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恐懼作為人類一種最基本的情緒,也有著它的獨特價值

2020-12-03 面試官的小秘書

當致力於戰勝恐懼時,我們可能會忽視一點:作為人類一種最基本的情緒,恐懼和其他情緒一樣,也有著它的獨特價值,而一味地追求戰勝恐懼,就忽略了恐懼所傳遞的重要信息。

許多恐懼所傳遞的信息是極具價值的。事實上,我們越恐懼一件事情,那件事情背後隱藏著的信息可能就越重要。從這一點而言,許多恐懼,無需戰勝。相反,我們可靜下來,聆聽恐懼,從而發現恐懼給我們的提示。

我們最恐懼的,恰恰可能隱藏著我們生命中最關鍵的答案。27歲的Joe就是一個例證,小時候,他從不怕黑,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膽子反而越來越小。

Joe是湖南人,隻身一人來到廣州工作,也是隻身一人居住。他有女友,但女友在老家,兩人的關係日趨冷淡,現在已岌岌可危。現在,每晚睡覺前,他不僅要仔細地關好門窗,還要鎖緊臥室的門,他知道這完全是一種自我安慰,但若不這樣做,他會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入睡。

並且,他在夜裡變得很敏感。半夜去衛生間時,如果突然看到自己映在鏡子或其他光滑家具上的影子,他會激靈靈打一個寒戰。他告訴自己,那只是自己的身影,但這種理性的自我提醒沒有用,下次他一樣還會打寒戰。他很納悶,為什麼小時候從不怕黑,甚至可以一個人在晚上走過老家的一片墳地,現在長大了,卻怕起黑來,而且還如此神經質。一天晚上,他忽然間找到了答案。

那天晚上,Joe特別怕黑,把家裡的燈全打開了,但燈光太亮令他無法入眠,於是躺在床上發呆。發呆的時候,他一一回想與女友的關係,同時也在回想自己這一段時間那些好笑的怕黑的小故事。

剎那間,這兩種信息交融到一起,仿佛電閃雷鳴一樣,Joe突然明白,他怕黑的程度,和他與女友的關係有密切聯繫。如關係好,他就不怎麼怕黑,晚上看到他在鏡子上的影子時也不害怕,有時還會對鏡子做個鬼臉,嘲笑自己一下。如關係變得糟糕,他就會怕黑,並且關係越糟糕,怕黑程度就越重。

這一天,他和女友的關係看上去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怕黑的程度也隨之達到頂峰。原來,他怕黑的節奏,和他與女友關係的變化節奏是一致的。想到這裡,他立即明白了他怕黑實際上是怕失去女友。Joe幾次找我聊天,有時開玩笑一樣地講他怕黑的趣事,有時則傾訴愛情帶給他的苦惱,而他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辦。但當明白了自己為什麼怕黑後,Joe知道該怎麼辦了。

他說:「我一直野心勃勃,希望儘快成為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並認為這一點是愛情的保證,但當明白了怕黑背後的信息後,我知道,她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事業的起伏,不會讓我如此恐懼,只有和她的關係才會把我的情緒攪動得這麼厲害。」

Joe和女友的關係很快好轉了。他表面上沒做任何具體的事情,還留在廣州獨自打拼,而女友也還在湖南老家,但他對女友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而僅僅這一點就足可以改善他們的關係了。

當陷入困境時,我們很容易認為,假若做出一些什麼事情,就可以跳出困境或起碼可以改善困境了。但是,假若你不理解自己是如何陷入困境的而只是急著去作一些改變,那麼你做的這些改變,可能與你的心靈,與你真正的需要是背道而馳的。

譬如,假若Joe為了改善關係,而把女友接到廣州來,或他回湖南去,讓兩人相聚。那麼,這種做法未必真正會起到改善他們關係的作用。因為Joe還會覺得,為了愛情他犧牲了事業,他不甘心,並因此可能會對女友有所抱怨。那麼,相聚反而令他們的心更遠。

理解自己的處境,比急著去做一些改變的舉措更重要。因為,假若你能很好地聆聽到你內心的聲音,你自動會找到更好的答案,而好的改變也會自然而然地隨之發生,因為你會心甘情願地去做那些正確的事情。

從這一點而言,恐懼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因為很多時候,只有恐懼才能強有力地提醒你,什麼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人類到底有多少種基本情緒?
    通過分析控制表情的42塊肌肉,研究者發現人類有四種基本情緒。  Glasgow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挑戰了「人類有六種基本情緒」觀點。按照之前的理論,這六種基本情緒分別是:憤怒、恐懼、驚訝、厭惡、快樂和悲傷。  但新研究認為可能只有四種基本情緒。  Jack等人(2014)通過研究臉部肌肉在做不同表情時如何運動,得出了這一結論。
  • 機器人進化史:人類作為造物主的驕傲和恐懼
    而《大都會》中女機器人瑪利亞充當了勞資糾紛的催生物,它用魅力誘惑工人們,挑起了人類的大暴動。影片設想了機器人可能頂替人類身份的情況,顯示了人類對機器人的恐懼。進而也就發展為當代機器人作品中的第一大主題:叛變。       因此而言,機器人作品自誕生之起,就帶著一種負面情緒,對於其製造者的「叛變」。
  • 機器人進化史:人類作為造物主的驕傲和恐懼(組圖)
    它們外表像人,只不過是冷冰冰的,後來的評論家甚至將這一時期的機器人稱為「藍領階層」,它們承擔著繁重的雜役,但它們從未進入到人類生活中。   直至有了舞臺劇《羅素姆萬能機器人》和那部著名的《大都會》,前者人類創造了一種生化機器人,並且壓榨這些機器人為世界經濟的依靠,直到有一天機器人反抗「主人」,將人類趕盡殺絕,然後有兩個特殊的機器人「進化」出了生育能力,取代人類進行繁衍。
  • 令人聞風喪膽的蛇竟然也有恐懼的植物,它是什麼?
    人們恐懼的原因主要就是蛇作為五毒之一會殘忍地咬傷人們,使人們的生命受到致命的威脅。但同時蛇也很怕人們發現它們的蹤跡,對它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我國,蛇分布最廣的地區主要集中在雲南省,福建省,廣西省等地區。
  • 微表情:6種人類基本情緒產生原因,幫你判斷他人真實感受和動機
    本書總結了驚訝、厭惡、憤怒、恐懼、悲傷、愉悅6種人類基本情緒產生的原因,以及情緒產生時所呈現的不同微表情。通過大量案例、實驗與總結,科學解碼微表情,幫助你了解面孔背後的真實情緒,並更好地了解自己。微表情有助於判斷他人真實感受和動機,並更好了解自己。01、驚訝的微表情人類和動物共同保留了一個相同的表情——驚訝。驚訝情緒是怎麼產生的?
  • 是什麼影響了人類的六種情緒?影響人類情緒的是化學信息素嗎?
    一般認為人類的情緒可以分為六類:快樂、驚訝、恐懼、厭惡、憤怒和悲傷。但近年來,科學研究證實,人類只有四種基本情緒:快樂、悲傷、恐懼(驚訝)和憤怒(厭惡),而這四種情緒與人體內的化學激素有關。人體內的快樂激素人體內產生的快樂激素包括多巴胺、內啡肽等。什麼是多巴胺?
  • 腦部掃描顯示,我們的噩夢可以幫助我們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恐懼
    人們形容不好的經歷時往往用「一場噩夢」來形容,噩夢支配了人類的最高恐懼。但新的研究表明,噩夢除了恐嚇我們之外對我們還有有益的地方,它們可以像「一夜療法」一樣工作,重新調整我們的大腦,以便在第二天更好地應對恐懼。通過繪製人類睡眠時的大腦活動圖,這一發現強化了這樣一種觀點:在做夢時排練糟糕的事件,為我們準備好面對現實。
  • 大多數人的情緒困擾,源於基本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需要是我們人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它促使我們對內部環境或者外部生活條件的一種穩定的要求,並成為我們源泉。人作為高級動物存在,依賴於一定的外在條件,需要就是人對這些生存發展條件的主觀反映。
  • 柏拉圖說人類行為有三來源:欲望、情緒和知識。情緒起什麼作用?
    因為人類進化出來的感情——一種直接經驗,就是在面對令人恐懼的事情時跑得更快些。這其實是一種很直接的、正面的情緒,它讓人類可以更迅速、更果斷地去應對很多事情,包括那些可能關乎人類生死存亡的事情。沒有辦法,人是生活在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中的動物,必須對周圍環境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 讀懂去甲腎上腺素,讀懂你的恐懼,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相信家有小孩的家長一定非常了解,小朋友對待這類事情,總是會跟父母打遊擊戰,這是最考驗人的時刻,我們往往會利用家長的權威,直接命令或者恐嚇,使得孩子更不願意做這些事情,同時這個事情,也會在孩子內心深處把它跟恐懼情緒聯繫起來。因此,這顯然不是一個好辦法。在這一點上,如何使孩子相對更自願的去做,便是最考驗家長的。
  • 為什麼說腕錶很有價值?因為它一直在創造著價值
    今天,幾乎人手一部的手機可以輕鬆幫你讀取到時間,但是腕錶還是能憑藉其出眾魅力去吸引人們通過它來做這件事。用自己心儀的腕錶來讀取時間的那種幸福感和範兒,可不是瞥一眼手機屏幕能比得了的。腕錶不僅僅是一個讀取時間的工具這麼簡單,它並不會擔心自己會被人類淘汰或遺忘。
  • 你被生活貼上「懦夫」標籤了嗎?管理負性情緒至關重要
    作為人類,你將在一生中經歷各種情緒,以應對生活中瞬息萬變的情況,一不小心就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因此,負性情緒的管理對每個人的生活都至關重要。負性情緒的調節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心理學上把焦慮、恐懼、憤怒、悲傷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有時又稱為負面情緒。「負性情緒是一種進化反應,是對生活中負性事件和壓力的正常反應。適度且短暫的負面情緒能幫助人類更好地應對困難,但如果負面情緒持續時間過長,則會損害身心健康。」
  • 從《頭腦特工隊》解開人類腦洞 科學解讀情緒記憶 苦樂參半才是...
    當然導演彼特·道格特是拒絕的,理由很簡單:這個故事只能處理五到六個情緒角色。  基本情緒有幾大特點:出自本能而非後天學習;所有人面對同一種情況都會產生同一種情緒;所有人表達基本情緒的方法都相似,並能被其他人理解;產生這些情緒時,所有人都有相似的生理模式。  那麼問題來了:人類到底有多少種基本情緒呢?
  • 社交恐懼的本質是什麼?利用前額葉三大原則,可以有效克服恐懼
    我們通過下面這個小務虛親歷的故事,來分析其中的道理: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恐懼情緒是七情六慾之首,它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它甚至是我們在叢林時代生存下來的最首要特徵,沒有這個動不動的恐懼的情緒,就不可能在叢林存在下來。
  • 吳傑、劉超:大腦如何產生和表徵情緒?
    這些基本情緒包括快樂、憤怒、驚訝、恐懼、悲傷和厭惡等。最初,尋找基本情緒表徵的元分析研究大多沒有得出十分有力的結果。這些研究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為單變量分析,且混合了情緒的不同方面。而神經科學則為基本情緒表徵提供了可靠的證據。近期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情緒不是由單一的腦區負責的,對情緒神經基礎的研究也轉向不同情緒神經活動的差異和相互有重合的部分。恐懼與杏仁核。
  • 同是地球上的生物,為何動物不會對同類屍體感到恐懼,而人類會?
    不難發現,很多民族對同類的屍體或者殘肢都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然而看到一些動物的屍體或者殘骸時,卻不以為然,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問題,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鬼神之說,但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鬼神是真的存在的。儘管科學家也在潛心研究,卻始終未果,有人非常奇怪,為什麼動物不會對同類的屍體感到恐懼,而人類卻會呢?
  • 法院文苑‖生活隨筆感悟——生命與美麗
    法院文苑‖生活隨筆感悟——生命與美麗 2020-06-06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情緒管理第6課:改善情緒有哪些方法
    又比如:小明一直認為會動的事物就是有生命的,有一天它看到天上的月亮在動,它進而認為月亮是有生命的,這就是同化。第二種適應方式叫順應,即改變我們頭腦中原有的認知,以適應外界發生的事情。比如:芳芳原來認為哺乳動物是胎生的,並且生活在陸地上,後來了解到鯨魚也是哺乳動物,但鯨魚生活在海洋裡,於是就改變或者升級原有的認知體系,認識到哺乳動物不一定都生活在陸地上。
  • 管理好情緒,才能掌控生活
    我們通常認為負面情緒都是壞的,可真的都是這樣嗎?美國有一部動畫片叫做《頭腦特工隊》,在動畫片裡最後拯救了主人公小女孩的是我們認為的負面情緒——悲傷。為什麼反而是悲傷成了英雄呢?電影中五個卡通小人分別代表著主人公小女孩的五種基本情緒,它們分別是快樂、悲傷、厭惡、恐懼、憤怒。
  • 蟬:中國詩歌中的獨特意象,既是文人的高潔心態,也是價值取向
    這是虞世南所寫的《蟬》,很明顯描寫的是"蟬"這一獨特的文學意象。而縱觀中國文學史,則會發現在中國很多的文學作品中,都有關於"蟬"這一意象的描寫,在詩歌中更是形成了"詠蟬詩"。比如,駱賓王的《在獄詠蟬》也是專門描寫"蟬"的作品:"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蟬,作為中國詩歌中的獨特意象,主要應用在中國古代文學的悲秋主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