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巨獸」高調下水,配備6具發射管,看到名字後日本尷尬了

2020-12-06 騰訊網

近些年我們的鄰國日本軍事發展得特別迅猛,經常就會傳出捷報,不得不說有美國的幫助就是不一樣。而我們的另一個鄰國韓國,也一直不甘落後,對於武器的研發一直非常的上心,也時不時的就能傳出好消息,只是很少引起人注意罷了。就在日本將該國的出雲級驅逐艦,正式改裝成輕型航母之際,韓國也制定了建造輕型航母的計劃,並且還向美國訂購了二十架f-35戰機,而且這艘輕型航母的排水量將會達到4萬噸,足以抵得上兩個日本的出雲號。

由此可見韓國也是一個有野心的國家,隨著日本公布該國建造宙斯盾艦的計劃,韓國方面也報導了關於該國第二艘中型潛艇舉行下水儀式的消息。這款核潛艇可以稱之為是一個「巨獸」,此次高調下水自然吸引了不少目光,還配備了6具發射管,看來威力也是非常大的,只不過看到這個核潛艇的名字後日本尷尬了,居然叫「安武」號。

據海外網報導,韓國軍方在11月10日下午,為這艘潛艇舉辦了下水儀式。這艘潛艇的水下排水量達到三千噸,裡面能夠容納五十名船員,可以說是一個大傢伙。而這艘潛艇的最大行情速度達到二十節,噪音也被大幅度降低。同時,韓國一共為這款艦艇裝備了六具垂直彈道飛彈發射管,使其具備非常強大的潛射能力。

而經過此次下水測試之後,韓國軍方對這艘艦艇目前的狀況進行了評估,預計完全可以在2022年正是交付給韓國海軍服役。當然,這其中讓人感覺有意思的是,韓國為這艘航母取名叫做「安武」號。而安武曾經是韓國獨立運動中的積極分子,並且為抗日立下了汗馬功勞。日本對韓國進行了數十年的殖民統治,並且曾經在韓國境內培養出一批效忠日本天皇的軍國主義。

尤其在日本宣布投降時,甚至有十萬韓國民眾切腹自殺,以表哀痛。可見那個時期,韓國人已經徹底被日本思想同化。但是在該國境內,依然有很多思想進步的人士,不堪忍受日本的殖民統治,更不接受日本人對他們展開的思想教育。因此便積極的尋求獨立,試圖掙脫日本的禁錮,而安武就是該國抗日分子的代表。

雖然在日本宣布投降以後,在美國的牽引下,韓日兩國也建立了邦交,並且經常與美軍展開聯合軍事演習。但由於2018年,日本忽然提出,將會斷供韓國三星的半導體產品,也引起了韓國方面的極大不滿,同時也勾起了韓國對日本的新仇舊恨。尤其兩國之間,還存在著領土糾紛問題。因此,此次韓國將該國這艘巨型潛艇,以抗日將領的名字作為命名,也確實別有深意。

韓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很多的合作,但是也存在著諸多爭端,日本的軍事發展是非常快速而且先進的,這樣一來韓國方面不著急才怪。此次「安武」號的高調下水也讓我們看到了韓國也是非常的有能力的,而用這個名字進行命名,也是對日本的一種示威。

看來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明爭暗鬥一直都沒有停止,一直都在暗暗的較勁。

相關焦點

  • 日本新一代潛艇下水,取名大鯨!又是舊日本戰艦名,曾改裝成航母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最新型潛艇——大鯨級(Taigei Class)常規動力攻擊潛艇於14日亮相,這是繼日本親潮級潛艇和蒼龍級潛艇後的一型新型潛艇。首艦「大鯨」號將於2022年3月服役,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艦隊的第22艘潛艇。「大鯨」號潛艇,取自日語中的「大鯨魚」,於14日在日本本州島兵庫縣神戶船廠下水。
  • 鋰離子電池獲新突破,大鯨能否代替蒼龍,日本甘做第一個
    日本下水了第一艘大鯨級潛艇,這種新型潛艇是12艘蒼龍級潛艇的後繼者。它們採用了新型鋰離子電池技術,這種新技術的成本目前來看還是比較高的。第二艘大鯨級潛艇尚未建成,但預計將於2021年投入使用。第一艘大鯨級潛艇在2020年進入服役,與前兩艘蒼龍相比有不少改進,尤其是鋰離子電池方面。
  • 日本自衛隊蒼龍級潛艇青龍首次下水 中國與日本潛艇的差距有多大?
    日本自衛隊蒼龍級潛艇青龍首次下水 中國與日本潛艇的差距有多大?時間:2016-10-13 22:53   來源:華夏收藏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自衛隊蒼龍級潛艇青龍首次下水 中國與日本潛艇的差距有多大? 據外媒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青龍號潛艇今天上午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下水。
  • 日本29SS潛艇首艇亮相 配備保形聲吶 水下作戰能力不容小覷
    日本海上自衛隊29SS潛艇首艇,可以看到已經完工大半,即將建成下水此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新一代常規潛艇-29SS首次亮相。從相關圖片來看,該艇完工程度已經非常高,年內下水應該沒有問題。2017年(平成29年)日本海上自衛隊首次編列預算,29SS編號就來源於此,意為平成29年潛艇計劃。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蒼龍級潛艇編號是16SS(平成16年編列預算,即2004年項目上馬)。2018年29SS首艇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開工,舷號-SS513,水上排水量3000噸,潛艇排水量4000噸左右,預計2020年下水,2025年之前交付日本海上自衛隊。
  • 中國周邊已被潛艇包圍 日本已裝備18艘潛艇
    該艇裝有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各型魚雷和「魚叉」潛射反艦飛彈,最多一次可攜帶16枚重型魚雷或25枚水雷。韓國海軍還準備自行研製3艘排水量3500噸的KSS-Ⅲ新型潛艇,並開發能與朝鮮微型潛艇抗衡的新型迷你潛艇KSS-500A。KSS-Ⅲ型潛水艇是韓國海軍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該艇將裝備潛射對陸攻擊型巡航飛彈,以增強對朝鮮的威懾能力。
  • 俄為韓國海軍建造首艘「海鱔」氣墊登陸艦下水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訊 由俄羅斯為韓國海軍建造的3艘「海鱔」12061型氣墊登陸艦中的首艦已於近日在哈巴羅夫斯克造船廠下水。  哈巴羅夫斯克造船廠發言人介紹稱,3艘氣墊登陸艦的總價值為1億美元,其中,一半的費用將用於抵消俄羅斯欠韓國的債務。
  • 日本全球首艘鋰電潛艇「凰龍」號下水,2020年交付海上自衛隊
    日本「凰龍」號潛艇(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三菱重工從日防衛省獲得訂單的「凰龍」號潛艇10月4日在神戶造船所下水。「凰龍」號是首艘配備鋰離子電池的潛艇。由於蓄電容量增加,在不使用發動機的情況下,「凰龍」號能在更長時間裡安靜潛航。
  • 環球軍情|「蒼龍」新潛艇下水日本強化海軍實力
    (原標題:環球軍情|「蒼龍」新潛艇下水日本強化海軍實力)
  • 日本最近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上算什麼水準?
    「大鯨」這個名字是沿用了日本海軍在1933年建成服役的一艘潛艇母艦,那時主要是為了應付海軍條約的限制,後來被改建成輔助航母「龍鳳」號。實際上,這艘軍艦在建造時,就已經留好了伏筆,做好了日後改建成航母的準備,可以說就是按照航母的各種要求建造的。
  • 日本最新一代潛艇下水,噸位居世界第二,棄用039A同款AIP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日本海上自衛隊,近兩年加快訂購、列裝新型主戰艦艇,水下戰力更新換代也很快。10月14日,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內,一艘「黑魚」正式下水,這是海上自衛隊最新一代「大鯨」級常規潛艇的首艇「大鯨」(SS-513)號,它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常規潛艇。
  • 日本成功發射韓國衛星 可用來監視朝鮮半島(圖)
    「阿里郎3號」是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研發的多用途衛星,搭載光學相機,能夠拍攝高解析度照片,用於地圖繪製、環境保護和農業等領域。(CFP供圖)  當地時間2012年5月18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三菱重工業公司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用H2A火箭發射了三顆衛星,其中一顆就是韓國的「阿里郎3」號衛星。
  • 美在日本部署中導,威脅有多大?
    美國「防務博客」網站15日透露,美國可能優先部署地面機動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該飛彈主要針對戰役、戰術目標,而五角大樓正在研製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更具威脅。韓國《東亞日報》稱,比林斯利強調,美國研發的中程飛彈是日本等國家「絕對必要的防衛力量」。由於美國缺乏靠近中國的直屬軍事基地,即使在距離最近的關島部署射程為1000公裡的中程飛彈,美國也無法將中國大陸納入打擊範圍,因此「有必要在以日本、韓國等為首的亞洲國家部署飛彈」。
  • 它是21世紀最尷尬的區域防空艦之一,不愧是韓國製造
    KDX-2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是韓國裝備的第一種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驅逐艦,其共建造6艘,據說還有後續改進型追加計劃。(AN/SPS-49型雷達)該級艦6艘稍有不同, 第一批三艘KDX-2的艦首B炮位中央安裝了四組八聯裝美制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從王建號開始的第二批三艘則把四組MK-41左移,在B炮位另外加裝一組韓國自行開發的八聯裝K-VLS垂直發射系統,能配備韓國自行研製的紅鯊火箭助飛魚雷與天龍對地巡航飛彈。
  • 日本搶在韓國前面入役鋰電池潛艇,三星教訓還不夠深嗎?
    現代常規潛艇動力已經進入了不依賴空氣的推進(AIP)時代,日本很早就開始了相關的研究,自研不成之後,把目標轉向引進瑞典的斯特林發動機,後來日本發現這條路上走不通,仿製斯特林發動機的工作屢屢失敗,不得不依賴於進口,無奈之下日本只能另闢蹊徑!
  • 賣完中國賣日本:中日最強潛艇的發動機來自同一個國家
    日本《神戶新聞》3月12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一艘「蒼龍」級潛艇「清龍」號已於當天入役海自第2潛水隊群第6潛水隊,而該潛水大隊也因此開始重建。目前第1潛水隊群下轄有第1、第3、第5潛水隊,第2潛水隊群下轄有第2、第4、第6潛水隊。而12剛服役的「清龍」就隸屬於第2潛水隊群第6潛水隊。蒼龍級潛艇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在21世紀當前最新型式的一款潛艇,它由三菱重工(日本最大的國防工業承包商)神戶造船廠負責建造。
  • 日本想賣潛艇,美媒幫著做廣告
    (蒼龍級第11艘凰龍號)早在2014年的時候,日本防衛省就修改了所謂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在整個右翼思潮泛濫的情況之下,日本一方面想要推動自衛隊變成國防軍的計劃,另一方面也想要憑藉自己的軍工實力為自己的武器正名。
  • 韓國將自鹿兒島基地發射「阿里郎3號」衛星
    環球網記者陳薇報導,據韓國《中央日報》5月9日報導,韓國第3顆多用途衛星「阿里郎3號」將在5月18日凌晨1時39分左右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基地進行發射。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8日發布公告稱,運達種子島的「阿里郎3號」衛星已經放入了衛星保護裝置內,發射體及其組裝已完畢。
  • 日本發射衛星探測北極航線 韓國破冰船將入北極圈勘探
    本報東京5月16日電 (記者劉軍國)日本氣象信息公司「天氣新聞」15日宣布,將於9月後根據氣象條件擇機發射名為「WNI」的超小型實用衛星,爭取在年內實現用於觀測溫室效應下的北冰洋海冰狀況,並根據觀測數據探測北極航線。有預測認為,到本世紀後半期,夏季北冰洋冰層可能幾乎全部融化。
  • 只有日本才有颱風命名權?中國氣象廳與日本氣象廳差距在哪?
    今天(6月7日),2018年的第四號颱風「艾雲尼」預計將第三次登陸在廣東西部沿海。這次的颱風可以說有點調皮,這兩天一直在瓊州海峽附近打轉,並 已經先後在廣東徐聞和海南海口登陸過了,現在又轉回了廣東,真是令人頭大~關於颱風「艾雲尼」,有網友@中國氣象愛好者 做了一個解讀,他稱這個颱風在6月5日時各項指標都達到了命名的條件,但日本氣象廳直到6月6日早晨才給出了名字「艾雲尼」。該網友表示,颱風若是不命名升格,勢必會對海南廣東廣西的災害防禦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