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求合作,不準;嫦娥五號回來了,想要,美國也好意思?

2020-12-19 南方大觀察

【南方+12月18日訊】12月17日,在當天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英國路透社記者就嫦娥五號的相關事宜向中方提問:中方是否會將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樣本和美國宇航局(NASA)分享。對此,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給出了明確的答覆:能不能合作,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態度。

事實上,就算路透社記者不開這個口,早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以前,NASA其實就已經伸手管中國要過東西了。11月24日,在搭載了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之後,NASA的官方社交媒體帳號就迅速對此作出了回應。然而,美國人的這則回應之中並沒有出現哪怕是半個稱賀之詞,反倒還打著「全球科學界」的旗號,要求中國在共享探月工程中所獲得的數據。

雖然屢次三番地要求中國分享自己在航天領域的科研成果,但是,在NASA自己對待中國的態度上,卻是狹隘的只能用「一毛不拔」來形容。2017年10月,NASA方面以「可能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強硬回絕了中國科學家的赴美申請。可實際上,這些中國科學家當時只是想前往美國參加一場學術研討會議而已。

另根據中國航天新聞網此前的報導,在2007年嫦娥一號探月器發射之前,中國曾向美國提出過一項請求,因為中方當時的太空通訊技術還不夠發達,所以希望美方能夠提供這方面的幫助,以便嫦娥一號的奔月之旅能夠進行得更加順利。

然而,這項看似平淡無奇的請求到頭來卻遭到了美方的拒絕。無奈之下,中方只能轉而尋求同歐洲航天局開展合作。作為回報,中國最後和歐洲分享了嫦娥一號收集到的珍貴數據。

對於美方這種「嚴於待人,寬於待己」的「雙標」做派,科學界在過去其實也曾多次提出過批判。早在2011年,國際權威的科學刊物《自然》雜誌就曾專門就此發表過一篇社論,稱「無論是從科研角度還是應用角度,拒絕同中國在航天領域開展的美國,不僅目光短淺,而且也誤入了歧途」。

儘管如此,中國還是保持了負責任大國的君子風度。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曾在此前一次採訪中指出,中國已向國際社會發出了倡議,希望與世界各國合作共建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國家航天局也表示,願與各國航天機構、空間科學研究機構和空間探索愛好者攜手合作,共同探索太空奧秘。

相關焦點

  • 美國曾6次登月挖回382千克月壤,為何還想要嫦娥五號挖回來的?
    其實這可以理解,畢竟中國是少有的有能力進行月球取樣的國家,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更是本世紀人類第一次從月球帶回土壤。  但是其中有個與眾不同國家也提出了同樣的請求,這就是美國,NASA的請求可以說是非常讓人不解的。因為眾所周知,NASA在上世紀進行過載人登陸月球。
  • 嫦娥五號 挖塊「月亮」帶回來
    挖塊兒月亮帶回來小小佛手瓜 掀掉貧困「大帽子」97歲老頑童:我的一生就是個童話 入學不適應,玩場遊戲吧!  60多年前,有兩個「學霸」,美國和蘇聯,也想爭第一。比什麼呢?就比誰在太空中走得更遠!美國很想贏。它用了十幾年時間,花了將近500億美元,終於成功登月,還帶回了381千克的月球土壤(簡稱月壤)。這場競賽,改變了美國。為了探月,美國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這場競賽,也改變了全世界。
  • 美國登月造假?就看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土成分了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天局)發表了一篇充滿了酸酸味道的賀詞「中國開始努力加入美國和前蘇聯獲取月面樣本的行列。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和全球科學界分享中國此次探月工程所獲得的數據,以此增進我們對月球更多的了解,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和阿爾忒彌斯計劃都是這樣做的。
  • 嫦娥五號回來了,美國想坐享其成,我國有理有據拒絕讓美無話可說
    「嫦娥五號」的任務,對全球航天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嫦娥五號」帶回來的2公斤月壤,是近44年以來,全球唯一帶回的月壤,這對研究月球環境,了解月球的最新生態,能起到重大幫助。現在世界上有名有姓的航天局,都把目光聚集到了我國身上,希望能從我國手中獲得一部分月壤,進行分析研究。
  • 嫦娥五號滿載而歸!美國求分享,印度不服氣,臺媒體人:臺灣也可以嗎?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從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至今,全世界都在翹首以盼,希望早日目睹「最年輕」月壤的風採。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會和美國共享嗎?要知道,早在嫦娥五號順利登空之際,美國航天局(NASA)就以「共同探索」為由,向中國提出了共享月球相關數據信息的請求。
  • 嫦娥五號為何只停留48小時?它必須回來,否則將趕不上「班車」
    它需要經歷幾個難關和NASA在月球上鑽孔沒有時間限制不一樣,嫦娥五號的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是有歸期的,為什麼呢?因為月球的黑夜長達半個月,在這個半個月內啥事都做不了,只能靜靜的捱過寒冷的月夜,因為月夜最低溫達零下170攝氏度,大部分太空飛行器在沒有保溫的情況下捱過月夜,所以嫦娥五號必須要在此之前回來!
  • 嫦娥五號為何只停留48小時?它必須回來,否則將趕不上「班車」
    NASA洞察號打孔就不順嫦娥五號最後返回時間是什麼時候?它需要經歷幾個難關和NASA在月球上鑽孔沒有時間限制不一樣,嫦娥五號的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是有歸期的,為什麼呢?因為月球的黑夜長達半個月,在這個半個月內啥事都做不了,只能靜靜的捱過寒冷的月夜,因為月夜最低溫達零下170攝氏度,大部分太空飛行器在沒有保溫的情況下捱過月夜,所以嫦娥五號必須要在此之前回來!
  • 嫦娥五號探月成功,得益於美國28年前斷絕航天領域的合作?
    1992年,在當年看來是一個很平常的年份,但回過頭來看,這一年對中國航天領域產生重大的影響,可以說嫦娥五號的成功,是從那一年開始的!基於上面的原因,在嫦娥5號成功取得月球樣本返回後,美國媒體問:會不會分一些樣品給美國航天局?中方發言人回道:合不合作,取決於美方的態度。意思很明顯,我給,你敢要嗎?那麼28年前發生的那件事,對後來中國航天事業有什麼影響,通過一組數據比對,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影響。
  • 中國採集月球土壤,美國為何感到緊張?嫦娥五號到底在勘探什麼?
    12月1日23點11分,嫦娥五號落月成功,而且據最新公布的消息,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成功採得月球表土和月面以下2米處的月巖,這表示任務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就是上升器從著陸平臺上上升與軌道器對接了,然後就是啟程返回地球!
  • 中國採集月球土壤,美國為何感到緊張?嫦娥五號到底在勘探什麼?
    12月1日23點11分,嫦娥五號落月成功,而且據最新公布的消息,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成功採得月球表土和月面以下2米處的月巖,這表示任務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就是上升器從著陸平臺上上升與軌道器對接了,然後就是啟程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要去月球「挖土」,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土特產」?
    我國嫦娥五號成功升空,正式啟程要去月球「挖土」,我國此次探月工程預計將帶回2公斤的月壤樣本,進行後續的科研試驗。我們的飛船還沒飛到月球,美國的NASA就給我國發來賀電,裡面明裡暗裡都透著求分享的意思,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的「土特產」?
  • 嫦娥五號:繼美蘇後40多年來再次開啟「摘月」之旅
    距美國實行阿波羅計劃在月球上收集月巖已經過去四十多年了,在今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將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在月球上採集月巖帶回地球,採集的樣品用來研究月球的歷史。其實嫦娥五號原定於2017年發射,但是由於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動機的故障而推遲到現在。
  • 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和數據,會跟美國NASA分享嗎?
    隨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帶回來的月壤都去哪兒?何時可以去月球旅行?成果會分享給NASA嗎?
  • 中國航天局: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贈給美國卻是違法的!
    最振奮人心的航天任務是什麼,我想沒有比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土返回地球更具有說服力的了。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我給大家帶「土」特產回來鴨!
    就這~~~News嫦娥五號老厲害了NO.1 此次嫦娥五號的月球著陸區域名叫「風暴洋」,周圍有1300米高的火山群,環境之險峻名副其實;包括亞洲日本、印度都去過,但從月亮返回,又得面臨巨大一個臺階,嫦娥五號回來,我們國家是除俄羅斯、美國外,第三個可以從月球取樣返回的國家。
  • 長徵五號發射成功!中國震撼世界,美國趕緊求合作,趙立堅回應了
    據央視新聞11月24日報導,凌晨4時30分,中國航天再次完成了一次壯舉,中國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順利將嫦娥5號探測器送入了預定軌道。 不過,美國的航天局副局長祖布臣以個人的身份,在社交媒體上祝賀中國嫦娥五號發射成功,祖布臣表示,他熱切地希望中國取回的月球樣本,能夠積極促進國際科學界的發展。 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沃爾夫條款"宣布,美國航空航天局如果不能得到國會的批准,將不能與中國展開任何合作,甚至還禁止美國航天局接待中國的來訪者。
  • 嫦娥五號飛往月球挖了4斤「土」到底是為哪般?
    最近,讓我們最為激動人心的一件事就是嫦娥「飛天」了。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推動下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月球「挖土」之旅。經過多次軌道修正及「剎車」變軌,最終在12月1日成功在地球表面著陸,並開始為期兩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五號今晨奔赴月球,國際同行是如何評價的?| 第一現場
    中國科學家終於可以期盼在不久的將來研究自己的月球巖石樣本了。這些全新的月球樣品必將對人類現有的月球知識和太陽系演化歷史做出重大補充,甚至提出挑戰。儘管外國科學家可以通過與中方合作的方式研究嫦娥五號採集回來的樣品,尼爾將受到美國政府的特殊限制,難以參與到這千載難逢的機遇中來 — 除非他找到獨立經費來源,或者得到中國政府的資助。他八十年代就從歐洲來到美國從事月球研究,與阿波羅樣品打交道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嫦娥五號是中國的項目,應該由中國科學家主導樣品分析。」 但他也十分盼望能貢獻自己的經驗,將嫦娥五號的科學成果最大化。
  • 長徵五號發射成功!美國航天局緊急求合作,中方回應來了
    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並且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這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專家指出,有了長徵五號才有了後面的對月球的第三次探測、空間站建設、對火星的探測等項目。深空項目在荷載量方面要求比較高,所以目前只有中國長徵五號火箭可以把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 在今年,長徵五號完成了4次發射任務,一般來說,完成長徵五號的火箭全裝需要6個月的時間。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中國航天團隊同時開展工作,確保一年發射四次的任務,再次譜寫了歷史。
  • 嫦娥五號發回來的照片,看上去跟阿波羅登月的照片好像不一樣
    嫦娥五號登月計劃自動採集約2千克月壤歸來,如此大動作,絕對算得上「大事件」,不但吸引你我,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特別是吸引了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的關注。已經有許多國家表示出「共同合作」的強烈願望,希望能分享數據和獲得這些珍貴的月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