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漠,傾聽來自太空的聲音

2020-12-07 中國軍網

11月24日19時,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成功捕獲到正在「奔月」的嫦娥五號探測器,並成功追蹤完成遙測數據接收等任務,經過約14個小時緊張的等候,喀什深空站終於聽到了來自嫦娥五號的「聲音」。

這個身處戈壁的深空站調度代號為「葉河」,是我國深空探測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該站新建成的天線組陣進一步打通了我國通向深空的信息天梯,承擔著「嫦娥」「天問」等一系列我國深空探測重大任務。

嫦娥五號任務執行期間正值初冬,冰雪、霜凍、大風無一不在增加著執行任務的難度。

另一邊機房裡,測控工程師張雷正低著頭在電話裡交代著注意事項。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測控老將,從喀什深空站建站之初,張雷就來到這裡,幾乎見證並參與了全部嫦娥系列任務。

儘管經驗老到,但是執行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任務前,張雷仍然有些緊張,「我們的設備在跟蹤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同時,還兼顧著多項其他長管任務,任務場景多樣,狀態切換頻繁,技術難度較高。」張雷介紹說,不管以前成功解決過多少難題,航天測控工作者們總是以「如履薄冰」的態度面對新的任務。

為了圓滿完成本次任務,喀什深空站從任務準備開始精心組織策劃、深入形勢分析、規範指標測試、狠抓技術狀態管理、細化裝備維護、嚴格質量標準……不放過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細節,在凌晨燈火通明的機房中,測控工作者們研討、交流的身影隨處可見。

「嫦娥五號離我們有多遠、嫦娥五號狀態如何、有沒有按照預定軌道飛行……」一排計算機,一個操作臺,在這個並不寬敞的機房裡,不時有調度的聲音傳來。談起這份工作,張雷說,他們像是放風箏的人,探測器飛離地面後,就要靠他們來緊緊攥著「風箏線」,天上的探測器怎麼「飛」,要靠他們來掌握。

兩年前來到喀什深空站的秦星常說自己很幸運,一到深空站就接連參加國字號的大項任務。負責信道崗位的他在這一年中進步巨大,「我們都是在大項任務中迅速成長起來的。」

原本令人頭疼的代碼、參數,現在秦星可以輕鬆應對,搭建系統鏈路、驗證基帶誤碼率等工作他也已經可以獨立完成。「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一輩的幫助,正是在他們手把手的教導下,我們才能握穩這測控接力棒!」

與秦星相同,劉鵬飛也是近幾年來到喀什深空站,負責天伺饋的他笑稱自己是「大腕」——最大的天線由他來負責。

任務準備期間,劉鵬飛天天都和天線「培養感情」,哪個地方的螺絲該換了,哪個地方轉動不靈了,劉鵬飛都「門兒清」。「所有的指令都是通過我身邊的天線發送到衛星上的,我的責任就是把它們照顧好。」

像秦星和劉鵬飛這樣的年輕航天測控人還有很多,他們帶著追星攬月的夢想來到戈壁灘,在前輩們的帶領下,迅速投身到深空探測的偉大事業中。

——忠於使命、航天有我、星辰為伴、築夢深空!

相關焦點

  • 來自太空的聲音,太恐怖了
    把音量調大,聽聽來自太空的聲音,太恐怖了......
  • 大漠戈壁裡有了「太空唱吧」
    在小小的玻璃房中放聲高歌……「自從來到戈壁大漠」唱吧引入科技人員生活區,不斷豐富大漠戈壁航天人的文化娛樂生活。「太空唱吧,隨點隨唱,方便快捷,很符合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90後、00後」的需求,而大家在一起K歌,更是成為了一種新型的交流方式,能夠迅速的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融洽內部關係,能促進身心健康。太空唱吧裡有很多航天人的原創歌曲,我們就是要唱響航天人的主旋律,激發工作熱情。」發射中心某單位政工處主任黃春茂說道。
  • 引力波百年預言成真:傾聽宇宙的「聲音」
    這是人類第一次能夠「聽」到宇宙的「聲音」。  傾聽宇宙的「聲音」  在一片嘈雜的背景噪音中,一聲「噗」的清脆聲響,如水滴落水,持續時間短暫得不到當天在華盛頓召開的記者會上,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OGO)科學家現場播放了來自宇宙的「聲音」。  這個聲音源自於13億年前一個雙黑洞系統的合併。正如LIGO項目組發言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加布裡埃拉·岡薩雷斯所言,那時「多細胞生物才開始在地球上擴散」。
  • 來自銀河系中心的「聲音」
    銀河系中心銀河系的中心太過遙遠,我們雖然無法親自造訪,但仍可以藉助望遠鏡看到銀河系中心在不同波段上的樣子——天文學家們通過將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9月22日消息稱,人類還可以傾聽這些數據:一個最新研究項目首次利用一種數據聲音化手段將銀河系中心以聽覺形式呈現給大眾。音像轉譯從圖像的左側開始向右移動,聲音的不同特徵代表了輻射源的位置和亮度。位於圖像上方的天體所發出的光被視為「高音」,而光的強度則控制了音量。恆星和緊湊的輻射源被轉換成單個音符,而擴展的氣體雲和塵埃則產生出持續變化的「嗡嗡」聲。
  • 你好,太空!一起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對浩瀚無垠的宇宙有了一個較為客觀的認知,日常瑣事卻限制了我們的遐想,直到偶然間,聽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的一段來自太空的聲音,像是被一種神秘的力量召喚,被遺忘太久的好奇心再次被激活,終於想起: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傾聽一座城市的「聲音」 杭州亞運會音樂徵集採風活動留下溫暖...
    來自海內外的知名音樂創作人和文化界人士齊聚杭城,通過現場採風和座談會的形式,共謀亞運音樂創作良策。杭州亞組委副秘書長、杭州市副市長陳衛強,杭州亞組委相關副秘書長,杭州亞組委宣傳部負責人等參加採風和座談活動。
  • 聲音識別+聲納定位 聯豐訊聲用科技傾聽城市聲音
    而在智慧城市的信息網絡建設中,較為直觀的視覺信息收集硬體和系統佔比超過九成,對於城市聲音信息的收集被遺忘或忽視,智慧城市的「聽覺」網絡亟待完善。 西安聯豐迅聲信息科技以「用科技傾聽城市的聲音」為公司研發和運營的核心理念,目標成為以「聽覺」為核心的物聯網方案解決提供商,致力於智能空氣聲納系統的開發與推廣。
  • 你好,太空!一起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你知道第一位飛上太空的太空人是誰嗎?你知道為什麼日常生活所用的GPS導航可以如此精準地知曉你的位置嗎?你知道貓、狗、猴子和猩猩也曾上去過太空嗎?是哪個國家率先踏上月球?而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型空間站叫什麼名字呢?
  • 新型引力波探測器已進入研發階段,它可以探測來自宇宙初始的聲音
    宇宙是不是來自大爆炸,現今的微波背景輻射是來自宇宙大爆炸,還是一次巨大的天文事件,都有望獲得答案。美國西北大學致力於研究一種新型的引力波探測器,它的大小只有桌面大,可以讓人們傾聽到來自宇宙最初的「回聲」,這種探測儀的頻率非常高,可以觀測到更深宇宙天體運動軌跡,可以回聽宇宙和黑洞形成之處的聲音。
  • 傾聽運河的聲音 多位音樂大咖來杭尋找創作靈感
    來自海內外的知名音樂創作人和文化界人士應杭州亞組委邀請,赴杭州奧體博覽城主體育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京杭大運河、手工藝活態館等地採風。在京杭大運河採風路上,船快開到拱宸橋時,奇大音樂創始人、金牌音樂製作人許環良站起身,走到船頭,拿起手機拍下這座歷史味濃重的橋。
  • 「我家住在黃河邊」野生動物篇,請你傾聽它們的聲音
    「我家住在黃河邊」野生動物篇,請你傾聽它們的聲音
  • 來自銀河系中心和周圍的聲音
    通過將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數字數據(以1和0的形式)轉換成圖像,天文學家創造了我們看不見星系的視覺表現。聲音化是將數據轉換成聲音的過程,一個新項目首次將銀河系的中心帶給聽眾。聲音轉化從圖像的左側開始,向右移動,不同的聲音代表著銀河系中心的位置和亮度。位於圖像頂部物體的光被認為是更高的音調,而光的強度控制著音量。恆星和緻密源被轉換成單獨的音符,而氣體和塵埃的延伸雲則產生了一種不斷演化的低音嗡嗡聲。在圖像右下角的明亮區域時,聲音會出現增大。
  • 高昌古城,大漠淹沒的輝煌,追尋三毛的足跡馬丘比丘
    儘管昔日的磅礴已演變成清越的飄渺,仔細聆聽,那聲音依然扣人心弦。從現在殘存的遺蹟上,還能看到曾經的高昌故城規模宏大。這裡城郭高聳,街衙縱橫,護城河道的殘跡猶存,城保存基本完好,分為內城、外城和宮城。站在高昌遺址上,迎著烈烈的熱風,看著高高的土牆,想像著那些巍峨的古代建築,似乎能感受到建城時熱火朝天的景象。
  • 人們在太空中能聽到聲音嗎?
    文章說明了人在太空中不能聽到聲音,並說明了聲音物理學和在太空中不能聽見聲音的原因,解釋了太空人在太空中聽到聲音的原因。它們使得人們心中一直對「太空中不能聽見聲音」這個物理事實有著極大的誤解。畢竟我們可不止一次「親耳」聽見「千年隼號」或者「企業家號」在太空中穿梭時發出的尖嘯之聲。這個場景已經成為一代經典,以至於人們往往會吃驚地發現實際上飛船在太空中工作的情況與他們想像的完全不同。
  • FAST靜候來自宇宙邊緣的聲音
    原標題:FAST靜候來自宇宙邊緣的聲音隨著FAST又一工程節點走進公眾視線,這些問題再次被提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並採訪相關專家試著解碼這一「觀天巨眼」。畢竟,處於調試階段的「傾聽」環境不夠理想——FAST無法忍受一個充斥著電波的環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曾有一個形象的說法,不要說用手機,就算是附近使用電器,或者幾十公裡外有飛機向地面發送信息,在FAST那裡都會造成一場電磁風暴。為此,科學家們不得不把它的出生地選在貴州的偏遠山區——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一個名為大窩凼的「天坑」裡。
  • 小學語文 擬聲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啾啾:形容許多小鳥一齊叫的聲音,也形容悽厲的叫聲。刷啦:形容迅速擦過去的短促的聲音。撲稜:形容翅膀抖動的聲音。我們要學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並向大自然學習,融入大自然並與大自然交流。貓聲喵:象聲詞,形容貓叫的聲音。咪咪:象聲詞,形容貓叫的聲音。畜聲咩[miē]:象聲詞,形容羊叫的聲音。哞[mōu]:象聲詞,形容牛叫的聲音。
  • 宇宙聞起來有金屬味、宇宙的顏色像牛奶咖啡,宇宙的聲音很神秘
    迄今為止地球還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但人類對太空非常感興趣,人類極想聞到太空的味道、聽到太空的聲音,看到太空的顏色。太空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人類以離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的高度為分界線,稱為卡門線;卡門線上面就是宇宙。且跟我一起嗅宇宙的味道、辨宇宙的顏色,傾聽宇宙的聲音。一,宇宙的味道。要想嗅到宇宙的味道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鼻子聞。
  • 音頻2020年最後一天,跟著著名詩聯作家郭水華一起「傾聽田野的聲音」
    生仙裡,她以美麗的麻姑仙子命名…………」在作品《傾聽田野的聲音》中,他這樣深情地介紹著自己的家鄉。30年前,他從合村出發,應徵入伍,以身許國。汶川地震時,他第一時間奔赴前線,並榮立一等功。在部隊服役30多年之後,他終於得以休息。有人說,故鄉,就是你年少的時候天天想離開,但是歲數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 將「傾聽」火星聲音,最晚發射的毅力號,為什麼能更早登陸火星
    毅力號將「傾聽」火星聲音雖然此前NASA已經有多個火星探測器登陸到火星表面,但對火星的認識還是非常少,比如說,火星的聲音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地球的聲音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畢竟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的叫聲,還有各種自然情況(如風吹的聲音),火星雖然沒有動物叫聲,但是火星還是有聲音的。毅力號探測器攜帶了2個麥克風,將會傾聽火星之聲。
  • 走進聲音的世界 魔術般的白噪音淺談
    我們在媽媽的子宮當中聽到的聲音代表著最為溫暖的愛的聲音,聽到別人的咒罵聽到的是最影響心情的聲音,聽到海浪的聲音是最為寬廣的聲音,甚至我們還能通過樹木聽到大自然的聲音,聲音的世界如此神奇,但是你真的走進過聲音的世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