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餵食蜂糧的蜜蜂幼蟲成不了蜂王

2021-01-19 煎蛋


credit: 銳景創意

決定一隻蜜蜂幼蟲的命運只是一頓飯的事情。事實證明,正是它們食物中的來自花的遺傳物質片段主宰了它們的宿命。
當雌性幼蟲被餵食了別的蜜蜂分泌的蜂王漿,它們就會變成個體更大的、將進行繁殖工作的蜂王。但是大多數幼蟲會被餵食蜂糧,一種花粉和蜂蜜的混合釀造物,它們會變成更小的、不進行繁殖的工蜂。
南京大學的陳xi和及其同事近期發現蜂糧裡面含有許多叫做microRNAs的小RNA分子。它們調節著基因表達,且在植物中它們能幫助調控一些重要過程,比如長葉和成花過程。
「植物利用這些特定的miRNAs(即microRNAs)來控制花的大小、邢形態、顏色和發育進程。」陳說,「花的這些特性指導著蜜蜂進行花粉採集工作。」因此,很多miRNAs就順勢跑到了幼蟲的食物蜂糧中。


credit: 三型蜂的發育示意圖

受控於植物的RNA

研究人員從蜂巢中收集出花粉、蜂蜜、蜂王漿和蜂糧並測定其miRNA含量水平。他們發現花粉和蜂糧中的植物miRNA含量比蜂王漿中更高。
研究小組又在開始實驗室中飼養蜜蜂,餵它們吃蜂糧類似物——一種富含花粉miRNAs的人工食物。吃著miRNAs長大的幼蟲最終變成了重量更輕、體型更小的工蜂,它們的卵巢也更小。
進一步研究蜂糧中的miRNAs後,發現含量前16的miRNAs可能與蜜蜂的96個基因密切相關,其中也包括已知的影響蜜蜂發育的基因。有一種叫amTOR的基因,已知它在蜂王中的表達更為活躍,而進一步的一些實驗表明一種叫miR162a的miRNA抑制了amTOR基因的表達。
而當蜜蜂幼蟲被單獨餵食iR162a時並沒有被延緩發育,這表明miR162a並不是唯一參與調控的miRNA。
但在蜂王漿中均未發現這些作用。「準蜂王幼蟲免受了miRNA的影響。」陳說。

植物的力量

但是為什麼植物產生的miRNAs還可以影響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種的發育呢?
論文作者指出,蜜蜂和開花植物都得益於存在已久的「共同進化關係」,植物的miRNAs是其中的一部分。
「當蜜蜂採集花粉為整個蜂群提供食物時,他們也為植物傳了粉;同時,植物給出miRNAs來幫助蜂群穩定社會形態。」陳說。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這種解釋。「我認為植物並沒有在控制昆蟲發育的機制中獲益。」亞利桑那大學的Diana Wheeler說,「對我來說,最簡單的解釋就是miRNA參與了標明食物質量過程,它影響了同樣參與胰島素信號通路過程的amTOR基因。」

本文譯自 NewScientist,由譯者 完美萋萋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走入蜜蜂的生活了解蜜蜂世界
    蜜蜂很聰明它們過若群居生活,具有嚴密的社會組織,彼此之間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修築巢穴、採集食物、釀造蜂糧、守衛家園和繁衍後代等工作。它們依靠集體抵禦嚴寒、挑戰炎夏,它們甚至會採取「計劃生育」減少蟲口來度過饑荒。它們能歌善舞,熱愛生活,為自己、為人類默默地做貢獻…我們感謝蜜蜂帶來的甜蜜 。
  • 蜜蜂出房幾天開始採蜜?蜜蜂的採蜜活動是如何分工的?
    感謝邀請:關於蜜蜂出房幾天可以採蜜的問題,我們要從蜜蜂的類別和日齡來進行區分,因為一個蜂群中的蜜蜂類型為三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型蜂,分別是工蜂,蜂王、雄蜂,其中蜂王與雄蜂是不參與採蜜任務的,所以我們這裡所說的蜜蜂採蜜,實際上指的是工蜂採蜜,而工蜂的工作分工是按照日齡大小來進行分工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究竟工蜂要多大才可以採蜜。
  • 給蜜蜂餵花粉的方式與配方大全
    文章有點長,請耐心看完花粉是一種高蛋白質的顆粒營養品,在外界蜜源不足時,蜂農常常用花粉來飼餵蜜蜂。研究顯示。通常1萬隻幼蟲需耗蜂糧1.2-1.5千克,每隻蜜蜂的花粉最佳飼餵量為0.3克。2.花粉餅飼餵  將天然的蜂花粉或花粉代用品用蜂蜜或糖水浸泡溼潤,充分攪拌均勻,然後搓捏成餅狀或長條狀,置於蜂巢大幼蟲的框梁上。待蜜蜂吃完再,直到外界粉源足夠蜜蜂食用為止。為了防止花粉餅乾燥,可在花粉餅上覆蓋一層乾淨無毒的塑料薄膜。
  • 揭秘蜜蜂:風流又悲催的雄蜂,婚期亦是殞命日
    風流成性還好吃懶做,如果是人,在社會上必然遭人鄙夷。在蜜蜂的世界裡,雄蜂就是這樣的花花公子。而這些平時生活優渥的雄蜂,或在蜜蜂婚飛日被獻祭,或日後為蜂群所遺棄。蜜蜂的社會,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會」,是「女王」——蜂王,和它的女兒們——工蜂當家作主。雄蜂在他們家族裡似乎是一個異類。蜂王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生來為王。工蜂生來就是工作的,雄蜂則有些不一樣。
  • 什麼是蜜蜂朝王?蜜蜂的生長過程多少天,新蜂試飛的目的是什麼?
    對於蜜蜂的這種表現,以前傳統的養蜂人認為這是蜜蜂在朝拜蜂王,其實正確叫法應該是新蜂試飛,而試飛朝王的都是工蜂。哪蜜蜂為什麼要試飛呢?試飛的目的是什麼?(為了湊數字,先來說一下蜜蜂的生長發育過程)。蜜蜂的生長過程從蜂王產出的卵開始計算,卵化成幼蟲需要3天,從蟲到封蓋6天,封蓋蛻變到出房需要12天,也就是說工蜂從卵到出房,成為一隻蜜蜂大概需要21天。
  • 工蜂也能產卵,為何千萬年來甘願屈居蜂王之下?其實原因很簡單!
    其實,要說產卵工作,工蜂也是雌性蜜蜂,是具備一定產卵能力的!雖然工蜂生殖器官發育不完善,但卻具備完整的生育能力!那麼,為什麼工蜂不選擇「推翻蜂王的統治」,自己產卵,而甘心屈居蜂王之下數千萬年呢?
  • 蜜蜂幼蟲也是美食?
    蜜蜂幼蟲主要指蜂王幼蟲和雄蜂幼蟲。蜂王幼蟲的成分與蜂王漿接近,蟲體越新鮮,活性就越高,食療效果也就越好。
  • 蜜蜂幼蟲在封蓋前突然消失的三大原因
    我們都知道蜜蜂發育成蜂經歷的階段是:蜂王產卵,卵成幼蟲,幼蟲長大,封蓋後變成蜂蛹繼續生長,一直到到幼蜂出房。以工蜂為例,整個過程需要21天。在封蓋之前需經歷3天的蜂卵期,6天的幼蟲期。正常情況下都是一房一卵,除非蜂王有問題或者失王以後出現工蜂產卵,才會出現一房多卵的情況,這種情形是非正常現象,需要及時處理。如果在蜜蜂幼蟲期發育正常的情況下,到了時間就會封蓋成蜂蛹。一般是不會出現幼蟲突然不見的情況的,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幼蟲在封蓋之前突然「丟失」了呢?聽蜂之語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一、蜂群突然失王。
  • 移蟲技術夠硬才能育出好蜂王,卵幼蟲日齡你學會看了嗎
    萬隻工蜂不如一隻好蜂王,這話說得沒錯我們養蜂人都清楚一隻好蜂王的重要性,一隻優秀品質的蜂王可以拯救一群弱小的蜂群,而一隻劣質的蜂王會毀掉一群強群。蜜蜂蜂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怎樣才能得到一隻優秀品質的蜂王呢?這就需要養蜂人有一門好技術,人工育王的好技術。
  • 蜜蜂幼蟲、蛹的開發與利用
    隨著養蜂業的發展,蜜蜂幼蟲和蛹的食用也逐步為人們所認識。養蜂員經常把幼蟲和蛹作為美食佐餐或泡白酒,製成蜂王胎酒飲用,食用後發現能增進食慾,改善睡眠,增強體質。後來,有人其加工成幼蟲酒或加工成乾粉,裝成膠囊,作為保健品推向市場或將乾粉直接作為原料出口,但數量極少。近年來,國外對幼蟲及蛹的開發有了新的進展。
  • 蜜蜂生長過程,新蜂多久開始試飛,目的是什麼?
    對於蜜蜂的這種表現,以前傳統的養蜂人認為這是蜜蜂在朝拜蜂王,其實正確叫法應該是新蜂試飛,而試飛朝王的都是工蜂。哪蜜蜂為什麼要試飛呢?試飛的目的是什麼?(為了湊數字,先來說一下蜜蜂的生長發育過程)。蜜蜂的生長過程從蜂王產出的卵開始計算,卵化成幼蟲需要3天,從蟲到封蓋6天,封蓋蛻變到出房需要12天,也就是說工蜂從卵到出房,成為一隻蜜蜂大概需要21天。
  • 給蜜蜂餵花粉的幾種方式及蜂群常用花粉配方!
    通常來說1萬隻幼蟲需耗蜂糧1.2-1.5千克,每隻蜜蜂的花粉最佳飼餵量為0.3克,餅餵需要防止花粉團乾燥,在花粉團上需要蓋塑料薄膜以保持水分。
  • 蜜蜂把幼蟲叼出巢有那些原因?
    蜜蜂是具有自我防禦,自我清理自己自救能力的群體。它們能夠團結一致抵抗外敵,也知道維護自己的居住環境,在有必要的時候還需出現非常規的自救行為,比如失王時造應急王臺,蜂箱環境太差出現逃群的行為,等等。平常我們遇到蜜蜂叼幼蟲的現象,相信並不少見,聽蜂之語認為這種行為屬於蜜蜂的自我清理以及自救的一個範圍。發生的具體原因有:一、移蟲(自救行為)。
  • 蜂王、工蜂、雄蜂三種類型蜜蜂的科普介紹
    然而、雌性的有兩個級型:蜂王和工蜂。在此,與其描述蜜蜂的解剖學細節,倒不如來看看蜂群中與不同任務相關的蜜蜂個體的特殊差異。 蜜蜂 1、蜂王 蜂王是蜂群中所有蜜蜂的母親,它比工蜂有更長的足和更長
  • 人工培育蜂王簡單,中華蜜蜂人工育蜂王就三步
    養殖中華蜜蜂,就需要更換蜂王,人工分蜂。當自然王臺不夠用時,或者我們想選種育王時,就需要人工育蜂王。那麼人工如何育蜂王呢?1.選擇培育群。培育群是指把蜂王放到培育群裡培育。儘量挑選強群一些的蜂群當做培育群。
  • ◆為什麼蜜蜂蜇人後會死去?
    而且,蜜蜂不喜歡黑色的物體,對於一些刺激性氣味也很敏感。蜜蜂在感受到上述刺激之後,也會使出它最後的蜇人的絕招。由於刺針尖端帶有倒鉤,蜜蜂在蜇人後,刺針的倒鉤掛住人的皮膚,刺針便固定在皮膚上。這時,急於飛走的蜜蜂一用力,就會把內臟拉壞,甚至拉脫掉。因此,蜜蜂會在蜇人後的一段時間裡死去。
  • 蜜蜂的特點有哪些?
    蜜蜂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變化過程。一般雄性出現比雌性早,壽命短,不承擔築巢、貯存蜂糧和撫育後代的任務。雌蜂營巢、採集花粉和花蜜,並貯存於巢室內,壽命比雄性長。、根據種類的不同,工蜂的數量一般在12隻到50000多隻的範圍內,它們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還會將花蜜和花粉傳送到特定的地方,這要通過跳特殊而嚴格的舞蹈而獲得。他們的職責包括釀蜜,做蠟狀蜂房的巢室,這些都是為食物存儲和幼蟲居住,還有照顧蜜蜂和蜂王,守擴蜂巢。蜜蜂是一個多年生群體,將會不斷地有新蜂王被撫養起來,老蜂王然後和一群工蜂離開蜂房到別的地方重建一個家。
  • 蜜蜂養殖技術|影響蜂王產卵量的因素及卵的成長過程
    好的蜂王控制強群,能帶領大群,在已定的環境裡,蜂王的產卵量成為關鍵。一、影響蜂王產卵量的因素蜂王的主要職能就是產卵。蜂王產卵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1、蜜源和氣候從早春到秋末,不分晝夜地在巢脾上巡行,產下一個又一個的卵,而工蜂則將其環繞,時刻準備著用營養豐富的蜂王漿飼餵蜂王。意蜂王每晝夜產卵可達1800~2000粒,超過自身的體重。
  • 蜂王都是怎麼產生的?又吃些什麼呢?
    縱觀蜂王一生,都是以蜂王漿為食的,而蜂王漿則是專門的保育青年工蜂咽頭腺分泌的產物,呈乳狀,類似哺乳動物的乳汁一樣,極具營養價值,為幼蟲提供免疫功能,正因為蜂王終生食用營養豐富的蜂王漿,相比較,蜂王的壽命要長得多,能活5-7年左右,而工蜂或雄蜂則以蜂蜜為食,壽命大約在1-6個月左右。二、蜂王是怎麼來的?
  • 蜜蜂分家,4日齡蜜蜂全部飛走,蜂王傻嗎?這才是蜂王的高明之處
    根據上面的介紹,蜜蜂分家的時候,15日齡的工蜂佔據44%,這個數據說明了一個問題,在蜜蜂分家的時候,分走的蜜蜂能夠給蜂群提供大量的蜂蠟,且蜂群中有後續蜂蠟產生。蜂王的高明之處上面蜂部落小編說了,蜜蜂分家的時候,蜂王帶走了一群幼蜂,看起來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但是從蜜蜂的習性來說,這又是蜂王的一個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