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線路分類之前,小編先來說說什麼是鐵路線路。通常,鐵路線路是由軌道、路基和橋隧等建築物組成的總稱,而不僅僅是軌道。
在我國,鐵路線路一般分為四個等級,根據鐵路線路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地位、作用、設計行車時速和客貨運量來確定。
一級鐵路,通常在全國鐵路網中起骨幹的作用,而且近期年客貨運量超過20兆噸。二級鐵路,在鐵路網中起聯絡和輔助的作用,且近期年客貨運量在10兆噸和20兆噸之間。三級鐵路,主要為某一地區或者企業服務,近期年客貨運量在5兆噸和10兆噸之間。四級鐵路和三級鐵路的作用一樣,也是為某一地區或者企業服務,不同的是,四級鐵路近期年客貨運量一般低於5兆噸。
在這裡小編還要在強調一點,所謂近期指的是在鐵路線路在建成以後,交付運營後的第十年。另外,年客貨運量指的是貨車或者重車方向的貨運量與客車對數折算的貨運量之和,且每天1對旅客列車按照1兆噸的貨運量來折算。
鐵路線路一般按照其用途進行分類,可分為正線、站線、段管線、岔線和特別用途線路。
正線一般指的是貫穿車站,並且直股伸入車站的線路。站內線也分為好幾種線路,有到發線、調車線、牽出線、貨物線以及車站內指定的其他用途的線路。顧名思義,到發線就是火車到達或者出發的線路,也就是我們在火車站上車時火車所停靠的線路。調車線一般是為了火車解體或編組的線路,貨物線是為了貨物的裝車和卸車的線路。
小編單獨說說牽出線和站內指定用途的線路,牽出線一般設在調車場的一端,並且與到發線相連接,專供列車解體、編組等作為牽出車輛的線路。而站內指定用途的其他線路是指站內進行救援列車的停留、機車走行線、軌道衡線、加水線等線路,相對其他線路,作用相對較多,聽起來很複雜,但實際很簡單。
段管線就是鐵路局各個段自己所管理的線路,比如工務段、機務段、車輛段、電務和供電段等。岔線指的是在鐵路區間或站內接軌,並通向路內外單位的專用線路,特別用途線指的就是安全線和避難線。
以上就鐵路線路的等級、分類和相關線路的作用,也是鐵路工務人經常所熟知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