶 粵北找礦潛力很大
    地質專家指出,粵北地區地處南嶺成礦帶中段中心部位,區位優勢明顯,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應加大找礦力度。  據悉,南嶺成礦帶跨越湖南、廣東、廣西、江西四省(區),面積約16萬平方公裡,區內交通發達,礦產資源豐富,鎢、錫、鉍、鉛、鋅等產量位居全國首位,是中國南方重要的有色金屬成礦帶,也是國內主要的有色金屬資源基地和生產、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