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告訴我,他的兒子今年就讀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而他兒子的成績不理想,特別是英語和數學這兩個科目很差,他問我還要不要讓孩子繼續讀下去?我對那位朋友說,最好讓自己的孩子繼續讀下去,畢竟才剛高中一年級,這麼早就讓孩子放棄學業,是一種不太理智的行為。
高一新生成績很不理想,英語和數學很差,我覺得還要繼續堅持讀下去,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現在很多大學的門檻都比較低,隨著很多大學的逐年擴招,大學的門檻只會越來越低。在未來的幾年時間裡,參與高考的考生,十有八九會都有大學可讀。雖然現在大學生的含金量沒那麼高了,和高中生相比,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還是比較喜歡招聘大學生的。所以,不要覺得大學的文憑一文不值,當你需要文憑的時候,你會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悔恨。
其次,英語和數學很差,或許還有補救的機會。或許你在某個知識板塊存在缺陷,但彌補之後,你的成績就很可能「換擋提速」,高中三年之後,你也許會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也說不準。更何況那位朋友的孩子才高一,就算他的孩子從初中一年級的英語和數學重新學起,也不一定會來不及的。
第三,我那位朋友的家裡沒有礦,也不是傳說中的暴發戶,同時人脈資源也不咋的,所以他的孩子在高一的時候就輟學,孩子何去何從,是一個很讓人頭痛的難題。讓孩子去工地搬磚,估計很難有多好的前途;讓孩子自生自滅成為當無業游民,估計到後來別說養兒防老,就是養兒啃老、坑老都有非常大的可能。父母讓孩子受教育,是最好的投資。
孩子進入高中後,成績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高中的環境暫時不適用,可能是壓力過大還沒有完全掌握高中的學習節奏,也可能是有某些「心事」(比如暗戀某個異性之類的)。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精準「把脈」,「對症下藥」,不能在孩子處於低谷的時候就直接讓其輟學。
有些高中的家長對我說,孩子高中的時候不會讀書,就趁早讓他(她)回家結婚生子,這樣一來這些家長也好早點當爺爺抱孫子。其實,這種想法是相當愚蠢的。高中,是孩子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孩子成長的最佳階段,切不能讓我們想當然的想法毀了孩子的前途和未來,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