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經濟到底實體重要還是網絡重要

2020-12-04 凡人品文化

在當今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人們可以獲取的商品信息被最大化的深入到各個行業。在方便了消費者的同時,實體店經營者們卻是苦不堪言。那到底網絡是帶給了我們利呢還是弊呢?

記得小的時候每到周末或是節假日的時候父母都會帶著我去逛街,那時的心情是無比歡樂的。而現在這個年代,逛街仿佛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取而代之的是網購。其實平心而論,網購帶給我們的確實是很便利,但是在便利的同時生活似乎沒有了那麼多歡樂。

現在的80後90後中間出現了一個新名詞「低頭族」,無論是我們坐地鐵或是等公交亦或是去銀行辦業務,都會發現很多人或者說所有人都在低著頭。在網上很多人都在討論低頭族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地球變成了地球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距離越來越近,可是我們會發現真正的溝通卻是越來越遠。

這樣的一個時代,網絡帶給我們的,以及網絡對實體業的衝擊,其實還是利大於弊的。特別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沒有了以往那種親近感,更多的是疏遠。前段時間朋友結婚,好多都是直接微信發個紅包了事,諸如此類的變更比比皆是。

而現在的實體經濟卻一直在低迷,很多實體店主都在抱怨生意越來越差,錢越來越難賺,客戶越來越少。而對於消費者,出門逛街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有時即便是到了商場,大部分的消費者也會拿實體店的產品和網上的價格做個對比。

我們不得不說網購的成本對比實體店確實要低很多,產品的多樣性實體店也是敵不過網絡的。但是我們難道以後真的要摒棄實體,所有的商家和消費者都一股腦的投身於網絡消費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都要通過一個屏幕去傳達麼?這些問題已經開始困擾著社會各界了,如何去解決看來還是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我們更願意看到的是一個家庭或者一個社會共同的繁榮,而不是只看到某一個單一的行業空前強大。

相關焦點

  • 何陽:金融科技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促進意義
    以前從傳統的供應鏈金融的角度,只認應收帳款這些很核心的信息,現在利用區塊鏈傳遞信息多樣化的優勢,並且跟大數據以及信息化的一些技術相結合,無論合同,貨物的物流,交易的信息,還是出貨的量,這些信息都可以作為供應鏈金融資金對接的參考依據。 金融界網站:金融科技是現在行業發展的一個主導發展趨勢,其實他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明顯促進作用,這個我們剛才都聊到過了。
  • 我國物質主義的研究現狀:基於 CSSCI 的社會網絡分析
    為了解近年來該領域在國內的研究面貌和特徵,採用社會網絡分析法對CSSCI所收錄的有關物質主義的文獻關鍵詞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物質主義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主題,我國物質主義研究範圍廣,但不集中。物質主義、物質主義價值觀、大學生、幸福感等是該領域的核心研究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推動了社會價值觀的變遷。
  • 楊成長:今年的經濟增長,三因素起重要作用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題:《楊成長:今年的經濟增長,三因素起重要作用》作者 楊成長(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在今年的經濟增長中,三個因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是金融和財政的雙寬鬆政策。所以,我們和美聯儲不一樣,我們可以直接影響幹預,同時資金直接流向企業、社會與居民的直接通道。因此,如果把這四個口子同時考慮進來,今年融資總量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二是不能只看同比數據,如社會融資餘額、銀行貸款的同比增長數據不應直接與過去相比。原因很簡單,基數變大了。社會融資餘額前幾年統計的口徑是通過金融機構向企業、居民的融資。後來,我們把企業專項債、地方和中央的債務加入統計。
  • 問:當今社會,英語對孩子重要嗎?答:英語不重要,口語很重要!
    現在這個社會,英語對孩子重要嗎?這個問題是我們今天早上開例會的時候一位英語無意間老師提出來的,而本文,是一位上周才加入我們的「海龜」老師所回答的,希望能對各位家長朋友有所幫助,謝謝!說到這裡我還有個趣事可以給各位聊聊,你們可能不知道,一個純粹的老外只要不是高材生,他們掌握的英語單詞幾乎不會超過1000,但就這1000個單詞他們可以應對日常生活中95%的交流,而我們中國人,僅僅考上大學所學習的英語單詞就已經超過了3500個,現在想想,口語是不是真的很重要。
  • 中國經濟社會學40年:傳統、當下與未來
    摘 要:作為架接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的一門學問,經濟社會學是當今最為活躍和最富有前景的社會學研究領域之一。中國經濟社會學的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雖然深受20世紀70年代以後國外經濟社會學復興的影響,但新中國成立以前的社會學家便已奠定對經濟展開社會學分析的傳統。當代學者並不是以賡續理論傳統而是以轉換學術範式的方式接續了早期中國社會學的傳統。
  • 從《大話西遊》看網絡時代的符號消費,成為後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
    「計算機網絡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空間,這個空間既不是虛無,也不是人類現實的活動空間,而是一個有著自己的特點,區別於現實社會的人類新的生存體系。」網絡空間(Cyberspace)造就了網絡社會,並成為後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
  • 基於網絡社會特性的中國網絡社會有效治理
    不但如此,網絡社會還是人類新的存在方式。一方面,網絡社會通過新的社會交際方式,提供了網絡個體的社交存在感;另一方面,結合最新的虛擬實境技術,個體也可以獲得時間空間的感知模擬。並且通過兩者的交互加強,進一步鞏固了網絡中的現實存在感。因此,網絡社會使得人類第一次創造出了可以在很大程度擺脫現實物理世界的生存狀態。自此以後,人類的存在將跨越現實存在與網絡存在,形成新的混合存在狀態。
  • 馬化騰:終端的演變會對經濟業態產生重要影響
    馬化騰稱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平均每20年,終端的演變會對整個信息業態甚至對整個經濟業態產生一個重大轉變。  馬化騰表示,對於網際網路行業我有三個感想。其一,當前網際網路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已經超越了本身這個領域,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各行各業的連接規模越來越大;其二,網際網路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在經濟以外以及社會影響方面的推動越來越多;其三,網際網路信息終端的演變會顛覆現在看來最潮流的產品。
  • 社會學研究的重要範疇之一,社會生活到底是什麼?
    社會生活是社會學研究的重要範疇之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整個社會物質的和精神的活動。狹義指社會的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組織的公共活動領域以外的社會日常生活方面。在物質生活中,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是社會生活首要的和最根本的內容,是動物從事其他生活活動的基礎;同物質生產活動密切相連的是物質生活資料(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生存、享受和發展資料)的消費活動,這種消費活動同樣是物質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動物自身得以生存、繁衍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 被數智化供應鏈包裹的實體經濟,穿上了「反脆弱」的盔甲
    這些特殊區位,是當地經濟的發展之錨,也是全球社會向供應鏈地理轉變的表現。供需的動態變化成為驅動社會組織演進的核心動能,人們努力靠近基礎設施和供應鏈附近,無論是現實的,還是虛擬的。在這個由生產者、中間商、銷售者組成的完整生態體系中,滿足供需、享受生活、追求發展。
  • 新發展階段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四大著力點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者: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產業政策所研究員 鄖彥輝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
  •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中國為全球經濟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說】11月25日,第十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在北京舉行,開幕式暨主論壇現場,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在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並實現經濟快速復甦,為穩定全球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期】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 弗拉基米爾·諾羅夫可以說中國兩次拯救了世界經濟:第一次是在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後,推出大規模投資計劃,第二次是如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實現快速復甦。
  • 內蒙古出臺重要意見!劃分四類地區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實行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意見》。《意見》全文如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做好我區疫情防控工作,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制定如下意見: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
  • 《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英文版...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翻譯的《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英文版,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中文版,已於2020年10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收入習近平同志有關重要文稿43篇。為便於國外讀者閱讀和理解,英文版增加了注釋和索引。
  •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點燃數字經濟引擎賦能未來
    本屆論壇主題為「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是每年都在不斷深化的主題,映射著不同發展階段網際網路行業的責任和使命。從烏鎮出發,一批網際網路最新成果和前沿技術,迅速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
  • 氣候變化和歷史社會經濟波動
    在歷史氣候變化和社會經濟的研究中,時間和空間尺度是一個基本的認識基點,理清研究尺度才能有效的對氣候變化和歷史社會經濟發展得出科學和深刻的認識。而進一步需要澄清的是,歷史氣候變化與現今談論的氣候變暖有著概念上不同。相較於當今氣候暖化,歷史氣候變化主要是指代在工業革命之前,氣候變冷以及變乾等對農業生產不利的負面氣候影響。
  • 賺錢重要,還是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重要?這是個問題
    用當下的普世價值來評判,我的這位朋友,乃是當今社會之精英,鳳毛麟角一樣的人物。屬於他自己的日營收,遠遠超過了我拼死拼活一年的血汗錢。人為財逐,貌似也是世所公認的順理成章,好在,微信聊天,可以給人以遐想的時間。於是,在微信裡,我通過語音的方式,和我的這位朋友,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留存於我的腦海中,已經淡忘得有點模糊了的故事。
  • 網絡空間成為國際反恐重要陣地
    這折射出在網絡直播興起的當下,加強網際網路監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從2013年9月肯亞奈洛比購物中心恐怖襲擊的「推特直播」,到如今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槍擊案的「臉書直播」,近年來,恐怖主義和極端思想越來越多地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傳播擴散,給全球反恐行動帶來了一系列新挑戰。  網際網路是把雙刃劍,有多便利也就有多「鋒利」。
  • 當今世界存在的九大矛盾
    這些矛盾和問題有延續既往的,也有不斷增加的,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也是影響世界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貧富矛盾  世界經濟發展最不公平的問題是貧富之間的矛盾,既表現為富國與窮國之間的矛盾,也表現為富人與窮人之間的矛盾。總體來看,富國越來越富,窮國越來越窮。
  • 把科技創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
    在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奮力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進程中,科技創新不僅在科技前沿領域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而且為經濟、生態、人才、民生等領域的切實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特別是在世界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的新時期,只有把握住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契機,才能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槓桿培育新動能。面臨這一發展大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出先導性和支柱性,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體系新支柱。要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