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鬥!圍繞對美網絡攻擊的「始作俑者」是誰,美國兩黨又吵開了!

2021-01-20 騰訊網

文丨景思 審丨吉安

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指責俄羅斯黑客「對美國進行網絡攻擊」。川普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發推特表示,此事件的「始作俑者」並不是俄羅斯,而很有可能來自中國,他還稱美國大部分官員是因為「經濟原因」不敢點名中國,所以才選擇說謊。

美國政客內鬥不止‍

川普發推之後立刻就遭到了美國情報部門的集體炮轟。美國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表示,他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具體確定攻擊到底是來自哪個地方,但是眾多的證據表明黑客極有可能來自俄羅斯,而不是中國。美國情報部門相關人員還表示川普的這種說法就是在掩人耳目,他是為了能夠進一步轉移焦點、洗清自身「通俄門」事件才作出此回應。而將自己的競爭對手塑造為「俄羅斯間諜」的手段,在美蘇冷戰時期就是美國情報機構和政治官員常用的伎倆。

面對美國高官之間混亂的發言,美網友也整懵了。有人稱川普在極力證明自己是「共產黨間諜」,又有的則指出川普如果是一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間諜,就不會替俄羅斯打掩護而指控中國了。網友之間的口水戰也讓場面一度很混亂。

「冷戰思維」在美國精英階層已無法根除‍

從種種論據來看,美國兩黨時常以「你是社會主義」的話術來攻擊自己的政治敵人。所以今天「川普替俄羅斯打掩護非議中國」一事很有可能就是美國官員的「冷戰思維」所導致的。由於在美國精英階層「冷戰思維」已根深蒂固,所以他們總是拋出一些自相矛盾的論點,做一些自相矛盾的事情。

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第二任期選舉之時,美國民主黨政客就用「冷戰思維」一詞嚴厲批判過共和黨對手羅姆尼。今天他們又成了曾經自己批判過的樣子,簡直可笑。不少西方學者就曾警示過美國,不要為了保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而不擇手段,這樣會導致民眾思想走向極端。

(版權說明:本文由今日海峽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美方自稱受到史無前例網絡攻擊,蓬佩奧迅速扯上中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7日,美國網絡安全部門警告稱,本周發現的一起重大網絡攻擊仍在繼續,給美政府機構、關鍵基礎設施和大量私營部門帶來「嚴峻風險」。據報導,黑客已至少侵入6個美國聯邦機構,甚至可能包括負責管理美國核武器的國家核安全局。「這看起來像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網絡攻擊。」一名官員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這樣評論。
  • 兩黨口中的「兩個美國」孰真孰假?
    競選策略對選民能否起效仍有待觀察,但兩黨「抹黑戰」造成的美國社會撕裂無法通過競選口號彌合,美國政治極化背後的社會問題也將是任何一位總統上任後都難以解決的困局。 「黑暗」的兩個美國 截至8月27日,美國新冠累計死亡病例突破18萬例,短短11天內死亡病例增加萬例。
  • 「攻擊的量級怎麼誇大都不為過」
    據報導,黑客已至少侵入6個美國聯邦機構,甚至可能包括負責管理美國核武器的國家核安全局。「這看起來像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網絡攻擊。」一名官員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這樣評論。在美國官方尚未宣布調查結果時,不少美媒、網絡專家和官員第一時間將帽子扣在俄羅斯頭上,遭俄反駁「毫無依據」。
  • 美先後指責中俄發動網絡攻擊,被網絡安全公司揭穿:美國...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今日俄羅斯」(RT)網站1月4日報導,為美國政府提供網絡安全服務的私人公司「火眼」(FireEye)承認,對「太陽風」(SolarWinds)公司的黑客攻擊來自美國境內,但美國政府將責任歸咎於外國。
  • 印度核電站遭網絡攻擊,人類面臨新核風險
    對於這一切,網絡戰與核武器的始作俑者,結果越清楚,心理也就越恐懼。美國已經將網絡攻擊作為超越恐怖主義的首要威脅。早在2009年,「網絡總統」歐巴馬上臺後,立即啟動了為期60天的網絡空間安全評估,隨即將網絡安全、核安全和打擊恐怖主義作為「三位一體」的國家戰略。美國前國家情報總監、海軍上將邁克·邁康奈爾曾指出,「恐怖組織遲早會掌握複雜的網絡技術,就像核擴散一樣,只是他更容易實現。」
  • 姚錦祥:藍綠內鬥不可開交,誰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柯文哲嗎?
    【文/姚錦祥】 目前,臺灣已經進入2020「大選」的前哨戰,而媒體也把主要焦點放在藍綠兩黨的黨內初選中。其中,國民黨由於郭臺銘的加入而從「文藝片」變成了「武打片」,直接徵召韓國瑜的計劃被迫擱置。另一方面,民進黨中蔡賴兩人的明爭暗鬥越發激烈,蔡英文強行將初選延期至5月22日的做法,使得民進黨內分裂的跡象開始顯現。
  • 保羅·科爾伯:與其說美國是網絡攻擊的受害者,不如說它是最活躍的...
    來源:觀察者網獨家【文/保羅·科爾伯 譯/觀察者網由冠群】在肯定又是俄羅斯滲透進了美國政府和公司網絡後——這次是通過SolarWinds公司的升級版缺陷軟體,義憤填膺的怒吼聲響徹一片。分屬兩黨的政客們異口同聲地稱這是一種事實上的戰爭行為。參議員馬可?魯比奧說:「美國必須進行報復,不能僅制裁了事。」
  • 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殘酷內鬥,揭開不光彩的內幕
    文/李小飛刀美國Autel Robotics(道通智能)公司不久前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美方向中國無人機生產企業大疆發起337調查,如調查成立,美國可能對大疆下禁售令。這條新聞近來刺激了中國輿論。
  • 美遭到網絡攻擊,拜登喊話「報復」,川普發聲還扯上中國
    在被外界進行網絡攻擊的情況,日前美國網絡安全部門更是對外發出了警告,聲稱有黑客對美國包括國務院、國防部等多個部門在內進行了入侵,同時對這些部門進行了監控。更嚴重的情況是,美國的能源部和核安全局,也遭到了黑客的入侵。
  • 驢象兩黨不同意
    開撕蓬佩奧:美國最差國務卿作為川普的「股肱之臣」,蓬佩奧一直秉持「只要川普做得出,我就『吹』得出」的行事作風。而這次,為了給川普造勢,藉機吹噓拍馬,他甚至開始在法律邊緣「瘋狂試探」。據美聯社報導,以往多名國務卿特意選擇在兩黨大會期間外訪,避開大會。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一位高級研究員說,蓬佩奧可謂美國當代最差國務卿,也是最會操弄黨派政治的國務卿。不過美媒Axios分析稱,限制聯邦僱員從事黨派政治活動的《哈奇法案》在川普時代並不是特別有效。
  • 李詠,被網絡暴力攻擊近2年
    原標題:李詠,被網絡暴力攻擊近2年不過與哈文這邊形成對比的是李詠自己的微博,至今仍在承受著網絡上大量的「人身攻擊」。
  • 美國大選真能改變世界?我們都太天真……
    「內鬥」已成為民主黨和共和黨這兩大「冤家」的常態,也是美式民主的代名詞之一。關鍵是,他們鬥來鬥去不是為了國家和民眾,而是為了黨派利益。 君不見,近幾年美兩黨相互諉過推責,吵得不亦樂乎。前有川普罵美眾議長佩洛西「瘋子」,後有佩洛西回懟川普「病得不輕」。
  • 美國伺服器網站常見的網絡攻擊類型
    美國伺服器網絡攻擊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上一種直接的競爭方式,因為具有高收益,所以在高利益的驅使下,攻擊已經演變成非常完善的產業鏈,美國伺服器用戶需要多加了解網絡攻擊方面的信息,加強防範。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下美國伺服器網站常見的網絡攻擊類型。
  • 北美觀察丨大法官離世 兩黨博弈激烈展開 接任問題影響美國未來
    而如此行事,勢必激化本已形同水火的兩黨矛盾,加劇雙方矛盾鬥爭。△美國NBC報,選民們認為金斯伯格大法官的去世將對2020年大選產生影響美國會否進一步走向保守化?金斯伯格去世前,美國最高法院由5名保守派大法官和包括金斯伯格在內的4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
  • ...長期以來都在世界範圍內進行無差別的、非法的網絡攻擊、監聽和...
    【納瓦羅稱美或禁止兩款中國軟體,外交部:為何美國會如此脆弱】華春瑩表示,稜鏡門早已揭示,美國才是這個世界上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長期以來都在世界範圍內進行無差別的、非法的網絡攻擊、監聽和竊密。美國自詡擁有強大的價值觀,可是為何現在卻對一個年輕人喜歡的、輕鬆分享娛樂視頻的社交媒體如此害怕?為什麼強大的美國會如此脆弱?
  • 驢象惡鬥,驢子還患了分裂症,拜登將如何掌管美國?
    同時,因為疫情的影響,分發疫苗是一項很複雜的工作,在川普的任期內,絕對無法妥善處理,這個時候拖延權力交接,就是在拖延美國民眾的生命。但川普團隊至今仍不承認敗選,繼續用法律捍衛選舉的「公正性」。川普團隊不承認敗選並非是想通過司法程序來翻盤。
  • 歡樂鬥地主得意表情是哪個?歡樂鬥地主什麼動物最晚睡覺?[多圖]
    歡樂鬥地主得意表情為什麼找不到?很多玩家都不清楚得意表情是什麼?所以小編今天要來為大家講解的就是這個派對任務,下面會詳細的講解得意表情的任務玩法,包括什麼動物最晚睡覺的答案,都會分享在下方。歡樂鬥地主得意表情是哪個?
  • 聲波武器是打擊恐怖組織的 攻擊領事人員?這鍋我們可不背
    一名美國駐廣州領事館人員因遭受不明聲波攻擊導致"輕度腦損傷"後,又有至少兩名駐華外交人員出現此類狀況。而在此之前,美國駐古巴外交官也遭受了聲波攻擊,因此,不少媒體將二者聯繫起來,懷疑是"中俄兩國所為"。聲波武器作為一種"非致命武器",很早之前就走進了各國軍事、防暴專家的視野。
  • 美國欲強行「脫鉤」,卻沒發現中國早已準備
    從中美爆發貿易戰開始,直到最近美國一直對華瘋狂甩鍋,兩國已經很難回到曾經那段和平共處的日子了。而且近期,美國對華的手段不再只是口頭攻擊,已經上升到立法問責的階段了。近日,美參議院提出一項《外國公司問責法》,該法案規定了在美上市公司若3年內拒絕會計的帳目審查,那麼美國就有權利禁止該公司在美的股票交易。
  • 高度專業的黑客入侵 美國網站:網絡攻擊針對美國核武庫
    美國《政治報》(Politico)援引美國官員說法報導稱,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在最近的網絡攻擊中遭遇破壞,與此同時,該網站援引美國官員說法稱,有證據表明網絡攻擊針對的是負責核武庫的政府機構,旨在進行間諜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