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去年8月開始,鄱陽湖、洞庭湖、巢湖已相繼宣布進入十年禁捕期。今年10月起,太湖、洪澤湖也將結束繁忙捕撈的景象。
這意味著,中國五大淡水湖將步入史上最長的全面禁漁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全面禁漁,對生態來說,是一次足夠的休養生息,自然會未來可期;對吃貨來說,一腔難耐的口舌禁慾,自然有其他魚蝦代替;對漁民來說,則是一記必然的生計轉型,意味著要騰挪變化。全面禁漁,對漁業這一全產業鏈的上中下遊影響,正在隨著倒計時的來臨全面開啟。
錢江晚報和以往關注東海禁漁一樣,關注這次一禁十年的太湖禁漁。
十年啟時,可能有困惑,有無奈,但十年之後,就會有更多理解,更多收穫。「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紅菱,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湖水織出灌溉網,稻香果香繞……」十年之後,這曾經傳唱的太湖之歌,定會平添新的歌詞,由心唱出口。
浙江在線9月16日訊 今年梅汛期較長,過高的太湖水位影響了產量,魚蝦價格普遍上漲兩到三成,但買主購買慾不減,不少人心裡明白,這可能是最後的「狂歡」。
盧淦生的033號漁船還沒停穩,有膽大的魚販已經盯上了滿船漁獲。
一個身型略壯的小夥搶先一步,他提著半人高的魚箱大步一躍,亮眼魚鱗從附著的短T恤上跌落。漁船船頭一震。他已搶先佔住兩盆好貨——刀魚和白條。
兩位杭州來的大伯大媽,為了爭搶最後兩條拌上了嘴。
德清人劉姐,拉著丈夫還在攤鋪間兜轉,手裡的5個空桶還沒填滿。她眼神如鉤,往攤位上的水產盆裡打量。「來晚了來晚了,好多魚都買不到,個頭也比往年小了。」她暗暗後悔,打算多買些銀魚分包冷凍,好在今年的年夜飯上,擺上一道口感順滑的銀魚蒸蛋。
從上世紀70年代末起,新塘村和附近漁民開始在碼頭上擺攤賣魚,新塘魚市規模漸大,現已成為太湖邊規模最大的魚市,2018年開捕期間,銷售水產品超過8000噸,金額逾3000萬元。
從9月6日開捕到9月30日,對太湖漁民和老饕們來說,這曾是最好的一個月。
給子女留點也好
9月14日下午4點半,碼頭旁二十米高的起吊臂放下。十幾分鐘後,梅鱭魚摻著冰塊被連箱吊起。新塘魚港迎來一天最忙碌的時刻。
太湖魚鮮多數不耐養,常見的太湖三白(銀魚、白魚、白蝦)和梅鱭魚都是出水就死,成活率不高。為了保證食材新鮮,冰塊成了最普遍的必需品。
杭師傅套一件純黑背心,額頭淌著大滴汗珠,坐在長條凳上大口喘氣。他和十幾個同事都是揚州一家雪糕公司的司機,9月雪糕進入淡季,公司就派他們到太湖邊,專運冷凍保鮮的冰塊。
冰塊撐起新塘村最主要的漁業產業。按漁民的說法,每年撈上的太湖漁產,有超出九成是梅鱭魚。而這種10公分上下,體扁尾尖、肉質鮮嫩,生長周期不過一年的小魚,有八成會被曬成魚乾。
今年,人們依舊各司其職,但最火的一句話是:「今年是最後一年了。」
村裡人姚玉林跑了20多年魚乾生意。他一邊打著招呼,一邊看著碼頭上工人們上下卸貨。老姚的身後,是1300多畝的露天曬魚場,數百條曬在網上的梅鱭魚被西沉的太陽照得發亮。天氣好時,晾置一條梅鱭魚乾只需一天半的時間,每5斤鮮魚合曬1斤成魚乾。
為了這,村民從8月初開始籌備搭網,大規模的曬制會一直持續到10月以後。
67歲的老林(化名)正往魚乾上鋪防水布,他是附近的農民,每年農閒時就來曬場打些零工。「不出意外,明天就能出貨,塞進蛇皮袋裡密封,再賣給外地老闆。」未來一個月內,新塘村將曬出超過200萬公斤魚乾,銷往山東、江蘇、河北等地。
曬場上的工人,多半和老林年歲相仿,「十年無漁」背景下,這多半是他們最後一年忙碌。「反正也幹不動了,給子女留點也好。」對於未來,老林的想法很單純。
走一步看一步
9月14日晚上6點,偉民飯店的招牌和百葉龍大橋上的路燈幾乎同時亮起。浙江長興太湖邊最紅火的漁家樂,宣布進入營業高峰。
「2斤梅鱭清燉,1斤半銀魚雪裡蕻爆炒,再要1斤醉白蝦,蒸4隻大閘蟹。」飯店老闆沈建南迎進了一桌食客。口味很挑,點的菜大多指定由他主廚。
沈建南開始琢磨「禁漁」後的飯店出路,「太湖銀魚可以用其他地方養殖,太湖白蝦只能用海白蝦替代。」不過,前些年,他做過實驗,外地白魚的顏色發黃,口感始終「差點意思」。
漁期近半,他打算囤下半年的銀魚,再多備一些魚乾,頂上一段日子。「明年可能還好,以後會怎樣真說不好。」今後如何,沈建南也只能模糊地表態,走一步看一步。
在新塘村周邊,大大小小的漁家樂還有20餘家。15年前,姚玉林的太湖酒樓就開在新塘口的一條水泥船上。「當時做餐飲競爭小,在船上開飯店也有特色,有賞湖吃飯的噱頭,生意不錯。」
這幾年,湖鮮價格整體趨高,但周邊酒樓越來越多,生意比過去難做不少。年初時,老姚的兒子姚森就考慮過轉型,他和朋友在縣城考察了幾間店址,打算盤下一家做奶茶,只是如意算盤因疫情暫時擱淺。
沒了魚市,生計還要繼續。幹完這一年,姚玉林準備「退休」,老林和杭師傅計劃接著回去種地、送貨。沈建南和姚森還要守著餐廳,再看看行情。
這條連接岸上岸下的生態鏈裡,大大小小的角色,也許都面臨著轉型的考量。
關於太湖禁漁,我們將持續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