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情做到99.9%的完美算完美嗎

2021-02-15 外面都有啥

        任何事情都有無法做到完美,這當然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做到儘量的完美,也叫精益求精卻是非常重要的。

        前兩天,和彎彎一起討論,為什麼美國可以用科學技術限制我國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的發展。彎彎說這就像三體人向地球人送來一個質子一樣,給地球人設置了科學技術的天花板。我告訴她,美國當然沒有這個能力。不過美國卻有減緩我們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從而阻礙我國經濟快速超越它的能力。

         這是原因呢,我們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口,在科學如此發達且沒有國界的時代,美國人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是2018年諾獎得數統計,2019年美國是381人,咱為啥是8人,嗯嗯,這包括臺灣省和咱不承認的和平獎。大陸這邊自然科學獎只有一個:屠呦呦的醫學獎。這個數據說明什麼呢,說明,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高精尖的技術(不是科學)都一定離不開美國這個超級技術生產國的影子,科學沒有國界,但是技術卻是有國界的,技術的發展在現代是和專利結合在一起的,人家申請了的專利,要是向咱封鎖,咱就只能受制,因為我們籤定了知識保護的世界協議。

        那我們能夠自己發展出這些技術嗎,對不起,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成熟的技術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達到的,我們繞過些門檻發展出這些技術的時候,這些技術已經過時了。

        比如,有一個例子,就是提純生產晶片所要的高純度單晶矽,現在美國的技術能夠達到的純度是:一個操場面積晶元上只有一粒沙子的雜質,用這樣的矽,可以製作非常好的晶片材料,用來生產電子設備的主晶片;而我們的大型矽技術的純度是,一個操場這麼大面積的晶元有一桶沙子,這樣的純度,要是用來生產晶片,那麼就會有大量的殘次品,所以,我們的這些晶元只能夠用來大量生產太陽能電池板,晶片的克單價,遠遠超過黃金,也就是講人家把石頭,通過技術賣到了金價,我們的太陽能電池板,多少錢,大家可以到網上看看,也就是白菜價吧。

        要把雜質的含量從一桶沙,提高到一粒沙的純度,想想需要多少次的技術疊代?當我們完成這樣的技術疊代的時候,人家會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呢?

        再有一個例子,就是由美國技術控制的光雕機,它的原理,全世界都是知道的,但是,它的技術呢。光雕機需要要一千多個步驟的高精度協作才能夠完成作業。我們的現在的控制操作精度是小數點後四個9,那麼操作的結果是,10%的殘次品,這是很大的損失;美國專利控制的荷蘭光雕機生產廠商阿斯麥可以達到9個9的操作精度,也就是殘次品為百萬分之一,或者更少。

       我們要完成這樣精度的設備製造需要多少時間呢,這也不是短時間可以達到的積累和疊代吧。

        也就是講,不是我們國家達不到這樣的技術,而是如果人家封鎖了這些高精尖的技術的話,我們要自已獨立的完成這樣的技術疊代,啥都自己去摸索與探索,那麼我們國家的經濟一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這就是美國的目的,它不希望你當老大。

        遇見這樣的事情,我們怎麼辦呢,是發奮圖強,奮起直追嗎,其實,從新中國成立起,我們就一直在口頭上講,趕英超美,也從一些行動上我們這麼做了,所以效果很明顯,現在我們已經做到世界第二的經濟體,雖然人均看我們現在在70位的樣子。這說明,我們的追趕是效果明顯的,同時這也是因為有人在前面帶路,我們不用再去探索路到底通還是不通,我們只需要向著那條路向前飛奔。

        這就是追趕,那麼很快,我們在一些地方已經趕上了英美,特別是在大型的基建方面,可是在高技術方面呢,我們也看見了曙光,就在這關鍵的時候,人家喊了一聲停,不再分享高精技術,雖然,那條路是通的,我們也能夠在有一天趕上,但是,就不再那樣快了。

        而且,很快我們就會見到天花板了,那就是,當我們也走到了相同技術的最高點的時候,我們向何方呢,這就是追趕的可怕之處,我們前面不再有帶頭大哥。

        一路快跑,向前追,重技術輕基礎的惡果,這個時候,就出現了。

        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從蘇聯還沒有解體,我們向蘇聯學開始,我們建立了大量的工程、技術學院,把培養技術工程人員放到第一位;蘇聯解體了,我們又向其他人學,把很多的學院又合成了不少的大學,這也有三十來年了。結果呢,結果就是整個大陸,除了六十年代,我們有一個自然科學方面的諾獎而外,就再也沒有了,這代表著什麼呢,代表著,在科學的發展道路上,我們還是一直用追趕的思想。當然,也就不會有諾獎出現在我們身邊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不改變我們的思想,也就是要原創而不是追趕,那麼,就很危險了,你要尊重人家的智慧財產權,就不得不在用到別人的專利的時候低頭,人家不給你的時候,怎麼辦?

        只能馬上改變思想,現在一切都還來得及,因為我們已經有了強大的經濟基礎,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們向基礎教育與科學基礎方向偏重一些,假以時日,也許五十年,也許一百年,我們可能就成為了世界第一的科學強國,那個時候,才會不再有國家會喊科學技術制裁了吧。

        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才會真的這樣走呢,現在,不光家長讓孩子學習快速見效的學科,什麼容易賺錢學啥,學校也是這樣開設專業的。造成什麼呢,基礎學科的投入少,學校的教師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多的熱情,那麼相應的專業招到的優秀的學生也就更少了。

       前些日子,中科院一下子離職幾十位職員,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猜想:做基礎學科賺錢太少,還不如下海,用學得的技術去賺錢好吧。

       只有從小讓孩子感受到基礎科學的美,同時讓家長認識到孩子將來做基礎科學是一件充滿榮譽、不光有前途還有錢途的事業;國家大力培養從事基礎學科教育的老師,他們不再是和灌輸的方式培養工程技術人員,而是用啟發式的,培養孩子們探索未知的求知慾望。

        也許到了下一代,下兩代,我們才會看到我們國家的諾獎(代表基礎學科的原創力)獲得水平像一個科學大國、強國。

        基礎科學教育會成為了我們的新基建嗎?

(點個題,跑遠了,斷斷續續寫的結果,呵呵,就是講,如果用99.9%的完美度去做工作,把這樣的工作放到一個工序裡去,前後銜接,一共一千道工序,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36%。這是一個大概率都是殘品的工序。)

相關焦點

  • 完美日記這樣的品牌算品牌嗎?算好品牌嗎?
    和完美日記同期迅速爆紅的美妝品牌還包括橘朵、稚優泉、Zeesea滋色、美康粉黛、Croxx、colorkey……2018年天貓99大促,完美日記位居彩妝行業銷售額第一近期,某美妝集團總部給中國區安排了一個新課題《完美日記這樣的品牌算品牌嗎?》。TOP HER 向國內7家美妝品牌高管發出了同一個問題「完美日記這樣的品牌算品牌嗎?」。「我們一直保持質疑的態度關注。」「很多品牌還是借這波社交媒體的紅利,想快速做大求出售吧。」
  • 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真的好嗎?不,別再強求自己了
    」嗎?或許看到這裡,很多人又會反駁說:「事事追求完美,所有的事情都想要做到最好,這究竟有什麼不對的呢」?是啊,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究竟有什麼不好呢?它不僅可以提升自己,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可是你知道嗎?
  • RNA疫苗是一個完美騙局
    按照時間算整整30十年了,如果真是一個完美疫苗,最少B肝這種已經成功過的疫苗應該能夠拿出手啊。因為這兩個信息讓人堅信DNA可以激發免疫,邏輯看起來很完美。這一點作為DNA疫苗是有效的依據有些牽強,首先我說明一件事情,就是小白鼠雖然基因跟人類最接近,但從我的掌握信息,小白鼠的免疫力比人類強很多,小白鼠能抵抗病毒不是因為有抗體,而是因為抵抗力強,
  • 完美數
    第四個完美數就不太好算了,比較大,它是8128前4個完美數,全部是由歐幾裡得算出來的。牛逼,真有空。不用幹活吃飯的嗎?第五個完美數,直到十五世紀才被算出來,當然,還是用歐幾裡得的辦法,稍微改進了一下。這個計算簡單了一些,但其實還是很難算的,尤其在沒有計算機的時代。難算的點在於,判斷一個大數是不是素數,沒有有效的工具,只能根據素數表一個一個去除。
  • 你的完美主義裡,藏著低水平的認知
    不完美才是真實的人生在一次鑑寶大會上,一件仿製技術可謂爐火純青的藝術贗品,最終被專家識破,竟在於它的太過「完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間萬事萬物沒有哪一樣是完美的,總是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憾,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季羨林先生曾說過:「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是沒有的。
  • 完美日記不太完美,逸仙電商不值得投資
    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成功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突破800億人民幣,一舉成為國產美妝第一股。但其巨虧超10億、今年營銷費用超20億的財務數據也是讓投資者們大吃一驚。完美日記值這麼多錢嗎?美妝行業的護城河是什麼?
  • 人生的贏家,都懂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而那些贏在最後的人,往往都懂得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 1 把事情做到極致是什麼樣子? 做完一件事情很簡單,但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卻不見得容易。
  • 品控篇09丨完美的音樂,是怎麼做到完美的?
    音樂似乎總是不完美的。不論是演唱會現場歡呼聲還是一個音節謬誤,亦或者是在線聽音樂時的一絲雜音,似乎音樂總是做不到至臻至善。現場的音樂的一絲謬誤,反倒帶來了更為生動的氣息,但脫離現場,當我們在各種播放設備上聆聽,那些已經被處理過一遍又一遍的音樂時,如果出現不完美的旋律,甚至於出現雜音,就不那麼容易讓人接受了。
  • 完美的完美數
    完美的完美數                      黃倩     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實驗學校 在古時候自然數「6」是一個備受寵愛的數,有人認為宇宙之所以這樣完美,是因為上帝創造它是用了6天的時間......其實,「6」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數,與它的因數有著非常特殊的關係。
  • 矯正牙齒能做到完美嗎?還是一定會有瑕疵?
    牙齒畸形嚴重是可以矯正的,但要做到完美的,這個不一定。因為如果說有骨性問題,這個是要配合正頜手術的。一般來說,如果說骨性問題不嚴重的情況,矯正都可以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至少咬合狀態肯定是可以達到完美的狀態的。
  • 美國健身網紅,96-63-99完美比例,凹凸有致無可挑剔,魅力十足
    用汗水澆灌身材的同時,也享受著完美身材再來的好處,無論穿什麼衣服都非常完美,都超有氣質,青春靚麗,很有女人味,讓人眼前一亮。凹凸有致的傲人身材是無往不利的武器!一旦擁有了性感身材,在穿衣搭配這方面,就會有著巨大的優勢,哪怕是破布麻袋,都能穿出時尚潮流;不但能在模特界風生水起,而且還可以完美過渡到時尚界,更能成為知名的網紅,收穫好身材的同時還能收穫成功。
  • 談談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學——1號完美型,哪幾點你中招了?
    接下來是對第一種完美主義性格心理的看法與分析。正文〈01〉你眼中的「完美」,該如何界定完美主義者,顧名思義,就是追求完美、對事物的追求細緻到極點,難以忍受出現「瑕疵」。有人會說,這不就是潔癖嗎!不,不能全這樣說,有潔癖,可能是完美型性格,但也可能不是。它們肯定是有一定區別的。
  • 能讓時間倒流重新來過的男主,是如何讓自己的事情變得完美的
    揚言要給女醫生一個完美的婚禮,但是,在平時吊兒郎當的小黑,對於婚禮他更是漫不經心,在結婚的前一天,他為了買彩票的事情就就差點的耽誤了飛機,趕不上婚禮彩排,好在女醫生非常的大度,依舊原諒了他。他們兩個人好不容易趕到了婚禮彩排的現場,嶽父竟然又站了出來挑刺,你遲到了,你的婚禮手冊字體印錯了,你的衣服太沒有品味了。
  • 不完美,就是不完美
    不完美,就是不完美 01 又是一年快到結束時,大家今年完美嗎?
  • 完美型的星座,求知慾強的性格,對於處女座你了解嗎!
    ,今天就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完美的處女座吧!說到眼神挑剔的星座,那很多人都會說到處女座,這個眼高過頂的星座,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和氣質,他們喜歡追求完美,對待生活充滿了熱情,他們很有責任感,也非常有耐心,李志和聰慧是他們的特點,對待所有事情,他們從不將就,這也是他們工作時候盡善盡美的原因,處女座的人非常喜歡學習,他們會將自己的求知慾完美的表現出來,所有不明白的,他們都需要去鑽研,直到鑽研明白為止,處女座的人天生就喜歡完美的事物
  • 心理學:接納不完美,你的人生才豐滿,因為不完美才是一個好東西
    因為我們一直都在執著地追求完美,而實際上很多事情我們很難做到完美,這時我們的內心是破碎不堪的,懼怕面對現實,不敢做真實的自己。威爾就是這樣的人。他正在戀愛中,但他不敢繼續談戀愛,因為他害怕破壞現在的戀人在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 想談戀愛嗎?教你三步獲得完美愛情
    又能如願以償獲得完美的愛情呢?說到這,我們就不得不提斯騰伯格的愛情三元理論,畢竟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成功率會更大。愛情三元理論,簡單地說就是:激情、親密、承諾。其中,激情是指愛情關係趨於浪漫、身體吸引和性愛完美的驅力或一種狀態,是一種「熱烈的愛」;親密是指在戀愛關係中親近、融合,結成親密私人關係的感覺,是一種「溫暖的愛」;承諾是指當事人對關係維持的一種認知,決定去愛一個人和對戀愛關係擔負責任是一種「冷靜的愛」。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一理論吧!「熱烈」的愛激情指一種情緒上的著迷,個人外表的和內在的魅力是影響激情的重要因素。
  • 米神完美數據被破壞,這筆帳下賽季再跟詹姆斯算?
    被球迷們稱為「那個男人」和「米神」的米德爾頓,打出了一個效率近乎完美的賽季!根據官方數據統計,米德爾頓截至本賽季停賽前,場均可以得到21.1分6.2籃板4.1助攻,投籃命中率高達49.9%,三分命中率達到了41.8%,罰球命中率更是有90.8%。雖然三項命中率相加已達到180,但卻不符合180(50+40+90)俱樂部的要求。
  • 人最大的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惟願所有父母晚年生活幸福!
    古話說:「百善孝為先」,可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真正做到的孝順的人又有多少呢?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我們都是在吵吵鬧鬧中成長著,孩子在成長,父母也在成長著,作為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很多的不完美!
  • 你所追求的完美育兒,也許正是最不完美的育兒方法
    打壞東西是錯嗎,說句髒話是錯嗎,把牛奶灑在地毯上是錯嗎,不吃某種蔬菜是錯嗎……如果不是平時家長處處挑剔,不原諒孩子的任何過失,並經常用喜不喜歡來威脅孩子,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對家長的愛憂心忡忡,怎麼會經常意識到自己做了「錯事」,並哭著求家長不要再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