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將光子彎曲至被實際通信使用的波長—新聞—科學網

2020-11-26 科學網

 

幾十年來,光子糾纏在量子計算和通信中的潛力一直為人所知。然而,妨礙其直接應用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很多光子糾纏平臺並未在大多數通信形式使用的範圍內運行。

一個國際團隊展示了一種新的納米尺度技術,從而開始解開糾纏光子之謎。該技術利用半導體量子點將光子彎曲至被如今流行的C波段標準使用的波長。他們在日前出版的美國物理聯合會所屬《應用物理快報》上報告了這一成果。

「我們首次展示了偏振糾纏光子在1550納米波長上從量子點發生的散射。」此項研究作者之一、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半導體光學和功能界面研究所資深科學家Simone Luca Portalupi介紹說,「現在,我們可以利用現有通信技術真正實現長距離量子通信。」

研究人員利用由砷化銦和砷化鎵平臺創建的量子點,產生了純粹的單光子和糾纏光子。和參量下轉換技術不同,量子點允許光子每次僅被散射出一個並且能按照需求散射。這是量子計算的關鍵屬性。隨後,由多層材料構成並且在很寬的光譜內進行反射的分布布拉格反射器將光子引向顯微鏡物鏡,從而使它們被收集起來並被測量。

研究人員和行業先鋒發現,C波段(一個特定的紅外波長範圍)成為通信中的電磁最有效點。在這個範圍內穿過光導纖維和大氣的光子被吸收的很少,從而使其成為遠距離信號傳送的理想對象。

「電信C波段窗口擁有我們在信號傳輸上實現的最小光子吸收量。」文章另一位作者Fabian Olbrich介紹說,「業界已對技術進行了改良,從而使科學家作出更多發現。現在,我們擁有了運行良好的標準以及較低的散射率。」(宗華)

相關焦點

  • 新型微納光子晶體雷射器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教授張昭宇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矽基光晶片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可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的矽基三五族微納光子晶體雷射器。
  • 股市華興社:光子計算時代已至?
    該論文介紹了一個基於張量核心的計算專用集成光子硬體加速器,通過將相變材料與光子結構結合,運算速度可達每秒數萬億次乘累加運算(每秒1012次MAC運算或每秒tera-MAC運算)。01 光學頻率梳為光子計算帶來新機遇因性能出色,人工神經網絡被廣泛用於AI處理任務,這些網絡使用多層相互連接的人工神經元執行複雜的數學運算,使用大多數計算資源的基本運算稱為矩陣矢量乘法。
  • Nature連發兩篇光子AI晶片論文!光子計算時代已至?
    過去幾十年,光學通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使用光子進行計算仍具有挑戰性,尤其是在與最先進的電子處理器相當的規模和性能水平上。這種困難來自於缺乏合適的並行計算機制、材料來允許人工神經元進行高速非線性(複雜)響應,以及將可擴展光子器件集成到計算硬體中。幸運的是,過去幾年中稱為光學頻率梳設備的發展為集成光子處理器帶來了新的機遇。
  • 美科學家打破單個光子攜帶信息量紀錄
    美國物理學家最近成功地讓單個光子攜帶的信息量達到1.63比特,這一數字打破了此前單個光子最多攜帶1.585比特信息的紀錄。該研究成果有助於衛星通信效率的最大化。相關論文3月23日在線發表於《自然—物理學》上。    從理論上講,如果發射器能夠調整單個光子的波長,而接收器能夠高精度地測量和分辨該波長,那麼一個光子能夠攜帶的信息量可以輕鬆達到幾個比特。
  • 完美單光子源「助力」量子精密測量—新聞—科學網
    單光子源是光量子信息技術中的關鍵器件,不僅可以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也是量子精密測量的重要資源。量子精密測量中的一個重要方向,是減少由於探測有限粒子而引起的統計漲落——散粒噪聲。 壓縮態是壓制散粒噪聲的另一量子資源。量子技術的發展使得實驗物理學家可以在海森堡不確定原理的限制下,調節一對共軛量(如位置和動量、時間和能量等)的相對大小,把所需測量的物理量不確定性壓低。
  • 德國研究所獲突破性進展:量子通信和顯微鏡技術將徹底改變!
    光量子很小,但科學家們認為它有極其巨大的生命潛力。Fraunhofer IOF研究所的科學家相信量子物理學不僅擁有高度安全的通信潛力,也將會為顯微鏡檢查方法做出貢獻。在這一次消費電子展(CES 2021)上,Fraunhofer IOF研究所將展示的內容就是量子通信技術和量子成像技術。
  • 科學家研發新螢光顯微鏡—新聞—科學網
    新顯微鏡藝術圖  圖片來源:日本德島大學 在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開發了一種不需要機械掃描就能獲得螢光壽命圖像的新方法。 螢光顯微鏡廣泛用於生物化學和生命科學,因為它允許科學家直接觀察細胞及其內部和周圍的某些化合物。螢光分子能吸收特定波長範圍內的光,然後在較長的波長範圍內重新發射。然而,傳統螢光顯微技術的主要局限性是其結果難以定量評價,而且螢光強度受實驗條件和螢光物質濃度的顯著影響。現在,日本科學家的這項新研究將徹底改變螢光壽命顯微鏡領域。
  • 浙大科學家實現室溫下光子「單行」 量子通信要靠它
    2017-11-20 14:56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
  • 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及應用發展趨勢
    1996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光電子學研究中心J.C.Knight等在《Opt.Lett.》首次報導了所研製的實芯光子晶體光纖樣品,並將4個不同波長的光源注入1米長的該光纖中,測試其近場與遠場特性,證實了光在光子晶體光纖中的傳導特性。
  • 光子取代電子?未來計算機處理器將變得更小更快!
    導讀據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與德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模塊化方法來設計納米器件。他們將最好的傳統晶片設計與光子架構結合到一個混合結構中。創新近日,澳大利亞與德國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模塊化方法來設計納米器件。他們將最好的傳統晶片設計與光子架構結合在一個混合結構中,來幫助克服這些問題。他們的研究於5月15日發表在《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 紅移時頻率降,波長增,光子能量下降!請問這些能量去哪了?
    一、引力紅移引力不僅會改變光子的頻率,也會改變光子的傳播路徑,第一次被證明是在1919年5月29日發生的日全食,提前觀測到了本應躲在太陽後的恆星的光,因此證明光線經過大質量天體附近是會產生彎曲現象!,因此從看起來光子經過的空間扭曲程度增加了,光子從這個空間經過時候所付出的代價是波長被引力勢能所拉伸,而這個拉伸程度與附近這個天體的質量成正比,假如這是一個黑洞的話,而光線剛好經過了黑洞視界,那麼很抱歉它可能就出不來了,因為光子攜帶的所有能量都將在黑洞出環繞視界公轉,不會有任何信息到達我們的觀測設備中!
  • 基於智能算法的集成納米光子學波長路由器
    納米光子學是一種利用光子作為信息載體的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光通訊、光信息處理和光計算等方向。納米光子學路由器,一種可以將不同波長的入射光波分離並選路至不同出埠的器件,是納米光子集成器件的必不可少的功能單元。
  • 探秘量子黑客:用攻擊研究推動量子通信實際安全性的完善
    研究表明,只要保證反射回信道的木馬光子強度小於給定閾值(後面將指出,這可以通過增加系統隔離度來實現),那麼QKD系統密鑰率的下降量可以在容忍的範圍內(注意,此處的密鑰率下降只是通信雙方能夠提取出的安全密鑰數量降低了,安全性並沒有降低,通信雙方所提取的密鑰仍然是無條件安全的)。
  • 助力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科學家實現了利用單電子流產生單光子
    這項技術發表在《自然通信》雜誌上,可以幫助發展新興的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領域。單個光子(光的基本粒子)可以承載數百公裡的量子信息傳遞。因此,可以產生單個光子的光源是許多量子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到目前為止,研究實驗室已經可以利用半導體中的自組裝量子點或金剛石中的結構缺陷製造了單光子源。
  • 光纖通信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新聞—科學網
    據思科公司2019 年發布的研究數據顯示,全球年度 IP 流量將由2017年的1.5ZB(1ZB=1021B)增長為2022年的4.8ZB,複合年增長率為26%。面對高流量的增長趨勢,光纖通信作為通信網中最骨幹的部分,承受著巨大的升級壓力,高速、大容量的光纖通信系統及網絡將是光纖通信技術的主流發展方向。
  • 光子晶體光纖及其應用
    文章綜述了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進展,給出其分類,並重點介紹了光子晶體光纖在超短脈衝、光頻測量、光纖通信等科研領域的重要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作為創始人,他們當初是在如何通過光纖將光子晶體技術與光子能帶技術聯繫起來的奇思妙想中引發研究興趣的,「那簡直是一種令人無法想像的困難,幾乎沒有人認為這是可能的,因為你要在微米的尺度上營造出多孔結構,但是,最終我們取得了成功」,1996年Russell St J p和他的組員Knight J C等人首次在實驗室成功製作出光子晶體光纖,隨後各種不同結構的光子晶體光纖相繼產生。
  • 量子點進入三維光子晶體
    研究人員首次將InAsSb量子點嵌入一個GaAs的三維光子晶體當中。    一個由日本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小組克服現有的製造問題,製備出首個內含量子阱的三維光子晶體,在關鍵的通信級波長1.5µm處發射。
  • 鈮酸鋰光子晶體電光調製器:為通信、計算、光子學研究鋪路
    導讀據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團隊演示了一種控制光線通過集成電路的新方法,為通信、計算以及光子學方面的研究鋪平了道路。背景與使用電力的傳統電路相比,光子集成電路使用光線取代電力進行計算和信號處理,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帶寬、更高的效率。
  • 鈮酸鋰光子晶體電光調製器:為通信、計算、光子學研究鋪路!
    導讀據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團隊演示了一種控制光線通過集成電路的新方法,為通信、計算以及光子學方面的研究鋪平了道路。背景與使用電力的傳統電路相比,光子集成電路使用光線取代電力進行計算和信號處理,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帶寬、更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