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70年代,俄羅斯著名學者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一個設想,在地球靜止軌道上建設一個太空站,和地面用一根纜繩連接起來,這樣向太空運輸人和物資就再也不需要發射複雜的火箭了。
靜止軌道,是指當在該軌道上的太空飛行器以每秒7.27×10-5弧度的角速度繞地球運行時,正好與地球自轉的角速度相同,故從地面上看去,好像固定在太空中不動一樣,因此才被稱為地球靜止軌道。
基於地球靜止軌道的這種特殊功能,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在距地球約3.6萬公裡的軌道上設置一個太空站,垂放一根纜繩錨在地球赤道上,(靜止軌道上如不受外力影響時這根纜繩就不會彎曲)可以將人和貨物從地面直接運送到太空站。
這部電梯原理其實並不複雜,最關鍵的技術是這根纜繩,由於地球的自轉會帶動這個根纜繩旋轉,將貨物運送到地球重量過大時,纜繩產生高溫會燃燒。因此此技術一直沒有進展性的突破。
2012年美國航天局前工程師麥可-萊恩創辦的電梯港集團公司宣稱這一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聲稱這套太空電梯系統可以在8年內實現 ,公司計劃首先利用纜繩測試該系統,然後再推出月球系統。不僅將地球與太空站連接起來,還要將太空站與月球連接起來。
該公司通過實驗實現了讓機器人在懸浮球在平臺的幫助下向空中上升了1英裡(約合1600米)。為了實現這一龐大計劃,該公司不得不在網上發起了集資活動,希望為太空電梯籌得點資金。該資金主要用於創建一座與地面相連的懸浮球載平臺。
由於受經濟危機的影響,該公司在隨後的一年裡被迫被關閉了。然而這套電梯系統也沒有進行下去。
隨後的幾年裡日本大林組建築公司計劃建造一部太空電梯,有望在2050年成為現實,該公司所設計的太空電梯纜線全長為9.6萬公裡。電梯纜線固定在地球地表一個定點上,另一頭繫著一個起平衡作用的鉛墜。電梯電纜的中間部位是一個太空站,該太空站內建設實驗設施以及居住的空間。每趟升降機計劃用一周的時間,一次搭乘30名遊客升入太空站中,讓遊客在太空站中欣賞宇宙的美景。而遊客也不需要接受任何太空旅行方面的訓練。
經過日本專家們召開的研討會,肯定了此太空電梯的可行性,同時認為,這樣一個龐大太空電梯個龐大項目必須通過國際合作才能實現,如果一旦實現人們就不必完全依賴太空梭了。還能隨時去太空旅遊開發月球等。
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