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主義為何成為一種突出政治文化現象

2021-01-13 人民論壇網

【摘要】反智主義思潮主要表現為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而2020年,這一思潮有所升級,其新動向表現在對科學認知的全面否定、極端民主主義泛濫、保守主義回潮等方面,顯示出將愚昧大眾和培植精英結合在一起的新動向,特別是反智主義思潮下的反智主義行為成為一種突出的政治文化現象,甚至成為一種特別的政治經濟操作。未來,這一思潮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一思潮以及在此思潮影響下的國家和民眾行為,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關鍵詞】反智主義 民眾行為 社會思潮 國際秩序 【中圖分類號】D58 【文獻標識碼】A

作為一種社會思潮,反智主義或「反智論」是與「理智主義」或「理性主義的」相對而言的一系列的思想傾向。這種思想傾向的原因非常複雜,其存在的歷史十分悠久,並且由於不同人群認知的差異,使帶有這一思想傾向的認識和行為滲透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來,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受到影響,逆全球化回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全世界,使得在反智主義思潮下的反智主義行為成為一種突出的政治文化現象,甚至成為一種特別的政治經濟操作。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一思潮以及在此思潮影響下的國家和民眾行為,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2020年反智主義思潮的新動向表現在對科學認知的全面否定、極端民主主義泛濫、保守主義回潮等方面

在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反智主義」的影子從來沒有消失過。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從蒙昧走向理性,從經驗走向科學,從片面走向綜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存在著「理性」和「非理性」的鬥爭。當我們能夠從資本主義發展的大歷史中去觀察反智主義的時候,就會清楚地認識到,反智主義的發展絕不僅僅是由於信息技術的進步,絕不是因為谷歌或推特以及各種娛樂APP所帶來的認知的碎片化,而是由於資產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和利益進行的有目的的行動。儘管這一行動可以貼上「民粹主義」甚至「愛國主義」的標籤,甚至如川普競選口號中的「美國至上」或為拉選票而高喊的「我熱愛教育程度低的人」。一般而言,反智主義思潮似乎主要表現為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認為智性或知識對於人生有害而無益,以及對於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但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國際關係的走向看,對於知識的反對和對知識分子的懷疑已經只是這一思潮的「原始狀態」。反智主義思潮的新發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科學認知的全面否定。新型冠狀病毒是全新的病毒毒株,全世界的病毒學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的基本結論是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的新變異;同時,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基本共識是物理隔離和疫苗研製。但是,即便是世界最權威的衛生機構世界衛生組織的警告、世界最權威的病毒學家的研究成果,都沒有能夠使一些主要國家的政府作出正確的防疫措施,也沒有使相當國家的民眾掌握自我保護的基本規範。一些國家不斷宣稱這只不過是一次比較嚴重的流行性感冒,以誤導民眾。而這些國家的民眾竟然深信不疑,並在自由、人權等理念下違背科學家的警告,導致全球疫情愈演愈烈。這已經不是對知識的懷疑和質疑了,而是完全的不相信或全面否定。西方國家民眾這樣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方式,恰恰是政府錯誤引導的結果。

其次,狹隘的、極端的民主主義泛濫。這一方面是西方政黨政治弊端的一種現實反映,也是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的總爆發。美國各地由於黑人被警察虐殺而導致的種族衝突及其擴大化,至今沒有相應的可靠的處理手段。如果說總統競選是「政治上的需要」的話,種族衝突對美國社會的撕裂則實際上是其內部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美國的有色人種在整體上處於社會下層或底層,實際上是受到剝削和壓榨的群體,但是由於這個群體認知上的不足,只能將受到不平等遭遇的憤怒引向對其他有色族群,從而導致社會動蕩的加劇。因此,反智主義思潮的新發展的另一個方面形成了「馬太效應」——「窮人之間的爭鬥」,而恰恰這成為了可以被政客利用的工具。

最後,保守主義、麥卡錫主義甚至法西斯主義的回潮。反智主義思潮在2020年的一個典型表現是為資本主義世界發展面臨的問題找「替罪羊」。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面臨著由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措施不力而帶來的一系列經濟政治社會問題的時候,一些國家將其內部問題外部化、政治化,甚至不惜動用政治抹黑、貿易制裁、科技封鎖、軍事威脅等各種手段,對別國進行全方位的極限施壓,並利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新聞傳播等領域「軟實力」的優勢進行輿論壓迫。這種情況說明,疫情這一導火索,已經將資本主義內在的矛盾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表現出來。

反智主義思潮在2020年顯示出將愚昧大眾和培植精英結合在一起的新動向,未來,這一思潮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伴隨著國際關係的複雜變化,反智主義思潮在2020年顯示出新的動向可能會進一步蔓延。從反智主義思潮產生和發展的條件上說,未來這一思潮很可能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首先,愚昧大眾和培植精英相結合。反智主義思潮的新發展方向是將愚昧大眾和培植精英結合在一起,利用大眾的「愚昧」來實現「精英」的利益。這一結果顯然不是短期實現的,而是長期對大眾的鈍化教育,比如「快樂學習」「娛樂至死」「自由至上」等觀念的長期灌輸和實際上的具體操作,進一步將大眾和精英階層隔離。而精英階層有的上升為「精英階級」,有的也獲取了較高的社會地位,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將專業化的知識轉變為蒙蔽大眾的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分工進一步細化和專業化,勞動者已經深深地隸屬於資本,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使得絕大多數的人只能接受基本的生存方面的知識,使得認知能力難以提高,而居於金字塔頂的精英階層,則可以利用權力和專業知識對絕大多數的人進行思想引導和控制。

其次,混淆視聽和精準打擊相結合。疫情期間,歐美等媒體為了緩解防疫抗疫措施不利帶來的負面影響,將矛頭指向中國。一方面,由於長期的信息屏蔽和虛假信息的灌輸,中國似乎不可能成為抗疫的「模範生」;另一方面,儘管世界衛生組織多次指責西方國家不能使用誹謗侮辱性字樣,但是依然不能阻止這一認識的擴散。所以,當反智主義思潮已經從對知識的懷疑轉變成「政治正確」的時候,恰恰說明,這一思潮的新動向已經不是一種認知層面的東西,而是切切實實成為了一種行為方式。

再次,孤立別國和鞏固聯盟相結合。一定程度上,2020年度的反智主義具有了政治操弄的色彩,必然在行為上形成對某些國家的擠壓和孤立。但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信息的屏蔽以及反智主義的行為並不是總能成功。

最後,破壞秩序和重構秩序相結合。2020年度,反智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國際秩序的破壞。一些西方國家以其經濟軍事實力向全世界施壓,力圖削弱歐洲、搞亂中東、分離亞太。這些所謂的「長臂管轄」成為反智主義思潮在政治層面的最新發展動向。

加快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在人才、科技、金融等關鍵領域和環節形成安全可控的系統,才能夠從根本上消除反智主義思潮及其行為的負面影響

當反智主義思潮已經由一種文化現象轉變為歐美國家的一種政治行動的時候,我們必須破除反智主義思潮的負面影響。對此,在研究、宣傳反智主義思潮的來源、內容和本質的同時,還需要有具體的舉措,破除由於反智主義思潮及其行為對我國發展造成的障礙。

保持戰略定力,應時而動、化危為機。2020年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會議時強調,「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風雨無阻的戰略定力,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可見,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是破解反智主義思潮及其行動的最好方法。「他狂由他狂,明月照大江;他橫任他橫,清風拂山崗。」只要我們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保持戰略定力,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反智主義思潮及其行為就不會成為前行的障礙。

從2020年反智主義思潮的表現及行為方式來看,藉助於網際網路等現代傳播手段和長期形成的話語霸權,在國際輿論場上對我國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使我國處於不利的輿論地位。究其根本,除了美歐肆意、故意的抹黑之外,對國際輿論話語權的掌控是它們得以實現其政治目的的重要原因。由於信息技術發展所導致的自媒體、融媒體的廣泛發展,口號式的宣傳具有了更加「反智」但是卻「有效」的方式。無論是國外的推特還是國內的微博等媒介工具,適應了標語口號式的簡短宣傳模式。而更多的視頻APP和信息交流工具的存在,使得碎片化的認知可以迅速地得以傳播。相反,理性的、真正的事實被無情地忽視了,導致了造謠的成本遠遠小於闢謠的成本。甚至由於公眾對官媒普遍存在的「不信任」和「忽視」,帶有強烈的反智主義色彩的內容更容易傳播和記憶。作為媒體發展的這一負面影響,客觀上使反智主義思潮能夠更加迅捷地大行其道。所以,如何將真相傳遞給西方國家的民眾,是我們的外宣部門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因此,突破網際網路信息傳播的「屏障」,將真實的中國聲音傳遞給西方民眾,掌握或強化國際話語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應對反智主義思潮及其行為,最根本的還是綜合國力的強大。當前最極端的反智主義行為就是對中國的全面遏制甚至扼殺,我們必須認識到,當反智主義思潮已經在現實中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行為,已經成為一些西方大國的戰略的時候,只有用硬實力才能夠最好地進行回應。中國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具有世界最全的產業體系和最大的單一市場,但是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仍然有很多短板和弱項,必須在新型舉國體制下,加快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在人才、科技、金融等關鍵領域和環節形成安全可控的系統,才能夠從根本上突圍,反智主義思潮及其行為也才能真正地得到消除。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智庫秘書長)

【參考文獻】

①[美]蘇珊·雅各比:《反智時代:謊言中的美國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

②[美]託馬斯·M·尼科爾斯:《專家之死:反智主義的盛行及其影響》,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

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責編/孫垚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黃鵬:美國反智主義興起的政治原因
    綜合來看,反智主義並非單一化、體系化的理論,它更多是一種對理性精神、科學知識、知識分子質疑或蔑視的情緒和態度。反智主義並不限於特定文化,它會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存在於不同文化中。在一些情況下,反智主義也可能發展成社會思潮,甚至轉化為政治運動。對於統治者來說,反智主義還可能是一種統治策略,甚至作為愚民手段而被用於合法性的確立與政權的鞏固。
  • 凌勝利:反智主義言論為何在美國盛行
    這些言論充分暴露了美國政治抗疫的弊端。那麼,為何美國政客反智言論如此盛行?筆者認為,這主要與美國民粹主義的興起和大眾教育的缺失不無關係,同時也顯示了部分政客以此博取眼球、籠絡選民的政治需求和無良炒作。事實上,反智主義並非近期才在美國興起,50多年前,就有學者對美國反智主義進行了分析。
  • 美國面對「反智主義陷阱」
    >  9 月 2 日,抗議者在美國華盛頓街頭與警方對峙王聰悅「在美國,對無知的狂熱崇拜長期存在,這種被稱為反智主義的張力在我們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盤根錯節越來越荒唐反智主義因循字面理解,即否認知識和充當知識載體的知識分子的重要性。作為一種反常社會現象,此概念往往具象為社會粗俗化、商業掛帥;空洞鼓吹、謠言和陰謀論傳播能力強;碎片化信息取代系統的知識體系等動向。同時在特定社會背景下,反智主義能夠發展為盛極一時的政治思潮,不僅反對與科學共識相關的政策議題,且大力支持那些旨在壓制、懷疑專家的政客立場和政治運動。
  • 蔑視科學的「反智主義」,為何在美國泛濫?
    有人總結說,在反智主義和民粹主義情緒衝擊下,科學理性的聲音被淹沒,擁有世界先進醫療資源的美國因此成為疫情中的「失敗國家」。回看過去這段時間,美國各地反「居家令」、反疫苗、傳播「比爾·蓋茨要消滅人類」的陰謀論等一系列現象,刷新了外界對美國社會的認知。很多人困惑: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美國,反智主義何以如此盛行?其實,反智主義在美國流行已久,且有著明顯的美國特性。
  • 注射消毒劑治新冠、5G傳播病毒,反智主義言論為何在美國盛行?
    反智主義,也稱反智論,或反智識主義,它不是一套學說、思想理論,而是一種存在於文化或思想中的態度。總體上看,反智主義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對於智性(intellect)、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認為智性或知識對於人生有害而無益;另一種則是對於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
  • 疫情下的反智主義 讓新冠流行更嚴重?
    —— 阿爾貝·加繆《鼠疫》來美國十餘年,文化上大大小小的衝撞早已見怪不怪,但2016年川普擊敗希拉蕊當選美國總統還是來的猝不及防,這次疫情中的冒出的種種事件更是匪夷所思。如果說川普當選背後的邏輯是一個謎團,在疫情激化後各種社會現象的觀照下,謎底似乎隱隱從歷史的深海裡浮上了海面。
  • 「反智主義」比無知可怕一萬倍
    霍夫斯塔特主要論述美國社會中的反智現象,但用他所列舉的反智主義種種表現去衡量,會發現「反智主義」這個幽靈早就存在,伴隨人類文明一路走到今天。二哪些人存在反智主義反智主義大體由如下幾種力量組成。首先便是民間自發存在反智傾向。
  • 李公明|一周書記:會傳染的反智主義病毒與專家……之死
    對於反智主義的研究和批評當然不是該書作者提出的新觀點,但是在拓展研究和批評的新視野、貼近現實狀況的針對性等方面,該書的現實意義的確很突出。對於會傳染的反智主義病毒,願意讀這本書的人或許能獲得防疫的作用。
  • 新冠肺炎下的網際網路輿論:警惕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撕裂人群
    目前的民間輿論場,社交媒體背後,實際上已經出現了群體分化現象,自媒體意見領袖的異軍突起放大了這種分化和群體集聚, 這其中就包括反智主義網際網路群體。反智主義,是站在「理智主義」或「理性主義」反方向的一種社會思潮。   反智主義,是基於不同思維基礎上的不同階層或人群產生的文化分歧,對常識常理的背離,對社會主流意識的反叛。
  • 不信科學信謊言,反智主義盛行,美國精英教育下的新「愚民」效果
    那麼是什麼促使了美國年輕人之中會出現這種反智主義的認知呢?一切社會文化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教育的問題。 美國人的高等教育並不差,基礎教育的普及率,其實也很高。然而就是在如此發達的教育制度下,卻衍生了反智主義的思潮,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 疫情催化下的美國反智主義暗流
    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種種網絡謠言、陰謀論充斥輿論,反智主義演繹得淋漓盡致。民調顯示:「44%的美國共和黨人相信一個據說源自臉書的說法——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打算通過大規模的新冠疫苗接種,將一種用於追蹤的數字身份晶片植入人們體內。」在美國社交平臺上,數以萬計的民眾發起拒絕接種比爾·蓋茨資助研發的疫苗。
  • 西方「反智主義」的本質特徵
    自從由美國歷史學家理察·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於1962年出版的《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一書提出,反智主義概念就進入了人類社會意識層面。根據反智主義的定義,反智主義存在於許多國家、許多文化、許多領域、許多人群和許多層面中,以上任何一條不同,都有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廣義上來講,它是在基於清晰立場和不同思維的基礎上,不同階層或人群中產生的分歧與矛盾的產物,它是對矛盾對分歧的總結,對大眾的思想做出的思考。
  • 認為美國「反智主義」愚蠢,才是愚蠢
    自從唐納·川普就任美國總統,美國就呈現出一種強烈的整體性的「反智主義」社會形態。由總統「帶頭」,美國處於一種反建制、反理性、反常規、反「知識」的狀態。所謂「反智主義」,是美國人多年前為自己起的名字,是美國常有的一種社會形態。
  • 現代神話學|新反智主義:非人理論下的賽博朋克時代
    如果經歷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各種「氣功」和「偽科學」狂潮,那麼為什麼二十多年過去,「水變油」的經典偽科學騙局居然還能成為新聞討論焦點?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神話,造成了人類還在這裡停滯不前?「反智主義」1962年由美國歷史學家理察·霍夫斯塔德在著作《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中提出,但實際上這並非是個嚴格意義上的理論名詞,只是一種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概括。
  • 《華氏451》:在「反智主義」的強壓下,人性本能的掙扎
    雷的創作具有很強的現實前瞻性,他幻想世界是一個受「反智主義」支配的世界。他的設想甚至比「反智主義」這個詞被創造出來的時間還要早了十年。「反智主義」首次出現是在美國歷史學家理察·霍夫施塔特的書《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當中。這本書一經出版就在1964年獲得歷史學普立茲獎。理察用「反智主義」描述一種由於知識與無知的分歧產生的矛盾表現。
  •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彭達理 2020-09-26 15:04 來源:澎湃新聞
  • ...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而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了?
    細究之下,不得不讓人憂心,在美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反智主義」,在中國也開始泛濫了嗎?1何為反智什麼是反智主義?大英百科全書給出的定義是:「反智主義描繪的是一種態度,它敵視,或者說不信任知識分子和對知識的追求。它可以通過許多種途徑表達,比如攻擊科學、教育和文學的價值。」
  • 嫦娥之父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
    大英百科全書給出的定義是:「反智主義描繪的是一種態度,它敵視,或者說不信任知識分子和對知識的追求。它可以通過許多種途徑表達,比如攻擊科學、教育和文學的價值。」中文維基百科更直接認為,反智主義「是一種存在於文化或思想中的態度,而不是一套思想理論。
  • 把政治文化帶回來——文化社會學的啟示
    受文化轉向的影響,在當今學界,文化越來越被認為是一種「意義之網」,或一種提供行動者資源的意義「工具箱」(toolkit)。「文化」概念所包含的意義(meaning)和象徵維度也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重視。儘管政治 和 文化」的定義在內涵和外延上都有其模糊性,但在所有理解中,有一個預設是很多理論解釋的基礎即政治和文化是兩個獨立的系統和領域。政治是「硬」的,文化是「軟」的;政治是主導的,文化是附庸的。
  • 餘鵬鯤|西方高校瀕臨破產:教育產業化是主因,反智主義是助力
    前者的代表是印度,後者的代表是非洲薩赫勒地區(最不發達、人地矛盾突出、戰亂特別頻繁)的國家。前面兩種國家的遭遇容易理解,真正令人費解的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一方面遲遲控制不住疫情,另一方面卻鼓勵大學儘快開放。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些國家的很多大學竟然已經被疫情逼到了破產的邊緣。無論是關閉校園,還是大膽開放,都有賭的成分,讓這些大學的管理者糾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