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瑞醫療回應「集採目前對公司業務基本沒有影響」,目前基本沒有影響,那未來呢?
集採目前對邁瑞醫療基本沒影響?不,這僅僅是開始
11月5日,國家醫保局對冠脈支架進行集中採購,並宣布了擬中選結果。從中標價格來看,擬中選價格中位數約700元,平均降幅達93%。
如此高的降幅,對冠脈支架生產企業的利潤構成了毀滅性打擊。參考藥品領域的三次集中採購大幅壓低眾多藥企的利潤,對冠脈支架的集中採購或只是開始,集中採購大概率將擴展到醫療器械的其他品類,並大幅壓低醫療器械企業的利潤。
受此影響,醫療器械龍頭股價大跌,僅在11月份股價就跌去近20%,市值蒸發超1000億元。
對此,邁瑞醫療回應稱「集採目前對公司業務基本沒有影響」。
我國老齡化社會加速,醫療費用和醫保支出壓力將越來越大,無論是政府、醫院還是普通個人都有越來越強的意願壓縮醫療成本。在這一大趨勢下,很難相信各界會允許邁瑞醫療在未來繼續常年保持60%以上的超高毛利率。
股東選擇「用腳投票」
2020年10月29日,邁瑞醫療發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0.64億元,同比增長29.76%;實現歸母淨利潤53.63億元,同比增長46.09%。
業績靚麗,但邁瑞醫療的股東們卻選擇了「用腳投票」。
11月13日,邁瑞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第四大股東Ever Union(H.K.)Limited於2020年9月2日至11月13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358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29%。本次減持後,Ever Union持有公司股份6078萬股,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這是Ever Union年內的第三次減持。
除Ever Union(H.K.)Limited外,近期前十大股東中的睿嘉、睿享、睿和、睿坤等有限合伙人減持並質押了部分股票,社保基金102組合也從半年報的720萬股,減持至三季度報的591萬股,減持比例達17.88%。
仍屬中低端,研發費用率卻排不到行業前三
大型券商醫藥分析師近日分析表示,當前邁瑞醫療面臨的問題是產品不夠高端。 「企業在中低端市場打價格戰早已見怪不怪,而近年來在高端市場被搶佔了份額的企業,例如,GE醫療、西門子醫療開始向低端滲透。但對於醫療器械企業而言,最大的市場仍然是高端醫院。目前我國醫療器械企業的現狀是,客戶多在二級甚至更往下的醫院,超過90%的高端醫院市場仍被外企佔有。因此,搶奪高端醫院的市場將是國產醫療企業的重要發展機遇。」
搶奪高端市場,需要過硬的技術,必須依靠持續的研發投入。但是在這方面,邁瑞醫療的表現值得商榷。
2017至2019年,開立醫療的研發費用分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17.89%、19.03%和20.33%;安圖生物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0.54%、11.23%、11.64%;迪瑞醫療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1.83%、13.34%、12.43%;理邦醫療在這三年研發費用率都超過了15%。這三年中,邁瑞醫療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0.13%、10.33%、9.96%,2020年前三季度也只有9.96%。
邁瑞醫療的研發費用率連行業前三都排不到,還有下降趨勢。
核心競爭力依然不足
目前,邁瑞醫療的願景是進入全球前20。但是根據國外權威的醫療器械第三方網站massdevice發布了《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100強》顯示,邁瑞醫療目前連前30都還沒進入,其與國際巨頭的差距還不小。
面對實力差距,邁瑞醫療在國內避開被GE、西門子壟斷的高端醫療市場,從鄉鎮、農村醫院開始做起,以高性價比開拓中低端市場,在國際市場上也主要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
在國內,GE、西門子等巨頭長期壟斷高端醫療市場,邁瑞醫療要「逆流而上」打開高端市場的大門難度較高;在國外,美國醫療器械市場佔據40%的份額,但美國後續很可能對中國的醫療器械徵收高額關稅,國外醫療巨頭還會利用市場地位、專利訴訟等手段狙擊競品,邁瑞醫療的開拓難度也非常高。
作為國內醫械行業的龍頭企業,在國內外市場都面臨著全球巨頭的競爭,邁瑞醫療的壓力依然不小,前20之路或還要花很長時間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