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出大洋!打遍日艦無敵手,一時失策惹爭議——刺鮁號潛艇傳奇

2020-12-05 和風漫談

提到二戰,總會想起大西洋上橫行的德國「狼群」和驚心動魄的盟軍反潛。然而太平洋戰場上除了激烈的航母對決,盟軍潛艇部隊也同樣創造出輝煌戰績,沉重打擊了日本運輸船和補給線。

這其中就有一艘小鯊魚級潛艇——「刺鮁」號(SS-238 Wahoo)。它七次出徵,以驕人的戰績被人們稱道,但也因一時辣手失策引發爭議。

「刺鮁」號(SS-238)

小鯊魚級是美國二戰時期的主力潛艇之一,建造數量高達77艘。全長95米,寬8.2米,水上/水下排水量1825/2463噸,有10具533mm魚雷發射管(艏6艉4),1門76mm甲板炮和2門20mm防空炮。

76mm甲板炮

雖然它算不上最先進,但勝在夠大夠用、性能可靠、易於製造,充分發揮了美國強大工業製造能力的優勢。依託著龐大數量在太平洋戰場上四處出擊,偵查巡邏,摧毀交通線,打擊日軍艦艇,成為戰爭勝利的幕後英雄。

「刺鮁」號就是1942年2月14日情人節這天,在加利福尼亞州馬爾島海軍造船廠下水的。當時日本人已經把美國拖入戰爭泥潭,「刺鮁」號被立即派往太平洋戰場,開始了建功立業的漫漫徵程。

彩旗招展的下水儀式

一、首戰出徵

8月23日,「刺鮁」號在艇長馬文·甘迺迪少校的指揮下開始第一次戰鬥巡邏,到特魯克群島以西尋找日軍貨船。此時瓜島戰役剛開始不久,雙方運輸船和軍艦都在此海域頻繁調動。

特魯克群島位置

「刺鮁」號到達第3天就遇到人生第一個目標——一艘獨自航行的日本貨船。它很高興,連發了3枚MK-14型魚雷,然而由於水手經驗不足,全都落空了。

運輸船也發現了「刺鮁」號。與傳統想像不同,被襲貨船並非一味的束手待斃,高速撞擊潛艇也是一種反擊方法。在一戰中就被英國商船拿來對付U型潛艇,雖然很危險但總比被動挨打強。

奧林匹克號一戰中撞沉過德軍潛艇

這艘日本貨船顯然有一個聰明船長,所以它高速向「刺鮁」號撞來。如果被撞上潛艇有可能當場折斷,就算撞傷艇殼潛艇也將失去下潛能力,必將被後續的反潛飛機和驅逐艦發現擊沉。所以「刺鮁」號立即下潛,從一個獵手變成獵物逃跑了,幸虧附近沒有日軍驅逐艦和反潛飛機。

初戰失利並沒有影響士氣,「刺鮁」號繼續努力尋找目標。9月20日,它在納莫努伊託環礁南部巡邏。在一個月光散滿海面的夜空裡,甘迺迪艇長發現一艘6500噸級的日本貨船和護航驅逐艦。

「刺鮁」號又發射3枚魚雷,還是沒有命中。可見實戰中要想命中其實很不容易,並不像電影中那樣槍槍爆靶、百步穿楊。

隨後「刺鮁」號又發射第4枚魚雷,終於擊中了目標。貨船在海面上扭曲著傾斜,響起幾聲爆炸聲。驅逐艦飛奔而來,「刺鮁」號不敢停留確認戰果火速逃離,利用一場風暴掩護才幸運逃脫。

甘迺迪艇長高興的向上級匯報戰果。其實貨船並沒有沉,而是晃晃悠悠又開了回去。戰後美國陸海軍聯合評估委員會調查分析時,也發現這個時間、地點並沒有沉船,所以「刺鮁」號的第1個擊沉戰果仍然在進行中。

博物館中的MK-14魚雷

此後幾天,「刺鮁」號又發現了幾架飛機、一艘巡邏艇和一艘補給船。前兩個都不是潛艇能輕易招惹的目標,後一艘補給船也沒有給接近機會。

10月1日,「刺鮁」號將巡邏範圍擴大到烏魯爾島,在那裡上帝將兩個不知是「餡餅」還是「陷阱」的巨大包裹送到眼前。

第一個是日軍「千代田」號水上飛機母艦,身邊沒有任何護航艦隻。但是它跑得太快,甘迺迪艇長沒有伏擊機會,只能眼睜睜看著功勳消失在視野中。

1938年的千代田號,此時還沒有改裝

4天後又看到另一艘航母和2艘驅逐艦,大家以為是「龍驤」號航母(其實不是,「龍驤」號在6個星期前的瓜島海戰中沉沒了)。甘迺迪艇長猶豫再三,還是放棄了這個不好惹的對手。

「龍驤」號航母

兩天後「刺鮁」號返航珍珠港,結束了第一次戰鬥巡邏。它遇到很多機會,但每次不是把魚雷打偏,就是位置不好,榮譽和升職就這樣擦肩而過。

不過好在人、艇安康,不耽誤擇日再戰。它在基地更換了1門100毫米口徑甲板炮和2門20毫米口徑防空炮,信心百倍的等待命令。

二、再接再厲

11月8日整修一新的「刺鮁」號再次出徵,來到索羅門群島附近。12月10日在肖特蘭島以東發現大魚——3艘日本運輸船和1艘護航驅逐艦。

「刺鮁」號悄悄尾隨上去,向個頭最大的油輪發動攻擊。640米距離,4枚魚雷蜂擁而出,2小時後5400噸的巨大油輪沉沒。「刺鮁」號首開戰果!雖然來得晚些但開了個好頭,從此它的尖牙將飽飲侵略者的鮮血。

日軍驅逐艦也不是吃素的,開啟瘋狂追殺模式,一路扔下40多枚深水炸彈無一命中,看來命中率也不高啊。

有第一次,第二次也就順理成章。4天後「刺鮁」號又擊沉一艘日本潛艇,大家判斷是「呂-15」號,一種中小型潛艇。艇員們士氣高漲,打怪經驗也迅速提升上來。大家滿意的返航,進入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港。

達德利·W·莫頓中校

12月底甘迺迪少校榮升新職,達德利·莫頓中校接管潛艇。莫頓是個天生的戰士,敢打敢衝非常勇敢,但是也脾氣火爆冷酷無情,為第三次巡邏的輝煌和爭議埋下伏筆。

三、輝煌與爭議

1943年1月16日,「刺鮁」號第三次出徵。出發前與「帕特森」號驅逐艦在摩頓灣進行了聲吶測試。3天後它到達維蒂亞茲海峽,尋找韋瓦克島——紐幾內亞北岸的一個日軍補給基地。

在這兒出了點問題,艇上沒有韋瓦克島的詳細海圖,一個小破島平時也沒人關注。幸虧一個輪機員在澳大利亞時買了本便宜的學校地圖冊,上面的小角落裡標著一個小小的韋瓦克島。

犄角旮旯裡的韋瓦克

靠著這簡陋地圖冊莫頓繪製了新海圖,磕磕絆絆的到達目的地。1月24日,「刺鮁」號潛入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海灣,發現「春雨」號驅逐艦和一艘呂級潛艇並排靠著,正準備啟航。

自從換了艇長後,「刺鮁」的性格也跟著大變,從一隻謹慎的孤狼變成了下山猛虎,兇狠冷酷甚至有些亡命。

「刺鮁」號沒有躲避,反而摸到1100米距離上向「春雨」號射出3枚魚雷!平靜的海面立刻被打破,日艦270度緊急轉向,海面像沸騰的開水一樣翻滾起來。

「春雨」號好不容易躲過魚雷,「刺鮁」號又來1發。可憐的日軍艦長已經不知所措,他拼命地轉動舵輪,幾乎把身體都壓在上面,然而噩運還是來了。

春雨號被擊中瞬間

驅逐艦左舷被撕開一個大口但沒有沉沒,擱淺在港口裡。「刺鮁」號輕鬆脫離,調轉航向前往帛琉群島。

1月26日,莫頓發現2艘日本貨船冒出的濃煙。他下令從近路包抄,向領頭的貨船發射2枚魚雷,17秒後又向第二艘貨船發射2枚。

領頭的「福榮丸」號直接被幹廢,後面的貨船也被魚雷擊中。確認戰果時,莫頓發現還有兩條大魚:一艘5000噸級的「布約丸」號運輸艦和一艘油輪。

莫頓扔下正在起火燃燒的貨輪奔向大魚,3枚魚雷過後「布約丸」號重傷;又3枚魚雷過後油輪沉沒。

潛望鏡裡的布約丸

夜色降臨後「刺鮁」號浮上水面補刀,將2艘仍在掙扎的運輸船送入海底。就這樣它用16枚魚雷擊沉了3艘運輸船和1艘油輪,取得輝煌戰果,莫頓艇長的勇敢果斷也獲得最好回報。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然而此時發生了一件事。「布約丸」號沉沒時,艦上人員紛紛逃生。不知什麼原因,「刺鮁」號突然用機槍和火炮向20多艘救生艇開火了!射擊持續了近1個小時,海面上哀嚎四起,鮮血飛濺。

此行為引來爭議紛紛,有人認為莫頓艇長蓄意攻擊戰俘,犯下了戰爭罪行。副艇長奧凱恩上尉解釋說:炮擊是為了迫使敵人放棄軍艦,並非蓄意攻擊。

二戰中的救生艇

海軍自己當然是護犢子的,潛艇部隊司令查爾斯·洛克伍德中將認為:這種逼迫敵人棄船的威懾行為是很普遍的。

如果救生艇上只有日本兵,可能也就這樣了,畢竟法西斯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總歸要還的。可麻煩的是艇上還有一些來自第16旁遮普團第2營的印度戰俘,他們可是盟軍士兵啊。

只不過在黑燈瞎火、風大浪急的海面上,誰能看出哪些是日本兵,哪些是印度兵?事後統計得知,「布約丸」上共1126人,加上沉船死亡總計有195名印度戰俘和87名日本士兵死亡。死亡比較低,似乎說明莫頓開火逼敵人棄船的本意沒有撒謊。

不過有心也好,無意也罷,「刺鮁」號的行為還是造成了不良影響,獲得累累戰功的莫頓與榮譽勳章失之交臂。

三次戰鬥巡邏後,「刺鮁」號共擊沉了6艘敵艦,成為響噹噹的「王牌」潛艇。接下來的戰鬥中,莫頓中校與日艦鬥智鬥勇,繼續創造著輝煌。因篇幅所限,我們將在下一篇中講述那些精彩故事,敬請關注。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黃海「狼群」,千島稱霸——翻江倒海的「刺鮁」號潛艇傳奇
    前情提要:「刺鮁」號是一艘小鯊魚級潛艇,1942年2月下水後便緊急奔向太平洋戰場,創造了輝煌戰績。前三次戰鬥巡邏中,它經歷了兩手空空的第一輪;首開戰果的第二輪;也經歷了一時失策飽受爭議的第三輪。如今它更加成熟自信,像一條蛟龍般刺向侵略者,讓日本法西斯膽戰心驚。
  • 英國潛艇未能逞威敘利亞,原來是被「大洋黑洞」纏住了!
    然而,就在空襲打得山崩地裂的時候,英國《泰晤士報》卻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原本計劃參與空襲敘利亞的英國「機敏」級(Astute)攻擊核潛艇,由於遭到俄羅斯潛艇和反潛飛機的攔阻,未能參與對敘軍事行動。報導稱,對英國核潛艇實施攔截的俄羅斯潛艇來自俄駐敘的塔爾圖斯港,是兩艘被西方稱為「大洋黑洞」的俄羅斯「基洛」級常規潛艇。
  • 世界最英俊的獅子,曾打遍非洲無敵手,現只能被養在動物園裡
    曾經是北非食肉三巨頭之首,打遍非洲無敵手的巴巴裡獅子,現如今卻只能夠被人類楊在動物園裡,不得不說這真是一種悲哀。世界最英俊的獅子,曾打遍非洲無敵手,現只能被養在動物園裡。看了巴巴裡獅子的遭遇以後,你有沒有什麼感受?
  • 二戰蘇聯潛艇大戰德國「提爾皮茨」號戰艦傳奇
    他們襲擊德國黑海運輸船,在港口布設水雷,在北極航線保衛盟軍商船,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傳奇。北方的孤獨女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1936年11月2日,納粹德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在威廉港戰爭海軍造船廠開工,1939年4月1日下水。
  • 微型潛艇逞兇!二戰義大利曾用潛艇重創英軍2艘戰列艦
    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導美國「我們威武」網站6月2日發表了哈羅德·哈奇森的題為《德國和義大利在二戰中也有小型潛艇》的文章。如果提到二戰中的「侏儒潛艇」,很容易想到日本的「甲標的」型袖珍潛艇。但納粹德國和義大利在二戰期間也部署過小型潛艇。這些潛艇不像一般潛艇那樣殺敵無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潛艇速度不快。德國一種最成功的迷你潛艇可以達到最高7節的水面航速。它們的續航力也十分有限。雖說如此,小型潛艇也有很多優點:它們很難被發現,較難消滅,成本低廉,不需要太多材料、人員或燃料。
  • 日本最丟人的一次海戰,被美國士兵用土豆擊沉潛艇,讓人忍俊不禁
    奧班農號驅逐艦為美國弗萊徹級驅逐艦最早生產的一個批次裡面的一艘,因下水時間晚於尼古拉斯號,從而成為了弗萊徹級二號艦。在進行簡短的戰前訓練後,奧班農號於1942年8月29日離開波士頓港前往南太平洋前線進行支援作戰。
  • 水下「順風耳」——記海軍某潛艇部隊聲納技師張磊
    新華社三亞11月22日電 題:水下「順風耳」——記海軍某潛艇部隊聲納技師張磊曾利輝、黃育平、吳登峰「報告艇長,發現異常噪聲!」聲納兵大聲報告。艇長立即下達「變深機動」命令,大洋深處,鋼鐵巨鯨規避、隱藏、突防……與對手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中途島海戰拖住日本艦隊立下大功
    美國海軍在二戰中水面艦艇名艦無數,但水下艦隊也同樣戰功赫赫,接下來介紹美國在二戰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獨角鯨級大型遠洋潛艇SS168鸚鵡螺號,該艇是美國在戰前專為廣闊的太平洋作戰設計,水下排水量高達4000噸,在大量潛艇排水量低於1000噸的當時這個噸位是驚人的,巨大的噸位賦予了他強大的戰鬥力和多任務用途
  • 記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某艇艇長鄧小春
    記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某艇艇長鄧小春 原標題:   3月下旬,一場潛艦對抗實戰化演練在大洋深處悄然拉開序幕。「鋼鐵藍鯨」無聲無息向著水面編隊遊弋,突然間,深海傳出一聲霹靂般巨響,「鋼鐵藍鯨」直撲目標,兩枚魚雷應聲而出……帶隊出徵執行任務的,正是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某艇艇長鄧小春。  在流動的藍色國土上,鄧小春和他的潛艇劈波斬浪,日夜守護著祖國海疆的安寧。
  • 21世紀頭10年,新一代國產戰艦馳騁遠海大洋
    新一代國產戰艦馳騁遠海大洋新型潛艇驅逐艦護衛艦飛彈快艇成為人民海軍主戰兵器查春明攝本報北京8月2日電 記者柳剛、特約記者陸文強報導:10年前,「青島」號驅逐艦作為國產第二代主力戰艦,與「太倉」號綜合補給艦組成艦艇編隊,橫跨三大洋,航程3.3萬海裡,完成人民海軍首次環球航行。10年後的今天,當「青島」號驅逐艦遊弋在索馬利亞海域護航時,它已成為人民海軍戰艦陣列中的一名「老兵」。
  • 軍報:海軍共擊沉擊傷敵艦418艘 擊落擊傷敵機574架
    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鋼鐵蛟龍始終充盈著敢打必勝的精氣神、堅持到底的動力源和眾志成城的正能量。 這個航次,該艇員隊靠著信念和堅持,一舉創造了中國潛艇航行時間和全潛時間最長、航經海域最廣等歷史性紀錄。 「艦由我操縱,我聽黨指揮。」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給擊沉艦艇拍照,運送八路軍式突擊隊
    鸚鵡螺在中途島號大戰後,利用自己的遠洋優勢直接到日本近海攻擊日軍船隻,擊沉數艘商船後還偷襲擊沉了日本白露級驅逐艦「山風」號,在確定命中魚雷後上浮給山風號拍照,這張照片送回國內後成為戰爭債券的宣傳素材,也成為了美軍潛艇部隊的象徵。
  • 蔡英文稱將推動「國艦國造」 臺軍欲造「神盾」艦、升級潛艇
    臺灣《自由時報》4月3日報導,臺灣所謂當選「總統」蔡英文近來表示要支持「國艦國造」計劃,臺灣海軍隨即將從去年開始吹風的的「國艦國造」計劃提上檯面。據稱民進黨規劃,未來20年投入8000億新臺幣(合240億美元),準備」國造」的艦艇包括,四艘6000噸「神盾」艦、多艘2500噸護衛艦、7-11艘「沱江」後續型輕型護衛艦、6艘掃雷艦、兩艘16000噸船塢登陸艦、6艘以上1500噸柴電潛艇,並改裝現役兩艘荷蘭「旗魚」級潛艇等,其中潛艇方面的投資約4000億新臺幣。
  • 新一代國產戰艦馳騁遠海大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10年前,「青島」號驅逐艦作為國產第二代主力戰艦,與「太倉」號綜合補給艦組成艦艇編隊,橫跨三大洋,航程3.3萬海裡,完成人民海軍首次環球航行。  10年後的今天,當「青島」號驅逐艦遊弋在索馬利亞海域護航時,它已成為人民海軍戰艦陣列中的一名「老兵」。  近10年來,我海軍國產新一代戰艦密集下水,快速形成戰鬥力。
  • 聖盾暴打過多少WWE巨星?送葬者被砸穿解說席,巨石強森也遭了殃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約翰塞納,當年作為CM朋克保鏢出現的聖盾第一個揍的人就是約翰塞納,倒黴的他從聖盾組成以來,就一直被他們暴打,他被三重炸彈摔摔爛過的桌子已經數不勝數了,為了捧紅聖盾,約翰塞納許多次被砸穿了解說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另一位深受其害的,就是蘭迪奧頓,一代傳奇殺手,在聖盾的面前和約翰塞納同樣是多次遭殃。
  • 二戰紐西蘭「幾維鳥」號掃雷艦撞擊日軍潛艇之戰
    由於在航程中右舷的變速機構出了問題,一直到1月10日18時才抵達預定匯合點---聯合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特魯克,在那裡特設潛水母艦「日枝丸」號正等著「伊-1」號的到來,同時「伊-1」號進行了魚雷保養作業,還裝上了運輸物資的大發艇以及3名大發艇的艇員。
  • 他們譽為「潛艇順風耳」
    張磊:做指揮員手中最鋒利的劍  潛艇被稱為「大洋殺手」,以其隱蔽性、靈活性、突擊性等無可替代的優勢,成為各國海軍手中的王牌。  「聲吶,是潛艇的耳朵和眼睛,聲吶兵就是要在恰當的時間點,給艇長送上最需要的信息。」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聲吶技師張磊說,潛艇出得去、藏得好是基礎,打得贏是關鍵,而聲吶就是這一切的基礎。
  • 納粹德國潛伏於大洋之下的狼群,U型潛艇部隊是如何建立的?
    可能拉出去之後,也就能和隔壁的波蘭海軍打一小會兒,還不一定能打的贏。 而「國家海軍」自己也沒有閒著,一方面他們協助「船舶建設工程局」吸收和儲備經驗,為建設新的軍艦而努力,並且推出了多款新銳軍艦——比如說 「恩登」級輕型巡洋艦和「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
  • 海戰世界D系新艦全陣容大公開
    如「鋼鐵巨獸」般的德系戰列艦、有海狼之稱的「U型潛艇」得到了眾多資深海戰迷的追捧。今日,《海戰世界》首次公布了下個版本將要上線的德系新艦全陣容,包括名艦「U-21型」、「希佩爾海軍級(歐根)」、「德意志級」在內的德系潛艇、德系巡洋艦/袖珍戰列艦即將披甲上陣,與各位艦長一起出徵藍海!
  • 《戰艦世界》海軍傳奇:重溫潛艇 USS鱈魚號_遊俠網 Ali213.net
    而設計師們在關注戰鬥體驗的同時,也著力於深挖各系艦船的傳奇故事,並將其傳達給大家,讓您能更好的了解她們在歷史上的風採。  今天要介紹的主角與以往不同,是潛艇「USS鱈魚號」,如今其永久的停泊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並在那裡成為了一艘博物館艦,其歸屬於二戰中美國設立的著名潛艇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