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火星並不宜居,河床的痕跡也不是河流,研究員終於找到證據

2020-12-02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不少研究火星的科學家認為,火星和地球是「孿生兄弟」,不僅僅是因為火星的公轉周期、自轉等方面和地球較為相似,還因為火星以前的氣候還可能是溫暖溼潤的。因此即使五六十年來,人類一直在火星上找不到生命存在的痕跡,也依然不放棄對火星的期待。然而最近一項研究或許會改變人類一直以來對火星的認知。

根據報導,來自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近期在《自然-地理科學》上發表論文,稱過去的火星並非是溫暖溼潤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發新算法對火星地表的「疤痕」進行模擬演變,發現它們並不是江河的痕跡,而是冰蓋用於排水的暗道。那麼為什麼科學家會認為過去的火星是溫暖溼潤的?這次新發現又意味著什麼?

火星的「溫暖溼潤假說」從何而來?

通過長期的探測,科學家們了解到現在的火星是一顆環境惡劣且貧瘠的星球。火星大氣的密度還不到地球大氣密度的1%,導致保護性的溫室效應無法形成,最終導致火星地表氣溫常年都在零下50、60攝氏度。雖然如此,科學家還是在火星地表發現了一些特殊的地貌,比如奇形怪狀的山谷和坐落在兩級地區的巨大冰蓋。

科學家認為火星山谷表面的痕跡是江河衝刷而成的,並以此推測出過去的火星擁有濃厚的大氣層,氣候也比現在要溫暖溼潤得多,這就是所謂的「溫暖溼潤假說」。基於該假說,不少科學家認為火星過去應該孕育過生命,只不過這些生命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被埋藏在火星地下了,因此美國NASA要派遣洞察號對火星的地下進行鑽探探索。

研究人員是如何提出新說法的?

火星的「溫暖溼潤假說」一度成為天文界的主流觀點,直到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了加拿大德文島之後,發現火星地表的山谷或許不是河流衝刷而成的。德文島的自然環境和火星尤為相似,那裡氣候十分嚴寒,而且土壤非常貧瘠,美國宇航局因此還將那裡當作火星訓練基地。

該研究團隊先是發現了德文島的一些冰下通道和火星的山谷十分相似,然後產生了研究火星山谷起源的想法。研究人員利用統計學科的方法對火星地表大約一萬個山谷進行分類,然後研發出新算法來模擬山谷的形成過程。模擬結果顯示,過去的火星地下存在著巨大的冰蓋,而冰蓋為了排出融化的積水而形成了通道,該通道的衝刷形成了一座座山谷。

如果火星過去不是溫暖的,它還有可能存在生命痕跡嗎?

倘若該研究符合火星過去的真實情況,那麼將會徹底改變人類對火星演化歷程的認知。作為主流觀點的「溫暖溼潤假說」已經主導火星氣候研究幾十年,如果該觀點被推翻的話,那麼之前的研究也會被全部推翻,從頭再來,包括人類一直都希望找到的生命或者生命痕跡。因為在溫暖溼潤的氣候下,火星上出現生命的概率會增加,而如今幾乎沒有這個概率。

對此該研究團隊卻認為,即使火星過去不是溫暖溼潤的,它也存在孕育生命的可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如果火星過去的表面被巨大的冰蓋覆蓋住,那麼這層冰可以作為阻擋層阻擋住來自太陽的輻射,為生命的誕生營造穩定的環境。同時研究人員表示,目前他們的研究還不完善,仍然有細節問題需要敲定,但目前已經對火星的「溫暖溼潤假說」產生撼動了。

資料來源:

澎湃網 8月4日 《火星過去溫暖溼潤說遭質疑:那些不是河道,是冰川「下水道」》

相關焦點

  • 遠古火星並不宜居,河床的痕跡也不是河流,研究員終於找到證據
    不少研究火星的科學家認為,火星和地球是「孿生兄弟」,不僅僅是因為火星的公轉周期、自轉等方面和地球較為相似,還因為火星以前的氣候還可能是溫暖溼潤的。因此即使五六十年來,人類一直在火星上找不到生命存在的痕跡,也依然不放棄對火星的期待。然而最近一項研究或許會改變人類一直以來對火星的認知。
  • NASA在火星上發現一條呈藍色的河床,這其實是河流的淤泥?
    目前人類對於火星的了解已經遠遠超過其它行星,在這顆紅色星球的地面上有火星車在探索,而火星的軌道上還有探測衛星在運行,但這顆星球上依然存在大量的未解謎團,前不久來自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揭開了火星上存在藍色河床的原因,並且還證實了在遠古時期火星表面曾大部分區域都是被水淹沒的。
  • 火星存在遠古生命?科學家發現重要線索!或證明火星宜居的可能性
    火星宜居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我們知道,要想一個星球能夠孕育生命,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水資源,可是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地表環境比較惡劣,乾旱又缺水,火星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孕育生命。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發現,科學家表示,遠古時期火星的環境擁有著與地球一樣溫和的環境,並且還存在火星生命。科學家能夠說出這樣的結論,主要是因為科學家發現了重要的線索。
  • 科學家指出火星曾經歷過4個時期,以前的火星到底是什麼樣的?
    科學家認為火星上曾經是有宜居環境的,然而根據最新的資料發現火星在遠古時期並非是溫暖溼潤的環境,而是一個被冰包裹的寒冷星球,之所以如今能看到火星表面遍布河流痕跡,可能是因為數億年前遭遇過一顆隕石撞擊後冰層因此融化形成的,發現火星表面的山谷形成時間並不久遠,基本都是由冰川融化後才形成的,不過火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很大一部分陸地都是被水淹沒的,如果說火星上曾出現過生命或許就是在冰川大面積融化的那段時間
  • 5500萬公裡外,探測器拍到這顆星球古老河流痕跡,會有遠古生命嗎
    ,但很多人認為,我們地球可能不是唯一的生命星球,在我們太陽系內,都有好多個可能適宜孕育生命的星球,如距離我們地球超過5500萬公裡遠的火星。由於火星和我們地球同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與我們地球存在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很多人也認為,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火星可能會在未來成為我們人類的「第二家園」。
  • 火星疑似發現生物化石?美國昆蟲學家:都是蟲子,很多大蟲子
    所以科學家們才樂此不疲地在火星表面尋找著生命存在的痕跡和水資源存在的痕跡,如果找到了火星生命,那麼對於人類科學的認知和人類起源的認知就有了新的理解。最近,在11月19日美國的一場美國昆蟲學會全國大會上,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聲稱他發現了火星生物化石存在的痕跡,並且聲稱火星曾經是一片適合生存的地區和星球。
  • 勇氣號出現故障,卻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真有生命?
    勇氣號將機械臂伸到火星表面的一道淺溝裡,找到了火星上曾有水存在的證據。經過科學家對礦物質成分的分析後認為,該巖石在形成過程中或剛剛形成之初曾有水。因此這也意味著,在遠古時期火星上是存在生命的,勇氣號發現的矽就是最好的證據。2008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宣布,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加熱土壤樣本時鑑別出有水蒸氣產生。
  • 「毅力號」火星車選擇傑澤羅隕石坑的原因,坑底或有生命痕跡!
    火星是人類在太陽系裡最了解的行星,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有人類的探測器到達火星,雖然探測器傳回來的資料表明火星上荒涼而乾旱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但人們依然相信這顆紅色的星球上一定有生命存在過,因為遍布火星的古老河床證實了在遠古時期曾是一顆有液態水的行星,如今NASA把「毅力號」火星車的著陸地點選擇在傑澤羅隕石坑,就是想在隕石坑底部找到生命存在的痕跡。
  • 火星探測器傳回照片,火星或存在遠古生命,移居火星不是夢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金星、火星與地球的環境是最為相似的,因為這三顆天體都是類地行星,並且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上,因此金星和火星在很大程度上是利於生命生存的,金星、火星也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土地乾旱又缺水,但是相比較金星的環境來說,火星的環境就要溫和得多了,火星的宜居性也比金星要大得多。
  • ​勇氣號出現故障,卻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真有生命?
    不過勇氣號在火星的探測上卻有了重大的發現,並且還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這是怎麼回事呢?勇氣號將機械臂伸到火星表面的一道淺溝裡,找到了火星上曾有水存在的證據。經過科學家對礦物質成分的分析後認為,該巖石在形成過程中或剛剛形成之初曾有水。
  • 生命會被找到?科學家發現河流證據,微生物可能生存在火星表面
    火星再添曾經存在河流證據 根據英國《新科學家》報告指出,這是來自荷蘭科學家們的一項發現,他們從這片看似沒有任何生機的火星表面發現了「火星上流淌了十多萬個地球年的河流首個證據」。
  • 「毅力號」火星車選擇傑澤羅隕石坑的原因,坑底或有生命痕跡
    火星是人類在太陽系裡最了解的行星,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有人類的探測器到達火星,雖然探測器傳回來的資料表明火星上荒涼而乾旱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但人們依然相信這顆紅色的星球上一定有生命存在過,因為遍布火星的古老河床證實了在遠古時期曾是一顆有液態水的行星,如今NASA把「毅力號」
  • 火星如何變成宜居行星,讓環境得到改善?科學家找到了辦法
    1地球這個星球是太陽系裡唯一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但是地球的環境終有一天會在人類的破壞之下走向崩潰,到時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如果人類想要繼續的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找到另外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才可以
  • 火星上不斷發現人工痕跡,遠古時真的有生命嗎?這是怎麼回事?
    遠古火星上存在生命嗎?人工痕跡相繼出現,這說明了什麼?火星這個星球被現代科學家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在中國古代,還有多個國家當中認為火星這個星球是災難的象徵。人類第1次看到火星的面貌是在1964年,這顆探測器的發射,是人類歷史上第1個成功飛越火星的探測器。
  • 火星生命證據找到了!NASA機器人在火星表面找到了大量噻吩化合物
    NASA宣布,他們的火星探測機器人在火星表面發現了遠古生命存在的證據……emmm,:關鍵節點在於噻吩類化合物的發現
  • 同樣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為什麼金星和火星卻成了人間煉獄?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來,隨著恆星質量的增大宜居帶距離恆星的距離是逐漸變遠的。最上邊是我們的太陽系,地球和火星處在宜居帶中間金星處在宜居帶邊緣。但這並不意味著處在宜居帶就會產生生命,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月球了。只是處在宜居帶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 火星河谷起源模型確立,或更支持火星遠古生命存在
    今年是火星探測的窗口期,上個月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全都成功發射。我國的探測任務是繞火星、軟著陸火星同時釋放火星車巡視,阿聯的「希望號」只要是繞火星飛行探測,NASA主要執行著陸探測任務,尋找火星遠古生命存在的痕跡,同時收集著陸點附近的樣本,等待後續的探測任務取回地球。
  • 火星上沒有過生命?加拿大德文島的實驗,科學家根本接受不了
    筆者:三體-小遙作為人類文明長期探索的重點目標,火星一直扮演著特殊的角色。甚至在很多科學家眼中,這裡最有可能孕育出早期生命,為了得到更加準確的證據,科學家對加拿大的德文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之所以將德文島作為探索火星的對比實驗對象,其實很大程度上與它的自然環境有關,而最新線索表明,遠古火星似乎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完美。在此之前,很多觀點認為,遠古火星與地球同樣位於宜居帶內,如果地球有孕育生命的條件,那麼同為巖石行星的火星上同樣有可能誕生生命。
  • 好奇號在火星上發現「人骨」?NASA回應:照片確實來自火星
    隨著太空時代的到來,人類向火星發射了數十個無人探測器,有些在軌道上繞著火星飛行,有些登陸火星表面。結果表明,目前的火星十分乾燥荒涼,並沒有河流,那些暗線只是火星上的深色沙子。這不禁令人好奇,遠古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呢?如果有,能否在現在的火星上找到相關痕跡,比如化石?
  • 火星與木星之間是第10顆行星破碎的殘骸?火星上河流痕跡是假的?
    火星與木星之間是第10顆行星破碎的殘骸?火星上河流痕跡是假的?你知道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什麼嗎?在太陽系裡存在著很多我們還無法解釋的巧合,而且讓人困惑的是,關於這些知識在我們的課程和教育裡是無法學習到的,對普通大眾來說是完全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