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肖華告訴記者,在5年的運營和維護過程中,青藏鐵路公司結合凍土特點,積極進行科技創新和實踐,按照「主動保溫」的原則,對凍土區段路基不穩定地點採取了片石保溫隔熱、輔助熱棒降低地溫和加強凍土路基附近排水等措施,有效確保凍土路基的整體穩定。
與此同時,青藏鐵路公司採取動靜結合的監控方式,通過晃車儀日常動態檢查、軌道檢查車循環檢查、巡檢車跟蹤檢查以及重點區段人工檢查等方式,準確地掌握了凍土區段線路變化規律,使多年凍土路基始終在可控制狀態。
「5年來,青藏鐵路公司不斷探索和實踐高原鐵路運營管理規律,引進和創新技術手段,使線路設備穩定性及各項技術指標逐年提高,全線線路優良率連續幾年均達到了96%以上。」苗肖華說。
玉峰鐵路維護公司負責青藏鐵路通車以來的專業化養護工作,轄區內凍土線路長達474公裡。日前,記者在不凍泉、楚瑪爾河大橋、五道梁等工區看到,眾多工人正在開展青藏鐵路日常巡檢與維護,通過搗固機等加強凍土地段路基和橋隧本體養護。
「通過幾年的經驗積累,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系列標準化的凍土路基養護施工流程。」正在楚瑪爾河大橋附近開展作業的玉峰鐵路維護公司綜合車間機工隊線路工長侯講衛說,他們車間的主要工作就是對管轄內凍土地段進行打基做壩保養和實施加強作業,雖然工作瑣細、環境也差,但是每一名養護人員對每一個細節都不會馬虎。
此外,5年來,鐵路養護部門堅持在青藏鐵路凍土沿線開展植被種植,積極打造一條「綠色天路」。目前,沿線綠化長度已達675公裡,綠化面積約560萬平方米,佔總裡程的31%。
專家指出,凍土區段的管理和養護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仍是青藏鐵路通車運營中最大的挑戰。在鞏固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仍需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完善。從長遠的眼光來考慮,還應當繼續深化凍土問題的監測和研究,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科技攻關,儘早拿出根本解決凍土病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