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全球受歡迎的飲品,這個作為咖啡行業的前街是深有感受的。因為前街每天都會接待各種年齡段的人群,有工作的年輕人,有畢業的大學生,有退休的爺爺,所以前街每天要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人群的口感要求來推薦不同產區的咖啡。如果要說酸質選耶加雪菲、酸甜均衡選哥斯大黎加,那麼醇厚甘苦的就非印尼的曼特寧咖啡莫屬了。印尼咖啡屬於亞洲咖啡產國,草本、黑巧克力、杉木是典型的亞洲咖啡風味,深受喜歡濃鬱口感的人群喜愛。印尼整個群島最好的種植區在爪哇島、蘇門答臘島(Sumatra)、蘇拉威西島(Sulawesi),這三個島創造三個印尼代表咖啡,分別是曼特寧咖啡,產於印尼蘇門答臘,酸味適度,帶有極重的濃香味;印尼爪哇咖啡產於印尼的爪哇島,屬於阿拉比卡種咖啡;印尼蘇拉威西島咖啡,顆粒飽滿、香味濃鬱。
印尼咖啡哪個品牌好?
17世紀中期,咖啡樹由荷蘭人引入印度尼西亞。1712年第一批來自爪哇的咖啡銷到阿姆斯特丹。然而,1877年所有種植園的咖啡樹均被咖啡銹病毀壞,而不得不從非洲引進羅布斯塔咖啡樹替代原有樹種。今天只有6%-10%的咖啡豆是阿拉比卡咖啡豆。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羅布斯塔咖啡的主要生產國,每年生產680萬袋咖啡,大半咖啡出自小種植園,約佔總產量的90%。想要喝到好的印尼阿拉比卡咖啡豆,當然選擇前街咖啡!
印尼蘇門答臘產區
印尼位於亞洲東南部,其咖啡歷史要追溯到1696年,荷蘭的咖啡農場主們試圖尋找更為廣闊的咖啡種植地,經過多方探尋,最後確定了印尼的爪哇島。經過30年的時間,印尼已在咖啡市場奠定了足夠的基礎。然而到了今日,印尼的咖啡代表卻是曼特寧,這其實也是不出意外的結果,因為一開始銷往歐洲的爪哇咖啡就有大部分是來自蘇門答臘這個地區,而曼特寧就是來自蘇門答臘的。所以蘇門答臘可以說是印尼的重要咖啡生產地。
曼特寧別稱「蘇門答臘咖啡」, 優質曼特寧的故鄉——託巴湖區,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北端。 託巴湖,位於北蘇門答臘省中部,荷蘭殖民者於1888年將「爪哇曼特寧」,北移到多巴湖地區,南蘇門答臘林東Lintong與託巴湖(Toba lake)一帶可稱為曼特寧,林東一帶才是曼特寧產區, 曼特寧出產自託巴湖 (Lake Toba) 周遭山區,此湖地理位置在蘇門答臘島省會棉蘭 (Medan) 北方,屬於高山淡水湖泊。平均高度約海拔 900m。平常說的曼特寧指的是託巴湖周遭山區種植出來的Timor(提姆)或者Ateng品種。
前街咖啡——印度尼西亞 PWN黃金曼特寧
產區:蘇門答臘亞齊伽佑山海拔:1100-1600米品種:Ateng等級:G1、3次手選處理法:溼刨法
而前街的皇牌曼特寧咖啡——PWN黃金曼特寧採用的是Ateng品種。而Ateng是印尼本地化的Catimor(卡蒂姆)的叫法。Ateng這個品種非常適合在亞齊地區栽種和風味發展。而最原始的卡蒂姆是阿拉比卡種和羅布斯塔種的結合,所以如果問印尼黃金曼特寧品種和羅布斯塔品種有什麼關係,那大概就是Ateng是羅布斯塔的「孫子」了。這些Ateng杯種植在迦佑山脈(Gayo)地區,位與在蘇門答臘島北邊的亞齊省(Aceh),迦佑山脈(Gayo)地區咖啡種植在圍繞Takegon鎮和塔瓦湖湖旁的山坡地。種植高度在生產區域平均在1,110和1,600米之間,咖啡由小佃農種植在遮蔭樹下,用剝溼式加工法表現出奇特的風味和低沉以及活潑的濃醇度風味。
曼特寧咖啡名字來源
印度尼西亞咖啡的曼特寧本來是指印尼的一個部落名字。日本軍兵在印尼殖民後返回日本,對當地的美味咖啡念念不忘,於是藉助貿易朋友的關係,請當地人幫忙收集優質的咖啡豆,其中就有這款曼特寧。日本人對這款咖啡豆很是喜愛,由於商業來源不方便透漏,當地人隨口說了「曼特寧」,由此曼特寧就這樣誤打誤撞成了款咖啡豆名稱。這位當地人,就是印尼PWN公司(Pwani Coffee Company)的老闆。PWN公司是第一家出口日本的黃金曼特寧咖啡豆,只有這間公司出品的曼特寧才是正港的黃金曼特寧。前街咖啡多年來一直使用PWN黃金曼特寧,PWN也從一開始60kg一袋,後面更換成了30kg一袋,產區,也從林東更換成了GAYO山。
如何區分真正的PWN黃金曼特寧?
受疫情的嚴重影響,今年與往年相比,印尼到中國的船位資源相當緊張,原定10月到港的新產季黃金曼特寧足足晚了1個月才運到。相比其他曼特寧,黃金曼特寧會有更強烈的回甘和蔗糖香氣。儘管大家都知道只有PWN的曼特寧才會稱之為黃金曼特寧,但實際上PWN每年的產量並不多,因此有很大部分大粒精選的黃金曼特寧並非出自PWN,如果你不能確定,不妨讓賣家提供 PWN生豆麻袋或隨豆所附的證書便知是否是我們所說的PWN黃金曼特寧。
為何前街咖啡的PWN黃金曼特寧這麼受歡迎?
黃金曼特寧的規格是十八目以上,瑕疵豆少於3個(300g生豆樣品),屬於最高等級G1等級,顏色偏深綠色,是形狀呈工整的平豆。經過嚴格4次篩選後的黃金曼特寧,不僅沒有了普通曼特寧特有的泥土雜味,喝起來更為乾淨透亮,且香甜度更為強烈。前街咖啡師有嘗試過在7款印尼曼特寧咖啡豆中進行盲測,全體前街咖啡師都能馬上識別出來,就能看出來是多麼的與眾不同了。
印尼特有的咖啡生豆處理法——溼刨法
曼特寧咖啡居多採用的是蘇門答臘特有的咖啡豆處理法——溼刨法。由於當地天氣常以雨水天居多,颱風不斷,無法達到日曬所需的好天氣,而且當地經濟並不好,也同樣無法使用水洗法這種比較費錢的方式,這樣就衍生出了極具當地特色的溼刨法。現在印尼咖啡發展已不再是當初那般貧窮的景象,有一定條件可以使用水洗法的莊園、公司也是不少,但為何沒有拋棄溼刨法,前街咖啡覺得溼刨法是造就曼特寧咖啡走向世界的因素,一提到曼特尼咖啡,就會想起溼刨法,所以它們已然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溼刨法具體步驟可分為以下兩階段:第一階段,以木製去皮機刨除果皮與果肉,發酵3小時後,進行晾曬,使含水率降到半乾半溼的30-50%。第二階段,去掉果膠和羊皮層,繼續後段的曬乾,乾燥製程需2-4天,含水率降為12-13%。
西爪哇產區
印尼西爪哇產區是印度尼西亞一級行政區。位於爪哇島西段,北臨爪哇海,南濱印度洋,包括近海島嶼,面積46,300平方公裡,爪哇的氣候類型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而潮溼。沿北部海岸的平原地帶溫度最高,山區則涼爽得多。高溼度常常形成使人衰弱的氣候。從11月到第二年3月為西北季風期,多雨多雲;從4月到10月為東南季風期,晴天多而雨量少。雅加達平均年降雨量約1,760公釐(69寸)。雅加達平均日最高氣溫為30℃(86℉),最低為23℃(74℉)。在高地的託薩裡(Tosari,海拔1,735米〔5,692尺〕),平均氣溫22——8℃(72——47℉)。因為火山灰周期性地對土地加肥,所以爪哇的土壤非常肥沃。
前街咖啡——印尼尼西亞 西爪哇愛嫚妮咖啡豆
產區:西爪哇鐵古拉山
海拔:1400-1600m
品種:S795/Jember
處理方式:日曬蜜處理
前街入手的一款蜜處理西爪哇咖啡豆品種十分特別。這支豆子採用的是S795,豆身色澤藍綠,其原生樹種natural variation來自於S288,而最初S288是印度1946年培育的優異雜交品種,S288前身是來自血統S288 (第一代) 與Typica混種後取名S26,因為S288的第一代豆由阿拉比卡與賴比瑞亞Liberica雜交,始終帶有利比裡卡的土腥味。印度的植物學家於是用第一代的S288與Typica混血而成的Kent品種與第二代的S288雜交混種成為現在的S795。當地咖農將S795稱為Jembe,因為S795是由東爪哇的箴帕咖啡研究中心( Jember Coffee Research Center) 從印度引進當地品種後給於爪哇農民栽種。
咖啡豆蜜處理法
蜜處理法為哥斯大黎加最拿手的處理法,印度尼西亞咖啡極少採用這種處理法,但西爪哇卻採用這種處理法來增加咖啡的複雜性,口感上的突破性。蜜處理為採摘成熟的咖啡果實後,進行去皮分離出咖啡種子,然後將帶有咖啡果膠層的咖啡種子鋪灑在晾曬架上,進行長時間的乾燥。
期間要人手不間斷的進行翻動,使咖啡豆能夠均勻的發酵,避免發酵過度而腐敗。這種帶有咖啡果膠具有粘液,類似於蜂蜜一樣的狀態,被命名為蜜處理。前街咖啡通過杯測這款蜜處理的咖啡豆杯測發現這款豆子的主要特色在於它複雜的甜味和果香,與同樣以花香著稱的非洲耶加雪菲相比,水果味更明顯是其主要特色。它的味譜偏向芒果、波羅蜜類這些口味較重的熱帶水果,複雜沉穩,同時獨特的蜜處理手法帶來隱約的紅酒韻味。
印尼蘇拉威西島產區
蘇拉威西島的舊名叫做 Celebes ,蘇拉威西島是群島中一個最老的海島,暴露的巖石都超過百萬年。像黃紅色灰化的土壤就是在咖啡生產區域被找到的。這些土壤表面下經常有數層的黏土,含有豐富的鐵質。最著名的產區是在託拉賈位於南蘇拉威西的高山。託拉賈出產的咖啡豆也是世界稀有的精品豆,年產量約1000公噸,分布在蘇拉威西島的中部與西南部海拔約1200m的崎嶇坡地,種植和採收豆不容易,平均每公頃年產量只有300公斤,半水洗處理法為一般蘇拉威西島常見的處理方式。
咖啡豆半水洗處理法
因為種植在交通不方便的高原地帶,沒有過多的水資源。當地咖農會將咖啡漿果放入水盆浸泡,再裝塑膠袋子裡發酵,然後就是帶羊皮紙晾曬。曬乾後(含水量11-13%之間),從產地山區運送到山下的卡洛西,輾轉販賣給中介商或處理廠,做後續加工精製,所以卡洛西地區就成了重要的咖啡集散地。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把託拉賈咖啡稱為卡洛西咖啡的緣故。這樣處理裡的咖啡豆不但保留了其花香的特點,發酵帶給咖啡豆溫和的酸質中帶有一些葡萄熟成的韻味,乾淨卻又紮實的口感,後段狂湧而上的焦糖甜香,在嘴裡徘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