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太空電梯:這個真的可以有?(這樣的電梯太美了)

2021-01-13 電梯

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伊隆•馬斯克開創了新的私人航天時代,前不久他又提出了超環列車的構想,從舊金山到洛杉磯只要半個小時。雖然伊隆•馬斯克是時代的開創者,但他也有不認同的地方,比如太空電梯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太空電梯概念過於牽強,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實現。(羅輯/編譯)


在麻省理工學院於去年10月舉行的會議上,伊隆•馬斯克認為太空電梯其實非常複雜,如果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太空電梯的複雜性,那麼我們更傾向於在洛杉磯與東京之間架設一座橋梁,或許後者的工程複雜性更低一些。顯然我們要通過太空電梯把材料送入軌道仍然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質疑太空電梯的研究人員認為當前材料技術仍然不足以支撐起如此龐大的結構,至少在可見的未來我們還無法建造太空電梯,否則的話像伊隆•馬斯克這樣的冒險狂人已經著手開發太空電梯了。伊隆•馬斯克此前提出的超環列車方案令眾人驚嘆,而伊隆•馬斯克仍然要開發這一工程,這暗示超環列車應該比太空電梯簡單得多。


支持太空電梯的人認為化學火箭已經過時,而且還危害環境、價格高昂,替代火箭的最佳方案就是建造一條「鐵路」直通軌道。一旦太空電梯建成,進入空間的價格可以降低到每公斤500美元,相比較當前每公斤2萬美元的報價要便宜得多,也有利於大規模開發軌道。這些數據來自國際宇航科學院的調查結果。


國際太空電梯協會會長彼得認為太空電梯是一項驚人的技術,能夠讓我們打開通往太陽系的大門,我們甚至可以在火星軌道上部署太空電梯,這樣就能夠大規模開發火星。彼得稱太空電梯可能在10至15年後開始建造,並承擔人員和貨物進入軌道的重任,未來近地軌道將成為各種工廠的聚集地。


不幸的是太空電梯的建材長度可能達到10萬公裡,是地球周長的兩倍以上,同時建設太空電梯的材料也必須能夠支撐其龐大的重量。科學家認為本世紀內可能實現太空電梯的製造,日本的大型建築公司和美國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高強度材料,預計在2050年動工建設太空電梯,或許我們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太空電梯。


2003年由布拉德•愛德華茲和埃裡克•韋斯特林撰寫的《太空電梯》出版,書中介紹了一種能夠將20噸載荷送入軌道的電梯,造價為60億美元(39億英鎊)。但有專家質疑太空電梯的安全性,如果太空電梯出現故障或者撞擊事故該如何逃生。目前似乎只解決了建造問題,而安全性問題還沒有進一步探討。

(來自:騰訊科技)

本文底部開了微信流量廣告,點一下不會懷孕,這是騰訊官方提供的廣告,我並不知道具體內容,點一下就好,買不買東西自己決定。

-

歡迎關注公眾號:電梯

(帳戶是:movingstaircase),如果喜歡請分享文章到朋友圈或推薦給朋友。

【朋友圈看到】點擊標題下藍字電梯關注。

【老朋友看到】點擊右上角分享。


PS:本平臺的創辦得到了各大電梯協會.電梯廠家和電梯銷售安裝公司的大力支持,是全國創辦最早規模最大最專業的電梯行業微信公眾平臺。 為您提供最專業的電梯資訊信息,技術知識,法律法規,安全逃生,求職招聘等!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電梯論壇

相關焦點

  • 太空電梯?別笑,科學家一直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因此,這個想法一直到現在,仍然是科學家們思考的問題: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坐電梯上太空?當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這個想法之後,除了他的同事們之外,最先響應的,就是科幻作家了。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1978年出版的《天堂之泉》中,就描述過和太空電梯相關的橋段。而我們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名作《三體》中,也有過對太空電梯的描述。
  • 太空電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他提出空間電梯應該自上而下修建,而不是自地球向上修建,先把太空飛船送入軌道,然後將纜繩向下延伸,固定到地球上。在距離地球3.6萬公裡處建立一個空間站,專門用於接收太空電梯,而3.6萬公裡是地球的靜止軌道,在地球自轉的作用下,太空電梯用的纜繩才能繃緊拉直,屆時這個空間站就相當於一個地球同步衛星的角色。
  • 太空電梯可能實現嗎?
    克拉克的這個設想今天早已經成真了。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未來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建成了太空電梯,那麼一定會用阿瑟·克拉克的名字來命名整個工程或者某個部分,如果你對此表示懷疑的話,可以去買一本《天堂的噴泉》啃啃,只是要小心牙齒崩壞。不過我必須要補充一點,最早正式提出太空電梯設想的其實是有火箭之父美譽的俄羅斯火箭專家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5年就提出來了。
  • 太空電梯了解一下
    即使是目前馬斯克的 SpaceX「獵鷹 9 號」(Falcon 9)因為其可回收利用的特性而能將火箭發射成本控制在平均 6200 萬美元(約合 4.25 億元人民幣),這樣的高價依然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
  • 最驚人的太空計劃,未來上太空不用火箭,日本即將建造太空電梯
    太空電梯的渴望重新燃起,因為這樣的材料強度高、模量高、耐高溫、熱膨脹係數小、抵抗熱變性能強,你知道嗎?現在人們將每公斤物品,帶入太空的成本約為20000美元,雖說可回收利用火箭已經問世,但太空運輸的成本依然很高,一旦太空電梯得以修建,這意味著人類進入太空的成本將大大降低,徹底改變現在太空工業的遊戲規則,離開地球,始終是人類最昂貴、最困難的旅程,但太空電梯可以把它變成跟回家一樣簡單,《太空電梯》,阿列克謝索科洛夫的這幅畫是已知最早的太空電梯圖像之一,它出現在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和安德烈索科洛夫所著《
  • 太空電梯真的來了!下周,日本將進行世界首次太空電梯試驗
    下周,日本靜岡大學打造的一個迷你版太空電梯將搭乘H-2B火箭從種子島發射,在太空接受測試。靜岡大學發言人表示:「這將是世界上第一項在太空測試電梯移動的實驗。」美國宇航局設想的太空電梯。日本的一支研究團隊將在太空測試這項技術日本的一支團隊致力於研製太空電梯。
  • 太空電梯,不止是擁有不可估量的商業價值
    克拉克的這個設想今天早已經成真了。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未來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建成了太空電梯,那麼一定會用阿瑟·克拉克的名字來命名整個工程或者某個部分,如果你對此表示懷疑的話,可以去買一本《天堂的噴泉》啃啃,只是要小心牙齒崩壞。
  • 太空電梯到底可不可行?
    圖片來源:io9.com理論基礎太空電梯是「危機紀元」中最先實現的航天關鍵技術。太空電梯源自一個古老的夢想——用天梯連接地面與天空,人可以通過此梯往返天地之間。這個夢想可以追溯至《聖經》時代。《聖經·創世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雅各布做夢沿著登天的梯子取得了「聖火」。後人便把這夢想中的梯子,稱之為雅各布天梯。
  • 太空電梯替代火箭?遊覽太空不再是夢,還需要多久?
    為了節省成本,太空電梯即將替代火箭,遊覽太空將不再是夢,不過還需要多久實現呢?太空人在離開地球飛向太空的這一過程始終都是藉助火箭升空,而火箭是發動機噴射工質(也就是工作介質)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從而向前推進的一種飛行器,它可以在稠密的大氣層內飛行也可以在稠密的大氣外飛行,是目前實現航天飛行的一種運載工具。
  • 通往太空的電梯什麼時候能建?
    只要是稍高一點的樓層都會安裝電梯,電梯在城市中隨處可見,節省了我們上下樓梯的時間和體力。隨著人們對太空探索需求的加大,我們經常使用運載火箭。不過,運載火箭的花銷巨大,費時費力。如果在太空建造一個電梯,就會方便得多了,而且太空電梯不僅可以運輸貨物,說不定還可以帶人類去太空觀光。
  • 是什麼阻止我們建造太空電梯?
    為什麼到太空旅行甚至發送有效載荷仍然有如此昂貴的奢侈品?那裡有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市場上的競爭每年都在加劇,從而降低了價格。然而,使用SpaceX Falcon 9 可重複使用火箭發送一公斤有效載荷仍將使客戶花費約270美元。
  • 日本測試「太空電梯」2050年或建成 太空旅行有多遠?
    日本測試「太空電梯」 太空旅行有多遠?首先,人類現在進入太空最大的障礙就是成本過高,太空電梯能近乎百倍地降低費用。這樣的話,人類可以把大量的物資運入太空。其次,太空電梯更加安全。火箭必須要以極高的速度進入太空,面對的環境極其惡劣,而且對太空人來說也非常危險。如果搭乘太空電梯,可以非常平穩地進入太空。  釋疑2  建造太空電梯有何難點?
  • 太空電梯會是太空旅行的未來嗎?
    斯科科技的構想。工程師起先認為超柔性和堅韌的碳納米管可以作為纜繩的材料,但是今年香港理工大學的一項研究排除了這個可能性。不過仍然有科學家堅信碳納米管是建造電梯的未來。【太空太陽能】除了為太空旅行減少大量成本外,太空電梯還有一個潛在的功能,它提供了一個可以產生大量太陽能發電的方式。我們知道有很大的一部分太陽光在進入地球時會被大氣層反射,因此在外太空的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比地面上的吸收更多的能量,接著直接向地球輻射電力,完全繞過電力線。
  • 我們從這裡出發,坐電梯到月球!太空電梯深度解析
    阿瑟·克拉克,與艾薩克·阿西莫夫和羅伯特·海因萊因並稱為「世界科幻三巨頭」,在其著作《2001太空漫遊》系列之三《3001太空漫遊》,《天堂的噴泉》中對太空電梯都有大膽而詳盡的描述,這也是阿瑟·克拉克作品的一貫風格。他所描述的太空電梯也是一種壓縮式結構。
  • 太空電梯你敢乘坐嗎?
    ,最關鍵的技術是這根纜繩,由於地球的自轉會帶動這個根纜繩旋轉,將貨物運送到地球重量過大時,纜繩產生高溫會燃燒。2012年美國航天局前工程師麥可-萊恩創辦的電梯港集團公司宣稱這一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聲稱這套太空電梯系統可以在8年內實現 ,公司計劃首先利用纜繩測試該系統,然後再推出月球系統。不僅將地球與太空站連接起來,還要將太空站與月球連接起來。
  • 日本測試「太空電梯」,百年「天梯」夢要實現了?| 新京報專欄
    ▲圖/新京報網文 | 孫正凡日前有媒體報導,日本靜岡大學工學部的科研團隊與日本建設公司大林組合作開發了迷你版太空電梯,將視天氣情況在本月進行實驗。太空電梯概念早已有之太空電梯的概念最初出現在1895年,由「航天之父」俄國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它的底端位於地面或平流層之上,頂部直達外太空,所以又名「天梯」。
  • 科學家正在研究"太空電梯",今後普通人也能去太空了
    他們計劃利用強度是鋼鐵的20倍以上的碳納米管技術,設計出一種超高強度的線纜,讓地面跟3.6萬公裡之外的一座太空站相連,這樣就可以將地面上的旅客直接通過乘坐電梯的方式運送到空間站。,電梯啟動後,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人體通常也會有一些超重和失重的不適感。
  • 幾年內太空電梯衝雲霄
    「能將貨物直接送入太空的電梯」所涉及的技術及資金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高電梯系統」公司主管愛德華茲博士說:「科學技術的發展正在逐步讓科幻小說變成現實,因此我們的想法應該得到認真考慮。」不過他也承認,目前技術發展水平將這種說法變成現實「還差那麼一點兒」,但未來幾年,技術有可能達到這一步,並成功建造出第一部太空電梯來。  愛德華茲稱,建造這樣的電梯需要花費大約100億美元。他強調,擁有太空電梯的國家能比競爭對手搶佔更大的「空天」優勢。
  • 人類的「通天塔」,太空電梯將如何工作?
    太空電梯纜帶 為了更好地理解太空電梯的概念,我們來想像這樣一種遊戲:繩子一端系在一根杆上,另一端系在一個球上。在這個比喻中,繩子是碳納米管複合纜帶,杆是地球,球是配重物。現在,想像一下,球一直繞著杆子快速旋轉,使繩子繃緊。這就是太空電梯的整體構想。
  • 太空電梯,美好的幻想?人類的未來?
    與之相對的是,太空電梯能借著地球自轉的能量得到很快的運動速度。想像一個孩子正在甩著用繩子連著的玩具,同時在他的手上有一隻螞蟻,隨著這隻螞蟻沿著繩子向上爬,它橫向移動的速度也隨著它上升,越來越快。相比於火箭,使用太空電梯運送貨物,你只需要提供向上的能量,橫向運動的能量地球自轉將會直接提供給你。太空電梯將毫無疑問會成為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昂貴的人造建築。那麼,這樣做是否值得?