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下的網際網路輿論:警惕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撕裂人群

2020-12-06 澎湃新聞
    

 

警惕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撕裂人群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陳安慶(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  

     疫情之下,網際網路朋友圈還能好好說話嗎?如何在網際網路世界情緒穩定地,做一個理性溫和的人?別那麼容易,被網際網路控制了情緒,讓別人牽著你的鼻子走,代替你大腦思考。新冠疫情之下的網際網路,呈現著一個令人憂心的問題——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

   在網際網路上,憤青用他們憤怒的吼聲和偏執的話語,吸引著大眾的眼球,當社交網絡把數字人類,帶一個個彼此隔絕的線上群體中,我們的分辨能力與理解力也在日漸衰退。

     網際網路自媒體生產門檻太低了,噪音大,雜音多,極端偏激性的內容,很容易帶偏認知和三觀。我們知道,情緒化「吐槽」,往往會無限放大事件本體,弱化事件背後的理性。審慎理性分析,顯露出你的媒介素質。

     公共輿論傳播過程中出現了混亂化、混沌化,一個好好的網際網路不能被彼此充滿敵意的主觀立場性的判斷,所主導,被他們搞得烏煙瘴氣,戾氣橫生。需要大家壓制情緒冷靜下來,不要再繼續相互言辭攻伐,這樣只能加深撕裂與對峙。

   我們受困於網際網路中,無力突圍。彼此的撕裂與對峙,充斥著浮躁與恐慌氣息。

   有人說移動網際網路去中心化後,完美實現了信息民主,但是情緒的集合就是民意嗎?未必!

   比如疫情之下,網絡極左和極端民族主義抬頭,他們一旦聽到質疑的聲音,便對異己者展開攻勢,抨擊其為「不愛國」,貼標籤打黑棍,非黑即白的判斷簡單粗暴,偏執專橫,一個方方日記的大論戰,導致多人反目成仇,互相拉黑!

    目前的民間輿論場,社交媒體背後,實際上已經出現了群體分化現象,自媒體意見領袖的異軍突起放大了這種分化和群體集聚, 這其中就包括反智主義網際網路群體。反智主義,是站在「理智主義」或「理性主義」反方向的一種社會思潮。

   反智主義,是基於不同思維基礎上的不同階層或人群產生的文化分歧,對常識常理的背離,對社會主流意識的反叛。

 

    網絡憤青敢於拋離現實社會的權威等級、道德規範等束縛,以極端的方式張揚個性、挑戰權威。

    反智主義者反對的是什麼?他們反對精英文化、反對知識、反對科學進步、反對課本、反對知識傳播者、反對媒體。

 這背後是知識精英和草根之間的價值觀差異、知識分子上升通道的阻礙、知識分子和學界權威之間的矛盾,也是官媒和底層脫離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

  改開以前,社會上極左當道,讀書無用,崇尚白卷英雄,泥腿子不讀書照樣做大事的謬論在社會上很有市場。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讀書無用論」漸變「知識改變命運」。進入21世紀,讀大學的現實功用性銳減,整個中國社會崇尚知識和高學歷,是社會的主流。然而,近年以來放棄高考的人數不斷增加,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多元文化的衝擊,反智主義價值觀有所抬頭,「讀書無用論」的苗頭有所抬頭。

    反智主義長啥樣?喜歡情緒宣洩,標籤化思維、自以為是、固執己見,狹隘極端,淺薄無知,盲目跟風,以偏概全,庸俗辯證法。

  當反智主義以一種負面形象進入自媒體時代,亂象和弊端是大家看得到的,懷疑知識、蔑視讀書,輕蔑技術,不敬畏科學,質疑一切知識分子。

    在當今的社會,開放程度和受教育程度越低,反智主義越容易成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總結一下,疫情期間常見的反智主義現象:

    1、把小概率事件當作顛撲不破的真理。  比如北大畢業賣豬肉,博士畢業給初中輟學者打工 ,說明——讀書無用論,泡麵專家懂泡麵嗎,我天天吃泡麵,比他懂!

  2、 凡是自己不會的就是沒用的,義和團思維和洋人沾邊的都是壞的 。比如數學英語滾出高考 / 買菜需要微積分?中國人不能說敵國的話,美帝也說英語,他們是壞人!亡我之心不死!我又不出國,學什麼英語?留學生都是洋奴、漢奸?

   3、磚家叫獸權威愚且壞,民間出奇才,不讀書學歷低照樣幹大事。比如這是美帝為了不讓我們知道 XX 而想出來的陰謀!科學家花了XX 年解決的問題,竟早已被我看穿!讀書越多人越蠢,書呆子不如我一個初中畢業的厲害!

  3、任何事情喜歡泛政治化思考問題,上綱上線,扣帽子,非黑即白走極端。  比如XXX作家記者寫了社會陰暗面,一律死刑!方方日記是大毒草,給美帝送刀片!

   4、企圖挑起各種民族情緒來代替思考。比如不轉不是中國人!比如外國佬都是傻逼!中國應該閉關鎖國,疫情期間應該把洋鬼子都攆出去,這樣我們就安全了!

    疫情之下,很多草根自媒體,反智、反科學、反文化,販賣社會焦慮,增加社會戾氣,無底線。他們生產的內容性、金錢、暴力、汙、毀三觀不說,文本也和美不沾邊,暴戾甚至極端偏激,帶節奏,煽動情緒、簡單粗暴,罵罵咧咧,顛覆常識,顛覆主流三觀、宣洩情緒,宣揚極端民粹和極端言論。

    反智主義者自媒體,激發和煽動人性中的情緒。

   製造負面情緒,製造緊迫感,使讀者感到焦慮和憤怒,粗鄙的髒話解氣話語模式,是他們的常見套路。讓年輕人和文化程度低,媒介素質低的很多人感覺很解氣、很過癮、很嗨、很釋放。 

    粗暴的髒話連篇的語言暴力,似乎具有傳染性,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人們要為自我的壓力尋找一個出口,在網絡中肆意謾罵詆毀、肆意狂歡,享受帶來的快感。有朋友說,自己在網絡上變得粗俗,一言不合就爆粗口,遠不如現實生活中禮貌和文明,把生活情緒、工作情緒,帶到網上肆意宣洩,似乎令自己變得釋放。

   公共事件中社會洩憤色彩濃厚,情感動員成為輿情推動力,情感不單是資源或工具,而是鬥爭的動力,能夠激發參與的是憤怒、悲情與戲謔。

    疫情之下,圍繞利益訴求而產生的過度情緒化表達,一般先源於個人。但在實體社會和網絡社會中,會出現由個人轉變為人群集聚並產生的過度情緒化。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 「證實性偏見 」,人在擁有某種觀點的時候,會傾向於選擇性的關注哪些能證實自己觀點的事實信息,而忽略哪些相反的。

    反智自媒體和情緒煽動性自媒體因偏激而走紅,也因風格偏激而遭到非議。反科學、反社會、反理性、反精英,媚俗主義、缺乏理性的庸俗、低俗主義,成為反智浪潮的思想推手。

   這是一個閱讀受眾高低端二八分的網際網路場域,在學習工作的壓力下,疲憊不堪的人們,選擇在虛擬隱私的個人閱讀中,希望通過宣洩憤怒來得到釋放。

   反智主義自媒體和情緒宣洩型自媒體的粉絲基本上是高中、大學、大學剛畢業未經歷社會歷練的「涉世不深的小白」。這些粉絲是人生閱歷和社會閱歷幾乎空白的少女型人格,對疫情的恐懼,理性不足認知淺薄,恐懼疫情、渴望自保、義憤填膺、粗暴直接的「 他們 」 的畫像。

    比如疫情期間,一面質疑權威,諷刺專家,一面又相信某種 「權威」,選擇相信各種自媒體文章或是各種謠言,比如雙黃連可以預防抑制病毒馬上搶購、三大運營商能追蹤武漢人,普通口罩墊紙巾可阻斷病毒傳染,吃辣椒能降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風險,紅外測溫儀有害?會有輻射對人不好,等等。

     每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來臨後,都會有大量謠言和片面信息湧入輿論場,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緊張、恐慌、憤怒等情緒,這都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次生災害」,尤其是很多情緒化反智主義的自媒體文章在傳播擴散中帶節奏,混淆視聽,帶偏輿論尤其需要警惕。

   比如各種關於病毒來源的陰謀論很有市場,很多自媒體製造和擴散陰謀論,傳播「拼圖」有缺失,病毒溯源未完成,但是各種陰謀論謠言,到處都是。

 實際上,各國科研人員對新冠病毒全基因組的分析結果壓倒性地證明,新冠病毒和其他新發病原一樣,來源於野生動物。

   陰謀論除了製造恐慌、謠言、偏見、損害全球共同抗擊疫情的努力外,別無它用。

  疫情面前,我們需要的是科學、理性、合作,用科學戰勝愚昧,用真相粉碎謠言,用合作抵制偏見。

   我們希望國際社會在共同抗擊新冠病毒的同時,也繼續共同反對、抵制陰謀論等「政治病毒」。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需要事實,而非恐懼,需要科學,而非謠言,需要團結,而非互相的汙名化。

   偏執的同理心 → 暴力民意 → 非理性群體極化。有人說,個體的言論都看似綿弱無力,但當它們匯聚成海,便能產生積毀銷骨、眾口鑠金的效應。群體的情緒猶如洪水般摧枯拉朽,每一滴水都是暴力的合謀,每一滴水卻又都看似無辜。

 《烏合之眾》的作者古斯塔夫·勒龐認為,群體產生有兩個前提條件:個性消失和集體無意識。

   古斯塔夫·勒龐認為,群體沒有真正的邏輯推理能力。我們姑且把它命名為:群體的偽推理能力。

   群體推理的特點,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攪在一起,並且立刻把具體的事物普遍化。因此不妨說,他們並不推理或只會錯誤地推理,也絕不會受到推理過程的影響。群體無法表現出任何批判精神;也就是說,它不能辨別真偽或對任何事物形成正確的判斷。群體所接受的判斷,僅僅是強加給它們的判斷,而絕不是經過討論後得到採納的判斷。

   獨立思考理性理智網民的個性往往會被群體所淹沒,個體的思想往往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群體模仿羊群效應導致各種反智行為在網際網路擴散,在集體性反智行為中鮮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加劇了謠言和錯誤極端言論的傳播速度。

   很多網民遇事先站隊、缺乏獨立思考,主觀臆斷,情緒化宣洩,使反智主義盲目性愈加群體化。

     實際上,草根自媒體和精英自媒體乃至官媒,有著一條寬闊而危險的知識鴻溝、數字鴻溝。同時,網絡反智主義也是部分門檻低,缺乏媒介素質和專業訓練的草根自媒體與官媒、專業媒體,精英知識分子話語權爭奪和輿論場博弈。

    實際上,很多反智主義言論和內容看似以情緒為偽裝,實際上是對利益的一種「特殊索要」,利益訴求「偏好」讓民意訴求走向極端,從而謀求利益訴求最大化,成為新民粹主義病菌。

    反智主義,也可以說是對精英知識階層的智性、理性與網絡傳播秩序管理的強烈嘲諷和過激抵抗。在網際網路空間,這些反智主義內容,迎合了不少缺乏思考判斷公眾的情感需求和刻板成見。

    雖然反智主義民族心態中只是一股暗流,但卻時常被利用,被宣傳,被描寫,被迎合,成為文化方向或一種情感取向,反智主義成為排斥知識及知識分子思想傾向的代名詞。

     也有人說,反智主義反的不是「智」,而是「有智的人」,其本質就是草根自媒體對於精英自媒體和官媒的一種消極、激進的抵抗態度。恐懼、無知、不願意承認現實,這些恐怕才是「反智主義」盛行的根源。

    實際上,任何社會只有「專家與知識分子」是不夠的,還要有一群維護基本人生觀、維護正義、維護傳統而積極生活的普通草根,但是草根不能反文化、反知識、反科學,不能夠不敬畏技術和常識、常理,過激化抵抗。

   對反智主義「懷疑或鄙視」或許是精英的傲慢和偏見,但是也要看到反智主義的草根邏輯中同樣有——些許理性思考的存在,以及情感道義的樸素出發點。但是,要防止過度情緒化表達和民粹主義風險。

    噴子的利器是虛假性表達、情緒性表達、低俗表達、暴力表達,在網絡中肆意謾罵詆毀、肆意狂歡,從而享受由此帶來的快感。

   受夠了這一切,網絡進入門檻低,信息開放度高,流通速度快,線上線下互動性強,群體易受暗示的特點就表現明顯。網民群體極端輕信,把歪曲性的想像力所引起的幻覺與真實事件混為一談,集體幻覺,集體無意識是常態,在群體暗示、傳染與幻覺中,製造一出出網絡鬧劇。

   網絡憤青貌似憂國憂民,噴子只是為了在網絡上發洩情緒罷了,提不出理性富有真正含金量的解決辦法路徑的。雖然「圍觀就是力量」,但圍觀的看客身份和心態,使網絡噴子缺乏穩定性。在短暫的宣洩之後,反智主義憤青群體的狂熱情緒將恢復平靜。

  最後,讓我們平心靜氣、規規矩矩地討論事情。

(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陳安慶)

相關焦點

  • 疫情催化下的美國反智主義暗流
    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種種網絡謠言、陰謀論充斥輿論,反智主義演繹得淋漓盡致。民調顯示:「44%的美國共和黨人相信一個據說源自臉書的說法——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打算通過大規模的新冠疫苗接種,將一種用於追蹤的數字身份晶片植入人們體內。」在美國社交平臺上,數以萬計的民眾發起拒絕接種比爾·蓋茨資助研發的疫苗。
  • 注射消毒劑治新冠、5G傳播病毒,反智主義言論為何在美國盛行?
    更為驚世駭俗的是,在川普發表「紫外線照射人體或注射消毒劑治新冠肺炎」的荒唐言論後,有的民眾深信不疑甚至親自嘗試,以至於州政府、消毒液廠商和醫生不得不連夜發表聲明,警告人們不能直接喝或者注射消毒液和漂白劑。美國牧師肯尼思·科普蘭居然在電視節目中「現場做法」,驅趕新冠病毒,一些人竟然信以為真。
  • 疫情下的反智主義 讓新冠流行更嚴重?
    編者按近日,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即使新冠疫苗研發出來,也會有1/3的人不願意打疫苗,他們反科學、反權威、反疫苗疫情下,這種反智主義在全球盛行,很多人認為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合成,目的是作為生物武器;部分英國民眾曾懷疑5G技術可以傳導新冠病毒,由此燒毀了數座信號塔。在這篇文章的作者看來,美國的反智主義可部分歸結於社會體制,正如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指出,「民主便意味著我的無知和你的博學一樣優秀」。他還認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並不是 「黑天鵝」 事件,而是反智主義推動的。至於為何近年來反智主義得以快速滋長?
  •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彭達理 2020-09-26 15:04 來源:澎湃新聞
  • 凌勝利:反智主義言論為何在美國盛行
    事實上,反智主義並非近期才在美國興起,50多年前,就有學者對美國反智主義進行了分析。美國歷史學家霍夫斯塔特曾著書《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分析了反智主義是如何貫穿於整個美國歷史和實用主義主導的美國文化,深入剖析了美國反智主義的歷史淵源,探討了教育、政治和商業等不同領域中知識分子與大眾的分歧和矛盾。
  • 反智主義為何成為一種突出政治文化現象
    【摘要】反智主義思潮主要表現為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而2020年,這一思潮有所升級,其新動向表現在對科學認知的全面否定、極端民主主義泛濫、保守主義回潮等方面,顯示出將愚昧大眾和培植精英結合在一起的新動向,特別是反智主義思潮下的反智主義行為成為一種突出的政治文化現象,甚至成為一種特別的政治經濟操作。
  • 黃鵬:美國反智主義興起的政治原因
    綜合來看,反智主義並非單一化、體系化的理論,它更多是一種對理性精神、科學知識、知識分子質疑或蔑視的情緒和態度。反智主義並不限於特定文化,它會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存在於不同文化中。在一些情況下,反智主義也可能發展成社會思潮,甚至轉化為政治運動。對於統治者來說,反智主義還可能是一種統治策略,甚至作為愚民手段而被用於合法性的確立與政權的鞏固。
  • 《華氏451》:在「反智主義」的強壓下,人性本能的掙扎
    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領域和不同的人群之中,「反智主義」會呈現不同的結果。其中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現象是:不假思索的跟風,反對真理以及讀書無用論。《華氏451》中,統治者用強權貫徹「反智主義」,試圖扼殺普羅大眾的思想。故事開始的時候,主角消防員蒙塔格以手握銅管,噴吐火焰為榮。可自從他遇見那個充滿好奇心的女孩兒之後,一切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 蔑視科學的「反智主義」,為何在美國泛濫?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梁燕 侯健羽 陳聖源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丁雨晴】全球已有600多萬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而美國在確診和死亡人數上遙遙領先。有人總結說,在反智主義和民粹主義情緒衝擊下,科學理性的聲音被淹沒,擁有世界先進醫療資源的美國因此成為疫情中的「失敗國家」。
  • 呼吸病專家:抗擊新冠肺炎 人體免疫系統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已知新冠病毒會對人體哪些系統造成影響? 周新:因為每個人機體的免疫反應不一樣,新冠病毒入侵機體後每個人的反應也不同,所表現的臨床症狀也有所差異。總體來講,普通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主要表現有三個常見的症狀:第一是發熱,第二是乏力,第三是咳嗽,如果肺炎嚴重則會出現呼吸困難。但也有少數人,可以沒有發熱症狀,僅是咳嗽,或無明顯的症狀。
  • 「反智主義」比無知可怕一萬倍
    反智=主動無知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上到聯邦政府,下到普通百姓,各種反智行為令中國人瞠目結舌。「反智主義」這個詞也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人們通常覺得反智主義與教育水平相關。殊不知,反智主義和無知完全是兩回事。
  • 現代神話學|新反智主義:非人理論下的賽博朋克時代
    如今歐美盛行甚至流傳到國內的某些「反科學理論」,如「地球是平的」、「XXX病是假的」、「進化論是騙局」等等,已經不再是一句「破除愚蠢」能夠解決,其背後是深層次上的人們對陰謀論的熱衷、對階級分化對立的情緒、對個人生活狀態的不滿、身份政治和平權意識的自我保護乃至對宗教傳統的篤信。這些都成為當代全新的「反智主義」的理論根基。
  • 「後真相」時代的網絡輿論
    後真相時代的網絡上我們並不追求真相,只是藉機宣洩自己的情緒,發表自己的主張並藉此來尋求同感。在強烈呼籲情感以及個人價值的浪潮中,客觀事實遭遇漠視甚至被遺棄,真相被帶有明顯感情色彩的言論所遮蔽,在情緒特徵影響下產生的觀點和看法似乎比事實本身更為重要。情感取代了真相成為了人們最關心的事物。
  • 還有人不相信新冠存在?美國抗疫何以成了災難片
    近日,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雅克利娜公開講述了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及康復的過程。她如是談及分享動機:一名共和黨陣營的國會助手鼓勵我寫出經歷,因為他的上司並不認為新冠是真的。無獨有偶,美國南達科他州一位急診室護士日前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有些感染者在臨死前都不相信新冠肺炎疫情,他們會說這是流感、肺炎、肺癌。世界與新冠病毒的鬥爭持續已近一年。而美國作為全球震中,疫情形勢持續惡化,目前累計確診病例超1300萬例,死亡病例超27萬例。
  • 美國面對「反智主義陷阱」
    越來越荒唐反智主義因循字面理解,即否認知識和充當知識載體的知識分子的重要性。作為一種反常社會現象,此概念往往具象為社會粗俗化、商業掛帥;空洞鼓吹、謠言和陰謀論傳播能力強;碎片化信息取代系統的知識體系等動向。同時在特定社會背景下,反智主義能夠發展為盛極一時的政治思潮,不僅反對與科學共識相關的政策議題,且大力支持那些旨在壓制、懷疑專家的政客立場和政治運動。
  • 行業|新冠疫情會是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催化劑嗎?
    武漢封城,全國抗疫,病毒全球蔓延……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新冠疫情會得到更好的控制嗎?未來,AI是否能成為預測、診斷疾病以及疾病數據管理的好幫手?這次新冠疫情又是否能成為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催化劑?健海科技研發的新冠肺炎風險人群AI追蹤平臺目前已成功對接海南省衛健委官方APP,能夠提供快速自主登記通道、人群自主管理模塊,可與全國400家醫院進行快速連接,實現信息共享。對高風險人群進行14天健康狀況每日跟蹤,賦能大範圍人群篩查工作,切實減輕醫護和疾控人員工作量。未來如果AI追蹤更加精準,疾病防控會不會更迅速?
  • 為滅新冠放火燒掉自家超市,反智主義是如何荼毒人心的?
    ▽ 近日,西澳大利亞州珀斯市的地方法院審理了一起案子,案情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一位超市老闆放火燒毀了自己的店鋪,原因竟是他想殺死新冠病毒
  • 金鐘派出所提醒您:警惕「預約新冠疫苗」詐騙
    金鐘派出所提醒您:警惕「預約新冠疫苗」詐騙 2021-01-1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敏:流感、普通肺炎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阻擊新冠 權威在線(8)
    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首先我們要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徵,這非常重要,因為在醫院裡不僅是呼吸科,其他科室也會碰到相關的病例,這就需要大家了解新冠肺炎,這樣才能減少漏診的情況。其次,我會介紹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徵。
  • ...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而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了?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不能理解,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裡,為什麼充斥這如此多的戾氣。細究之下,不得不讓人憂心,在美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反智主義」,在中國也開始泛濫了嗎?1何為反智什麼是反智主義?新冠疫情期間進入中國人視野的美國人反智事件,更是讓人驚掉下巴,也讓人看盡了笑話。比如很多美國人認為新冠病毒並不存在,很多人認為戴口罩是害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