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12月23日《騰飛中國》節目播出「1977年紀事: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陳景潤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在媒體報導與作家徐遲報告文學發表之後,激勵中國青年一代學習科學,特別是學習數學,對於糾正當時還沒有完全改變的輕視知識的錯誤政策,具有振聾發聵的意義。
1977年10月3日,新華社報導中國數學家陳景潤,在數論研究中對哥德巴赫猜想問題展開了精心的解析和科學的推算,證明了任何一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一個素數加上頂多是兩個素數的乘積,簡稱「1+2」。
這個問題兩百多年來,經過多少科學家不斷的努力,始終懸而未決。早在1742年,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在與瑞士數學家歐勒的通信中提到,他發現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總可以寫成2個奇素數之和,每個不小於9的奇數,總能寫成3個奇素數之和。歐勒在回信中說,雖然我還不能證明它,但我確信無疑,認為這是完全正確的定理。從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數學難題。
兩百多年來,曾令許許多多的學界才俊數壇英傑為之前赴後繼,但一直沒有取得任何進展。1966年中科院數學所,年僅33歲的陳景潤在《科學通道》上發表,表達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證明了「1+2」這也成為哥德巴赫猜想史上裡程碑。
從1920年數學家布朗證明「9+9」和1966年陳景潤攻下「1+2」,歷時46年。1973年2月,陳景潤再度完成了對「1+2」證明的修改,其所證明的一條定理震動了國際數學界,被任命為「陳氏定理」。這個定理證明任何一個足夠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素數和一個半素數的和。
最早發現陳景潤的新聞工作者是新華社女記者顧邁南,顧邁南寫了《助理研究員陳景潤近況》等兩篇內參,反映了陳景潤在數學研究上的巨大成就和帶病堅持從事科研的經歷,希望有關部門能關心他,給他治病,讓他把哥德巴赫猜想繼續研究下去。
內參很快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的批示,陳景潤被送入醫院治療,陳景潤主要研究解析數論,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了自然科學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領先。
《騰飛中國》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主持人:何亮亮
首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重播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 13:25
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