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有哪些區別?

2021-01-13 西貢二三事

上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怎麼選擇咖啡豆的問題,裡面大概講解了一下咖啡豆分為的三大類:阿拉比卡(Arabica)、羅布斯塔(Robusta)、利比瑞卡(Liberica)。因為現在市面上流通比較多的是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這兩種,所以有小夥伴來私信提問這兩種咖啡豆有什麼區別?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這兩種咖啡豆,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羅布斯塔咖啡豆有什麼區別吧。

首先我們通過一張圖來分析一下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的區別。

除了圖上的基本區別外,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這兩種咖啡還有以下這幾點區別:

1.收穫期與產量

阿拉比卡咖啡樹從幼苗栽植,要經過五年時間才會結果,巴西主要收穫期為每年的5—9月,哥倫比亞為4—6月,總產量約佔全球市場之70%—75%。

而羅布斯塔咖啡樹只需二至三年即可結果,印尼收穫期為每年的4—8月,越南為每年的10月—翌年的4月,總產量約佔全球市場20%—25%。

2.特性與用途

阿拉比卡味道比較溫和,具香味與酒酸味,品質較高,所以阿拉比卡的商用價值更高,而且阿拉比卡的咖啡豆各種烘培度下衝泡出來的咖啡風味各異,可玩性很高。

羅布斯塔擁有抗病蟲害強之特性,生產出來的咖啡豆,香氣較缺乏,苦味強(咖啡因多的緣故),酸度不夠,因此多用於即溶咖啡、罐裝咖啡、或衝泡式的三合一咖啡。相對阿拉比卡,羅布斯塔的價格就比較低了。

對比下來,大家是不是都覺得羅布斯塔不好呢?其實也不是的,雖然羅布斯塔的商用價值沒有阿拉比卡高,阿拉比卡主要用在單品或精品咖啡,羅布斯塔則用來做成即溶咖啡。甚至有人將阿拉比卡定義為高級咖啡,羅布斯塔為次級,但不一定非得如此分類,以自己喜好的味道來區分較為適當。從口味的取向來看,美國與日本較常飲用阿拉比卡衝泡的淡咖啡,歐洲則是偏好混合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做成的意式濃縮。在拼配中加入少量的羅布斯塔來提高咖啡的醇厚度,製作出具有更豐富油脂的Espresso。Espresso與牛奶交融後呈現出醇厚飽滿的口感,牛奶咖啡因為有了羅布斯塔與阿拉比卡的相輔相成,變得更加濃鬱香醇。

看了以上內容大家都了解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的區別了嗎?阿拉比卡味道更加精緻,口感更加絲滑,整體的質量更好。現在在市面上很少能找到單一羅布斯塔的單品咖啡(但不乏一些精品咖啡進口商的確有這種產品)。水洗的羅布斯塔質量較高,可應用於拼配,增加口感和濃烈感,與阿拉比卡實現優勢互補。

相關焦點

  • 咖啡豆三大品種有什麼區別?阿拉比卡 羅布斯塔 利比裡卡風味表現
    如今阿拉比卡豆產量佔據了世界咖啡產量的七成,而阿拉比卡豆又是大家所公認的風味好的咖啡豆,那麼,除了阿拉比卡咖啡豆,現今被人類「馴服的咖啡品種還有羅布斯塔和利比裡卡,本文前街就來說說這三個品種的咖啡豆。在網上隨便一搜,就能找到阿拉比卡豆與羅布斯塔、利比裡卡豆的區別特徵。其中對於描述阿拉比卡的是豆型呈橢圓形,較細長且扁平,中線呈「S」狀。
  • 咖啡知識 | 羅布斯塔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對於阿拉比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羅布斯塔恐怕只知道風味不太好,運用在商業豆這個印象,那今天前街咖啡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羅布斯塔這個咖啡品種。  羅布斯塔的起源羅布斯塔(Robusta)起源於西非剛果一帶,我們常常用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作對比,其實這並不嚴謹,因為這兩個在植物學上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等級。
  • 咖啡知識 | 羅布斯塔咖啡豆的起源
    >導讀我們經常能聽到阿拉比卡咖啡豆、羅布斯塔咖啡豆。對於對於阿拉比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羅布斯塔恐怕只知道風味不太好,運用在商業豆這個印象,那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羅布斯塔這個咖啡品種。 羅布斯塔的起源羅布斯塔(Robusta)起源於西非剛果一帶,我們常常用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作對比,其實這並不嚴謹,因為這兩個在植物學上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等級。
  • 詳解咖啡豆三大種類的區別 阿拉比卡精品咖啡豆的種類及口味介紹
    在植物分類學上,咖啡是茜草科家族的咖啡屬(GenusCoffea),底下有至少一百個咖啡品種。比較常見的咖啡有阿拉比卡(Arabica,風味優雅,是精品咖啡主力)和羅布斯塔(Robusta,或稱粗壯豆,風味粗糙,咖啡因含量高,不屬精品咖啡)兩大種類。
  • 咖啡豆品種不會選?我來告訴你如何選擇咖啡豆
    如今,咖啡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備受歡迎的原因是咖啡豆具有一種防禦性物質,那就是咖啡因,這種苦味生物鹼對於我們的身體有著顯著的影響。此外咖啡還含有大量的酚類化學物質,這些物質都使人們為之瘋狂而著迷。咖啡豆有兩個大類,那就是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羅布斯塔咖啡豆以及他們的衍生品種。
  • 咖啡豆的品質與什麼有關?哪些國家的咖啡好喝?
    全球目前種植咖啡的國家約有70個,咖啡豆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生長,形成的風味也有差別。評價咖啡好壞的因素不在於咖啡的品牌或者是咖啡傳播的廣度,而是咖啡豆的品種與處理法。咖啡豆的品種儘管咖啡豆的品種多達上千種,但具有商業價值的只有兩種: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
  • 咖啡知識 | 帶你深入了解羅布斯塔
    、羅布斯塔咖啡豆。羅布斯塔咖啡豆的外形羅布斯塔咖啡豆是一果一豆。羅布斯塔的外形較圓,呈C形;而中線呈「1」字形,生豆的顏色呈現黃棕色。 但羅布斯塔的生長條件不像阿拉比卡種那麼苛刻,羅布斯塔可以生長在較低的海拔和較高的溫度下。它的生長速度比阿拉比卡快,並且對極端天氣條件的耐受性更高。羅布斯塔廣泛種植在越南、巴西、印度等國家。其中中國海南也有種植羅布斯塔。
  • 咖啡豆如何選擇?哪種咖啡豆的風味比較好?
    「酸」和「苦」是咖啡的兩大類型風味。一杯優質的帶有酸味的咖啡,一定是帶有水果般的甜味的。一杯好喝的帶有苦味的咖啡,也是帶有焦糖般的甜感的。所以,咖啡的兩大優質口感我們可以分為「酸甜」與「苦甜」兩種。喜歡口感「酸甜」的咖啡1.咖啡生豆:選擇阿拉比卡咖啡豆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咖啡豆作為我們最常見的兩大咖啡品種,阿拉比卡擁有更低的咖啡因,更優質的酸度、更高的甜度。
  • 印尼咖啡特點故事 印尼蘇門答臘咖啡豆和印尼西爪哇咖啡豆的區別
    咖啡是全球受歡迎的飲品,這個作為咖啡行業的前街是深有感受的。因為前街每天都會接待各種年齡段的人群,有工作的年輕人,有畢業的大學生,有退休的爺爺,所以前街每天要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人群的口感要求來推薦不同產區的咖啡。如果要說酸質選耶加雪菲、酸甜均衡選哥斯大黎加,那麼醇厚甘苦的就非印尼的曼特寧咖啡莫屬了。
  • 印度尼西亞咖啡豆產區:蘇門答臘曼特寧咖啡、貓屎咖啡、爪哇咖啡
    人們對印度尼西亞咖啡的印象,可能只停留在曼特寧咖啡或是貓屎咖啡,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聊一聊印度尼西亞有哪些咖啡豆,它們都有哪些特別之處。印度尼西亞咖啡發展歷程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其咖啡歷史要追溯到1696年,荷蘭人將咖啡豆引進印度尼西亞,試種成功後,便確定了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大量種植咖啡豆。
  • 哪種咖啡豆的品質高?好喝的咖啡有什麼標準?
    咖啡豆的品質如何判定咖啡起源於非洲的衣索比亞,儘管咖啡的樹種多達幾千種,但具備商業價值的只有兩種: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阿拉比卡:種植在6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擁有良好的酸度與甜度為主,苦味較低,香氣與風味複雜多變。
  • 1300年的阿拉比卡大觀:族譜、品種、基因與遷徙歷史!
    常喝咖啡一定聽過「阿拉比卡種」(coffea arabica)、「坎尼佛拉種」(coffea canephora)與「賴比瑞卡種」(coffea liberica)。其中,原產於衣索比亞的阿拉比卡,風味溫和優雅,是精品咖啡主力,而且咖啡因含量也較低,約佔咖啡豆重量的0.9%~1.5%,商業價值最高,是當今咖啡產業的主要物種,佔全球咖啡產銷量的60%~70%。
  • 不僅是烘焙度,咖啡的品種、處理法和產區也可以通過肉眼快速分辨
    「中線」線條分辨咖啡豆品種咖啡豆的品種多達2000以上,市場上可以流通的有三種:阿拉比卡、羅布斯塔、賴比瑞卡,但我們常見的只有兩種: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咖啡風味,阿拉比卡具有更低的咖啡因,酸度與甜度相比羅布斯塔要高,苦味較低。
  • 想喝上一杯好咖啡,你得會選擇咖啡豆!
    說起咖啡,進入中國大概也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不熟悉苦澀之味,到逐漸愛上它醇厚的芳香,一百多年的時間,咖啡已經成為很多人每天必不可少的飲品。但好咖啡不常有,想要喝上一杯好咖啡,咖啡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它能直接決定咖啡的口感。如果我們使用的並不是優質的咖啡豆,那就沒機會品嘗到真正美味的咖啡了。所以為了能喝上一杯好咖啡,讓我們一起來做做咖啡豆的功課吧!如何挑選咖啡豆?大概是很多剛接觸咖啡的朋友會煩惱的問題,畢竟咖啡豆的種類繁多。
  • 拿鐵、卡布奇諾和美式咖啡怎麼分辨?喝咖啡的好處在哪裡?
    為你分辨:拿鐵、卡布奇諾和美式它們的區別在哪裡。為你講解:咖啡對健康和減肥的好處,以及喝咖啡的注意事項。兩種咖啡豆品種全世界我們能夠看到的咖啡豆基本分兩種,一種叫羅布斯塔(Coffee Robusta),一種叫阿拉比卡(Coffee Arabica)。羅布斯塔佔全球咖啡產量的40%,阿拉比卡佔60%。
  • 咖啡豆供應嚴重過剩,星巴克、肯德基、瑞幸們會降價嗎?
    昨夜,洲際交易所(ICE)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暴跌,至逾13年來最低水平,全球供應過剩嚴重拖累咖啡豆的價格。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合約1905(即今年5月結算,見下圖)收盤跌1.2美分,報每磅96美分,盤中一度暴跌2.6%,至94.65美分,為2005年12月以來次月合約最低位。
  • 固態真菌發酵對羅布斯塔咖啡豆非揮發性及揮發性成分含量的影響
    編譯:陳美楨、陳倩妮、張曉吟、魏韜(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近年來,隨著咖啡行業的發展,有不少研究對咖啡豆香氣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究。近日,一篇發表在《Food Chemistry》上的文章探究了固態真菌發酵對羅布斯塔咖啡豆(Robusta)非揮發性成分和揮發性成分的影響。綠咖啡豆提供了豐富的可發酵底物和風味前體:多糖、蛋白質和游離胺基酸、脂肪酸和酚酸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利用發酵微生物可以幫助降解複雜的聚合物,從而釋放出更多的簡單分子用於風味生成過程。
  • Food Chemistry:固態真菌發酵對羅布斯塔咖啡豆非揮發性及揮發性...
    編譯:陳美楨、陳倩妮、張曉吟、魏韜(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近年來,隨著咖啡行業的發展,有不少研究對咖啡豆香氣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究。近日,一篇發表在《Food Chemistry》上的文章探究了固態真菌發酵對羅布斯塔咖啡豆(Robusta)非揮發性成分和揮發性成分的影響。綠咖啡豆提供了豐富的可發酵底物和風味前體:多糖、蛋白質和游離胺基酸、脂肪酸和酚酸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利用發酵微生物可以幫助降解複雜的聚合物,從而釋放出更多的簡單分子用於風味生成過程。
  • 日常被嫌棄的羅布斯塔究竟做錯了啥
    首先羅布斯塔的命名就比阿拉比卡晚了100多年, 晚出道的羅布斯塔產量佔世界咖啡總產量的30%左右,遠低於阿拉比卡的70%左右。上面這張簡單的對比表就能發現阿拉比卡在基因數(染色體數量),和糖分上就佔了優勢, 高油脂含量也使得阿拉比卡豆喝起來會更順滑。
  • 雲南咖啡豆品種風味描述特點口感 為什麼雲南很少種植鐵皮卡品種
    前街前幾年開始在雲南種植鐵皮卡品種的雲南小粒咖啡,發現願意從根源上做出改變讓雲南咖啡豆變成精品咖啡豆的人很少,更多的是走快捷路線,例如用特殊處理法使雲南咖啡豆的風味變得出眾,那麼這些特殊處理法下的雲南咖啡豆還有本身的產區風味嗎?並沒有。前街願意換時間以及精力在雲南種植「林黛玉」一樣的鐵皮卡,為的就是建立好雲南咖啡的產區風味,讓之後品嘗雲南咖啡的愛好者們知道:「啊,原來這就是雲南咖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