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後的人血蛋白能將水分解為氫和氧

2021-01-19 生物谷

在12月1日發表在刊物《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的文章中,科學家將兩種自然存在於血液中的分子結合成了分子配合物,這種配合物能利用太陽能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

這種分子配合物利用從太陽獲得的能量創造出氫氣,這是對於傳統造氫的電極法的很好替代,而且這種技術將來也可能被應用於新型的製造氫替代能源的方法。

來自日本Waseda大學的Tsuchida教授和Komatsu教授,通過和倫敦帝國學院的同事合作,將血液中的白蛋白和卟啉結合成了大型分子配合物,白蛋白是血清中最上層的成分,而卟啉用於攜帶氧氣到全身各處,它還是造成血液呈紅色的原因。卟啉通常和金屬結合在一起,血液中的卟啉中心有一個鐵原子,但是科學家在實驗中將這個鐵換成了鋅,這完全改變了卟啉的化學性質。

接著小組將改變後的卟啉分子和白蛋白結合,這種白蛋白同樣經過了遺傳工程技術的修正,能提高整個過程的效率。結果是科學家證明了這種分子配合物對於光非常敏感,能捕捉光的能量將水分子分裂為氫和氧。

帝國理工學院的細胞分子生物學系的結構生物學家Stephen  Curry博士表示:「這結果顯示,通過改變小的成分,例如卟啉分子的金屬,就可以操縱人體內自然的分子和蛋白。能夠利用這些生物結構將水分解是非常令人激動的,未來這能為我們長期提供更好的綠色氫能源。」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lood protein can be used to split water into oxygen and hydrogen


Here comes another twist to the 'bio-' prefix we use so often: scientists have combined two molecules that occur naturally in our blood to engineer a molecular complex that uses solar energy to split water into hydrogen and oxygen, says research published today i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This biological molecular complex can use energy from the sun to create hydrogen gas, providing an alternative to electrolysis, the method typically used to split water into its constituent parts. The breakthrough may pave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ways of creating hydrogen for use as fuel in the future.

Professors Tsuchida and Komatsu from Waseda University, Japan, in collaboration with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synthesised a large molecular complex from albumin, a protein molecule that is found at high levels in blood serum, and porphyrin, a molecule which is used to carry oxygen around the body and gives blood its deep red colour. Porphyrin molecules are normally found combined with metals, and in their natural state in the blood they have an iron atom at their centre. The scientists modified the porphyrin molecule to swap the iron for a zinc atom in the middle, which completely changed the chemist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lecule.

This modified porphyrin molecule was then combined with albumin; with the albumin molecule itself being modified by genetic engineering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cess. The resulting molecular complex was proven to be sensitive to light, and can capture light energy in a way that allows water molecules to be split into molecules of hydrogen and oxygen.



相關焦點

  • 美發明新技術:利用可見光將水分解為氫和氧
    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近日在《納米快報》上發文稱,由自動排列、垂直定向的鈦鐵氧化物納米管陣列組成的薄膜,可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這種新的光電解水技術費用低廉、汙染少,而且還可以不斷改進。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曾經報導,在紫外線的照射下,鈦納米管陣列的光電轉換效率可達16.5%。
  • 世界上第一個利用太陽能在兩個不同地點將水分解成氫和氧的系統
    Technion研究人員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太陽能的系統,該系統在兩個不同的位置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原型系統,該系統僅使用太陽能即可高效安全地生產氫氣。在那篇文章中,研究人員介紹了氫氣生產的範式轉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系統,在其中兩個完全不同的單元中形成氫氣和氧氣,而不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這一發展之所以重要,部分是因為將氧氣和氫氣混合會產生爆炸性和危險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員提出了在使用常規電源的實驗室系統中可行性的證明。
  • 一種尋常礦物質可將水裂解為氫和氧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由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日前發現一種常見的化合物,可在通過陽光將水裂解成氫氣和氧氣的過程中起到催化作用。該技術有望使現有制氫工藝獲得突破,使利用陽光大規模生產氫氣成為可能。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學》雜誌上。
  • 水鈉錳礦或可將水裂解為氫與氧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由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日前發現一種常見的化合物,可在通過陽光將水裂解成氫氣和氧氣的過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 劍橋科學家藉助半人工光合作用 成功將水分解為氫...
    劍橋科學家藉助半人工光合作用 成功將水分解為氫和氧  Winnie Lee • 2018-09-06 10:42:55 來源:前瞻網
  • 科學網—實現金屬氧化物高效水分解產氫
    本報訊(記者黃辛 通訊員房樹芬)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楊化桂課題組在一項研究中通過局部原子結構調控,實現了金屬氧化物高效水分解產氫
  • ...竟然能射二百公裡高,裡面或能射出外星生物,噴的水卻會變成氫和氧
    木衛二上之所以會有如此巨大的噴泉,是因為木衛二有著特殊的星球結構,據說木衛二上面的水比地球上還多,這個星球可以說是從中間被水會成了兩層的,水的上面是厚達一百公裡的冰蓋,這個冰蓋下的海洋的深度也幾乎是地球海洋的一百倍,最深處或在一百公裡以上。
  • [趣味化學]太陽能分解水研究的回顧
    因為氫燃燒後只生成水,不但不會汙染環境,而且是便於儲存和運輸的可再生能源。如果在光解水制氫的過程中,只消耗太陽能而不消耗其他物質,那麼太陽能光解水制氫將是從根本上解決能源短缺問題的最理想的途徑。然而,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自五十年代初以來,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還找不到一個反應體系能在可見光照射下把水同時分解為氫和氧。
  • 水在太空可分解為氫和氧:太空飛行器帶上水就可以遠徵火星
    據SlashGear北京時間7月16日報導,把人類送往火星等遙遠行星的一些最大挑戰,是在太空飛行器上攜帶足夠多火箭燃料、水和氧氣,這些都是把人類送到遙遠星球並返回所不可或缺的。科學家現在已經證明,在太空中把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是可能的,氫氣可以用作太空飛行器燃料,氧氣則可以供航天員使用。
  • 南陽青年水氫汽車是騙局嗎?
    這個新聞馬上刷屏朋友圈,引起了網友的各種調侃和質疑: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永動機」和「水變油」重出江湖啦!氫能源汽車目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大熱方向,前段時間股市中的氫動力概念股大漲,南陽日報報導後這些概念股又跟風大漲。氫動力這種技術聽起來高大上,可是並不是說直接加水就能分解出氫原子。
  • 「奇蹟之水」的真相--活性氫
    因為聖母瑪麗亞這位聖人通過「顯聖」的方法,賦於這眼泉水以神奇的力量和不可思議的療效。 這個水泉的水,令許多傷殘患者在飲用和浸洗過泉水後不藥而愈。 有一些病例是令醫生無法解釋的。在1970年,一名法國男子塞奇·佩林腦部受血凝塊嚴重影響,到盧爾德泉求治。
  • 印度科技學院研發低成本催化劑:加速水分解產氫
    產氫廣泛採用的一種方法是利用電將水分解,氫氣是燃料電池、電池盒零排放汽車所需的清潔能源。在電解水的過程中,會產生兩個主要反應之一,稱為析氧反應(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該反應非常慢,大大限制了整個水分解過程的效率。研究人員都專注於研發更好的催化劑,即能夠保持中性的同時又可加速反應的材料。
  • 澳洲高校研發更便宜催化劑 可快速分解水制氫供氫動力汽車使用
    而且很多企業開始轉向氫動力汽車。現在,澳大利亞高效研發了一種鎳鐵催化劑,能夠快速制氫。蓋世汽車訊據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領導的一個科學家研究小組展示了一種更便宜、更可持續的方法以製造氫氣,為氫動力汽車提供動力。
  • 健康人,年輕人,要不要喝氫水?
    好多年前在上海徐家匯南丹東路某一酒窖的一次科普講座會議上,我講完《氫氣醫學研究進展》課,有一個聽眾提問我一個問題「好像氫水對許多疾病有治療作用,那麼健康人是否需要喝氫水?」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健康人不需要喝氫水,但是嚴格意義上講,絕對健康人並不存在。
  • 具有獲取太陽能,把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潛在特性的新材料
    如上圖所示,一種新型的、無鉛的雙鈣鈦礦作為太陽能分解水的潛在光催化劑   在光催化分解水的過程中,陽光將水分解為氫和氧,然後氫和氧可以在燃料電池中重新組合以釋放能量。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的一種新的滷化物雙鈣鈦礦材料,可能恰好具有分解水的特性,這一研究最近發表於《應用物理學快報》雜誌上。
  • 新納米催化劑能在可見光下快速分解水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2月16日(北京時間)報導,中美科學家攜手,以氧化鈷納米粒子為催化劑,首次採用可見光,快速地將水分解成了氫氣和氧氣,簡單快捷且能源轉化效率較高。相關研究發表在周日出版的《自然·納米技術》雜誌網絡版上。
  • 「人造葉」概念裝置,利用太陽能將水分解成氫燃料
    光電轉換是利用光伏效應將太陽輻射直接轉換為電能,如戶外設備經常配備的太陽能電池。而新一代的有機-無機金屬氯化物鈣鈦礦材料製成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可高達25.2%,使得新型太陽能電池在更多的研究領域,如光能轉換為化學能並儲存在利用成為研究熱點。
  • 有了「氫農場」 太陽能光分解水制氫效率創國際新高!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可將太陽能轉化並儲存為化學能,是科學家長期以來的夢想。利用太陽能實現高效水分解制氫,不僅可以緩解人類能源的問題,還有望替代化石能源並可能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 熱點丨為什麼氫變水容易,水變氫卻這麼難?
    水制氫發動機引熱議,因為它無視水變氫的化學反應需要大量能量。為什麼氫氣爆炸生成水只需要一點火星,而水裂解成氫氣卻如此困難?"喝飽水就跑"的汽車在河南南陽下線被傳為笑談,其最大的bug 在於無視水變氫的化學反應需要大量能量。
  • 印度科技學院研發低成本催化劑加速水分解產氫 供燃料電池/零排放...
    產氫廣泛採用的一種方法是利用電將水分解,氫氣是燃料電池、電池盒零排放汽車所需的清潔能源。在電解水的過程中,會產生兩個主要反應之一,稱為析氧反應(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該反應非常慢,大大限制了整個水分解過程的效率。研究人員都專注於研發更好的催化劑,即能夠保持中性的同時又可加速反應的材料。目前,最有效的催化劑是由釕和鉑等貴金屬製成的,既昂貴又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