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漸成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

2021-01-07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 

在2011年成都新能源國際峰會上,從參加的企業類型來看,太陽能企業的數量遠遠高於其他行業,這一方面說明了太陽能行業目前火熱的程度,同時也反映出太陽能的戰略地位得到相應提高,未來新能源市場太陽能將漸成能源發展主要方向。

與同期召開的其他分論壇相比,晶矽論壇尤為引人注意,參加論壇的人數也是其他論壇的數倍。主辦方也特意將該論壇安排在世紀嬌子會議中心的最大會議廳——天府廳。在會議當天,可容納近500人的會議室座無虛席,其外圍仍站著近百人,太陽能行業發展以及晶矽創新技術受關注度可見一斑。

在本次晶矽論壇上,行業內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晶矽發展技術與發展方向,並分享了相關領域的成果。演講嘉賓大多來自政府、行業、企業。其中雙流縣政府黨組成員,西南航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張雲清,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陳偉,國際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協會中國區總裁陸郝安,浙江碧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喬,中國電子系統工程第四建設公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靜崗,德國萊茵中國區市場總監鄒馳騁先生,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生產總監盛文婷發表了演講。

國內光伏電站可申請CDM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陳偉介紹了當前光伏行業在產品認證遇到的問題,並介紹了如何將光伏電站與清潔發展機制(CDM)相結合,申請光伏電站CDM項目技術的標準與方法。他說,CDM是京都議定書規定的一項原則,光伏電站與CDM這個機制結合起來要滿足下面的幾個條件:一個是締約方批准和資源參加,即國內光伏電站享受CDM機制的國際的交易和補貼需要由發改委批准;整個項目要與減緩氣候變化是有相關的、實際的、可測量,並有長期效應,另外要具有額外性。目前中國的光伏電站完全符合申請CDM的要求,可以申請CDM資助。獲發改委的批准的項目已達18個。如武漢批准了兩個光伏建築一體化的項目,分布在昆明、寧夏等地。

2020年國內裝機量將達60GW

國際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協會(SEMI)中國區總裁陸郝安在演講中介紹,通過中國的光伏和世界的光伏應用中的百分比變化,10年前中國均小於5%,但隨著今年上網電價政策的出臺,未來中國也可能會達到10%以上。按照今年最樂觀的安裝量3GW計算,國內光伏應用的百分比將達12%-13%。從長期來看,在中國的光伏應用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陸郝安介紹,在今年3月份,SEMI與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在共同起草的《中國光伏發展的光伏產業發展報告》中指出,2020年中國的光伏發電在要達到全球光伏發電佔總發電1.3%平均值的情況下,中國到2020年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應該達到60GW。

類單晶技術已成主流

浙江碧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喬透露,類單晶矽片新技術將使晶矽成本大幅下降,也將加速光伏行業中遊晶矽環節的重新洗牌進程。未來只有掌握新的矽片技術,才能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生存。用鑄錠的辦法來生產的類單晶,會使製造單晶的成本降到與目前多晶的製造成本一樣,但轉換效率接近單晶矽。這表明傳統的拉晶與多晶鑄錠技術都將面臨淘汰,大規模、大尺寸、直接成型的單晶矽片一定是今後的發展方向。

毋庸置疑,由於原材料獲取、工藝成熟度等原因,以及多晶矽料的供應日趨穩定,晶矽電池地位在相當長時間內將保持主流地位,但技術的革新依然是晶矽技術持續發展的最重要途徑。

浙江碧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喬:

鑄錠單晶漸成行業主流技術

光伏產品成本的降低一直是行業最關注的問題。隨著技術的提升、規模的擴大,太陽能行業的競爭實際上就是成本的競爭,這也是眾多太陽能企業不遺餘力降低成本謀求發展的原因。

在光伏行業中遊,多晶矽鑄錠環節是成本降低的重要環節。目前「用多晶鑄錠生產單晶」技術已成業內主流技術,這種新的技術對整個產業將產生重要影響。

目前在整個的矽片生產產業鏈中,從傳統的氧化矽,二氧化矽,到金屬矽,提煉高純多晶矽,切片、電池片、組件到矽片,整個的產業環節成本來看,只有提純矽環節是成本最大的,也是未來降價空間最大的環節。傳統製造矽單晶的過程生長成本較高,相當於0.3美元/瓦,而通過鑄造的辦法製造的多晶製造成本只有0.06美元/瓦。單晶整個的組件成本在1美元/瓦,多晶鑄造大概在0.94美元/瓦。單、多晶最大的區別是在鑄錠的生產工藝上,單晶的製造成本遠遠高過多晶的鑄造製造成本。「用多晶鑄錠法生產單晶」是一個有效降低成本的途徑,也是現在行業內主流的一個技術。但此種方法生產的產品目前還只能稱為類單晶,還不能完全達到與提拉法的單晶產品一樣的轉換率。

但這樣一個技術的改進就可以把生產成本降低10%,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改進。

可以將整個的產業鏈到組件的成本降到0.7美元/瓦,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會加速實現光伏的平價上網進程。

通過鑄造的辦法來製造多晶,更加容易自動化,規模化的來生產,也就是說它能夠滿足市場規模化的生產需求。這個新技術無疑將淘汰傳統的單晶提拉與多晶鑄錠技術,對整個光伏行業帶來的一個衝擊,整個矽片製造行業都將面臨一個整合。只有擁有這樣先進的製造單晶的製造設備跟技術的廠商才能在下一個競爭環節上生存。下一步光伏行業的技術革命一定是在矽片技術的突破上。大規模的、大尺寸的直接成型的類單晶矽片一定是今後的發展重要方向。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特斯拉太陽能屋頂被應用在美國智能社區的房屋上,未來發展方向?
    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全球商業能源業務負責人詹森(RJ Johnson)表示,該公司一直在努力縮短Solar Roof V3的安裝時間。「太陽能屋頂尤其令人興奮,因為我們在過去一年的安裝過程中獲得了重要的經驗,這是擴大業務規模的關鍵因素。我們最近展示了在一天內完成太陽能屋頂安裝的能力,」詹森說。
  • 科學網—太陽能轉化燃料是未來方向
    在日前於大連召開的學術會議上,中外專家指出
  • 英能源和氣候變化委員會前主席:太陽能是庫布其能源發展的未來
    作為此次大會的重量級演講嘉賓,中英(廣東)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中心顧問、英國新絲路能源有限公司主席、英國下議院能源與氣候變化委員會前主席提摩西•楊近日在大會前夕接受了環球網記者的獨家採訪。英國是老牌發達國家,在經濟、能源、環保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特別是在清潔能源。近年來,英國率先在海上建立發電廠,節約土地成本。
  • 未來十年我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高敬、成欣)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15日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近日,中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等4項目標。
  • 有機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未來的新選擇
    劉茜攝/光明圖片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柔性特徵和該研究工作的主要結果示意圖從遠古自然火的利用,到鑽木取火,直至煤炭、石油的利用,人類文明的發展本質上是能源利用能力的發展。迄今為止,人類當代文明和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化石能源開發利用的基礎之上。
  • 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顛覆性技術將是最大變數丨能源發展趨勢與...
    對於未來能源需求增長,世界上很多知名研究機構都進行過預測(圖2):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將成為滿足未來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低碳化」和「多元化」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趨勢與特徵。隨著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及儲能等新能源快速發展,能源正從過去以煤炭、油氣、電力集中式資源供給,向集中式與「分散式」並重發展。
  • 路甬祥:發揮中科院在能源可持續發展中重要作用
    充分認識建設能源可持續發展體系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保證能源供應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重要條件之一。當今世界,能源與環境問題並列成為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影響著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與未來。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是:    化石能源開始耗竭。
  • 世界能源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3D列印技術應用於太陽能電池...
    世界能源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3D列印技術應用於太陽能電池製造工藝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新一輪工業革命興起,應對氣候變化達成全球共識,能源技術成為引領能源產業變革、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源動力。一、全球能源技術的發展趨勢分析1.綠色、低碳能源技術必然是未來發展主要方向未來,
  • 中國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
    太陽能熱發電是利用集熱器將太陽輻射能轉換成熱能,並通過熱力循環過程進行發電,是太陽能熱利用的重要方面。作為太陽能大規模發電的重要方式,太陽能熱發電具有一系列明顯優點。首先,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非常低,根據國外研究僅有18g/kWh。
  • 我國太陽能光伏今後發展所面臨的五大形勢
    隨著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緊缺,以太陽能為主的新能源產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特別是近幾年,德國Q-Cells、無錫尚德、江西賽維LDK等太陽能光伏龍頭企業迅速崛起,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生力軍,極大地促進了世界光伏產業的發展。
  • 太陽能電池發展歷程簡介
    太陽能電池發展歷程簡介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能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安全、高效、低碳」集中體現了現代能源技術的特點,也是搶佔未來能源技術制高點的主要方向。目前對新能源的開發主要集中在太陽能、氫能、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其中太陽能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隨著全球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突出,太陽能光伏發電因其清潔、安全、便利、高效等特點,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和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
  • 可再生能源發展三大方向:高滲透率、多能協同、數位化
    【電纜網訊】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顧亦磊博士在8月7日於上海召開的SNEC第十四屆(2020)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論壇上發表題為「多場景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與趨勢」的演講中認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有三個大方向:高滲透率、多能協同、數位化
  • 脫碳能源將是未來發展趨勢?科學家:遠不止於此
    任何關注能源領域發展的人都會知道,太陽能不再只是未來,而是現在。根據國際能源機構《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獲悉,光伏太陽能已經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為廉價的電力來源,當然我們談論的並非是未來,而是現在,也就是基於當前技術水平之下的可能性。
  • 南開大學陳永勝教授:有機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未來的新選擇
    請點擊上方了解,如何註冊入駐請見本篇末從遠古自然火的利用,到鑽木取火,直至煤炭、石油的利用,人類文明的發展本質上是能源利用能力的發展。迄今為止,人類當代文明和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化石能源開發利用的基礎之上。
  • 未來能源氫電發展勢頭正勁
    01氫能首入《能源法》氫能被稱為21世紀的理想能源,有助於解決國家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4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氫能首次被列入我國的能源體系,並且排在風能和太陽能之前,而此前氫還是被按照「危險化學品」來管理的。
  • 未來,太空中的太陽能電站,可以解決人類能源的需求
    克服這一挑戰將需要徹底改變我們產生和消耗能源的方式。 近年來,可再生能源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效率不斷提高。和更低的成本。風力發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僅在颳風或曬太陽時才產生能量-但是我們每天都需要全天候供電。最終,我們需要一種能夠大規模存儲能量的方法,然後才能轉向可再生能源。
  • 太空中的太陽能電池板未來可滿足地球的能源需求
    克服這一挑戰需要我們徹底改變生產和消耗能源的方式。最近幾年,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迅速,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但是採用可再生能源的一個主要障礙在於,它們無法持續提供能量。風力發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只有在風使勁吹或太陽當空照的時候才能產生能量,但我們每一天每一小時都需用電。因此,我們在普及可再生能源之前,首先得找到一種大規模存儲能量的辦法。
  • 太陽能光伏技術的發展
    隨著技術進步與產業規模的擴大,光伏發電成本進一步下降,將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能源之一
  • 未來能源:科學家們在努力控制「太陽能」
    能源危機已迫在眉睫,全世界科學家危境之下,正努力研製可「馴服太陽能」的託卡馬克裝置。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教授,向衛星通訊社介紹了核聚變技術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地球將如何得到拯救。  簡而言之,託卡馬克是一種能夠形成磁場的「甜甜圈形」裝置,在其內部發生熱核聚變反應。反應過程中所產生的能量,幾乎是源源不斷的。
  • 太陽能熱發電將迎來發展風口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胡潤青此前表示,我國光熱發電產業鏈已初步形成,且能自行提供部分產品和部件,國外企業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國家在政策方面應給予進一步扶持,為加速光熱發電的商業化進程打下良好基礎。中國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方興未艾,熱發電示範項目即將建成,而熱發電作為未來能源革命重要的路徑,即將成為是未來新能源投資的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