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到底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還是幫助家鄉擺脫貧困?
如今,在大量年輕人進城潮的推動下,孩子們進城讀書的趨勢也變得空前盛大,昔日農村裡孩子們追逐打鬧的場景很難再出現,這帶來的將是農村空心化和老齡化的加劇。可總有那麼一小部分的兒童繼續留守在農村,但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卻不再向農村傾斜,即使硬體設施在不斷更新換代,卻很少有更強大的師資進駐農村,撐起鄉村教育的是大量敬業的代課教師。
位於江西省婺源縣清華鎮的象形村是當地極偏僻的小山村,斷頭路一直往裡走,三個村子共用一個學校,但卻只有八個學生,村裡條件好的不是進城讀書也去到了鎮上中心小學,剩下的孩子們幾乎都是條件一般的留守家庭,沒有更好的條件,這些孩子們只能繼續留守在村裡。
小宇是如今村裡少有的「小男子漢」,今年剛滿七歲,在村裡讀學前班,父母常年在工地上打拼,爺爺奶奶帶著他和姐姐在村裡。為了謀生,爺爺兩個月前也外出打工了,小宇一直不知道他去了哪裡。曾經,小宇每天放學便要跑到舅公的小賣部裡蹭吃蹭喝,隨著村裡的年輕人和孩子們越來越少,小賣部的經營也越來越難,今年九月,為三個村子提供了近二十年方便的小賣部也被迫關門,小宇的零花錢沒地花了。
舅公的小賣部沒了,小宇每天放學回家都跟奶奶吵著要糖吃,一哭二鬧後奶奶受不了便向他妥協,而這時家裡珍藏的蜂蜜成了小宇覬覦的美味,奶奶拿出這個所謂農村裡最好的東西來給自己的孫子,小宇嘗到甜頭後像上了癮似的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每晚放學,不遠處便傳來「奶奶,我要吃糖!」奶奶一聽這個聲音便知大事不妙。
有時背著奶奶偷吃幾口也是心驚膽戰,不讓吃時,獨自一人跑到爺爺養蜂的場地看看是否有收穫,只可惜每次都是無功而返。「我的零食從花裡來,我喜歡蜜蜂,因為它很甜。」天真的小宇已經把蜜蜂當成了美味來源。家裡有幾桶蜜蜂,放在什麼位置,他都已悉數獲知。
「下個學期我就要去有小賣部的地方讀書,不用吃蜂蜜了。」小宇說道。下個學期,村裡的學校將不再辦學,有些村子已完全撤銷教學點。孩子們轉校到鎮上中心小學讀書,這也成了令小宇全家人發愁的問題。「七八歲的孩子去住校,這哪能放得下心,有時孩子吃飯還要人喂,被欺負了可咋辦?兒子讓我租房帶孩子,我一人得帶倆兒子家的三個孩子,實在難帶,明年都不知咋辦,等兒子們回來再做定奪。」小宇奶奶說道。
小宇舅公的店鋪關門了,村裡人越來越少,消費水平大不如從前,一家人守著一間小賣部不足以撐起一家人的生活,小宇舅公不得不外出謀生;小宇下學期得去鎮上讀書,不管是住校還是託管又或是由爺爺奶奶租房,他們沒得選擇,誰讓村裡生源越來越少?誰讓鎮上的教育條件比農村好?誰讓這裡是農村?
師資的匱乏使得農村學校生源越來越少,而支撐起當地鄉村教育的大量代課老師也不知何去何從,這些貧困的留守兒童們將成為當地鄉村學校最後一批學生。城市化在數以億計的農村人棄田進城下不斷加快,造成嚴重的農村老齡化和空心化。農村和城市的貧富差距不斷拉大、教育發展失衡等一系列「毛病」也在逐漸凸顯。接受教育的目的到底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還是為了幫助家鄉擺脫貧困?在如今看來更像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