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施壓復學 對留學生下達「逐客令」
多所高校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
收緊工作籤證 關閉人才大門
川普接連釋放排外反移民的信號
不惜代價 取悅選民「基本盤」
疫情與選情同時進入關鍵階段
反智主義與反建制思潮
將引領失控的美國社會走向何方?
《今日看世界》
美留學生籤證新規引眾怒
各高校花式應對
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近日宣布,如果在美國攻讀學位的國際留學生,其所在的學校只提供在線教學,學生必須離境。
「禁令」打破了各個院校和留學生們的計劃,美國每日新增確診6萬例的情況下,白宮給予留學的只有兩個選擇:冒著感染的風險去上課,或被驅逐出境,這引發了教育界聲討。
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後,密西根大學、波士頓大學、斯坦佛大學等多地的高校,也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川普隨即威脅稱,或撤銷部分高校的免稅資格和政府的資金資助。
眼下已經有不少院校展開了「花式自救」行動,將採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以保障國際學生免遭被遣返的命運。
此次川普施壓復學的舉措,釋放明顯的排外、反移民的信號,一來取悅自己選票的「基本盤」。二來推動學校複課,被視為是全面復工復產的重要標誌。因此不僅是上百萬留學生,所有的美國本土學生,都被捲入到政府強行複課運動中,淪為了政治工具。
川普對國際學生宣布「禁令」,與他此前收緊籤證政策如出一轍。川普6月曾籤署命令,今年暫停籤發綠卡,禁止持有工作籤證的外國人進入美國。其中包括矽谷的人才儲備基石——H1B工作籤證。
據美國移民理事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39%的軟體工程師、27%的電腦程式員、28%的電子工程崗位都是外國移民;而加州這一比例更高,42%的技術工作崗位都屬於移民。
可以說,海外科技人才佔據著矽谷科技創新的半壁江山。白宮聲稱,在疫情嚴重衝擊美國就業市場的情況下,要優先確保美國人就業。但事實上,高科技移民非但沒有搶奪美國人的工作機會,反而會給美國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
20世紀以來,美國構建起強大科技優勢,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對外開放的人才交流戰略,世界各地的人才紛紛湧入,成為美國科技事業強大的力量之源。知識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才能不斷積累產生迭代聚變,科技只有在良性競爭中才能不斷優化產生創新動力,收緊籤證政策對美國而言無異於「自廢武功」。
美國疫情蔓延
新「反智主義」崛起
縱觀美國歷史不難看出,反智主義在美國流行已久。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民調顯示,美國迄今仍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相信進化論,五分之一的成人相信太陽圍繞著地球轉。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人不知道DNA是關鍵遺傳物質,九成人不理解輻射及其對人體的影響。
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種種網絡謠言、陰謀論充斥輿論,反智主義演繹得淋漓盡致。
民調顯示:「44%的美國共和黨人相信一個據說源自臉書的說法——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打算通過大規模的新冠疫苗接種,將一種用於追蹤的數字身份晶片植入人們體內。」在美國社交平臺上,數以萬計的民眾發起拒絕接種比爾·蓋茨資助研發的疫苗。
近日福奇表示,即使新冠疫苗研發出來,也會有1/3的人不願意打疫苗,他們反科學、反權威、反疫苗,福奇反對過早復工復產的言論,甚至讓他遭到了人身安全的威脅。
三年多來,川普也頻頻做出反智主義表演。比如「注射消毒劑可以治新冠」言論,剛說出十幾個小時,紐約市就報告了30例因不當接觸消毒藥水而入院的病例。在川普聲稱氯喹可治療新冠肺炎之後,亞利桑那州一對夫婦服用非醫用氯喹,導致丈夫死亡,妻子送醫。
新冠病毒,暴露出科學認知的盲區和科學技術的短板。在反智主義情緒的衝擊下,科學理性的聲音被淹沒,擁有世界先進醫療資源的美國因此成為疫情中的「失敗國家」,而普通民眾正在用健康和生命為反智主義付出代價。
隨著美國疫情和總統大選同時進入關鍵階段,反智思潮被利用和煽動,恐將帶來更多亂象和動蕩,進一步撕裂美國社會、貽害整個世界。
上海交通大學
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雨桐:
可以說反智主義對科學、對疫情防控有極大的破壞作用,它更為深層次的這種破壞影響,其實是對美國政治的一種破壞和影響,這個是一種負面作用。其實和反智主義緊密相連的就是一個民粹主義,同樣都是極端思想的體現。
李雨桐:美國反智主義和民粹主義在川普的推波助瀾和無縫連結作用下,形成一個化學反應之後,可以想見未來對美國這種所謂「政治正確」,極端保守主義的思想對美國政壇的控制影響會有多大。
李雨桐:他們在對外的政策中是否也會秉持這麼一個民粹主義和反智主義,把美國的利益極端化,甚至說無視一些國際的常規常識。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僅是對中國,對整個世界體系,包括歐盟在內,包括亞太國家、拉美、非洲、全世界這種共有體系的一種否認和這種忽視,這種破壞作用可能是更大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今晚21:57
鳳凰衛視中文臺《今日看世界》
編輯:張筱浛、林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