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三國的詩篇,看似歌頌諸葛亮,實則映射自己,讀完令人感慨

2021-01-15 騰訊網

我想一提到《三國演義》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其中最為著名的人物當屬諸葛亮。諸葛亮也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是少有的集忠、孝、勇、義於一身的偉大人物,也是大家公認的在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謀士,整個三國因為有他的存在才顯得更加豐富多彩。時至今日歌頌諸葛亮的詩篇數不勝數,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首歌頌諸葛亮的詩篇,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偉大的詩篇。

《八陣圖》

唐代: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首詩也是出自唐朝著名詩人杜甫的手中,可想而知一個偉大的詩人能夠歌頌一個前朝的丞相,我們應該就能夠知道諸葛亮給後人留下的深刻印象。這首詩是詩人初次來到夔州時寫下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篇,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介紹一下這首詩為什麼會用八陣圖為名,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最為我們熟知的便是這八卦陣,其中的八幅圖片包含了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等八種陣勢,這也是軍事操練和作戰陣圖,這個八陣圖也是充分的體現出了諸葛亮卓越的軍事技能,也正是這一優秀的特點使得詩人對他肅然起敬。

這首詩的內容也是涵蓋了諸葛亮輝煌的一生,三國鼎立局面的誕生你立下了汗馬功勞,八陣圖的創立使你千古流名。任憑江水怎麼衝打著石頭,石頭絲毫都不會有所晃動,留下的千古遺憾,便是劉備失策想要吞掉吳國。這首詩雖然短小,但是卻把諸葛亮的一生表達的淋漓盡致,使一個並不了解他的人,在讀完這首詩後也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

這首詩的前兩句直接開門見山對諸葛亮的豐功偉績進行歌頌,詩的第一句也是從總體上進行描寫的,形象生動的說明了詩人在魏蜀吳三分天下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回顧歷史,雖然三國鼎立的局面有很多的因素,但是其中諸葛亮輔助劉備從一無所有到三分天下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得不說沒有諸葛亮的劉備是不可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杜甫這一高層面的概括和讚美,也是客觀的反應出了三國時期最真實的歷史,我們也無不感嘆詩人超高的文採和諸葛亮偉大的歷史功績。

第二句則是在具體的表達,正因為八陣圖的橫空出世才使得諸葛亮聲名卓著,關於這一點詩人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進行描寫。在全詩的這兩句中詩人都是通過"三分"和"八陣圖"進行描寫,以全局性的偉大戰功歌頌諸葛亮在軍事上的特殊貢獻,在詩人的筆下顯得尤為自然,使得讀者初讀詩篇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讚美之情。

當然,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不如說是在寫杜甫對諸葛亮的惋惜之情,並且詩人並沒有僅僅只對諸葛亮感到惋惜,詩人也在表達對自己年老體衰的惋惜之情。無論怎樣,我們都很榮幸在我國古代能有一個這樣優秀的軍事家和一位這樣著名的詩人。

好的詩詞值得共讀,有趣的詩詞,看看唐宋詩人的江湖吧。

相關焦點

  • 李商隱特別孤獨一首詩,看似寫嫦娥,實則映射自己,讀完直戳人心
    年少時,他與宋華陽的那段戀情雖然無疾而終,但是他仍舊為對方寫下了很多經典的詩篇,來,他雖然與王氏結為夫妻,但是這卻成了他坎坷的政治生活的開端。李商隱的才華非常出眾,令狐楚非常欣賞他,於他有恩,可是偏偏他卻成為了王茂元的女婿。最為悲劇的是,一方為「牛黨」,一方為「李黨」,他就這樣陷入了牛李黨爭之中,受到兩邊人的排斥,在夾縫之中謀求生存,淪為了政治之中的犧牲品。
  • 杜甫記錄幸福的一首詩,環境優美,自然溫馨,讀完讓人陶醉不已
    杜甫的一生都處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這也導致詩人的仕途不順,公元759年杜甫放棄官職回到家鄉,雖然這樣的做法使他躲避了戰亂,生活上安定了許多,但是詩人依然心繫百姓,想著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在他之後創作的詩篇中包含了民生憂國之情。
  • 54歲杜甫流落夔州瞻仰武侯廟,20字唐詩慨嘆諸葛亮身後的悽涼
    杜甫寫過很多關於諸葛亮的古典詩詞,比如那「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就是寫對於諸葛亮壯志未酬所表達的遺憾。杜甫一直渴望自己能夠像諸葛亮那樣能夠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為唐王朝的發展建功立業成就不世之功。可惜的是,這一切只能存在於他自己的想像當中。
  • 三國一奇人,奇門遁甲遠勝諸葛亮,多次戲弄曹操,卻活到134歲
    文/號外歷史之高小 圖/網絡三國一奇人,奇門遁甲遠勝諸葛亮,多次戲弄曹操,卻活到134歲自古亂世造英雄,三國時期就是最具象徵性的,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湧現出了很多的英雄豪傑,說到奇人異士,大家都會想到諸葛亮和司馬懿,是非常有名望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謀士,也是深藏不漏
  • 三國時代的大發明家諸葛亮,有哪些作品?
    文/律曦三國時代的大發明家諸葛亮,發明五大神奇古今中外,歷史隨著時間一直在不斷的進步,無論是文字,思想,語言,還是說其他的方方面面。從原始社會開始,人們學會了鑽木取火,捕捉獸類。奴隸社會之後,人們逐漸的學會了製造一些簡單的工具。
  • 白居易用白鵝的口吻,寫了首詩送給天上的仙鶴,讀完令人笑中帶淚
    一生屢遭貶謫,他內心的苦寂,無處言說,便全寫進了平生的3000多首詩作中,這一首首的經典也將他送上了詩王的寶座。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這3000多首詩中最有趣的一首,這一次他心中哀傷,竟然仿照鵝的口吻寫了一首詩,送給天上的仙鶴,短短28個字堪稱唐詩中最有趣的一首「牢騷」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卻已笑中帶淚,詩王當真是不簡單。
  • 遠去的三國,東方的《荷馬史詩》?這是無數士人悲歌至死的時代
    至今為止,我認為對《三國》怎麼樣的吹噓都不為過!那的確是令人盪氣迴腸,熱血沸騰的英雄史詩時代。絲毫不亞於西方世界中的英雄史詩《荷馬史詩》描寫的那樣,甚至比之更加的充滿傳奇性。 《荷馬史詩》主要寫了「特洛伊戰爭」的起因,發展,以及最終的結果,還有奧德修斯回家的歸途。這是西方人眼中的英雄史詩傳記。
  • 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還是個發明家,你知道他都發明了什麼嗎?
    諸葛亮,集忠、孝、義、謀於一身,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歷代對諸葛亮有很高的評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成了無數仁人志士的座右銘。他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八陣圖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 辛棄疾寫李廣的詞,經歷相似,同樣悲慘,引發千年共鳴,令人感慨
    李廣將軍在一次抗擊匈奴的戰爭中私自帶領軍隊脫離了大本營,最後導致了他們在歸營的途中迷失了方向,李廣認為自己這一生都沒有犯過如此低級的錯誤,於是便拔劍自殺了,從此李廣將軍的英雄事跡也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在古代歌頌李廣的詩篇也是數不勝數,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欣賞一首來自宋代詩人筆下的詩篇。
  • 三國將士英勇非凡,有24人讓諸葛亮,二爺,曹操都流下眼淚
    三國將士英勇非凡,有24人讓諸葛亮,二爺,曹操都流下眼淚文/曉倩三國中的將領,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般都是像關羽、張飛那樣忠肝義膽,對主公忠心耿耿的。但是在三國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將領,他們個性鮮明,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主公有時候也無可奈何,這樣獨特的將領籠統有二十四位。這些將領甚至讓諸葛亮、關羽和曹操都流下了眼淚,不過眼淚也分很多種,有喜悅 、悲傷和憤怒等等。到底這些將領做了什麼能讓這三位大人物流下眼淚呢?在此主要說三個人物。首先是讓諸葛亮流淚的馬謖。
  • 他是三國真正的發明家,發明遠勝諸葛亮,有1項至今農村仍在用!
    豫薦你|文【全文1588字,圖片6張】他是三國真正的發明家,發明遠勝諸葛亮,有1項至今農村仍在用!三國時期,戰火不斷,諸葛亮為了早日興復漢室,一統天下,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可謂是煞費苦心。作為一個丞相,諸葛亮不僅要保證國家正常的運轉,還要擔負著北伐的重任,他事無巨細,事必躬親,最終把自己活活累死。諸葛亮在軍事上有一個很大的貢獻,就是發明了諸葛連弩,這種連弩構思巧妙,一次可發十支箭,威力非常大,是守城的利器。據《三國志》記載:「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駑十矢俱發。」
  • 杜甫被忽略的佳作,縛雞行你讀過麼,有趣又深沉,包含儒家大胸懷
    杜甫為何被尊稱為「詩聖」?杜甫在顛沛流落之中,仍然堅持著「修齊治平」的儒家信念,蘇軾曾經說他「(雖然)流落饑寒,終生不用,(但)一飯未嘗忘君」。杜甫在詩中曾寫道「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他以天下為己任,視百姓疾苦為自己切身的痛楚。杜甫的志向是「竊比稷與契」,而稷與契是舜帝時代的兩個大臣,也是儒家尊崇的兩位聖賢。
  • 三國中堪比諸葛亮的發明家,他發明一項東西,至今大家都在使用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曾歷經許多的朝代,但是要說起最有吸引力和話題度的朝代,還是非三國這一階段莫屬。三國時期是一段亂世,朝局動蕩、各方勢力割據、百姓流離失所,但是也同樣出現了許多的英雄人物。像是劉備、曹操、諸葛亮等都是數不勝數,在當時創造出了很多的佳話傳說,一直流傳到今天,仍然是非常具有話題度。
  • 李白和杜甫各寫了一首詠月名詩,千百年來難分高下,蘇軾力捧杜甫
    一個「銜」字,既寫出了嶽陽樓高,也寫出了自己的心情輕快。因為月亮能夠像根羽毛一樣被銜來,那一定是「輕」的。這種「輕」,是李白自己的主觀感受賦予的。中國古代詠月詩歌數不勝數,面對司空見慣的意象,能夠寫出如此新意,這正是李白的本事。所以李白卓爾不群,穩居詩壇高峰位置,實至名歸。杜甫能夠與李白齊名,自然也不會是浪得虛名。同樣是詠月,杜甫也用一個字盡顯風流,境界之妙,絲毫不亞於李白。
  • 三國志中,諸葛亮身高八尺,曹操七尺,揭秘三國武將的真實身高
    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描述為:身長八尺,容貌甚偉。典型的高富帥形象。身長八尺,按照現在的換算來看,一尺等於0.33米,八尺為2.64米,諸葛亮比姚明還高,這可能嗎?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出場是這樣介紹的: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 三國最精彩的一年,同時也是最詭異的一年,三國名將都上戰場了
    三國最精彩的一年,同時也是最詭異的一年,三國名將都上戰場了文/猿飛日月說起三國這個故事的精彩之處,那真的是三天兩夜也講不完,其中的精彩之處,那真的是引人入勝,讓人流連忘返,就比如說曹操行刺董卓的那一幕,就讓人拍案叫絕,當時的曹操為了除掉朝廷上的這一大害,就鋌而走險去董卓家裡行刺,結果運氣不好,遇到睡覺十分警覺的董卓,當他將要刺殺時,董卓立馬醒了,曹操腦子轉得飛快,立馬把寶刀呈給董卓,成功的避免了這一次災禍,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三國的故事有多麼精彩,有多麼出眾。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詞,全篇借用了別人8首詩,卻一氣呵成
    但是創作的熱情並不能讓蘇軾停止腳步,他藉由自己的神來之筆和對佳句詩篇的熱愛,創作了一首迄今為止不能超越的巔峰之作,這首作品全篇引用原作,但是卻不著痕跡,讓讀者說不出到底來自哪裡。令人叫絕的是,蘇軾的再創作,將這八首詩的原句用來,幾乎都是未改一字,原句再現!
  • 三國最有權勢的人物,金色的眼睛一句話揭示了諸葛亮和劉備的結局
    三國最有權勢的人物,金色的眼睛一句話揭示了諸葛亮和劉備的結局。司馬徽,不要叫水鏡先生(?——208 ),他知道如何善用人,並且有很高的能力。司馬徽為人正直,學識淵博。他是諸葛亮、徐庶和司馬懿的老師。這三個人應該彼此熟悉。他們都屬於三國負責世界事務的部長,這充分顯示了司馬徽的地位。
  • 珍藏於臺北圖書館的諸葛亮九宮八卦諏吉寶鏡圖
    這是館藏於臺北圖書館的諸葛亮所著增補諏吉寶鏡圖,由清代俞榮寬編輯,清代朱墨精鈔本,主要是九宮八卦擇吉。八卦陣是由太極圖像衍生出來的一個更精妙的陣法。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
  • 馬新莊|讀《庚子戰「役」詩篇》有感
    「庚子戰『疫』詩篇」雖然是開封市教育體育局和開封上河詩社共同完成,起重要作用的仍是郭寶光。他不但是發起人,也是主要參與人,主編的作用不可代替。下面,我僅就「庚子戰『疫』詩篇」發表一下讀後感,不當之處,望各位詩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