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雕工藝師朱凡:椰殼之間有榫卯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文\圖 本刊特約撰稿 林濤

  匠人匠心15

  外形古樸拙憨的椰殼,經過椰雕手藝人修整打磨、賦形雕刻,便擁有了新的生命,化身為獨一無二的藝術珍品。

  歷史上,海南椰雕的珍貴,體現在傳統手工藝的技藝上。作為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椰雕是一門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穿越時光阻隔,銘刻歷史之記憶,它不僅是工匠們世代相傳的謀生手段,還蘊含著瓊州獨特的人文氣息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時至今日,海南椰雕雖然已輝煌不再,但民間手藝人依然默默堅守和傳承著這一雕刻技藝。

  海口市美蘭區大致坡鎮金堆村委會美貼村是個美麗的村莊,村前池塘綠波蕩漾,村旁村後古樹參天、竹葉青翠、椰樹成林。美貼村不僅是一個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的美麗鄉村,也是一個有著豐厚人文韻味的古村。在村內行走,處處可見數百年歷史的遺蹟。這裡有明代進士馮顒的故居遺址,也是清末愛國詩人馮驥聲的故裡。

  在村裡,隱居著一位名叫朱凡的民間椰雕工藝師,他以執著的匠人精神,憑著一把刻刀,詮釋著工藝人的匠心之美。

  20年椰雕夢

  朱凡的椰雕工作室在一座瓊北傳統民居的院子旁,是個非常簡陋的棚子,室內到處堆著他的家當,棚子內外設有簡易的工作檯。就是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中,也絲毫沒有影響朱凡的創作熱情,他沉醉在自己的椰雕世界中,一眨眼就走過了20年。他說自己有個夢想,希望用一生的努力,做好椰雕,留存住這門獨特的技藝。

  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朱凡,原本在銀行工作,後來轉行到旅遊企業。一次行走在海口街頭,買了一個椰雕工藝品,椰雕展現出來的精美技藝讓他為之著迷。無意間與椰雕的邂逅,從此讓他與椰雕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做好椰雕,他選擇遠離城市的喧囂,深居簡出隱於鄉村。他買回刻刀,從零開始,琢磨椰雕工藝,沉醉在自己的椰雕世界中。

  朱凡與傳統的匠人並不相同,在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椰雕,並非師承,也非科班出生,憑著對椰雕的熱愛執著,一邊雕刻一邊學習,從書本上、從日常生活中去尋找靈感,靜心學習和體會傳統椰雕中的奧秘。

  朱凡說,他回到鄉下,默默鑽研椰雕技藝,作為自己餘生的事業,內心裡曾經有過很多矛盾和困惑。首先需要克服的是沉澱住自己的心性,做到心無旁騖,甘於寂寞,鍥而不捨;平時還要不被雜事所擾,遵守著自定的作息時間,不管外面的世界怎麼變化。如果沒有客人的到訪,每天上午9時,朱凡就開始工作,每天製作椰雕超過8小時。

  從選材、製圖、雕刻、拼接、拋光,直至一件椰雕作品的完成,朱凡總是做得一絲不苟,在他眼中,容不得一點瑕疵。每天在刀鋒上遊走,手受傷是家常便飯。有的作品工藝複雜、耗時耗力,數月才能完成。雕刻過程雖然很辛苦,但看到自己一刀刀雕刻出來的作品,活靈活現地擺在自己面前時,心裡就有一種自豪感。

  20年的孤獨修行,在方寸之間揮刀如筆,從工藝到藝術,他信步而過,終於摸索和練就了一套爐火純青的純手工椰雕工藝。

  運用榫卯結構

  作為一名椰雕設計者和雕刻者,朱凡量料取材、因材施藝,把椰雕的自然之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朱凡從拿起刻刀之時,就潛心鑽研椰雕技藝,從雕刻大師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在學習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博採眾長,不斷創新,漸漸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設計理念和加工製作椰雕的工藝——榫卯結構。

  俗話說「榫卯萬年牢」,不用一顆鐵釘,僅靠榫卯工藝,便可做到扣合嚴密、間不容髮、天衣無縫,使用千年而依舊堅固美麗。凹凸之間,以制為衡,藏秀於內,歷經千年而日久彌香,這便是榫卯工藝的迷人之處。

  榫卯是比漢字更早的民族記憶,蘊含了古代匠人的博大智慧,是中國傳統木藝的靈魂。數千年間,榫卯衍生出千百種花樣,被廣泛應用於建築、家具、玩具等多個領域。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凝結著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粹。

  朱凡在椰雕作品創作過程中精巧地運用榫卯工藝,通過椰雕構件凹凸部位的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從而起到連接、固定的作用。這個雕法難度很大,要克服一個易熱脹冷縮的問題,這是朱凡整個椰雕作品的絕妙之處。工匠工藝水平的高低,通過榫卯結構就能清晰地反映出來。朱凡運用榫卯結構製作的椰雕作品,滲透著自己的心血,充分展示了高超的雕刻技藝。

  朱凡的椰雕工藝還運用了平面浮雕、立體浮雕、沉雕、透雕等多種雕刻手法,其雕刻的茶杯、茶葉罐、香爐、椰殼碗、酒盞等等椰雕作品,雕工細膩、工藝奇巧、小巧玲瓏、畫面雅致,經久耐用,融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體。

  更為難得的是,朱凡椰雕作品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椰殼材料的基本特徵,以傳統榫卯工藝製作的椰雕作品,是現今海南椰雕作品中特色最突出的純手工技藝。

  手工的體溫,融入每一道工序,在隨時都可能會開裂的椰殼上展現化腐朽為神奇的雕刻功力。當一個個原始的椰殼在手中雕琢變成精美的藝術品時,令人叫絕。

  以平凡心做非凡事

  醉心於椰雕手工藝的朱凡,雕花循夢,把人們對于吉祥美好的追求融入到椰雕作品中。

  2018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海南賽區總決賽於7月28日上午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作為嘉賓應邀參加開幕式的朱凡,現場展示了椰雕技藝和椰雕作品,並用椰雕葫蘆絲現場演奏,贏得了與會人員的掌聲。

  正是對椰雕技藝的堅持,讓朱凡在這一路上收穫了各種認可。而他的椰雕作品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對於慕名而來的學生,他總是表現出特別熱情,認真給學生講解海南椰雕歷史,展示自己的椰雕作品,儘可能地讓他們多了解海南這一特色技藝。

  兩次到美貼村採訪朱凡,他給筆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可以用「驚嘆」二字來形容。他所展示出來的,不僅是精湛的雕刻技藝,更是一種令人感動的專注的匠人精神。從零基礎起步,到現在一件件獨具海南特色的精美椰雕作品從他的巧手中不斷誕生,是默默堅守與砥礪前行的結果。

  朱凡說,傳統手工椰雕製作工藝十分複雜,一件成型的椰雕工藝品的形成要經過選料、造模、雕刻、通花、鑲嵌、拋光、修飾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馬虎不得,稍不注意,就會前功盡棄。一件好的椰雕作品,從選料開始,就要格外用心。椰殼是越老越好,裂的嫩的都不能用。不同形狀的椰殼,可以因材選用,設計出不同形狀的椰雕作品。這些都要靠雕刻者的悟性以及出神入化的技藝和創作靈感來完成。

  朱凡平時是低調的,也是沉穩的,源於他始終對海南椰雕傳統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以及椰雕的發展與弘揚,信心滿滿。

相關焦點

  • 「榫卯」怎麼讀?——從讀音開始,了解中國科技館「榫卯的魅力...
    榫卯的魅力   「榫卯」的讀音為[sǔn mǎo],而不是很多人口中的[sǔn mǒu]。它是木構件之間利用凹凸結構相互咬合的連接方式,凸出的部分叫榫,凹進的部分叫卯。榫卯是中國古代七千年前的一項重大發明。
  • 椰殼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和用途有什麼?
    椰殼活性炭的比表面積,是不是越高越好呢?大家都知道活性炭能夠吸附有毒氣體,但是您知道嗎?它之所以能吸附有毒氣體,就是因為其發達的孔隙。看孔隙是否發達,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比表面積」。它表示每克它的內部孔隙有多少平方米。【產品用途】椰殼活性炭基本用於生活水、飲用水、製酒、飲料、工業汙水廢水的淨化、脫色、除臭;也可用於煉油行業的脫硫醇等。
  • 椰殼活性炭對飲用水淨化的過程及原理
    在飲用水淨化中,當水源流過椰殼活性炭,往下層滲透的時候,椰殼活性炭會將水中懸浮狀態的汙染物進行截留,被截留的懸浮物充塞於活性炭間的空隙。濾層孔隙尺度以及孔隙率的大小,隨活性炭粒度的加大而增大。即活性炭粒度越粗,可容納懸浮物的空間越大。
  • 有了椰殼抹布碗筷汙漬再也不怕了-智成纖維
    家裡的不鏽鋼製品上有汙漬或者鐵鏽很難去除,我們可以準備一塊椰殼抹布來擦不鏽鋼就乾淨了,非常的方便,椰殼抹布水在我們清洗碗筷後,然後再用水龍頭一衝就即淨,可以很輕鬆的清除表面的水漬,效果非常的好。椰殼抹布解決碗筷油多、桌子汙髒的困擾,遇到這種問題可以使用椰殼抹布;椰殼抹布吸附性好、吸水效果強、具有不沾油,去灰強,柔軟耐用,使用壽命長,用來擦洗,非常方便省事,我們還可以用它來擦拭廚房裡面的瓷磚,洗菜池等。椰殼抹布是清潔工作的一個好工具,定期的用消水對它進行消,這樣就可以減少細菌的生成,可避免身體健康等等優勢。
  • 椰殼活性炭的識別方法
    椰殼活性炭應用範圍介紹:主要用於飲用水、純淨水、製酒、飲料、工業汙水的淨化、脫色、脫氯、除臭;也可用於煉油行業的脫硫醇等。
  • 神奇的榫卯結構,不用一顆釘子卻堅固無比!
    榫卯,中國傳統木作工藝的精髓,是指兩個木構件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方式將它們連結並加固起來。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一旦咬合,兩塊木結構之間就能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 研究生的榫卯實訓課 傳統工藝的後浪來了!2020北京化工大學 榫卯...
    榫卯工藝走進高校,讓年輕一代更多地了解這門優秀的傳統技藝,從中採摘價值,繼承中有創新,傳統工藝和文化才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長江後浪推前浪,年輕學子的加入,將在未來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和價值!讓榫卯工藝走進高校、走進大眾視野,讓年輕一代更多地了解這門優秀的傳統技藝,讓年輕學子從中採摘價值,繼承中有創新,傳統工藝和文化才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長江後浪推前浪,隨著年輕學子的加入,這樣的實訓實踐活動,在未來產生的影響和價值將不可估量!
  • 椰殼抹布批發廠家-智成纖維
    椰殼抹布批發廠家採用超細纖維製作椰殼抹布,厚度均勻,綠色環保。不縮水,不變形,不掉毛,不褪色。椰殼抹布具有:不沾油,不沾灰,吸水性強等特點。做到吸油不沾油,擦灰不沾灰。現在抖音、快手椰殼抹布都非常火,不管是省內還是省外銷售量都非常多,在百度上搜索「椰殼抹布批發廠家」可以智成纖維,並且智成纖維還能出口,服務過的客戶有1000多家,為他們提供了椰殼抹布加工定製服務。高品質的椰殼抹布源頭廠家採用環保材料製作,贏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找智成纖維定製了。
  • 榫卯,是一種充滿中國智慧的傳統木匠工藝
    在瑞士有一座純木料建成的大樓由深諳「河合繼手」的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完成 ,卯是一種充滿中國慧的傳統木匠工藝,凸出來的部分稱為「榫凹進去的部分叫做「,榫卯相契合,從而使木頭與木頭完美銜接,頭與木頭完美銜接
  • 古代神奇的榫卯結構,為什麼到了現在幾乎消聲覓跡了?
    榫卯結構,利用木塊之間的面,點,組合等方法,通過木塊之間對方向的相互制約限制來達到整體建築結構的結實堅固。完全木製的結構,不但更加輕巧簡便,更是節省成本的好方法。通過鐵釘連接的木塊只能固定一個方向的力,同時也存在時間一長,鐵釘腐鏽的潛在隱患。而且由於木製本身擁有韌性,其堅固耐用的程度甚至超過了使用鐵釘連接的。
  • 科普 || 真假椰殼活性炭識別方法
    《科普~真假椰殼活性炭識別方法》  相關產品因椰殼活性炭比煤質活性炭成本高許多,而且成品活性炭材質一般不容易被普通大眾所識別
  • 「半個木匠」張均成:用工匠精神傳承中國傳統榫卯工藝
    【同期】老木匠 吳喜太  張老師把榫卯的圖片拿過來以後,我覺得這個(復原榫卯結構)挺不錯的,因為明式家具是中國家具的頂峰,我本身就是木工,也想把這個(榫卯技藝)傳承下去。  【解說】榫卯是一種古老的結構智慧,是中國古代建築和家具的主要結構方式,榫卯顧名思義:凸出的部分叫榫,凹進的部分叫卯,凸出的榫頭與凹進的卯眼緊密契合,就能將木構件牢固地連接在一起。
  • 榫卯對他來說,就像樂高那麼神奇!
    因為使用的工具是竹製的刀具,在泥巴上雕,是有一定的阻力,可以想像下,在雕刻時竹刀在泥上切塊的阻力,一般要做到一刀下去,要出線條成型。上下搬堆泥巴的辛勞程度不亞於跑個半馬。他開始動手做的第一個榫卯結構是燕尾榫,這是一個最常用的結構結合處使用的榫卯,也有適當的裝飾效果。偶然的一個機遇接觸到榫卯結構的一些知識,正好是他一直想研究的方向,在摸透榫卯結構後,興奮難以言喻。
  • 木匠阿海:"用榫卯結構的老房子 是修一棟少一棟了"
    榫卯工藝,即通過榫卯的做法,將建築物或家具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做法。若榫卯使用得當,兩塊木結構之間能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這項工藝也是古代木匠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江湖有稱:手藝高低,榫卯見分曉。  世間的完美,大抵是艱辛與苦困反覆煎熬成的果。  「全年無休」、拼命三郎般幹活的阿海師傅,這次真的要請假了。
  • 洗必淨椰殼抹布怎麼用的人越來越多
    說起清潔用品領域的椰殼抹布,椰殼抹布的廠家就非常多,價格也是高低不一,很多需要批發椰殼抹布的朋友,幾者相較,竟然選擇了價格要貴一點的洗必淨,這是為什麼呢?路虎很貴,開的人越來越多。夏利很便宜,已被淘汰。諾基亞很實惠,但是用的人越來越少。蘋果手機很貴,用的人卻越來越多。為什麼?因為消費者買的永遠不是便宜,而是產品的價值!
  • 古代兩款黑科技鑑賞,榫卯工藝與水運儀象臺,富含古人思想智慧
    一、榫卯[sǔn mǎo]工藝 1、榫卯結構的妙用 說起榫卯工藝,很多人雖然聽著耳熟,但壓根沒打過照面。榫卯工藝是一種很神奇的連結結構,這種工藝利用榫頭和榫眼之間的咬合達成固定兩個木製構件的目的。
  • 2700多張榫卯結構設計圖紙圖片 中國風傳統家具明式製作工藝
    榫卯結構的連接方式成為古典家具不斷傳承的精髓所在。它起源於建築,盛傳於家具。老人曾說「榫卯萬年牢」是真的。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
  • 淺談汽車座椅發泡海綿替代材料—椰殼纖維的運用
    對汽車座椅構造更有一定了解的人則會想到骨架、滑移總成、升降總成等。再進一步的,則會想到H點、人體工程學之類。今天我們主要分析一下可作為發泡海綿替代材料的椰殼纖維的運用。提到椰殼纖維,有些人首先能聯想到椰棕床墊,確實,椰棕床墊的種種環保概念在市場上已經有了一定影響力,而事實上椰棕汽車坐墊也一樣不再是什麼稀罕事情。
  • 神奇的「榫卯工藝」品其之美 享其之趣
    但很有必要說一說咱們祖先的智慧結晶,也是獨屬於咱們中國的建築文明瑰寶——榫卯結構。榫卯結構榫卯結構所採用的材料,一眼望去其實就是一些木塊,但它之所以被稱為國粹,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榫卯結構概括起來就是精巧和結實。它主要是用木塊進行相互咬合的結構方式,常用於建造的主要結構有立柱、橫梁、順檁等,用於連接這些部件的關鍵咬合方式就是榫卯結構咯,榫卯的存在使得它們的結合更加吻合。採用的方式為凹凸連接,凸出來的部分叫做榫頭,凹進去的部分叫卯眼或卯槽,榫與卯的高度咬合,可以保證建築結構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