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從幻想到現實,從3D到4D,科技未來手牽手

2020-10-18 陳述根本

文/陳根

3D列印對於我們大部分人而言已不陌生,因為其可以實現個性化、複雜化的產品製造,尤其在一些航天航空與軍工領域。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已經逐步走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包括進入一些食品領域。

但一直制約著3D列印規模化普及的因素,除了材料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3D列印物件的塗色問題。3D列印更多的是一種個性化小批量的生產製造方式,因此對於列印物件的個性化視覺效果有更高的要求。

對於3D列印物品而言,除了物品本身的顏色需要多樣化之後,在一些細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優化,比如列印物品的轉角與接縫等地方。

畢竟3D列印要想真正走入生活,除了物件本身的使用可靠性之外,其精細化與視覺美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3D列印物品的塗色一直是個難點。不過現在,一項新的技術應該能讓人們輕鬆做到這一點並且還能讓由此造成的材料浪費少。

近日,來自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副教授Jonathan P. Singer的帶領下通過利用一種名為電噴霧沉積技術的現有方法進行了實驗。

在這次嘗試之前,這項技術已經被應用於一些領域,如在藥物上塗滿疫苗塗層或在太陽能電池上添加吸光層。

然而,在羅格斯大學的這項新研究中它則被用於將聚合物薄膜應用到由多種材料製成的複雜3D列印物體中。研究人員目前正在開發一種可以添加到現有3D印表機上的配件,這將使得他們能夠通過電噴霧沉積技術將塗層塗抹到物品上。

另外,他們還在研製不僅看起來非常漂亮而且還能感知周圍環境等功能的顏料。由於該技術能高效地利用源液,所以它還可用於塗覆含有納米顆粒或生物活性化合物等昂貴元素的塗料。目前這項研究的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這項技術的推動,不論是對3D列印技術還是4D列印技術都有巨大的價值與意義。不論是3D列印是4D列印技術,目前都存在著一些共性的制約點,那就是來自於材料與工藝的限制。

顯然,一旦這些制約點被攻克,4D列印技術將會取代當前的3D列印技術。相比較於3D列印而言,4D列印技術因為融入了時間的維度,讓列印物品具有了「生命」。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3D列印與4D列印,那就是:「3D列印是『死』的,4D列印是『活』」。當然,這裡不再展開闡述關於4D列印的問題。

隨著3D列印技術在噴塗工藝層面的不斷突破與成熟,4D列印技術必然也會得到新的發展。科技總是以超越我們預見的速度帶領、推動我們前行。當4D列印技術與生物醫藥技術融合之後,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看到癌症治療的新方式。

相關焦點

  • 「十七年」科幻:從幻想到現實的中國速度
    此外,相較於其他歷史時期,「十七年」的中國科幻更加全面且精準地預言了我們當前的現實生活。   在「十七年」時期的中國科幻中,這種對科技,尤其是對科技發明的嚮往之情極其強烈。當然,這種嚮往並沒有走向魔法化或者像古典技術幻想般缺乏自洽邏輯,轉而是通過構建科技烏託邦的形式,去想像社會主義未來的最終形態。其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人人吃飽穿暖、城市化全面覆蓋、日常生活充滿科技化元素。
  • 陳根:從醫學使命到現實真相,腦機接口道阻且長
    而此前,無論是《黑鏡》還是《黑客帝國》都曾從「反烏託邦」的視角討論過「腦機」存在的未來意義。當然,對於腦機接口未來意義的討論是必要的,這關乎人類文明的生長和社會整體秩序的更新,但事實上,大多數腦機接口技術最初其實是作為醫療應用而被開發。
  • 《我喜歡你的信息素》:手牽手走進彼此的未來
    從一開始的互看不順眼,到後來的相伴終生。兩人的愛情就像小蒼蘭的花語:純潔、清新、幸福,而路哥對小段的感情真是順應了青檸的花語:忠誠的愛、唯一的摯愛。別人眼中社會的小段,其實很純良,他只對特殊的人溫柔,又有路見不平的勇氣與正直。
  • 如今我們對5g有什麼幻想,未來世界就將會什麼樣子!
    每一個新科技的出現,人們都會幻想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當然這些所謂的幻想其實更是一種根據5g技術的一種預測未來,畢竟人總是喜歡預測未知的東西。那我們看看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呢!01當然不是圖片上的樣子了,在前面一篇寫5g文章中,我簡單介紹了一下5g的基本概況。
  • 陳根:3D列印的再一套建築,未來建築業一覽
    文/陳根3D 打 印也 被 稱 為 增 材 制 造 (Add material manufacture)其原理是以CAD或其他畫圖軟體設計的模型為樣板,將熱塑性塑料、蠟或金屬的熔絲等材料通過噴嘴等裝置逐層堆積,從而構造出任意形狀的物體。
  • 陳根:3D列印在建築,輕量化的造房未來
    2020-11-22 11:06:23 來源: 陳述根本 舉報   文/陳根
  • 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歌曲介紹
    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這首歌很好聽,聽這歌詞大家肯定也都有點感慨,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歌。下面18183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歌曲介紹。下面18183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歌曲介紹。
  • 從科學邏輯到瘋狂想像,科幻並不虛構
    投稿來源:陳根第一次工業革命誕生了科幻小說,而隨著後工業體系的逐漸建立,科幻小說也發生了不一的變化,出現了各種分支。一方面,科幻與科技的發展緊密相連,許多科幻作品正是依託於現代科技,緊隨著前沿甚至於超越前沿,比科技還科技。
  • 從科幻到現實再到生活,腦機接口那些年
    而此前,無論是《黑鏡》還是《黑客帝國》都曾從「反烏託邦」的視角討論過「腦機」存在的未來意義。當然,對於腦機接口未來意義的討論是必要的,這關乎人類文明的生長和社會整體秩序的更新,但事實上,大多數腦機接口技術最初其實是作為醫療應用而被開發。在遙遠的「人機」預言實現以前,回到腦機接口技術最初的醫學使命,也將幫助我們更多地靠近腦機接口的現實真相。
  • 陳根:不虛擬的虛擬實境,VR的顛覆時刻正在到來
    文/陳根    最近,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未來界面小組的科研團隊近日想出了一種新奇的方法,能夠讓VR用戶「觸碰」到虛擬表面。卡內基·梅隆大學未來界面小組所公布的這項技術,主要是基於彈簧來模擬真實觸感,這樣手指、掌心和手腕部分就能感受到物體表面的阻力和部分形狀,當手不再接觸到虛擬物體的那一刻,彈簧繩就可以鬆開。目前這個原型已經在考慮商業化,商業化的產品具備輕量化、低成本、低功耗的優勢。
  • 陳根:從人工智慧到群體智慧,人機協作之未來
    文/陳根人類很早就已認識到,群體合作集思廣益,其解決問題的成效可以大過個體各自智慧的總和。關於群體智慧的力量,在科學上有個經典的實驗:在玻璃罐中放滿糖果,然後請試驗者來猜測糖果的數量,記錄每個人的答案、答案的平均數及其與正確答案之間的關係。
  • 以前人們幻想的未來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對比圖,古人的想像力挺不錯
    人類對未來的世界充滿了憧憬,在影視作品中會構思未來世界的樣子,下面就是一組以前的人們幻想的未來社會與真正的現實世界的對比圖,看看我們實現了哪些幻想呢!6、一百年前的科幻繪畫19世紀的畫家幻想未來世界的人會乘坐飛在空中的交通工具,甚至還有專門的空中交警在巡邏,畫風雖然看起來有點搞笑,但當時連飛機都還沒發明出來,能有這樣的想像力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 陳根:通過晶片聽音樂,人機共融的進一步發展
    事實上,這類科幻在科技的加持下已然進入我們的生活,並且有一個非常科技的命名——腦機接口。向未來》節目中,一位名叫林安露的22歲女孩,就藉助腦機接口技術來控制自己的智能義肢和鋼琴家郎朗成功完成四手聯彈。而來自查爾默斯理工大學等研究人員的最近報告稱,有史以來最先進的仿生假肢之一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與成功。
  • 陳根:從無所為到有所為,3D列印承載未來製造想像
    文/陳根很難想像,作為近些年才被廣泛認識的3D列印,早在1983年就已經誕生。2012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刊文,將3D列印技術視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大標誌之一,這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3D列印的未經之路當3D列印逐漸地走進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時,人們也在一步步在把萬物皆可列印推向現實,巨大發展前景和廣闊應用空間令行業期待。
  • 3d全息投影機哪家強_深圳市暻億科技有限公司
    3d全息投影機哪家強,深圳市暻億科技有限公司,配備完整的SMT貼片和DIP插件生產線,有著各崗位經驗豐富的技術精英,能獨立自主完成集成電路板的研發以及生修改 產。
  • 陳根:從提供營養到攻擊細菌,脂肪的抗菌之路
    文/陳根脂肪以能量存儲系統而聞名,同時,脂肪的正確比例對於人體運作至關重要,過量脂肪的堆積對身體造成的負擔以及慢性病的風險增加已在大量的研究中被證實。具體來說,當細胞被細菌入侵時,脂質會從線粒體轉移到細胞中細菌存在的部位
  • 陳根:宇樹科技推出四足機器狗,它可以幹什麼?
    陳根:宇樹科技推出四足機器狗,它可以幹什麼? 2020-05-07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陳根
  • 陳根:從nature到NEJM,頂刊的悲歌
    文/陳根連續幾天內,Lancet、Science、nature、NEJM等一系列世界最頂級的醫學科學刊物,紛紛發表文章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嚴厲抨擊了川普的抗疫表現。從川普獨創了史無前例的消毒液治療法,建議醫學界研究向人體注射消毒劑來消滅新冠病毒,或者用紫外線照射病人身體達到治療效果,到竭力推薦療效未經證實、後來被世衛組織要求停用的羥氯喹,甚至以身示範,公開宣稱自己正在服用。
  • 陳根:量子雷達,未來世界的千裡眼
    文/陳根量子物理作為天塹曾經橫亙在人類與真理中間,讓多少人對科學望而卻步,也讓多少人萌生了對科學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這也讓科學家們產生了許多有趣的創意,比如奧地利科技學院(IST Austria)的一支研究團隊,就介紹了他們的「量子雷達」原型。
  • 陳根:智能服飾開啟可穿戴設備新藍海,科技助力未來
    文/陳根智能服飾從提出之始已經走過了一段歷程,但是在體育訓練領域還是一直在被不斷地探索。做為智能穿戴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未來人體生命體態特徵數據化的一個重要入口,更是人體數據孿生監測體系的基礎載體,智能服飾顯然是未來的一種主流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