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神經膠質瘤中電信號與突觸信號的整合

2020-12-05 科學網

研究發現神經膠質瘤中電信號與突觸信號的整合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9 13:24:07

美國史丹福大學Michelle Monje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神經膠質瘤中的電信號與突觸信號能夠整合進神經迴路中。該研究於2019年9月18日在線發表於《自然》。

研究人員發現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瘤相互作用包括通過真正的AMPA受體依賴性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瘤突觸之間的電化學通信。神經元活動還引起非突觸活性依賴性鉀電流,其通過間隙連接介導的腫瘤互連擴增,形成電耦合網絡。通過體內光遺傳學檢測到的神經膠質瘤膜的去極化促進增殖,而藥理或遺傳阻斷的電化學信號傳導能夠抑制神經膠質瘤異種移植物的生長並延長小鼠存活。

這項工作強調了膠質瘤增加神經元興奮性和活動調節膠質瘤生長的積極反饋機制,此外人類術中皮層腦電圖也顯示膠質瘤浸潤腦中皮質興奮性增加。總之,這些發現表明神經迴路中突觸和電信號的整合能夠促進膠質瘤進展。

據了解,高級別膠質瘤是致命的腦癌,其進展受到神經元活動的強烈調節。活動調節的生長因子釋放促進膠質瘤生長,但僅此不足以解釋神經元活動對膠質瘤進展的影響。

附:英文原文

Title: Electrical and synaptic integration of glioma into neural circuits

Author: Humsa S. Venkatesh, Wade Morishita, Anna C. Geraghty, Dana Silverbush, Shawn M. Gillespie, Marlene Arzt, Lydia T. Tam, Cedric Espenel, Anitha Ponnuswami, Lijun Ni, Pamelyn J. Woo, Kathryn R. Taylor, Amit Agarwal, Aviv Regev, David Brang, Hannes Vogel, Shawn Hervey-Jumper, Dwight E. Bergles, Mario L. Suv, Robert C. Malenka, Michelle Monje

Issue&Volume: 2019-09-18

Abstract: 

High-grade gliomas are lethal brain cancers whose progression is robustly regulated by neuronal activity. Activity-regulated release of growth factors promotes glioma growth, but this alone is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the effect that neuronal activity exerts on glioma progression. Here we show that neuron and glioma interactions include electrochemic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bona fide AMPA receptor-dependent neuron–glioma synapses. Neuronal activity also evokes non-synaptic activity-dependent potassium currents that are amplified by gap junction-mediated tumour interconnections, forming an electrically coupled network. Depolarization of glioma membranes assessed by in vivo optogenetics promotes proliferation, whereas pharmacologically or genetically blocking electrochemical signalling inhibits the growth of glioma xenografts and extends mouse survival. Emphasizing the 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s by which gliomas increase neuronal excitability and thus activity-regulated glioma growth, human intraoperative electrocorticography demonstrates increased cortical excitability in the glioma-infiltrated brain.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ynaptic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into neural circuits promotes glioma progression.

DOI: 10.1038/s41586-019-1563-y

Sourc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563-y

相關焦點

  • 神經膠質瘤研究領域的重要成果一覽!
    【2】Nature:首次發現神經膠質瘤與健康的神經元形成突觸doi:10.1038/s41586-019-1563-y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嚴重的腦癌可整合到大腦的神經連接中。他們發現稱為高分級神經膠質瘤的腦瘤會與健康的神經元形成突觸,劫持來自健康神經元的電信號,從而促進它們自身的生長。
  • AI埋藏在大腦神經元突觸間美妙的電信號中?
    (原標題:人工智慧的將來,是否就埋藏在大腦那些神經元突觸間美妙的電信號中?)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期神經膠質細胞領域研究成果
    突觸形成和突觸移除之間的不平衡與發育性精神障礙(包括孤獨症和精神分裂症)有關。神經膠質細胞,如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通常被認為是大腦的支持細胞,但新出現的證據提示著它們在突觸形成和修剪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神經膠質細胞也在大腦的免疫系統中起作用,而且免疫信號通過位於這些細胞表面上的受體與大腦進行溝通。
  • 神經膠質細胞在確保大腦活動合理優化中的作用
    神經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豐度最大的一類細胞,在神經網絡中扮演重要角色。這篇題為「Glial responses to implanted electrodes in the brain」文章指出,神經膠質細胞在確保大腦活動合理優化中的作用超乎人類想像。
  • Nature:神經連接蛋白控制星形膠質細胞形狀和突觸發生
    當在培養皿中一起培養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元時,這些星形膠質細胞將形成複雜的星形結構。當單獨培養星形膠質細胞或者將它們與其他類型的細胞一起培養時,它們變得矮小。為了發現神經元如何影響星形膠質細胞的形狀,美國杜克大學細胞生物學與神經生物學副教授Cagla Eroglu及其團隊將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元放在一起培養,同時調整神經元的細胞信號轉導機制。
  • 浙大科學家發現大腦神經突觸刪除機制
    4月13日電(周煒 朱涵)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汪浩研究員和段樹民院士合作研究發現,三磷酸腺苷(ATP)可以識別大腦中不需要的神經突觸,在大腦中按下「刪除鍵」。該研究成果12日刊登在生命科學領域知名期刊《生命科學在線》(《eLife》)上。一個健康的成年人的大腦中約有86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接觸的結構稱為神經突觸。每個神經元會和別的神經元形成大約1000個突觸。剛出生的嬰孩大腦中的突觸數量會隨著發育不斷增多,6歲時突觸數量到達頂峰。此後,大腦又會通過突觸刪除,讓這個數量降低並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
  • 揭示神經膠質細胞在神經發育中的作用
    神經膠質細胞,如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通常被認為是大腦的支持細胞,但新出現的證據提示著它們在突觸形成和修剪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神經膠質細胞也在大腦的免疫系統中起作用,而且免疫信號通過位於這些細胞表面上的受體與大腦進行溝通。
  • STAT3信號通路在惡性腦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一)細胞外信號激活JAK 膠質瘤惡性度的提升和整合素的表達有關,因細胞外基質分子基質金屬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2)可以和α5β1整合素相互作用產生細胞內的致瘤信號
  • 一位生物學家的神經膠質研究之路—新聞—科學網
    但與許多年輕科研人員一樣,Stevens擔心自己站在研究失敗的刀鋒上。與選擇小規模、易管理的項目不同,她將注意力投放在了那些與大腦和免疫系統有關的雄心勃勃的假設上。這些假設有助於揭示正常大腦發育和疾病產生。 儘管Stevens在史丹福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員時收集的初步數據很有希望,但其蘊含的信息仍模糊不清。「我在想,『如果我的模型只是一個模型,我會讓這些人失望』。」她說。
  • 《科學》子刊:飲酒會導致小膠質細胞吞噬和修剪突觸,引發焦慮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葡萄牙波爾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雄性小鼠中,連續10天飲酒而達到暴飲(一個人每天大約喝五次酒)可增強前額葉皮層小膠質細胞中的Src-TNF信號轉導,從而增強它們的吞噬能力並導致異常的突觸修剪,最終導致突觸損失和焦慮樣行為。表明小膠質細胞的異常突觸修剪可能在酒精濫用引起的突觸傳遞缺陷中起重要作用。
  • Nature:神經膠質定位是胚後期發育期間突觸位置的決定因素
    突觸連接在多細胞動物神經迴路中的分布規律大部分確立於胚胎發育期間,但是隨著生物體生長突觸分布如何被保存則一直沒有搞清。在秀麗隱杆線蟲中進行的一項研究如今揭示了神經膠質定位是胚後期發育期間突觸位置的一個關鍵決定因素。
  • 星形膠質細胞通過吞噬成人海馬體神經突觸穩定腦電路
    星形膠質細胞通過吞噬成人海馬體神經突觸穩定腦電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5:05:24 2020年12月2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韓國科學技術高等研究院Won-Suk Chung和韓國腦科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家發現治療膠質瘤的關鍵小分子藥物
    中國科學家發現治療膠質瘤的關鍵小分子藥物,為惡性膠質瘤治療防復發提供了新思路眾所周知,中國近代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導致各方面都落後世界發達國家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而近代神經外科更是落後了世界神經外科數個十年。然而近期,中國科學家卻在膠質瘤研究領域中奪得了先機。2020年,1月初,中國科學院在膠質瘤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篩選並發現用於治療惡性膠質瘤的關鍵小分子藥物。
  • 星形膠質細胞如何幫助神經元形成突觸
    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稱為星形膠質細胞的腦細胞通過在成對的神經元中誘導特定的變化,從而在成對的神經元之間開始交流。該研究成果於2017年10月11日發表在Neuron上,對自閉症,ADHD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經發育障礙具有重要意義,據認為這至少部分是由於神經元之間的交流障礙所致。
  • 樹突棘在神經元中隔離和放大突觸接收的電信號
    研究人員知道樹突棘(dendritic spine)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微小的膜性結構從樹突分支中伸出,遍布整個樹突樹(dendritic tree),每個神經元上的樹突棘可以接收來自平均1000個其他神經元的信號。儘管發現它們已超過百年,然而直到今天其功能仍然只有部分被理解。
  • Neuron:揭秘小膠質細胞在大腦中塑造神經迴路的分子機制
    2020年9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冷泉港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免疫細胞在微調大腦神經迴路方面或許扮演著意想不到的角色,稱之為小膠質細胞的免疫細胞不僅能夠保護大腦免於感染和炎症,而且還能幫助塑造發育中的大腦迴路,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小膠質細胞還能指導神經元對感覺線索產生反應從而修飾自身的連接性
  • 神經元的神經突觸
    這些「內陷突起」幾乎可以發生在突觸後、突觸前和神經膠質過程的任何組合中。內陷突起提供了一種精確的機制,使一個神經元只在另一個神經元的高度定位部位進行信息交流或物質交換。 神經元之間的有效溝通對大腦的正常功能以及思維和運動控制的細胞基礎至關重要。突觸是專門的解剖部位,信號沿著軸突傳遞到突觸後細胞。
  • 大腦的細胞: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
    大腦由兩類細胞組成:1、神經元,即神經細胞,其任務是接收、整合和傳遞信息;2、起支持作用的膠質細胞(其英文名稱來源於希臘語中膠水的意思)。膠質細胞的功能包括維持神經元和大腦的環境,修剪神經元的分支和末端。它們調節神經元在細胞間隙所需物質的水平,還為神經元提供了一個結構框架(特別是在發育過程中),並將神經元隔離,使其更有效地傳導電信號。
  • 小膠質細胞外基質重塑促進突觸可塑性
    小膠質細胞外基質重塑促進突觸可塑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 13:47:45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nna V.
  • 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對百歲老人的研究發現,儘管他們腦中富含澱粉樣蛋白,但仍有良好的認知表現。流行病學研究提出了認知儲備的概念,具有良好認知儲備的個體可以更好的適應大腦的病理改變,從而延緩或阻止發病。因此,神經變性疾病研究的挑戰之一即是了解這些個體在腦中澱粉樣蛋白沉積的存在下,大腦是如何成功地維持正常的神經元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