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的腳步踏進太空之後註定會與太空結下不解之緣,太空的浩瀚人類想像不到,但是地球在太空中十分渺小,猶如一粒塵埃,但是目前只有成功飛向太空的太空人才真正見過地球的全貌,那何時地球上的人類可以去太空觀光遊覽呢?為了節省成本,太空電梯即將替代火箭,遊覽太空將不再是夢,不過還需要多久實現呢?
太空人在離開地球飛向太空的這一過程始終都是藉助火箭升空,而火箭是發動機噴射工質(也就是工作介質)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從而向前推進的一種飛行器,它可以在稠密的大氣層內飛行也可以在稠密的大氣外飛行,是目前實現航天飛行的一種運載工具。同時發射火箭有3種方式,第一:地面發射;第二:海上發射;第三:空中發射。最常見的就是地面發射和海上發射,其實不管是哪一種發射方法都是一種極為複雜並且耗費資源都很大。而且限制性比較廣,只能允許資質較好的太空人「使用」,所以想要搭乘火箭去太空遊玩不太可能,但是「太空電梯」可以幫你實現遊玩太空的想法!
太空電梯是人類構想出通往太空的一種運輸設備,和普通的電梯相似,只不過太空電梯的作用是將人類送到距地球3.6萬公裡左右的空間站中,從而達到觀賞太空的遊玩目的。最早提出「太空電梯」的是在20世紀70年代的火箭科學先驅齊奧爾科夫斯基,其父親也曾設想過一個「天空城堡」的地方,只不過沒有電梯。首次從技術層面描述「太空電梯」的是一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他的作品《天堂之泉》在1978年出版,裡面介紹了對「太空電梯」的幻想,並且說到人們可以乘坐太空電梯去到太空觀光以及運輸貨物。
太空電梯真正的主體和普通的電梯差不多,就是一個永久連結太空站以及地球地面的纜繩,主要就是用來接送人類以及運輸貨物。在2004年6月30日,美國在華盛頓召開了第三屆國際天梯會議,主要進行「太空電梯」的探討,9個月之後,美國宇航局便宣布太空電梯正是成為世紀挑戰的首選項目,為此美國的愛德華茲博士認為他構想的第一版「太空電梯」將在2019年問世,成本將是70億-100億美元。他們認為太空電梯一旦建成將降低運輸費用,這是一件非常完美的項目。
而日本可能會率先完成對「太空電梯」的建設。日本建築公司大林組計劃建造一部太空電梯,並將人類送往距地球3.6萬公裡之外的太空站,計劃將於2050年完成。大林所設計的太空電梯纜繩,總長度是地月之間距離的四分之一,纜繩將會固定在地球地表的一個定點上,而另一邊將會系上一個鉛墜,用於保持平衡。而纜繩中間則是一個空間站(建設實驗設施以及居住地),據大林分析太空電梯每次可以搭乘30名遊客進入太空站,最終有機會站在太空中欣賞太空的美,只不過這中間需要花費一個星期的時間才會成功抵達太空站。乘坐太空電梯不需要接受任何的訓練,不需要具備太空人般的資質,只要想都可以實現。
日本還將這座「太空電梯」命名為「東京天空之樹」,預計太空電梯中上還帶有數字廣播天線,其目的也是十分明顯,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觀光,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太空電梯」預計將於2050年完成,而馬斯克的火星殖民城市也將在2050年建成,不知在30年後能否成功見證這兩項創世界紀錄的偉大項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