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反智主義」的本質特徵

2020-12-04 社會理性與集體無意識

自從由美國歷史學家理察·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於1962年出版的《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一書提出,反智主義概念就進入了人類社會意識層面。而大面積進入中國社會意識,主要是最近這次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期間,西方人的反中國人的「常識」以及一些非理性的舉動(這次疫情期間的「反智」特點主要體現在「常識」層面。因此也可以看出,西方人的「常識」與中國人的「常識」有些不同。自然,不同的「常識」可能接近真理的程度也不同)。

根據反智主義的定義,反智主義存在於許多國家、許多文化、許多領域、許多人群和許多層面中,以上任何一條不同,都有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廣義上來講,它是在基於清晰立場和不同思維的基礎上,不同階層或人群中產生的分歧與矛盾的產物,它是對矛盾對分歧的總結,對大眾的思想做出的思考。狹義上來講,在有知識理論有權威界定的基礎上,反智主義即是悖逆真理,違背正義,是錯誤的,是要受到譴責的,是需要權威來正確引導的。(百度百科)

總的來說,西方人這次整體表現出來的「反智」,很大程度上是不反西方人「常識」的,甚至可能未必反科學(如西方的所謂「群體免疫法」,其實已經處於科學層面而非「常識」層面。它是一種科學理論,儘管它很「反」很多人的「常識」。當然,它也未必就是真理)。其表現只是顯得有些反中國人的常識。科學不等於真理。科學是可以被證偽的(K.波普爾),但真理不能。西方人不認可權威,成了習慣。有時科學本身就是反「常識」的(最典型的例子如哥白尼的「日心說」反「地心說」,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伽利略落體實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科學學」和「西方科學史」方面的書讀一讀)。

社會很多非專業成員都了解和熟悉了的「科學知識」就變成了「常識」。常識是「過去」的科學。科學是發展的,是能被證偽的,常識也一樣。但是,有時我們只熟悉「過去的常識」,還不熟悉「現在的常識」,因此所謂「常識」,對於不同群體,可能是不同的。當然,對待這次疫情,也有生命觀問題,也有一定政治因素在裡面。但生命觀是高於「智」的層面的問題,已經與是否「反智」無關了。

這一點可能一些人不會贊同。這可能就是因為東西方的生命觀的不同導致的結果。其實每個人都在努力。西方人認為最不能犧牲的是「自由」,東方人是生命最重要。但是無論怎樣,人都是以整體作為價值存在的。再過200年,現在在世的所有地球人大概都不會再存在,無論東方人還是西方人。但是地球人應該還存在。所以,我們應該尊重任何人的尊重:無論其尊重的是自由,還是生命。當然,最好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能拿生命做實驗!這是我的看法!

然而,儘管西方的「反智」使其付出代價,但是卻並未對科學以及技術進步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近幾十年來美國反智主義最為猖獗,可也是美國歷史上科技事業發展最快的時期!現代科技發展一直是西方世界走在前面。這次疫情對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並沒有產生影響,科研部門和大學也並未受到衝擊。西方社會非理性層面也是對事不對人,知識階層的人身安全和社會活動都沒有受到影響。個體處於集體無意識當中,整體卻還在社會理性控制之下。

2020-09-07

相關焦點

  • 餘鵬鯤|西方高校瀕臨破產:教育產業化是主因,反智主義是助力
    美國在反智主義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登堂入室,成為了一種文化。歷史淵源、組織認同、現實體現和原因在1962年就可以寫成《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幾乎每次總統選舉,展示自己的民粹主義反智傾向討好選民都是兩黨候選人必備操作。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就很善於展示自己的反智傾向,而且擅長引導美國民間的反智主義力量。
  • 黃鵬:美國反智主義興起的政治原因
    在促成反智主義流行的諸多因素中,政治原因尤其值得關注。何謂反智主義一般認為,「反智主義」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初期的美國,但真正讓反智主義名聲大噪的是歷史學家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
  • 反智主義為何成為一種突出政治文化現象
    西方國家民眾這樣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方式,恰恰是政府錯誤引導的結果。其次,狹隘的、極端的民主主義泛濫。這一方面是西方政黨政治弊端的一種現實反映,也是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的總爆發。美國各地由於黑人被警察虐殺而導致的種族衝突及其擴大化,至今沒有相應的可靠的處理手段。如果說總統競選是「政治上的需要」的話,種族衝突對美國社會的撕裂則實際上是其內部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
  • 「反智主義」比無知可怕一萬倍
    「反智主義」這個詞也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人們通常覺得反智主義與教育水平相關。殊不知,反智主義和無知完全是兩回事。(圖片來源:網絡)無知是客觀存在的狀態,指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缺乏相關知識。我們所有人都會有無知狀態,即便兩院院士、諾獎得主,所知所學與人類知識總體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 注射消毒劑治新冠、5G傳播病毒,反智主義言論為何在美國盛行?
    來源 | 人民論壇雜誌人民論壇網(rmltwz)轉載請註明來源疫情發生以來,部分西方國家出現了不少令人大跌眼鏡的言論和行為。比如,疫情發生初期,很多美國民眾拒絕戴口罩,歧視戴口罩的人,抵制隔離,甚至在密西根等12州進行反對隔離的遊行示威。
  • 反智主義全球蔓延,是教育和科學的失敗,還是另有隱情?
    反智主義:正常智商成年人面對某件事或事物表現出的違反正常人思維的愚昧和低智商。近年來反智主義在全球蔓延,已經成了社會治理的隱形炸彈,越是混亂的時刻,他們就越野火蔓延。在此次疫情中,反智主義就製造了不少麻煩。美國疫情瘋狂蔓延的背後,其實反智主義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認為美國「反智主義」愚蠢,才是愚蠢
    自從唐納·川普就任美國總統,美國就呈現出一種強烈的整體性的「反智主義」社會形態。由總統「帶頭」,美國處於一種反建制、反理性、反常規、反「知識」的狀態。所謂「反智主義」,是美國人多年前為自己起的名字,是美國常有的一種社會形態。
  • 李公明|一周書記:會傳染的反智主義病毒與專家……之死
    對於反智主義的研究和批評當然不是該書作者提出的新觀點,但是在拓展研究和批評的新視野、貼近現實狀況的針對性等方面,該書的現實意義的確很突出。對於會傳染的反智主義病毒,願意讀這本書的人或許能獲得防疫的作用。
  • 蔑視科學的「反智主義」,為何在美國泛濫?
    有人總結說,在反智主義和民粹主義情緒衝擊下,科學理性的聲音被淹沒,擁有世界先進醫療資源的美國因此成為疫情中的「失敗國家」。回看過去這段時間,美國各地反「居家令」、反疫苗、傳播「比爾·蓋茨要消滅人類」的陰謀論等一系列現象,刷新了外界對美國社會的認知。很多人困惑: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美國,反智主義何以如此盛行?其實,反智主義在美國流行已久,且有著明顯的美國特性。
  • 美國面對「反智主義陷阱」
    越來越荒唐反智主義因循字面理解,即否認知識和充當知識載體的知識分子的重要性。作為一種反常社會現象,此概念往往具象為社會粗俗化、商業掛帥;空洞鼓吹、謠言和陰謀論傳播能力強;碎片化信息取代系統的知識體系等動向。同時在特定社會背景下,反智主義能夠發展為盛極一時的政治思潮,不僅反對與科學共識相關的政策議題,且大力支持那些旨在壓制、懷疑專家的政客立場和政治運動。
  • 凌勝利:反智主義言論為何在美國盛行
    事實上,反智主義並非近期才在美國興起,50多年前,就有學者對美國反智主義進行了分析。美國歷史學家霍夫斯塔特曾著書《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分析了反智主義是如何貫穿於整個美國歷史和實用主義主導的美國文化,深入剖析了美國反智主義的歷史淵源,探討了教育、政治和商業等不同領域中知識分子與大眾的分歧和矛盾。
  • 從治國實踐看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的本質區別
    隨著黨治國理政實踐的不斷發展,國家治理現代化日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集中體現,並且越來越展現出諸多不同於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本質特徵。   一、國家治理現代化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   十八大以來,中央通過加強黨的領導制度改革不斷提高黨的領導能力。
  • 疫情下的反智主義 讓新冠流行更嚴重?
    疫情下,這種反智主義在全球盛行,很多人認為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合成,目的是作為生物武器;部分英國民眾曾懷疑5G技術可以傳導新冠病毒,由此燒毀了數座信號塔。在這篇文章的作者看來,美國的反智主義可部分歸結於社會體制,正如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指出,「民主便意味著我的無知和你的博學一樣優秀」。他還認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並不是 「黑天鵝」 事件,而是反智主義推動的。至於為何近年來反智主義得以快速滋長?
  • 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徵
    這13個問題是:1,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2,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徵,3,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4,如何看待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5今天,我們來談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徵。作者張廣昭,「學習小組」組員,現任職於中央機關某單位,最新出版《增強「四個意識」》一書。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徵?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
  • 疫情催化下的美國反智主義暗流
    美國疫情蔓延新「反智主義」崛起 縱觀美國歷史不難看出,反智主義在美國流行已久。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民調顯示,美國迄今仍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相信進化論,五分之一的成人相信太陽圍繞著地球轉。在反智主義情緒的衝擊下,科學理性的聲音被淹沒,擁有世界先進醫療資源的美國因此成為疫情中的「失敗國家」,而普通民眾正在用健康和生命為反智主義付出代價。隨著美國疫情和總統大選同時進入關鍵階段,反智思潮被利用和煽動,恐將帶來更多亂象和動蕩,進一步撕裂美國社會、貽害整個世界。
  • 西方教育思想的後現代主義特徵
    西方教育思想的後現代主義特徵 2018年07月19日 07: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孫茂華 董曉波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而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了?
    細究之下,不得不讓人憂心,在美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反智主義」,在中國也開始泛濫了嗎?1何為反智什麼是反智主義?大英百科全書給出的定義是:「反智主義描繪的是一種態度,它敵視,或者說不信任知識分子和對知識的追求。它可以通過許多種途徑表達,比如攻擊科學、教育和文學的價值。」
  • 新冠肺炎下的網際網路輿論:警惕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撕裂人群
    目前的民間輿論場,社交媒體背後,實際上已經出現了群體分化現象,自媒體意見領袖的異軍突起放大了這種分化和群體集聚, 這其中就包括反智主義網際網路群體。反智主義,是站在「理智主義」或「理性主義」反方向的一種社會思潮。   反智主義,是基於不同思維基礎上的不同階層或人群產生的文化分歧,對常識常理的背離,對社會主流意識的反叛。
  • 嫦娥之父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
    反智主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認為智性或知識對於人生有害而無益。另一種則是對於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美國的反智主義傳統有著悠久的歷史,具體表現都有哪些?舉幾個例子。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由來已久的「
  • 不信科學信謊言,反智主義盛行,美國精英教育下的新「愚民」效果
    反智主義,是美國歷史學家理察·霍夫斯塔特在其1962年出版的《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中提到的一個概念。簡單的理解,反智主義,指的就是不相信科學理論,而相信各種謊言,迷信的思潮。 相信看到這裡的時候,很多人腦海之中已經想起疫情中的美國,有年輕人故意舉辦聚會,尋求互相感染的的新聞了,這就是徹頭徹尾的反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