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人們可以獲取的商品信息被最大化的深入到各個行業。在方便了消費者的同時,實體店經營者們卻是苦不堪言。那到底網絡是帶給了我們利呢還是弊呢?
記得小的時候每到周末或是節假日的時候父母都會帶著我去逛街,那時的心情是無比歡樂的。而現在這個年代,逛街仿佛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取而代之的是網購。其實平心而論,網購帶給我們的確實是很便利,但是在便利的同時生活似乎沒有了那麼多歡樂。
現在的80後90後中間出現了一個新名詞「低頭族」,無論是我們坐地鐵或是等公交亦或是去銀行辦業務,都會發現很多人或者說所有人都在低著頭。在網上很多人都在討論低頭族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地球變成了地球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距離越來越近,可是我們會發現真正的溝通卻是越來越遠。
這樣的一個時代,網絡帶給我們的,以及網絡對實體業的衝擊,其實還是利大於弊的。特別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沒有了以往那種親近感,更多的是疏遠。前段時間朋友結婚,好多都是直接微信發個紅包了事,諸如此類的變更比比皆是。
而現在的實體經濟卻一直在低迷,很多實體店主都在抱怨生意越來越差,錢越來越難賺,客戶越來越少。而對於消費者,出門逛街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有時即便是到了商場,大部分的消費者也會拿實體店的產品和網上的價格做個對比。
我們不得不說網購的成本對比實體店確實要低很多,產品的多樣性實體店也是敵不過網絡的。但是我們難道以後真的要摒棄實體,所有的商家和消費者都一股腦的投身於網絡消費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都要通過一個屏幕去傳達麼?這些問題已經開始困擾著社會各界了,如何去解決看來還是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我們更願意看到的是一個家庭或者一個社會共同的繁榮,而不是只看到某一個單一的行業空前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